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第二學期《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四年級第二學期《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爲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爲主線,將品德、行爲規範和法制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等有機融合,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因素,加深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爲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成爲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二、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任教四(1)、四(2)、四(3)、四(4)四個班品德與社會。四年級學生雖然掌握的基礎知識比較牢固,但有些綜合應用、實踐性較強的知識知道的比較少,同學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所以要求大部分學生能積極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四年級是國小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爲習慣,隨着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爲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三、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建立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識,做一個文明有教養的人;知道殘疾人的困難,感受殘疾人身殘志不殘的可貴品質,從而能尊重殘疾人,積極主動幫助他們;引導學生逐步養成主動關愛處境困難或者不幸人的行爲;引導學生明白參加集體活動、熱心爲集體服務是熱愛集體的表現,做到主動爲集體做好好事,感受到只有集體中的每個成員發揮各自作用,集體才能得到不斷髮展和進步。

2、瞭解一些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發展;感知這些環境問題帶來的危害,學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瞭解家鄉的巨大變化;知道獨特的民風民俗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瞭解家鄉風俗來歷的基礎上,觀察生活中存在的迷信現象,樹立移風易俗的觀念,增強社會責任感。

3、知道交通工具的作用,真切感受它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的方便;選擇中知道幾種常用的交通工具的特點,學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順利到達目的地;瞭解從古到今我國交通運輸設施和交通運輸方式的巨大變化,感受交通運輸業的迅速發展,激發學生對祖國及家鄉的熱愛;學會編制小報;認識通信的迅猛發展。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公平公正、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指導學生參與社會生活,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2、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習對生活中的道德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初步瞭解個人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羣體的互動關係。瞭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3、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

教學難點:在瞭解家鄉風俗來歷的基礎上,觀察生活中存在的迷信現象,樹立移風易俗的觀念,增強社會責任感。

五、教學措施

1、改變陳舊的觀念,樹立新觀念。

(1)轉變教材觀。教學是對教材的再創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根據新課程的教學要求,要運用好教材。要做到“刪減、替換、補充”。教材是爲學生提供的案例,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學主題。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題爲基礎,引導學生去學習,去探究。

(2)轉變教學觀。新的課程改革,把關注人作爲課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第一.要變“目中無人”爲有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更新觀念,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要關注每一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的形成。第二,變“重結論輕過程”爲重視學生學的過程。新課程強調過程,強調學生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教師的教學過程,要指導學生怎樣學,通過什麼方法學;不要把現成的結論強加給學生,要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來看待世界,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理念

(1)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的核心是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體現以人爲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使學生成爲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2)以兒童的生活爲基礎。品德與社會課程教育意義在於對兒童生活的引導,用經過生活錘鍊的,有意義的教育內容教育兒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選取、引用的教育內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引導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

3、要追求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兒童期是品德與社會發展的啓蒙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兒童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要採用他們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引導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爲他們今後人格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

4、改革教學方式 教師要注意遵循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基本教學理念,採取以客觀社會爲基礎與學生爲主體的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廣泛採用活動型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自我體驗感悟,探究發現訓練技能,養成習慣。

5、重視學生學業評價品德與社會課評價目的是獲得反饋信息,幫助教師改進教學,促進兒童發展,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而不是對學生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水平做終結性的評定,更不是利用評價結果對兒童進行比較與分等。因此,要從每個學生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爲主的發展性評價。

六、教學進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