與龍有關的風俗習慣

龍是中國等東亞區域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爲鱗蟲之長。常用來象徵祥瑞,是中華民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龍的傳說等龍文化非常豐富。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那些與龍有關的風俗習慣,希望大家喜歡!

與龍有關的風俗習慣

  與龍有密切關係的風俗習慣

農曆二月二爲漢族的“龍擡頭節”。此時正值尺蟄、春分時節,民俗認爲蟄伏一冬的龍在這一天正擡頭活動,以後的雨水也就多起來了。明人沈榜的《宛署雜記》有關於“二月引龍,薰百蟲”的記載:“宛人呼二月二日爲龍擡頭。鄉民用灰自門外委蜿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爲‘引龍回’。用麪攤煎餅,薰牀炕令百蟲不生。”由於中國北方多旱少雨,將引入家中,圖的是風調雨順,於是也冰產生了“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這一天,人們吃龍鬚麪、龍鱗烙餅、龍耳餅子等等。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按地支推算,“五”爲“午”,聞一多先生曾將端午節稱爲“龍的節日”。賽龍舟是端午節的重要內容,古時皇家龍舟的製作極爲奢華,如南宋畫院待詔李嵩所畫《中天戲水岫》中的大龍舟,頭、尾、鱗皆雕鏤金飾,舟上建層樓臺觀,檻曲安設御座,兩舷各三槳,氣勢雄偉,金碧輝煌。

古代帝王服飾中有龍袍。《清朝通志·器服略》中記載:“皇帝龍袍,色用明黃,棉袷紗裘,惟其時,領袖具石青片金綠,繡文金龍九,列十二章,間以五筆型色去。領前後正龍各一,左右衣襟處各一,袖端正龍各一,下幅八寶立水裾左右開。”在清代一般繡九龍,但從正面或背面看都是五條龍,合“九五之尊”的帝王稱號。袍的下端排列着許多“水腳”,水上繡水浪,俗稱“海水江涯”。包含着一統江山及延綿不斷等寓意。

解放後,迷信禁忌漸次消失,邊遠鄉村,尚有殘存。屬於禮貌性的',仍多沿襲。

分佈於中南地區的壯族、瑤族和西南地區的哈尼族均有“祭龍節”。壯族的祭龍節在農曆二月間,祭時,由村中兩戶或數戶人家輪流負擔祭祀用的雞、豬等祭品。認爲殺豬祭龍,可保人畜平安。瑤族的祭龍節在農曆三月九年級,活動包括求谷魂、祭谷娘、祭盤古、祭玉皇、祭神農等。祭品是全寨人出錢購買的豬,祭畢由全寨人分食,婦女不得參加儀式。廣西侗族流行耍龍燈。用竹片製成一條三四十釐米長的龍,龍鬚下有一包,以便點蠟燭,元宵節晚上玩耍。玩時,擺一張八仙桌,兩面三刀人圍繞桌子舞動,跳躍嬉戲,互相追逐,然後配以有節奏的樂器演奏,有聲有色,十分有趣。

中國的民俗節日中,有不少是與龍有關的。宋人吳自牧在《夢樑錄》中有關南宋龍燈的記述:“元宵之夜……草縛成龍,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萬盞,望之蜿蜿如雙龍之狀。”吳氏所說的是靜止觀賞的龍燈。南宋大詞人辛棄疾有“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的詩名,說的是由人舞動的龍燈。明清兩代,舞龍燈之風更盛。據清道光年間《滬城歲事》載:“遊手環竹箔作籠狀,蒙以繪,繪龍鱗於上,有首有尾,下承以木柄旋舞,街巷前導師爲燈牌,必書‘五穀豐登,官清民樂’。”清喜慶姚元之《竹葉亭雜記》亦載:“今圓明園正月下五日,筵宴外藩,放煙火,轉龍燈。其制人持一竿,竿上橫一竿,狀如丁字。橫竿兩頭,系兩紅燈,按隊盤旋,參差高下,如龍之宛轉。少傾則中立,向上排列‘天下太平’四字。”舞龍燈並非燈節纔有,春節、中秋以至各種廟會均有此項活動。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龍是吉祥瑞獸,人們用燈模擬龍的形象,無非是取其吉祥除祟的含義。

山東沂南北寨村東漢晚其畫介石墓中室東壁上的樂舞百戲石刻,爲我們提供了漢代魚龍之戲的形象資料。其龍雙角、鱗身、雙翼、長尾,背上負一大圓口雙耳瓶;瓶上立着一個扮演羽人的小孩,雙手持一帶羽葆的長幢耍弄。龍前有一左手持短梃,右手持鞀鼓向龍搖動的人;龍後有一左手持鞭,右手持鞀鼓舉掐的人氣氛熱烈。此龍的造型,極像馬的形體

  龍代表的形象

《說文解字》載:“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辭書之祖《爾雅》提到了鳳凰的形象,關於龍卻隻字未提。宋人羅願爲爾雅所作的補充《爾雅翼》中,卻有“釋龍”:“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同爲宋人的書畫鑑賞家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到了明代,龍的形象更加具體豐滿起來,《本草綱目·翼》雲:“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鬚髯,頷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頭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昇天。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通過曹操之口,概述了龍的特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

清代袁枚則在《子不語》中寫到“雷雨晦冥,龍來哀號,聲若牛吼。”

其中一種較爲常見的龍的形象特點爲九似: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鳳、須似人、耳似象。

形象演變

從數千年前無信史可考的文化時代到殷商、西周,再到戰國先秦,關於龍形象的器皿、紋飾一向層出不窮,有翼的、無翼的,有角、無角,其形象也多有不同,故而有學者認爲,龍的起源、源頭衆多。

西漢(包括王莽時期)的龍形象身體細長,似蛇形,身尾不分,末尾有鰭。頭部似鱷魚,整體較瘦長。分爲有翼、無翼兩種。有的角似牛角,細長,前端略帶弧形。上下顎等長,上下脣分別向上下翻卷。分爲有無兩種,翼爲鳥翅形。獸腿,短粗。足部分爲獸、鷹足兩種,三趾。

而到了東漢,龍體粗壯,似虎形,身尾分明,個別有鰭。 角似牛角。角下都出現突起的棱,頂端前卷,也有類似鹿角的。 且都有翼。獸腿較長。 以虎的形象爲主,其他動物形象輔之。

建安至魏晉(十六國時期)的龍體較細長,似虎形,身尾分明。頭角略似鹿角。羽翼分有無兩種,有翼的龍形狀仍舊爲鳥翅形。腿爲獸類,長。

南北朝至隋時,龍體細長,似虎形,身尾分明,頸和背上出現焰環。龍翼依舊分有無兩種,出現飄帶形翼,鳥翅形尚存。四肢上飄,有長的獸毛。

唐宋時期,體粗壯豐滿,回覆到蛇體,身尾不分,脊背至尾都有鱗,宋代時尾上則有一圈鰭。吸取了獅子形象的特點,圓而豐滿,腦後有鬣。 唐代時出現分叉鹿角,前期略似鹿角尚存。 上脣很長,頂端成尖形,下脣短而不再下卷。 龍翼已經都爲飄帶形。 宋時出現四爪的足,後肢和尾常交叉盤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