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故事彙編15篇

端午節的故事1

年底是母親最忙的時候。日子再艱難,過年時母親也會把我們打扮得風風光光的。那盞昏暗的煤油燈,陪伴母親熬過多少不眠之夜?不知道。那個鐵紅的針線笸籮,裝載着母親多少愁思?不知道。只知道每年的大年七年級,母親便靜靜地躺在牀上,大姐和二姐則輪流守候在她的病榻前。

端午節的故事彙編15篇

小妹兩歲多的時候,瘦成一把骨頭。哭的聲音像小貓。母親擔心她活不下去,還拖着病體掙工分。一次生產隊派她撿種子,母親便隨身帶着她的針線笸籮,準備休息時抽空做活計。一天,母親回來後神色有些慌張,她讓我站在門口看着,然後從針線笸籮的碎布下面捧出幾捧豆子來。母親在鍋裏把豆子炒熟搗碎,配上野菜做成菜糊糊。每天給小妹吃點,終於從死神手裏撿回了小妹的一條性命。

我不知道善良正直的母親,爲了她的子女不至於餓死,做這種事要付出多大的代價。那個油光發亮、鐵紅的針線笸籮裏,該藏着她多少無奈和愧疚!她一定經過了劇烈的思想鬥爭,在良心和生存的兩難抉擇中,她艱難地選擇了後者。陰森森的道德力量最終向母愛作了妥協。

生活的'窘迫常常使暴躁的父親脾氣更加暴虐。母親一生都在默默地忍受着。10歲那年的冬天,我實在忍受不了父親的懲罰,決心一個人逃到無人知曉的地方,永遠不再回來。天漸漸暗了,烏鴉從遠處飛了回來,村子裏冒起了縷縷炊煙,寒冷和恐懼襲上心頭。我沒有勇氣往前走了,又不敢回家,就在村子外徘徊。

“亞——子——”,寒風裏卷着一聲聲呼叫從遠處傳來,綿長而飄忽,顫抖而悽然。那是母親的呼叫,是一個體弱多病的母親對兒子聲嘶力竭的呼喚。這一聲聲帶血的呼喚,在我母親逝世後的20多年裏,一直在我耳邊迴盪。

我被母親牽着手回到了家裏。我覺得她的手微微打顫。母親從針線笸籮裏取出一個布包,掏出了一沓毛票。那是她終日勞作的報酬,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救命錢。她取出一張兩角的,塞在我手裏,說:“你,買點什麼吧。”

端午節的故事2

根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一名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卻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的過程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

在此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故事3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早早的起了牀(其實我是想吃糉子),端午節的來歷,可是有一個美麗的故事:

屈原被放逐後,走到江邊,獨自一人披散着頭髮沿着水邊邊走邊吟唱,臉色憔悴。一個漁夫看見就問他說:“您不是三閭大夫嗎?爲什麼來到這裏”"

屈原說:“全世混濁卻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卻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漁夫說:“聰明賢哲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順隨世俗的變化。全世上都混濁,爲什麼不順着潮流推波助瀾?衆人都醉了,爲什麼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爲什麼要保持高尚的節操志向,卻使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說:“我聽說,剛洗過頭的人一定要用手彈去冠上的`灰塵,剛洗過澡的人一定抖掉衣服上的塵土。一個人,誰又能用清淨潔白的身體,去受髒物的污染呢?我寧願跳入水中,葬身魚腹,又怎能用高尚純結的品德,去蒙受世上的塵垢呢?”於是寫下了《懷沙》賦,便抱着石頭,自己跳到汨羅江死了。

後來,人們爲了保護屈原不會被魚蝦們吃掉,就定了一個日子,一到這一天就紛紛把糉子投到河下;爲了屈原不受龍神傷害,就紛紛在船上敲鑼打鼓。後來,人們把這一天叫爲‘端午節’,到這一天,人們就吃糉子、划龍舟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故事4

屈原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二十二歲時,就已官居左徒、三板大夫,輔助楚懷王。其時楚懷王受到奸臣的進讒,沒有接受屈原關於聯齊抗秦的主張,被說客張儀騙到秦國軟禁起來,逼他割地獻城,後因憂慮成疾,不久便死於秦國。

屈原知道後悲憤欲絕,上書請求頃襄王爲懷王報仇。但頃襄王窕寵信奸佞,不思振復,將屈原削職放逐江南,其後楚國被秦國攻陷,亡在旦夕。屈原救國的願望破滅了,在極度憂憤悲慟的心境下,於公元前278年(屈原六十二歲時) 農曆五月五日縱路投入波濤洶涌的`汨羅江。

楚國人民聞訊,紛紛划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見屈原的身影。這便成了每年此日競賽龍舟的起端。之後,人們每年這個時候,都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端午節的故事傳說端午節的故事傳說。但由於人們祭屈原的米,都讓江上的蛟龍吃掉,故後來人們改用糉葉、蘆葉和五彩絲包裹糉子。此後,歷代沿襲下來,便演變成端午節吃糉子的風俗。

伍子胥的忌辰

端午節的故事5

以臨近端午節前夕,孩子們都聽到要過節都高興的發出了歡快的笑聲,幼小的孩子們都等着大人們包糉子,講故事。而我們也將人世塵俗拋擲腦後,投入到節日的歡樂中。

如今已是端午之節,我很是想念屈原前輩。屈原是誰你們可能不知道,那就讓我來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吧!

