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選14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事蹟吧,事蹟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蹟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事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時代楷模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時代楷模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選14篇)

時代楷模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

2007年1月,一場以向張桂梅學習爲主題的“感恩行動”在麗江市迅速掀起,成爲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強大動力。張桂梅爲何與"感恩”產生聯繫,她的感恩情懷源自何處?記者從她的人生軌跡中找到了答案。

出生於1957年的張桂梅,年輕時不僅長得非常漂亮,而且性格開朗,能歌善舞,對生活充滿憧憬。她原本有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庭,夫妻雙雙在大理市的一所中學教書。但正當夫妻倆沉浸在甜蜜、美好的生活中時,不幸卻突然降臨到他們的頭上,她的丈夫得了不治之症。爲了給丈夫治病,她東奔西走到處借錢,能夠借到錢的地方都借了,該花的錢都花了,但丈夫的病還是不見好轉。1995年,身患癌症的丈夫離她而去,張桂梅陷入極度的悲痛之中。後來,在同事的幫助下,她決心重新振作起來,爲了擺脫令她觸景生情、傷感悲痛的環境,1996年8月,張桂梅從大理調到華坪,在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開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

新的環境賦予了張桂梅新的生機。來到華坪民族中學後,她承擔起4個畢業班的政治課教學工作。她所教的班級有的在前院,有的在後院,相隔100多米,早上、晚上、前院、後院,她來回奔走,天天如此,好像忘記了疲倦,享受着工作的快樂。可就在這時,不幸再次降臨到她的頭上。1997年4月,張桂梅感覺身體消瘦得特別快,臉也變得特別黑,但肚子卻越來越大,硬硬的摸上去像塊石頭,疼痛難忍。到醫院檢查,結果嚇了她一跳,原來肚子里長了一個腫瘤。醫生要她馬上住院治療,否則後果就不堪設想。但是,想到承擔的4個畢業班的學生再過幾個月就要參加會考,在這個節骨眼上怎麼能扔下他們不管呢!一邊是學生的前途,9年的期盼;一邊是自己的生命,怎麼辦?

張桂梅經歷了太多的磨難,但這些磨難更加激勵起她對生活的愛和希望。想想那些學生期盼的目光,她咬緊牙關,回到學校把檢查結果鎖進抽屜。這一切,她沒有告訴任何人,一直堅持到把學生送進考場才住進了醫院。1997年7月,張桂梅做了腫瘤切除手術。手術後,醫生要求她必須注意休息,最少要調養半年。可是爲了學生,她在手術後的第24天,又走上了講臺。

張桂梅的.事蹟迅速傳遍華坪大地。縣政協委員來學校視察,校長在彙報時,介紹了她的情況。聽了介紹以後,所有委員馬上起立向她三鞠躬,並當場爲她捐款6230元。縣裏召開第八次婦代會,全體代表和縣領導都爲她捐款。希望她好好治病。對此,張桂梅眼淚奪眶而出:“病無情,人有情,這是一些多好的人啊!”

發生在丈夫和她自己身上的兩次磨難,使她想到,人與人之間是多麼需要理解、幫助和支持呀!如果沒有華坪人民,她的生命將無法延續。她說,她的生命屬於華坪,把全部精力奉獻給華坪人民。正是由於這種感恩的心態和情懷,張桂梅把人間最偉大的母愛獻給了他的學生和那些失去父母而需要幫助的孩子們。

時代楷模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

我們學校這段時間組織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教師的優秀代表,她的事蹟平凡而偉大,思想樸實而閃光,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偉大的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共產黨員的時代風采。張桂梅同志的先進模範事蹟,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她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和忠誠。

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紮根於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憑着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民族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山區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成績突出;她沒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費控制在3元以內,而拿出自己絕大部分工資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餘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他們,與迷戀網絡的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精心引導,細心照顧,使他們戒除了網癮。

