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民族風俗

回族的人們是在風俗上是有着特別的講究,特別在生活中細節以及禮儀方面。那麼關於回族的民族傳統風俗都有些什麼呢?下面就隨本站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回族民族風俗
  回族傳統民族風俗

回族的居住習俗

回族的居住習俗,具有悠久的歷史,它與回回民族的萌芽、形成和發展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也與回族的信仰習俗、飲食習俗等有一定聯繫。

一 回族居住區域及分佈傳承

回回民族的居住習俗,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紀中葉。那時,阿拉伯和波斯商人通過海陸兩條主要道路(史稱“香料之路”和“絲綢之路”)來中國經商的較多。一些從海道而來的穆斯林商人,在政府制定的通商港埠進行貿易,他們就近方便,聚居在一些主要海濱口岸。唐時,這些回族先民主要僑居在當時中國貿易最興旺的廣州和揚州。從陸路來的一些穆斯林商人,主要聚居在唐朝首都長安的“西市”和“東市”。這些穆斯林商人不論是留居廣州、揚州的,還是留居長安的,他們來中國後,有許多人買田地,修房屋,就地與漢族姑娘成親,安家落戶。據《資治通鑑·唐紀四八》貞元三年條記載,玄宗天寶年間(742年--756年)以來,這些“胡客”“留居長安者四五十餘年,皆有妻子,買田宅,舉質取利,安居不欲歸”。宋時,通商貿易在唐代昌盛的基礎上繼續發展,來華的阿拉伯、波斯穆斯林“胡客”較唐代更多。他們主要聚居在廣州、泉州、杭州。政府爲此還專門給他們在江河邊上劃撥留居區域,出現了不少“回回冢”等。由於這些回回先民的經濟基礎好,居住條件在當時來說令人刮目相看,住宅的結構、造型、設施相當可觀。如“番禹蒲氏在居留地的住宅,層樓傑觀,晃盪綿亙,不能悉舉”。唐宋時,沿海各主要商埠,有若干“蕃客”聚居區和禮拜寺。每一聚居區的“蕃客”所在地都稱作“蕃坊”,“蕃坊”有大有小,小的有幾十人至近百人,大的有幾百人至上千人。隨着“蕃客”和“蕃坊”數的逐步增加,唐宋時,政府爲了加強社會秩序的組織管理,要求每一個蕃坊的穆斯林推薦出“最有德望者”一至二人,由政府委任作“都蕃長”,管理蕃坊的行政和宗教工作等。

元代,來中國居住的回回更多。除了一部分經商而來的以外,更多的是自1219年開始,成吉思汗幾次西征,大批的中亞、西亞各族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被迫隨軍遷徙到中國。有軍人、工匠、學者等等。軍士都被元編入“探馬赤軍”,參加滅宋的戰爭。這時的回回,他們已不再是僑民,而是作爲主人翁,像中國當時的漢、蒙古等其他民族一樣,可以長期定居;不再是限於通商口岸居住,而可以在全國各地自由居住。正如周密《癸辛雜識續集》說的“今回回皆以中原爲家,江南尤多”。《明史·西域傳》說:“元時回回遍天下。”許有壬《西域使者哈只心碑》說:“我元始徵西北各國,西域最先內附,故其……大賈擅水陸利,天下名城巨邑,必居其津要,專其膏腴。”由此看出當時回回主要聚居在繁華的城鎮和生意興隆的商業中心,以及交通沿線。如東南地區回族主要聚居在南昌、九江、蕪湖、南京、鎮江等地,這和當時廣州、泉州、福州、杭州、揚州以及內地的開封、洛陽、西安等地回族分佈一樣,都居住在有名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線上。就一個地區來說,回民也是居住在本地區的交通沿線和城鎮。如湖北省的回民主要聚居在武漢、蒲圻、洪湖、沙市、寶昌、漢水等市縣,位於長江漢水沿路。江南名城嘉興有“回回街”。元代回族爲了滿足生活需要,在住宅建築上出現了各具丰韻、豐富多彩的樣式。如“杭州薦橋側首,有高樓八間,俗謂八間樓,皆富貴回回新居”。

