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雷鋒精神的內容

黨員是人民羣衆選拔出來的優秀先鋒,也是團結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後盾,必須學習雷鋒精神。祖國的富強、民族的繁榮,雷鋒精神的傳承,需要黨員和羣衆共同努力,

傳承雷鋒精神的內容

一個時代的發展,總是要和一個時代精神相融合。雷鋒精神應該永遠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重要的精神支柱,是我們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方面。

在過去學雷鋒過程中,我們應該檢討的是,如何纔是真正學習雷鋒。把學習雷鋒簡單化,每到學雷鋒紀念日前後,就涌到敬老院、社區和大街上集中做好事,那不是學雷鋒精神的實質。學習雷鋒,重在行動,貴在堅持。學雷鋒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把學雷鋒搞成運動。運動,就避免不了一陣風,避免不了形式主義,熱鬧有餘,紮實不足。運動式的學習雷鋒,就難免有一種強制性,難免有口頭上的表面文章,看起來思想覺悟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其實是一種虛假。精神文明建設不是一陣風就可以一舉成功、一勞永逸的。精神建設從來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是一種不知不覺的薰陶,是社會主流階層的無言示範。我們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好地弘揚雷鋒精神。

首先黨員幹部要帶頭學雷鋒,學什麼,怎樣學?那就是要發揚雷鋒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做到“情爲民所繫,權爲民所用,利爲民所謀”,切實踐行“愛民、親民、爲民”。

一要“愛民”。有人做過統計,在《雷鋒日記》等各種相關文字留存中,“人民”一詞出現過100多次。正是在這些被反覆引用的話語中,雷鋒不斷提醒自己要“熱愛人民”、“尊敬人民”,要“永遠做羣衆的國小生,做人民的勤務員”,要隨時準備爲人民的利益犧牲一切……近年來,“全國愛民模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用“老百姓是天”的共同感言,表露出他們的愛民情懷。作爲人民的公僕,更應該熱愛人民、尊敬人民、關心人民。

二要“親民”。幹部宋世珍4年走遍縣內所有鄉村,行程幾萬公里。當地藏民這樣評價宋世珍的--“他是北京來的.副廳級幹部,卻和大家最親”。黨與人民羣衆,是魚水關係,是種子和土地的關係。黨員幹部必須擺正同人民羣衆的關係,視羣衆爲“家人”,視羣衆反映的問題爲“家事”,視羣衆來信爲“家書”,視羣衆期待爲“家計”,視羣衆工作爲“家業”,時刻把羣衆冷暖安危放在心頭、抓在手中,做羣衆的知心人、貼心人、熱心人。

三要“爲民”。一輩子堅守共產黨員的精神家園不動搖,楊善洲的一言一行,堪稱弘揚雷鋒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創業精神的楷模。他滿頭白髮、樸素慈祥,工作35年,這位原保山地委書記,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本色,廉潔奉公、一心爲民。退休後,他主動放棄安享晚年的機會,紮根施甸縣大亮山興辦林場植樹造林。“清廉,自上任時起;奉獻,直到最後一天。”他的善行義舉深深感動了億萬中國人,成爲全黨全社會爭相學習的榜樣。

雷鋒精神是光輝的,又是樸素的;它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它是理想的,又是現實的。幾十年來,雷鋒精神有力地促進了全社會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推動了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事業的發展。人們讚美雷鋒精神,社會需要雷鋒精神。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必將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要成爲真正的黨員,要以雷鋒爲標杆,起模範帶頭作用,大力弘揚雷鋒精神,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團結羣衆、真真正正爲人民服務、爲社會大衆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