張桂梅爲之苦苦追求的夢想一天天成爲現實,她讓偉大的母愛在奉獻中不斷延伸。作爲一名戰鬥在一線的教師,我覺得和她相比較我深感慚愧,學習了張桂梅老師的事蹟後,我決心以張桂梅同志爲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教書育人,培養一批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時代楷模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3

我認真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感人事蹟,我對她產生來強烈的崇敬之情,她和我們一樣紮根於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可她堅強的毅力卻是我所不能及的,我爲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而欽佩。

她是與命運之神抗爭的典範。張桂梅和許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但是幸運卻沒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卻與她如影隨行:花季年華喪失母親,青春年華痛失丈夫,兩次腫瘤手術,癌細胞轉移到肝臟。磨難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難沒有使她消沉,病魔沒有使她倒下。她緊緊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講臺上認真教學;在課外,認真輔導學生。幾次暈倒講臺上,領導要她住院治療,她放下學生,總是還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學校上課。就是這樣柔弱的身軀,她還毅然出任孤兒院院長。是什麼力量支撐她如此做呢?張老師的話“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她是貧困地區孩子們的天使。張老師放棄了進條件好的學校任教的機會,選擇了條件較差的學校,一身病痛的張老師教學上幾十年兢兢業業,承擔學校繁重的教學工作,女生工作,婦女工作,語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務工作。除了住院沒向學校請個一天病事假,教學成績卻異常突出,她說:“爲了民族貧困山區的教育,即使倒在講臺上,長眠於華坪的沃土之中,也無怨無悔”。吃苦在前,那裏最需要就到那裏,無私奉獻,張老師爲我們樹立了榜樣。她愛生如子。她雖然沒有孩子,可是她卻是許多孩子的媽媽。精心教育學生,輔導學生,中午晚上看着學生睡覺,給學生蓋被子。學校學生和孤兒院50多個孩子,住院她陪着,給他們送飯,付醫藥費,資助學生讀書,自己連洗衣機都沒有。她將愛播灑進孩子們的心田。她有着我們教師兩袖清風的高尚品質。張老師前後將國家獎勵給她的獎金50餘萬元全部捐給貧苦地區的教育事業,自己每天的生活控制在三元。她像春蠶,她像蠟燭,她更像光芒萬丈的太陽!

她是新時期教師的楷模。因爲她淡泊名利的精神可以使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物質固然重要,可是決定我們生命價值的東西不是物質,而是精神品質。作爲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牢記使命,教書育人,培養一大批對國家發展有用的人才,這些人才,首先必須是政治上過硬的,必須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他們才能肩負歷史的重任。我們教育工作者,如果沒有過硬的政治思想,學校德育建設的落實就是一句空話。我們培養的人才質量就會出問題!這是很危險的,學習張老師的事蹟,很有現實意義。

作爲一名鄉村教師,我們要學習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崇高境界;學習她熱愛生活艱苦奮鬥樂觀向上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爲人師表的高尚品德。要時時刻刻以張桂梅同志爲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工作,不辱使命,做一名人民放心的教師。

時代楷模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4

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張桂梅數十年如一日,堅韌執着勵精圖治,勤儉節約無私忘我,不忘初心獻身扶貧,爲羣衆辦好事辦實事。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堅韌執着勵精圖治。丈夫去世後,張桂梅隻身去了祖國西南邊陲的貧困山區從事教育工作,並選擇了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在任教期間,她全身心投入教學,爲貧困的學生和簡陋的學校出錢出力,又當老師又當母親,不留餘力的細心照顧着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和生活起居,爲了學生們能夠走出大山,她勵精圖治創辦了全國第一家免費女子高中,她主動帶頭免費爲學生們補課,因操勞過度導致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長期拖着病體就算腹部長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講臺上,只爲孩子們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除此之外,她還義務擔任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成爲了54名孤兒的母親。她十年如一日,從未退縮,從不言棄。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斷努力和堅持下,孩子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師資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來改變了許多孩子的一生。