明代,由於“探馬赤軍”解體,服役、屯田、經商的回民皆已長期定居下來,在全國範圍內,真正形成了回民“大分散、小集中”的民族共同體。清代,封建統治者對回族人民採取“分而治之”的辦法,把聚居大城市的回民逐步遷趕分散到“窮鄉僻壤”,特別是西北地區,由於左宗棠殘酷鎮壓回族人民,迫使回族或與漢族雜居,或逃到交通不便、路途遙遠的深山溝壑裏,多數被遷到“三邊一梢”(即山邊、灘邊、湖邊、渠梢)居住。在這種壓迫下,回族以伊斯蘭教爲紐帶,以清真寺爲中心,集中聚居、團結在清真寺周圍,成爲相對獨立的小聚居區。但大的方面,縣與縣、省與省之間,卻構成了若斷若續、點線結合的居住區,使鄰近地區的鄉、縣、市、省之間能保持一定的聯繫。甘肅、寧夏兩省區,就是典型的點線結合居住區。如“寧夏至平涼千餘里,盡系回莊”。

從全國範圍內來講,據199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臺灣省待補),回族共有八百六十餘萬人,每一個省都有回族。其中以寧夏、甘肅、河北、河南、青海、山東、雲南、新疆居住回族最多。分佈特點仍然是大分散、小集中。現在,全國有一個回族自治區,即寧夏回族自治區,兩個回族自治州(甘肅臨夏、新疆昌吉),六個回族自治縣(河北孟縣、大廠,青海門源、化隆,甘肅張家川,新疆焉耆),還有五個回族和其他民族聯合自治的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尋甸彝族回族自治縣、咸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此外,還建立了四個縣級回族區(呼和浩特市回族區、鄭州市管城回族區、開封市順河回族區、洛陽市瀍河回族區)和一百四十多個回族鄉、鎮。每一個省、市、縣、鄉的回民,一般都集中在一個或幾個地方,往往在農村自成鄉、村、寨、營等,在城鎮自成街道、區、巷、弄、裏等,如北京市宣武區牛街附近就是回族聚居區。北京郊區、縣有回族聚居村五十九個。吉林省回族主要聚居在吉林、扶余、臨江、琿春等七個城鎮。黑龍江省回族主要聚居在哈爾濱、齊齊哈爾、伊春、鶴崗、佳木斯、牡丹江、阿城等市、縣。江蘇省回族主要分佈在南京、鎮江、揚州等地,就南京來講,回族又主要分佈在建鄴區、秦淮區。山東省回族從大的方面看主要聚居在德州、泰安、濟南、菏澤、聊城、曹縣、陵縣等,但就市、縣來講又聚居在一些鄉鎮,如淄博市金嶺鎮、曹縣侯家集鎮、青州市雲峽河、禹城縣十里望、濟陽縣辛集、店子、菏澤市馬垓等。西北各省回族這種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更爲明顯,如陝西省回族除在西安市聚居外,鎮安縣的茅坪、程家等鄉、鎮爲回族集中聚居區。上述居住區還形成了一些具有回回民族特點的居住名稱,有的是根據回族姓氏命名的地名。如馬家灣、納家戶、丁家塘、白家寨等等。有的小聚居區的地名,從元朝回民參加“探馬赤軍”屯戍就開始留傳下來。特別是現在全國各地回回營、回回寨、屯等地名名稱就是受屯戍影響而流傳下來的,如今河南的回回寨、齊河縣的老寨子、陵縣的亞虎寨、柳福寨等。明代以後還有大量以“營”爲地名的,如現在寧夏頭營、三營、七營;雲南玉溪的大營、西營、東營;山東省無棣縣的五營;陽信縣的六營、大營、小營;泰安縣的前營、後營;以及北京、開封、廣西等地的回回營等等,都是現在回族居住的地方。在吉林省還有一些回

