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還有這些清明民俗

常州人是很看重這個清明節節日的,那麼在這天會用什麼習俗來度過呢?下面由本站小編爲你整理的常州清明節風俗,希望大家喜歡!

常州還有這些清明民俗

  常州清明節風俗

早飯吃過年蒸的油煎大團子

常州人清明節一大早,家家戶戶門框上要插柳條和桃花枝,以鮮豔的紅綠祛除隔年的邪祟。爲什麼要插柳枝?《齊民要術》稱:“取楊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門。”清明是鬼節,借柳枝避邪驅鬼也在情理中。還有一說是紀念詞人柳永,他死後每年清明節,人們在路邊插柳作爲悼念,這種習俗也延續下來了。而小孩子則是把柳枝編成圓形環圈戴在頭上,或把柳枝連葉帶皮捋到頂梢,成一柔軟可以抖動的“柳球”。也有人家將豔麗的桃花插在檐下的門環上,以示清明臨門,平安報春,藉以辟邪,帶來福祉。

除了這些,清明節當天,常州人早飯會吃沒有餡的糯米大團子。大團子是春節前就做好了的,放在冷水中泡着,要一直吃到端午節。清明那天,拿出大團子,切成一片一片的下鍋用油煎,根據自己的口味放糖或鹽。也有人家會放點柳葉在裏面,意爲添“青”。常州人還有在清明節吃青糰子的習俗,做青糰子要到田頭路邊去採一種叫“綠茱頭”的野生植物葉子,回來後洗淨,揉出綠汁液來,經過濾煮沸後和米粉而做成青糰子。

上墳要在墓頂“飄紙錢”

清明是掃墓祭祖的節日。節前,常州人有“上墳”的禮俗。添土修墓的時間多利用在清明節前夕,先將墳上的雜草清除,並加土整修,如果墓碑上的字體模糊不清,還要用油漆描寫,使其清晰。以白錢紙放在墓頂,用泥塊或瓦片壓住,叫做“飄紙錢”。修葺完開始祭拜,點燃香燭,擺上酒菜、糕團,按長幼輩份依次跪拜,同時焚化錠箔。清明節“吃祠堂酒”,也是常武地區人過節的一項活動。掃完墓要到祠堂去,在族長帶領下行禮,中午喝祠堂酒,睦族敦宗,祈求祖宗保佑,閤家平安。

放“斷線鷂”與蕩蕩秋

清明期間萬物復甦,春意盎然,綠草如茵,城裏人也紛紛外出郊遊踏青。特別是孩童將柳條做成帽子戴在頭上,三五成羣在野外放“斷線鷂”(即風箏)。民間將清明節視作春季放風箏的最後一天,故稱“斷線鷂”。因爲田裏的小麥已經拔節,不能再踏,往往在放鷂子時將線剪斷,任其飛去,寓意這年的晦氣也同斷線的鷂子一起飛走,放走的風箏是不能撿回來的。下午,小孩子們還會在樹上掛兩根繩子“蕩蕩秋”玩耍。“寒食清明盪鞦韆,酷似飛鳥益身體”。記得小時候還有的人家以柳條穿上小麻糕掛於屋內高處,至“立夏”日取下來給小孩吃,以取“高高在上預防疰夏”,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只是一種美好象徵。清明節踏青要天氣晴朗,農諺有“清明要明,穀雨要淋”、“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清明曬得柳柳枯,又有乾麪又有麩”,“龍城閒望愛晴天,何處風光在眼前。寒食桃柳千樹開,清明日出萬家煙”。

  清明節吃糉子的由來

清明糉是古時人每年到清明時節的一種糉,每個地方不同用的原料也不一樣。清明時節有吃糉子的風俗。在浙江湖州,清明節家家裹糉子,可作上墳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帶的乾糧。俗話說:“清明糉子穩牢牢。”另外,“糉子”是“衆子”的諧音,寓意人丁興旺。

“清明大似年,淘米裹糉子,甜麥塌餅嘴裏嘗!”這是禾城的一句民間諺語。清明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買糉葉,回家後浸糉葉、煮糉葉,洗糉葉,淘米,將醬油醃肉、赤豆、豆沙、紅棗、蜜棗之類備好以便裹糉子用。

據專家考證,糉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糉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說端午食糉是祭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僅反映民衆的心願而已。實際上,爲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清明前一天)吃糉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糉早。至今,許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與清明食糉的民間風俗。

糉子不僅形狀很多,品種各異,而且各地的風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鹹兩種。甜味有白水糉、赤豆糉、蠶豆糉、棗子糉、玫瑰糉、瓜仁糉、豆沙豬油糉、棗泥豬油糉等。鹹味有豬肉糉、火腿糉、香腸糉、蝦仁糉、肉丁糉等,但以豬肉糉較多。

另外還有南國風味的什錦糉、豆蓉糉、冬菇糉等,還有一頭甜一頭鹹、一糉兩味的“雙拼糉”。這些糉子均以佐糉的不同味道,使得糉子家族異彩紛呈。

  清明節糉子的做法

1、糉葉的選用:廣州人包糉子多用箬葉,選表面光滑軟韌的較好。汕頭人包糉子多用竹葉,糉子有竹葉的清香味,但要煮軟再用。上海等地採用每年大伏天從安徽黃山採下的箬葉,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稱“徽州伏箬”。

2、糉餡的調味:鹹肉糉要先將新鮮的豬肉用少許味精、白糖、酒、鹽、生抽拌勻反覆揉擦至調味品滲入豬肉再包。

3、糉子的捆紮:豆沙糉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夾生現象。鹹肉糉如果用肥豬肉不宜紮緊、鬆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紮緊,因爲瘦肉熟了以後會收縮,糉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糉子的肥糯。

4、糉的烹煮:煮糉子一定要水滾以後才落糉子,水要浸過糉面,待水重新滾起以後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

5、添生水:要留意梘水糉不能和其它糉子一同煮。煮好以後趁熱取出。吃時解開棉繩,撥開糉葉,糉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鹹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爲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