勤儉節約無私忘我。張桂梅在貧困山區任教期間,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業和慈善事業中。在學校裏,學生沒有錢吃飯,她拿自己的錢給學生;學生沒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給學生;學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帶學生看病並自己掏醫藥費。總之,只要學生們缺什麼只要她有,她都能解決。在兒童之家,她義務成了衆多孩子的“媽媽”,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晝夜的照顧着幾個月大的.孩子,爲了維持兒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來給孩子們用,並利用空餘時間到處籌措資金。然而她不是萬能的,她自己並不富裕,她只捨得吃饅頭青菜麪條,衣服也是好心人給的,她省下來的錢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業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獻身扶貧。張桂梅作爲一名基層黨員,她深知教育在扶貧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說:“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並積極響應國家扶貧號召,扶貧先扶智,爲了貧困山區的教育,她心繫羣衆,勤儉節約,幫助困難學生,帶學生看病,給學生添置衣物,對貧困家庭進行家訪,爲孩子們爭取學習機會。她前前後後爲山區的孩子們爲慈善和教育事業投入了100多萬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給她治病的錢,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並無怨無悔。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實現我們的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張桂梅巾幗不讓鬚眉,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盡顯巾幗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她這種堅韌執着勵精圖治,勤儉節約無私忘我,不忘初心獻身扶貧的英雄精神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在此也號召廣大黨員幹部真正把堅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獻一生的實際行動。

時代楷模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5

張桂梅創辦女子高中的初衷是爲了解決衆多適齡失學女孩的上學問題,幫助她們走出閉塞的村落,去追尋屬於自己的青春和夢想。可當無法保障學生安全的時候,何談追逐夢想?

對此,爲保障新招收100名學生的安全,張桂梅便帶着全校的'女老師和學生一起走進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簡易“宿舍”,白天教學,晚上休息。同時,又安排學校裏的男老師在教學樓的樓梯間搭起“木板牀”,輪流值守校園安全工作,全體教師爲學生築起了安全保障第一關。

當張桂梅決心要創辦女子高中之時,便知其一路坎坷,在這樣的環境裏,全校僅有的17名教職員工中有9名相繼辭職離開,100名學生有6名提出轉學,這些情況讓創辦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維艱的張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貧困家庭女孩?免除學雜費的辦學制度?女子高中能否辦得下去?面對社會上的質疑聲,張桂梅鼓勵大家:“留下的8名老師中有6名共產黨員,只要黨員在陣地就在,女子高中這塊教育扶貧陣地一定守得住。”

張桂梅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沒有放棄建立女子中學的決心。

2008年9月,在張桂梅老師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幫助下,全國惟一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華坪女子中學終於順利成立。

時代楷模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6

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她是一個平凡的女人,膝下無子,但被評爲“全國百名優秀母親”、“中國好人”,被幾百個孩子親切的稱呼爲“媽媽”;她疾病纏身,但她誓死與病魔抗爭,堅持把畢業班的學生送進考場;她放棄優越環境,選擇了艱苦,因爲她覺得“艱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爲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四處奔走,忍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精神力量在支撐張桂梅同志爲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撐起了一片藍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我想是因爲她心中始終牢記“我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正因爲如此,張桂梅同志對黨無限忠誠和熱愛,她牢記初心使命,心甘情願爲民奉獻一輩子。也正因爲如此,她毅然決然選擇了貧困山區教育事業,用她飽含深情的偉大的“愛”去幫助貧困山區女孩實現人生的夢想!張桂梅同志踐行初心使命,以責任擔當實現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張桂梅同志所說:“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我想,作爲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張桂梅同志,她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爲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她心繫困難羣衆,投身教育扶貧,克服一切困難的精神,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人民教師的驕傲;她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在黨愛黨、在黨爲黨,是我們基層共產黨員的驕傲。

的確,我們要走羣衆路線,就必須情繫羣衆、一心爲民;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就要全心全意爲人民。落地落實、做事做實。張桂梅同志,始終衝在最前線,敢與時間賽跑,敢和病魔抗爭,竭盡全力幫助一批又一批貧困山區的孩子走出大山,託舉起他們的希望和夢想。

作爲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也一樣紮根山區農村,面對的一樣是貧困的孩子,他們也一樣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學知識、學科學,我們一定要接過老教師們艱苦奮鬥優良傳統,用心來工作,用心來教書。記住,這裏—更需要我們!