回屯的地名,如紅石屯、寶山屯、山前槐屯、蜂蜜營屯、前央屯等。(算命)

西北各城鎮的回民,除少數在市區裏以外,大多數居住在城關外,如寧夏首府銀川市的南關,青海省會西寧市的東關等;在一個縣(鎮)來說也是如此,如固原縣南關、預旺鎮南關均是回民。在回漢雜居的農村,回回往往緊靠在一起居住。

回族聚居區除了叫營、窪等以外,都有地名,且一個地方回族人口發展到百十口乃至上千口人都建有清真寺。由於受唐代遺留下來的“蕃坊”的影響,這些地方回民內部稱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叫“坊”。如“本坊如何如何”、“坊上的.事情怎麼辦”、“某某坊昨天一個孩子‘無常’了”等等。

  回族有哪些民族風俗

回族的禮儀習俗:誕生禮及生活禮節

回族的儀禮習俗包括人生儀禮和生活禮節兩大部分。人生儀禮,主要是從生到死之間的若干重大階段的儀禮。如中國回族自形成以來主要有誕生禮、命名禮、滿月禮、百日禮、抓週禮、割禮、婚禮、喪禮等。生活禮節主要是見面禮、待客禮等。

一 回族的誕生禮

回族把出生視爲一種大禮,保留着許多傳統的風俗習慣。在孕育期,通常稱婦女有孕爲“有喜”。詢問時,一般只說有喜了嗎?而不能問你懷孕了嗎?婦女在孕育期還有許多避諱和禁忌。如不送親,不參加婚禮,不見已故的人,不送葬。若在途中遇見送親、送葬的,要儘快避開,不能迎面而行。在飲食上也有一些戒律,尤其注意的是不讓孕婦吃兔子肉。據說吃了兔子肉,生下的小孩嘴和兔子嘴一樣是豁的。也不允許孕婦平時隨意譏笑別人的小孩,更不能笑有生理缺陷的小孩。臨產時,孕婦要洗大淨,儘快住進產房,這叫“占房”。

嬰兒誕生時,產房除了接生婆外,一般連自己的丈夫也不得隨意入內,門簾上要掛一個紅綢或紅布條條,提醒外人免進(在醫院生小孩除外)。嬰兒哇哇降生後,若是男孩,則在家庭或親屬、近鄰中,選擇一個聰明、誠實、勇敢的人首先踏進產房;如是女孩,要選擇一個溫柔、善良、勤快的人首先踏進產房,這叫“踩生”。回族認爲,孩子出生後,誰先進入產房,孩子的氣質、性質就像誰。這是回族人民一種美好的祝願和希冀。

接生婆接完小孩以後,主人要給她散五至十元的包貼,有的還給買一件衣服。在孩子出生三天的時候,回族叫“三洗”,也叫 “洗三”,要用熱水洗掉孩子身上的污垢。這天,主人要用羊肉臊子面款待親戚、朋友、鄉親,祝賀小孩平安無事,長命百歲。而鄉 親、朋友在洗三這天,給月婆子送長面、油香、鍋塊、雞蛋、肉等營 養品,表現了回族內部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同心同德的風尚。有 的月婆子在坐月子期間缺奶,就讓家裏人拿一個小碗收吃七家面,這叫“修渠引水”。

孩子滿月後,還要舉行滿月禮,也叫賀滿月。這天,要請剃頭師理齊孩子頭髮,並根據頭髮的重量,相應地向貧窮人施散一部 分錢財和物品。同時將剃下的小孩頭髮,丸成一個小球,用線和沙市同住,連在小孩的枕頭上,意爲壯膽、吉利,健康成長。上海等地回族穆斯林還給孩子留小辮、戴手銷、鎖片,祝願孩子長大 成人。賀滿月,也要做飯菜、炸油香等,款待親朋好友和孩子的舅舅、外爺、外奶奶等親戚以及左鄰右舍。

