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過年風俗習慣大綱

導語:湛江,舊稱“廣州灣”,別稱“港城”,是廣東省轄的地級市,轄3個縣級市、5個區和2個縣。下面由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湛江過年風俗習慣,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

湛江過年風俗習慣大綱

同全國其他地方一樣,春節是民間最隆重、內容最豐富的傳統節日,但湛江的春節也有本地的特色。農村春節,一般從準備到結束約一個月時間,農曆十二月中旬開始作準備,內容包括整修房子、購置傢俱、添換新衣裳、採辦各類年貨等。年貨有蔗糖、糯米、年畫、對聯、糖果、餅乾、炮竹之類,一年所掙之錢大部分用於春節。

年二十九或三十日最熱鬧的場面是宰豬、捉塘魚、趕年晚圩,男女老少齊出動。傍晚家家戶戶貼“年紅”,既有新年畫,也有傳統的'“門神”,對聯大多與福財之類有關,軍烈屬則在大門貼上由民政部門發的“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的對聯,廚房、豬、雞欄則貼“足食”、“六畜興旺”等橫批。團圓飯後則是分壓歲錢。12時正,家家戶戶鞭炮齊鳴,送舊迎新。

大年七年級,農村一般流行三忌:忌殺生、忌倒水、忌掃地,部分農村尚習慣吃齋。年八年級開始走親串友,你來我去。此期間大部分村莊和鄉鎮均有舞獅、遊神、飄色遊行、做大戲、武術表演、球賽等,各種民間活動應有盡有,一直延續半個多月。

在湛江,春節剛過,各地農村的“年例”就陸續開始了,伴着瀟瀟的春雨,在各村鎮的鄉間小道上,到處都能聽到從遠處傳來的陣陣隱約的鑼鼓聲、鞭炮聲。兒時起就聽說湛江做“年例”的風俗,其熱鬧和隆重的程度絲毫不亞於過春節。在湛江有“年例大過年”之說,大多數外出的人過年可以不回家,但“年例”時必須要回家團聚,可見做“年例”有多麼重要。 湛江做“年例”這樣的風俗,在廣東省乃至全國並不多見,聽說在清代湛江做“年例”就已流行。“年例”是當地民間祭祀社稷,祈禱風調雨順,百業興旺,國泰民安的活動。“年例”的壓軸戲是各種民間藝術表演,竭盡所能表演,以博取和討得一年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表達人們美好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