楚王時期有一個人叫屈原,那時的他懷着才高八斗的'智慧,他向楚王自薦,可是卻一次次的遭到楚王的拒絕和抹殺,最後,楚王卻因不耐煩將屈原他逐到邊疆,後來,屈原覺得自己才高八斗,竟不被重用,他自己一心鍾愛國家可沒人知道,一怒之下就投入了汨羅江。那個地方的人覺得他很偉大,我們爲了紀念他,他們不想讓屈原的屍體被江裏的魚吃掉,就投了很多糉子,意思是魚吃糉子別吃屈原的屍體,後來稱這一天爲端午節。這一天便就有了吃糉子的習俗,你們聽了故事一定很是感動吧!其實我也是很感動的一塌糊塗呢!

可是聽了這個故事,我雖然敬佩他,但是我覺得,他就不應該就這麼結束自己,是一個人就會有不足之點,那他肯定也會有不足之點,他應該繼續學習和改正他的不足之點,從而改變的更好,而不應該因爲一點挫折就當懦夫。如果屈原能明白這點而不去投江的話,他將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英雄。

說道端午,我就不得不把故事放到一邊了,還是講講我家鄉的習俗吧!

我家鄉的習俗你可能還是不知道,每當端午過節的時候,我們家鄉就要盪鞦韆,我也不例外。今天,我也蕩了鞦韆,其實他的寓意是蕩掉所有的怨恨和煩惱。

最後還是要給大家說一聲“祝大家節日快樂!”

端午節的故事6

端午節爲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爲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端午節的衆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 屈平,字原,通常稱爲屈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公元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計謀,冒死進宮陳述其中的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了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了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在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來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了,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去打撈屈原的屍體,(此風俗日後演變成賽龍舟)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的糉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還有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沒過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鬚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有的還在小孩子額頭上寫上一個“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他們。從此,每年的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糉子,喝雄黃酒,以此來紀念詩人屈原,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端午節的故事7

關於端午節的傳說,最家喻戶曉的莫過於“白蛇傳”的故事了。一年端午,好事之人悄悄對許仙說:“你若想看到白娘子的`原形,趁今天端陽佳節,把雄黃酒讓她喝下去,準有好戲看!”半信半疑許仙爲弄清真相決定一試。於是藉口端陽節習俗,給白娘子滿斟一杯雄黃酒。

無可奈何的白娘子一杯雄黃酒下肚便昏昏欲睡,慢慢露出蛇的形狀。許仙看到一條白蛇躺在牀上,嚇得魂飛魄散,栽倒在牀下。爲救愛人,白娘子前往崑崙山南極仙翁處求得仙草,將許仙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端午節的故事8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其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他在流放了,寫下憂國憂民的'《離騷》和《天問》、《九歌》等不朽詩。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了楚國京都,屈原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祖國,於五月初五在寫下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的故事9

又到了五月端午,又到了包糉子時候。

每到端午節,家鄉人們都要包糉子。這個風俗起於何時我也說不清。聽大人們說,大約在兩千多年前,一個名叫屈原愛國詩人,在汨羅投江而死。人們爲了紀念他,就把包好糉子投進江裏,以防魚呀什麼之類東西把他屍體給吃了。就這樣,這個風俗一直沿襲至今,就成了家鄉一種傳統習俗。

包糉子要用箬葉,箬葉長在山上。端午前夕,山裏村民們就揹着竹筐到山上採摘回來,挑到市場上賣。人們就到市場上把箬葉買回家裏。等到端午節前一天就把箬葉拿出來,放到水裏浸溼、洗乾淨,然後把糉子包好、煮熟,到了端午節那天就擺上桌,人們一邊喝着酒,一邊吃着糉子,那感覺就像過年一樣,熱熱鬧鬧,多麼有意思。

說起包糉子,那可是一件最有趣事情。包糉子那天,每家每戶都端着個桌子,擺出幾張凳子,把洗好箬葉,浸好糯米一起放到院子裏。那些村姑村婦們就坐在院子裏一邊包着糉子,一邊聊着天,嘻嘻哈哈,顯得多麼快活。她們手裏拿着一片箬葉,中間對摺成一個漏斗形,然後用手抓起一把糯米放進摺好箬葉裏,壓緊、按平,再把口子封住,成一個三角形樣,用草蓆捆好,十個十個爲一提,包到百來十幾個時候就打住了。這時,她們提着包好糉子回到屋裏燒水煮糉子了。

