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學期安全教育計劃

爲了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學習簡單的安全自救方法,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和未來,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我們每位教育者的職責,在教給他們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安全教育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我班制定本班安全教育計劃:

第二學期安全教育計劃

1、活動安全教育

教育學生遵守規則,遊戲中不做危險動作(如:頭朝下滑滑梯、由下向上爬滑梯、不攀爬等),不攜帶危險物品進行遊戲(如:剪刀、玩具等尖銳物件),不擅自離開集體,同伴間友好相處,互相謙讓,不擠不撞,不(打、推、咬、抓)人。

2、簡單自救方法教育

識別特殊號碼的用途(如110、119、120),同時教育學生不可隨意播打這些號碼。熟記自家住址、電話號碼、父母姓名等,訓練引導學生識別方向,告誡學生不要輕信陌生人,若一人在家,不可隨意開門。遇到危險時,教育學生學會躲避(如:發生火災時的自救方法)。培養學生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學會自理。

3、家庭安全教育

向家長宣傳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學生園的安全教育活動,請家長積極配合學生園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及家居生活安全與家居活動環境安全(如:燒傷、燙傷、觸電、中毒、摔傷等預防教育工作)。

4、防觸電的教育,對同學們進行電的基本知識講座,預防觸電事故的發生以及對觸電後急救常用知識的瞭解和應用。

5、生活安全教育

教育學生不動插座、電板,以防觸電,不將手指放在門、窗處,以防夾傷,注意不玩水、火、肥皂以及消毒物品,教育學生入廁時不推不擠,以防撞傷、碰傷。

第二學期安全教育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新學期,學校的安全工作以《中國小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和上級有關安全工作文件精神爲指導,以“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消防安全”爲重點,堅持以人爲本,牢固樹立“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識,把加強安全工作擺到突出位置,強化管理,狠抓落實,積極防範各類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目標要求:

認真貫徹上級關於加強安全工作的有關文件,杜絕一切因學校工作失誤造成的安全責任事故,消除學校的安全隱患,使教師有一個安全祥和的工作環境,學生有一個安全文明的學習環境。

三、工作措施:

(一)完善制度,責任到人

校長是安全第一責任人,要切實把學校安全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層層落實安全責任狀,要做到:機構健全,人員落實,分工明確,責任到人。要建立學校安全工作制度。即:月安全檢查制度、月安全報告制度、重大事故報告制度和責任事故追究制度。杜絕重大事故發生,確保校園一方平安。

(二)加強管理,防範未然

1.加強校舍安全檢查。要定期組織對校舍進行安全檢查,每月不少於一次,特殊天氣隨時檢查,發現險情及時彙報排除。每個教師都應確立主人翁的思想,保持高度警惕,關心校產校舍及其它設施安全,發現問題及時彙報。

2.加強教學設施安全檢查。電器、教具使用前要進行安全檢查,如有故障要及時排除。按規定接插線,插線前應檢查電線絕緣皮是否完好,禁止亂拉電線;體育器械在使用前體育教師或活動課輔導教師要先認真檢查一遍,確定完好後方可組織學生使用,使用時教師不得離開現場,要隨時關注學生的活動,加強保護,防範事故的發生。

3.加強交通安全教育。要充分利用真實的案例,把嚴格遵守交通法規作爲班會的必講內容;路隊值日教師要加強責任感,切實執行學校按時清校的規定,等學生全部離校後方可回家。

4.加強防溺水安全教育。根據季節的變化,制定強有力的措施,有預見性的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嚴禁學生擅自到水庫等水域游泳或遊玩,防止溺水死亡事故的發生。要加強汛期安全教育,遇到惡劣天氣,必須組織家長或教師護送學生安全通過危險路段。

5.加強消防安全教育。要結合近期發生的重大消防事故案例,對學生進行消防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要教育學生正確

燃放煙花鞭炮,不隨便玩火。要加強消防應急疏散演練,提高學生的逃生自救能力。

6.加強防震減災知識教育。要繼續開展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演練要做到快速、有序、安全。

7.要充分利用板報宣傳欄、晨會、班會、國旗下講話、上下午放學前等渠道,幫助學生確立安全意識,嚴格課間、午間活動,杜絕追逐、打鬧現象,規範自主行爲。要堅持每天早晨點名制度,發現缺席的學生,任課老師應在第一時間內按程序上報學校領導,並及時查明原因。每學期至少要組織學生看一次安全教育錄像;出一至二期的安全教育黑板報。

第二學期安全教育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安全工作是保護國家財產和學校財產的安全,保護廣大師生的根本利益和生命安全,保障正常教學秩序的'需要。我們要從講政治、促穩定的高度,充分認識到學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爲主”的方針,以對人民羣衆負責,對師生負責的高度態度,處理好學校安全工作與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關係。把安全工作納入學校重要議事日程,採取必要措施,保障學校安全工作落到實處,爲師生營造一個安全祥和的工作和學習環境。

《第二學期安全教育計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