時代楷模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7

張桂梅作爲千千萬萬基層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員,她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爲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自1990年參加工作以來,她始終把教書育人作爲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這三十年中也一直積極踐行這一人生追求。

作爲一名教師,她心繫困難羣衆,始終相信羣衆利益無小事,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投身教育扶貧行列,在她的努力下,華坪建成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她堅持樹人先樹魂,把思想政治建設和理想信念教育作爲立校之本。她長期拖着病體,堅守工作崗位,以實際行動兌現了自己“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她把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萬元全部投入教育事業自己卻甘守清貧。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張桂梅在教書育人的同時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家訪。張桂梅身體不好,但是她卻從來不讓學生家長來開家長會,自己拖着生病的身體進大山挨個對學生進行家訪。在遇到有輟學思想的學生時會不厭其煩苦口婆心的給學生和家長做工作,不讓一個同學掉隊。就是這樣的家訪,張桂梅堅持了十年,幫助很多想輟學的孩子又重新走進了學校,坐在了課堂上學習。

拜讀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和用生命點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領會到一個智者和仁者所顯現出來的精神魅力。張桂梅不是製造出來的英雄,她是那樣樸實,那樣真實,也許她在悄悄的改寫着英雄的概念。”張桂梅的精神,是一種時代的精神,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強烈的愛國主義追求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張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種平凡的精神,體現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把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和回報,具體落實到自己的事業和學生上,在普通教學崗位上,恪盡職守、嘔心瀝血、淡泊名利、執着追求。我作爲教師中的一員,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學習張桂梅的精神,學業上不斷進步,修養上不斷完善,做學生熱愛、人民滿意的優秀教師,做無愧於時代的光榮教師。

時代楷模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8

“我從心底敬佩您這樣的人……您爲這些女孩子們在荊棘重重的道路上開出了一片天,督促她們走向了更高、更遠的地方。您選擇將自己的愛給了山區的女孩們,讓她們看到了更爲廣闊、美麗的風景。”12月5日,南航乘務員朱靜怡給飛機上偶遇的一位乘客寫了封信。

爲大山裏的女孩點亮夢想,張桂梅老師感動了無數素昧平生的人。究竟是什麼,賦予一位山區人民教師如此厚重的力量?

“源源不斷的愛奔向我、鼓勵我”

陳法羽一輩子也忘不了在華坪女子高中入學時那張貼在牀邊、寫着自己名字的小紙條。她是女高的第二屆畢業生,如今是麗江市永勝縣一名民警。

2009年,陳法羽國中畢業,會考沒達到高中錄取線。父親對她說:“自費讀高中咱家供不起,要不你回家,過幾年找個好人家嫁了。”

那一年,陳法羽16歲,心有不甘。此時有人告訴她,華坪建了所免費女子高中,專門招收貧困山區國中畢業的女孩,想讀高中可以去試試。這對陳法羽來說,無疑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開學報到,宿舍的牀已經鋪好了。被褥嶄新整齊,牀位上貼着名字。陳法羽輕撫寫着自己名字的字條,忍不住哭了:“這張小牀讓我感到安全和溫暖,這張紙條爲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幾乎每個從華坪女高畢業的學生,都有和陳法羽相似的感動,她們對張桂梅的敬重無以言表——有什麼比改變命運更重要?