煮糉子是一件費時工夫。你必須坐在竈前,一邊看着火,一邊燒水煮。待柴燒完後,你得給它加柴;水燒乾了,還要添水,一直等到糉子煮熟爲止。這樣前後花費時間大約要一兩個小時。要是火力不足話,煮上個三五個小時也是常有事。

糉子形狀多種多樣,有棱形、四角形、金字塔形,最多還是三角形。糉子不但式樣多,而且品味也各有千秋,有用瘦肉做餡包煮,也有用青豆摻和包煮;有紅棗,也有花生米,總之多種多樣。糉子裏面放些小蘇打或硼石之類防腐劑,煮出香味可濃了,吃一口又香又韌,味道好極了。

我最愛吃糉子。一口氣能吃它三五個還不夠癮。媽媽說我是個“糉子寶”,我纔不管她說這麼多呢。

又到了五月端午,又是到了包糉了時候。故鄉糉子啊,令我多麼懷念。

端午節的故事10

每逢農曆五月五,讓我追思的一位古人,是那個在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公元前340年,原姓羋,名平,字原,系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的他,誕生於秭歸三閭鄉樂平裏。

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是,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在修訂法規的時候不願聽從上官大夫的話與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懷王的令尹子蘭、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使懷王疏遠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國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結果楚懷王在其幼子子蘭等人的極力慫恿下被秦國誘去,囚死於秦國。楚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被放逐到江南。

既放那一天,你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邂逅一漁夫,見而問之: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汝曰:“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夫欲勸誡你,與世推移,莫要深思高舉,自找苦吃。而你答曰: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夫欲說:世道清廉,可以出來爲官;世道渾濁,可以與世沉浮。處世不必過於清高。至於“深思高舉”,何苦落得個被放逐?你脫口一句“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堵塞了漁翁原本想說的話。對於你寧可投江而死,也不污清白之軀,不蒙受世俗之埃塵的選擇,漁父不復與言,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鼓枻而去。

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了楚國國都郢都的那一瞬間,你救國的希望化作了絕望、悲憤,縱身汨羅江,把滿腹愛國的情懷和一顆赤子之心交給了汨羅江日夜咆哮的波浪。

千百年了,汨羅江的水日夜東逝,已經沖淡了那個漁夫在後人心中的名姓,卻絲毫沒有沖淡,落淚緬懷你遺留在江裏的愛國情懷。

你走了,“楚辭體”成爲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你走了,每年的五月五日成爲了“詩人節”。你走了,“端午節”據此而來了……

端午節的故事11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伍子胥,楚國人,父兄都被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

伍子胥本爲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隊伍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節的故事12

每年的端午節,都是一個非常熱鬧的日子,家家戶戶會要掛菖蒲艾草、戴香囊,說這些都是爲了防五毒。

端午節時,還有吃糉子和賽龍舟的.習俗。這些習俗是爲了紀念屈原。說到屈原,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也是一個清官。有一次,皇上要和鄰國打仗,屈原說:“‘不能去,敵軍比我軍強大,這樣會勞民傷財,戰事起老百姓會受苦的,對國對民不利啊。”可皇上不以爲然,他硬要開戰。皇上把屈原撤了職,關進大牢裏,把他綁在一根柱子上。屈原見自己護不了國,悲痛欲絕地跳進江中,投江自盡了。漁民們見屈原如此忠心,紛紛划着船,拿着網,想打撈屈原的屍體,可撈了半天,連一根頭髮都沒撈着。

這時,一個漁民提出:“不如我們扔些米團餵魚吧。讓魚兒不要吃掉那忠臣屈原的身體。”漁民們聽了,都表示贊同。於是,他們拿出米團,扔進江裏。

從此,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百姓們就把這一天定爲端午節,而這個節日也一直延續到了至今。

這就是端午節的故事了,怎麼樣是不是對端午節有了新的認識呢?

