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三月三習俗2篇

廣西壯族三月三習俗1

壯族

廣西壯族三月三習俗2篇

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說愛。相傳爲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壯族多於三月三來掃墓,通常在三月三時蒸五色糯米飯。

花炮節

侗家傳說,古時侗家的原始屬地總是以桐樹開花時爲插秧節。但有一年桐樹沒有開花,結果誤了農時,只好逃荒到報京一帶,爲了吸取過去的教訓,每到三月九年級人們便吹蘆笙唱歌,走訪親友,並相互提醒該忙農事侗族,多於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鬥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侗族三月三,節期爲五天。每逢農曆三月七年級,家家戶戶便開始準備。

八年級,姑娘們相邀到河邊撈魚抓蝦,並與小夥子們在坡上備辦野餐。

九年級清晨,姑娘們精心打扮後,提上精巧的竹籃,到菜園採來滿監蔥蒜,在泉邊用水洗淨。她們排成一字長龍,站在水邊小路上,羞澀地揮動籃子,悄悄地向山坡上張望,等待情郎討取。此時山坡上早已站滿了人,裏邊有姑娘的家人,要看看到底是哪家後生討走了籃子。一羣穿着整潔青布對襟上衣的小夥子,在人們善意的鬨笑中,一個跟一個地走上水邊小路。這時,小夥子們當衆向意中人討籃,得到者會迎來一陣"噢噢"的讚歎聲,小夥子可與姑娘悄聲約定還籃時間。討不到籃子的小夥子會招來圍觀者"噓噓"的嘲諷聲,而後在寨旁山坡上對歌,以歌聲繼續尋覓知音,一直唱到天亮。這天中午,人們集中在寨中心的`場地上歡歌狂舞。

三月初四還要舉行盛大的化裝舞會。初五下午要爲前來觀看的鄰近村寨的客人舉行歡送儀式。

會男女

三月三上巳節中有一種奇特的風俗,即“會男女”。我國衆多少數民族,如壯族、侗族、布依族、水族、低佬族、舍族等民族中,三月三是一個傳統節日。

這一天,壯族同胞都趕歌坪,搭歌棚,舉辦歌會,讓青年男女們對歌、碰雞蛋、拋繡球、談情說愛。侗族同胞搶花炮、鬥牛、鬥鳥、對歌、踩堂。布依族殺豬祭社神、山神,吃黃色糯米飯,各寨三四日內不相往來。瑤族也以三月三爲歌節,除唱序歌、散歌外,還唱訴苦歌和謝仙歌。但很少唱情歌。舍族以三月三爲穀米的生日,家家吃烏米飯。

三月三、踏沙灘

在象山石浦鎮流傳着三月三踏沙灘的習俗。相傳當地農曆三月九年級前後,地溫和水溫逐漸升高,淺海辣螺爭相爬上灘頭繁殖。當地人便在這個季節去沙灘拾螺,由此產生“三月三、踏沙灘”的勞動場景。及至如今在當地已經形成了以民間民俗文化活動爲主體,以體育、漁業競技項目以及所邀外地歌舞、雜技節目爲陪襯的活動。

廣西壯族三月三習俗2

儘管距中國壯族的傳統節日“三月三”還有X天,但廣西壯族自治區境內已經進入狂歡狀態——各地民衆忙着享受各種民俗活動,包括唱山歌、拋繡球,上刀山以及祭祖等等。

慶祝活動在X月X日前後陸續開始,南寧市一些學校還將“三月三”歌圩搬進校園,並展示少數民族歌舞和民族體育比賽等,以增進學生對優秀民族文化的理解。而在一些社區,民衆在歌舞之餘還一起分享了艾葉餈粑、五色糯米飯和三角糉等傳統美食。

古代女子有拋繡球招親的習俗,每年三月三,少數民族的節日時,少男少女對唱山歌,女孩覓得心目中愛郎,便將繡好的繡球拋給對方,作爲訂情信物——在南寧舉行的“三月三·趕大圩——華南城首屆民俗文化商貿節”上,也舉辦了廣西X巨型繡球展,素有“中華巧女”之稱的黃肖琴現場展示巨型繡球製作工藝,爲民衆展示中華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此外,同樣就是由廣西電視臺綜藝頻道攜手華南城舉辦的活動,還有“獅子上刀山”、免費抓豬雞魚、跳火繩、打火球、下火海、搶親、頂竹等特色活動。

X月X日就是農曆三月三,廣西全體公民放假兩天。在節日期間,由廣西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在全區各分會場以“X”爲主題,將舉辦X多項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諸如駱越祭祖大典、“三月三”歌圩以及各類民俗文化節日,也將井噴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