孩子到了一百天,有的還舉行“百日禮”,回族也叫“趕百路子”,祝福孩子一生中走寬闊的道路,奔遠大的前程。

二 回族的命名禮

回族在嬰兒誕生的當天或三天之內,必須請一位阿匐給嬰兒舉行命名禮,即起經命,也叫回回名。命名禮首先由家庭主人。把孩子抱到門檻裏。阿匐站在門口或門檻外,先對着小孩的右耳低念“班克”,即在清真寺宣禮塔上召喚教民上寺禮拜的宣禮詞。再對着小孩的左耳念“殺麥體”,即教民匯聚到清真寺後準備禮拜的招呼詞。爾後,是男孩便在左耳裏慢慢吹一口氣或輕輕咬一下,是女孩則在右耳朵裏吹一口氣。據說,念宣禮詞、吹氣的意思是,把一個剛出生的小孩兒,由清真寺之外呼喚到清真寺之內,一生下來就要成爲一個當然的穆斯林。當阿旬舉行這種儀式後,便從回教衆多的先賢中選出一個美名,告訴家裏人,以示吉慶、俊美。男孩一般命名爲“爾撤”、“努哈”、“尤素夫”、“曼蘇爾”、“大吾代”、“穆薩”、“爾裏”、“曬爾東”、“葉爾姑”等等。女孩兒一般起名爲“阿依舍”、“奴姑燕”、“海撤”、“索匪燕”、“法圖麥”、“賽裏買”、“祖布代”等等。回族除以伊斯蘭教經典上的聖賢人的名字命名外,還有以下命名法:有的以嬰兒的生日命名。如嬰兒出生在齋月,就命名爲“來買丹”,出生在古爾邦節(寧夏有的地方稱爲爾德節),命名爲“爾德”,出生在星期五這天壩u命名爲“主麻”,出生在星期四,命名爲“杜什兒”等等。有的以次序或排行命名。如二姐兒、三姐兒、四姐兒、老娃子等等。有的以動物命名。如牛娃子、牛虎子、羊羊、黑貓兒等等。還有的根據祖父母的年齡,以數字命名。如八十兒、七十兒、六十兒、五十兒等。有的先起一個經名,四五歲後再起一個大名,回族叫官名或學名。還有的在經名前冠以漢姓,使漢姓與回回經名相結合。如馬穆薩、王尤拜、黑牧杜爾、周合裏肥等,也有終身用回回名的。回族的經名,有不少都是簡化了的,如阿布冬拉希,簡稱阿布冬。穆罕默德簡稱穆罕子,且習慣在名子後面加一個“子”,如主麻子、尤舍子、尤拜子、麥燕子等等。

在舉行命名禮這天,有條件的要宰羊,一般的也要炸油香、.撒子、花花等,請阿旬,送左鄰右舍、親戚朋友,以示慶賀。命名禮結束後,要用紅棗、白糖、紅糖、冰糖水等甜東西給小孩兒開口。

三 回族的抓週禮

抓週禮也叫歲禮,回族俗稱抓歲。這是回族當中較爲普遍的一種禮儀,尤其有的回族生的第一胎,或有些沒有生育能力領別人孩子的,則更重視這種儀禮。

回族小孩的抓歲,儀式比較簡單。當小孩一週歲時,孩子的父母、爺爺、奶奶等都懷着喜悅的心情,在週歲的頭天晚上或當天早晨忙忙碌碌、說說笑笑地準備歲糕。回族對歲糕很講究,選用優粉、紅棗、香豆子粉、胡麻油等原料。歲糕必須做成圓的,厚約三、四寸,直徑一尺左右,用蒸籠蒸。講究厚道大方。花樣要新穎美觀,一般由六至八個三角形組成。每個三角形上的圖案必須是用面製作的牡丹、梅花、荷花等花草,忌諱用貓、狗、兔、羊等動物一類的圖案。每朵花的中心放一個大紅棗。歲糕做得既白又軟,吃起來又香又甜。切糕人要選請長輩或年老的人。有條件的回族還要宰雞、羊,做涼粉,燴五香菜。由於回族分佈在全國各地,做歲糕的習俗也不完全一樣。有的地方的回族在抓歲那天,”只須吃歲糕,不吃米飯、麪條等其它主食。