端午節的故事13

傳說1.紀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深感痛惜的.人們紛紛包糉子、賽龍舟,以此來紀念他,此後逐漸演化爲端午節。這是最爲流行的一種說法

傳說2.道教中的祭“地臘”風俗。《道書》雲:“五月五日爲地臘,此日可謝罪,求請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傳說3.勾踐操練水軍。《事物記源》記載,每年五月五日,天氣變暖,可以下水。越王勾踐便在這一天開始操練水軍,最終打敗了吳國

傳說4.紀念孝女曹娥。《會稽典錄》記載,某年五月五日,曹姓巫師失足落水。他14歲的女兒曹娥哀號江畔17日,覓父屍不得,投江自殺。

傳說5.紀念介子推。據傳,爲紀念介子推,晉文公發令,五月五日這一天不得舉火。因爲此時天氣暖和,可以冷食。而此日之前冷食,易得傷寒,難以醫治。

傳說6.紀念伍子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時迎伍君。”伍子胥盡忠反被殺,屍被拋於江,化爲濤神。每年五月初五,錢塘江口泛起初潮,人們駕舟逐潮,希望能見伍子胥顯靈。

端午節的故事14

在先秦時代,人們普遍認爲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

《史記·孟嘗君列傳》記載的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就是在五月五日出生。他的父親要妻子不要生下他,認爲這個孩子會危害父母。縱觀歷史,此類事件記載很多。

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他的祖父便給他取名爲“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便被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爲惡日,是普遍現象。

從先秦以後,這個日子都被認爲是不吉之日,爲了趨吉避凶,人們往往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

端午節的故事15

端午節到了,家家都飄出糉子香味。節日味道隨着糉子清香沁入肺腑。試想,在當今快節奏生活中,如果沒有了糉子,還真很難找到其他屬於這個古老傳統節日特徵。沈從文《端午日》裏那樣豐富多彩民風民俗隨着生活節奏加快,也一點點消失在時代步伐中。可那些多姿多彩節日習俗,總是讓人懷念。我也總會在這個傳統佳節之際不由夢迴童年,一遍遍在心裏回味兒時過端午情景。

老家在蘇北一個偏僻鄉村。每年端午,都已是農村“大忙”季節。家裏人多勞少,農忙時候,我都是算是主勞力之一,也就只有在端午這一天,我可以不下田,專門在家裏忙家務。記得那時爸爸會一大清早就到鎮上稱點肉,買點魚放在家裏。平時吃不上這些,也只有過節這天才奢侈一次,打打牙祭。我則早早起牀,忙活好其他家務,就提着籃子,去田間地頭採集各種野草回來留着下午燒水洗澡,說用端午這天百草燒水洗澡可以保整個夏天身體健康,不生皮膚病。那時在農村老家這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習俗之一。百草當中最重要是艾草和菖蒲,當然還有河邊金銀花,田頭薄荷草等,我把各種野草採回來,放在我家那口八張鍋裏,把鍋裏放滿了水,再在鍋裏放些雞蛋和蒜頭(有時蒜頭是放在竈膛裏烤),這些都是必須得有,也是端午習俗之一,然後就開始燒,一直把水燒開。燒開水,是青綠色,水燒開了,雞蛋也煮熟了,蒜頭也煮爛了。蒜頭我們不稀罕,我們稀罕是煮雞蛋。我們姐弟幾個最起碼可以一個人分到一個雞蛋,因爲平時雞蛋都要省下來賣錢補貼家用,只有端午這天才能吃到煮雞蛋。那時我們總是把圓滾滾熱乎乎雞蛋捧在手裏把玩,捨不得吃。雞蛋殼也沾染上了青綠色,看起來更加誘人,聞起來除了蛋香還有清香。那時我們經常是把雞蛋把玩到晚上,才小心剖開雞蛋殼,慢慢把雞蛋吃掉。水燒開以後,撈出裏面野草,把水舀到洗澡用木桶裏,待溫了後洗澡。把弟妹們洗好澡以後,還得給他們繫上絲絨線。那時端午時候,鎮上到處都是賣絲絨線,五顏六色,煞是好看。因爲在老家端午還有一個習俗,就是洗完澡孩子,脖子上,手腕上,腳腕上都要繫上這些絨線,一直到七月七那天才剪下,扔在屋檐上,讓喜鵲銜去爲牛郎織女晚上相會搭建七彩橋。

說實在,我一直都不知道這些習俗是怎麼由來,也沒有聽村上老人講過。只知道那時家家都這麼做。而且我一直奇怪是那時每年端午我們村上竟沒有人包糉子,但家家卻都熱熱鬧鬧。即使是農村最忙時候,也沖淡不了節日氣氛。下傍晚總是看到幾乎所有孩子都洗乾乾淨淨,手裏都拿着煮雞蛋,脖頸上繫着五顏六色絲絨線,在小夥伴面前炫耀。我是直到上了國中才知道端午是紀念屈原節日。以前我對這方面知識瞭解完全是空白。因爲家鄉河流少,所以所謂賽龍船等這些與水有關傳統習俗我們那裏都是沒有。

時隔十幾年,那些兒時節日習俗,也在老家逐漸消失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天天都如過節,節日氣氛也淡了。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也找不到那些曾經用來燒水野草蹤跡了。只是不知道,孩子們現在不繫絲線,牛郎織女沒有喜鵲搭建七彩橋,他們怎麼相會呢?哦,忘了,現在老家,連喜鵲也很難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