張老師對學生的愛真摯熱烈,又一以貫之。拖着病體,她堅持爲畢業班的孩子上課;節衣縮食,她把省下來的錢捐給學生……有人曾說,張老師快枯竭了,人的愛是有限的。張桂梅聽後說:“不會的,因爲有源源不斷的愛奔向我、鼓勵我!”

“堅持,再堅持一下唄”

進入女高的陳法羽很快發現:關愛的同時,是嚴格的管理。

每天早晨5點半起牀,課間出操1分鐘站好隊。張老師每天拿着小喇叭,不厭其煩地喊學生起牀、跑步、吃飯、睡覺,“你們遲到一秒鐘我也不幹!”

張桂梅和病魔鬥:“不能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休止地看病上”;

她和貧困較勁:“挽救一個女孩拯救三代人”;

她對學校老師、學生要求嚴格:“堅持,再堅持一下唄!”這是張桂梅勸慰大家最多的話。

陳法羽說:“我們來女高讀書是來改變命運的,不拼拿什麼和別人比?張老師也在拼啊!”

校辦主任張曉峯告訴記者,張桂梅老師是在拿命辦學,師生們服氣。

張桂梅的言傳身教也感染着女高老師們。韋堂芸老師受傷左腳骨折,想到還有100多天就要大學聯考,她拄着雙柺給學生上課;楊曉春老師悄悄給學生墊付醫藥費、生活費,卻從不往外說——這樣已知和未知的故事,在女高還有很多。

張桂梅宿舍裏有4張牀鋪,1張自己睡,3張留給“不聽話”的和生病的學生。有名女生性格孤僻,和張桂梅住在一起。不管張老師怎麼關心她、開導她,她都不怎麼說話。張老師疾病纏身,每天早晨5點起牀,忙裏忙外一天,晚上還和她聊天。3個月後,這名學生抱着張老師痛哭,說一定好好讀書。

“女高的許多學生家庭貧困、變故多,她們的心要好好去焐。”張桂梅說。

“走出這裏,就忘了女高和我吧”

10多年來,張桂梅老師走過11萬公里的家訪路,走進1000多名學生的家。

有些地方,包車司機都不願意去,張桂梅雖然因小腦萎縮導致行動失衡,卻跋山涉水堅持家訪。她握住學生家長黝黑皸裂的手,脫下外套塞給人家,自己凍成傷寒……在她看來,女高不是普通的學校,是連接黨委政府和山區貧困羣衆的橋樑。

“女高能走到今天,離不開黨和政府作堅強的後盾。”各級黨委政府對女高關愛有加,當地爲女高解決了50個教師編制,教師工資和辦學經費均由縣財政全額撥款。

在女高教學樓走廊的牆上,掛着大大小小的牌子,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捐款記錄。“學生們每天經過這條‘愛心長廊’,會記住得到的幫助。”張桂梅說。

有人聯繫張桂梅,表示要給女高捐款,但條件是提供學生家庭地址和貧困情況的照片。對於公開學生信息的行爲,張桂梅並不同意。她說,對學生的信息要嚴格保密,既維護學生的自尊,又保護她們的隱私。張桂梅也經常對畢業生說,“走出這裏,就忘了女高和我吧。”

如今女高畢業生遍佈全國,她們把艱苦樸素、發奮圖強、堅忍不拔、感恩回報的精神帶出了大山,又帶回到山裏。

周雲麗是女高第一屆畢業生,2015年大學畢業後考取寧蒗縣一中數學教師崗位。正當她準備上崗時,聽說母校數學老師緊缺,她毫不猶豫放棄“正式編制”,回到女高任代課教師。陳法羽將第一個月的工資全部寄給學校,之後每月拿出500元錢資助在校貧困學妹,“女高改變了山裏女孩的人生,我們也要把張老師的精神傳下去。”