在抓歲這天,還要邀請親戚朋友和左鄰右舍的人到家吃歲糕。來賓一般要給孩子帶上玩具等小禮品,表示慶賀。

舉行抓歲禮時,主人要放一個大紅桌子,桌子上喜歡擺上鋼筆、毛筆、筆記本、《古蘭經》和用紙製作的小飛機、小輪船、刀、劍及其它玩具等,爾後,由母親或父親把小孩抱到桌子前,讓小孩任意抓。來賓和全家老小圍着孩子一起觀看,希望孩子能抓到一個比較理想的東西。

據回族羣衆講,如果孩子抓到了筆和本子,就意味着將來是一個能寫會畫、才華出衆的文人、學者;如果抱上了《古蘭經》,就認爲是個精通阿文、.百問百答的阿訇,是一個真正的穆斯林;若拿起劍刀,說這孩子將來一定是個耍刀舞劍,好武尚勇的武士;如果既抓了筆又拿了劍,就認爲這孩子會成爲一個文武雙全的大將,要抓到不起眼的小玩具等,則認爲是個吃喝玩樂、貪圖安逸、成不了才的“榆木疙瘩”;如果孩子什麼也不抓,便說他(她)是個昏昏噩噩、一事無成的白癡、庸人等等。

當孩子抓到鋼筆、本子《古蘭經》一類的東西時,孩子的父母歡天喜地,心曠神恰,高高舉起孩子慶賀逗笑,圍觀者拍手叫好!

抓歲儀式結束後,主人便端出歲糕、滾燙的燴萊,和來賓一起會餐一頓,祝賀孩子年復一年,吉慶平安,健康成長。有條件的回族家庭,以後每年在孩子的生日,都蒸一個歲糕,在自己家庭範圍內慶賀、紀念,不請客人。

四 回族的割禮

割禮,阿拉伯語“海特乃”的意譯。回族俗稱“遜乃提”,也叫割禮或成丁禮。

回族爲什麼要割包皮呢?因爲伊斯蘭教規定男孩到十二歲,已經懂事,要開始承擔宗教義務,履行“天命”和“遜乃”的宗教功課。這樣宗教上的一些規定長期發展,久而久之,慢慢地便成了回族的風俗習慣。

回族男童一般在5—9歲實行割禮,即割除陰莖的包皮。

回族割包皮的習俗,從醫學的角度看是很衛生的,是有科學道理的。男孩的生殖器因包皮過長,不能上翻,即爲包莖,包皮下常常積聚污垢,這種污垢如不及時清潔,時間長了,會帶來許多疾病,如包皮炎、包皮結石等等。狹窄的包莖還使陰莖發育遲緩。特別嚴重的是,包皮內積留的尿汁精滴,脫落的上皮和包皮垢等都比較容易腐化、甚至潰爛,容易引起陰莖癌。

由此可見,回族對兒童進行割包皮手術的習俗,是對身體健康有益的,是一種良好的衛生習俗。據調查,回族當中現在幾乎沒有患陰莖癌的。

回族對小孩進行割包皮手術,過去都是由專門的宗教人員施行,稱其爲“遜乃巴巴”。其方法:有的採用簡單的冰凍麻醉法,然後用專用刀割之。有的用夾板將包皮挾好,用上麻醉藥品,再割之。隨着醫學的發展,現在回族羣衆一般都把小孩送到當地醫院進行手術。這樣既安全,又衛生,傷口癒合快,不到一星期就痊癒了。

回族羣衆對割禮非常講究,氣氛隆重。割禮這天,家庭經濟條件較富裕的,要給小孩換上一身新衣服。家裏一般要宰羊、宰雞、炸油香。請阿匐唸經,過“爾麥裏”。左鄰右舍的親戚朋友要給小孩散“億貼”(小費),以示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