時代楷模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9

愛讓死神望而卻步

1975年,18歲的滿族姑娘張桂梅隨姐姐從黑龍江的牡丹江,來到雲南迪慶州中甸縣支邊。此後,在長達36年的時間裏,張桂梅把全身心獻給了祖國西南邊陲山區的教育事業。

36年來,張桂梅從迪慶、大理,再到華坪縣輾轉從教,成長爲優秀共產黨員和人民教師。

1993年12月,正在大理工作的張桂梅,得知丈夫患了癌症。

不久,丈夫去世。

張桂梅曾失去活着的勇氣。爲了逃避悲傷,1996年她來到麗江華坪縣華坪民族中學,承擔起4個畢業班的政治課教學。

剛來時,她心灰意冷,只想在這樣的偏僻之地了此殘生。

然而,“是這片熱土的父老鄉親和我的學生們,他們的堅韌、向上的精神感染了我。有的孩子爲了讀書,竟然放棄了和父親見最後一面,強忍着悲痛坐在教室裏,去完成他們的學業和人生理想”。

這一切燃起了她做人的希望。於是,她下決心幫助這些孩子們。她開始縮減自己的伙食費,少吃肉,甚至不吃肉,接濟他們,把自己的被子、衣服翻出來,給學生們用。

一個來自永興鄉的小姑娘,穿着髒舊衣服,經常發呆,成績很差。這引起了張桂梅的注意。瞭解後得知,這個小姑娘的爸爸病逝,只有媽媽一人供她們兄弟姐妹生活,日子過得很艱難。

張桂梅拿出乾淨衣服給小姑娘換上,又幫她交學費。

小姑娘感動:“張老師,你就是我的媽媽!”

張桂梅感到了快樂,感受到了生命存在的意義。

就在這時,不幸再次降臨。1997年4月,張桂梅忽然感覺身體消瘦得特別快,臉也特別地黑,肚子卻越來越大,疼痛難忍。去醫院檢查,嚇了她一跳,肚子里長了個像五個月娃娃那麼大的一個腫瘤。

醫生要求她馬上住院治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但此時,張桂梅承擔着四個畢業班的教學工作,再過幾個月他們就要參加全省會考。

她整整哭了一夜。“老天啊!你怎麼就對我這樣不公平,怎麼把那麼多的不幸都集中到我一個人身上?少年喪母、青年喪父、中年喪夫,難道就不能允許我有一個健康之軀,爲教育事業多作點貢獻嗎?”

痛哭之後,張桂梅決定,不能把即將參加會考的學生扔下!

她默默地把醫生檢驗的結果揣入懷裏,趕回學校。

華坪這片熱土的父老鄉親們,向她伸出了援手!

從縣委到縣政協、縣婦聯和她所在的學校,大家紛紛給她捐款,關心支持她。

縣委書記和縣長對她說:“張老師,你放心,我們再窮也要把你的病治好。”

救助孤兒無怨無悔

丈夫去世後,張桂梅沒有再組建家庭。她沒有親生子女,全身心撲在教育事業和慈善事業上。

心繫山裏窮孩子的張桂梅,不顧病痛,從2001年3月起,一邊在民中當老師,一邊義務當上了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成了衆多孤兒的“媽媽”。

剛建院,第一天就收了36個孤兒,從2歲一直到12歲,滿院子哭聲震天,攪得左右鄰居睡不着覺。

張桂梅嘗試着與孩子們培養感情,細心照顧他們。孩子們的衛生習慣很差,頭上有蝨子,不會上衛生間,大小便滿院子都是,牀上、褲子裏也是。她和工作人員洗得連飯都不想吃。

有一天晚上,她剛剛睡着,就聽到有人大叫:“來鬼了!”

她嚇了一跳,循聲跑到宿舍,看見地上嘔吐了一堆飯菜,味道難聞。問孩子們:“鬼在哪?”衆人指着一個孩子說:“他媽媽來找他了,因爲他媽媽就是這麼死的。”他趕緊抱着那個孩子跑到醫院,醫生說:“吃多了,吐出來就好了。”

打了針,開了藥,把孩子帶回來,從此再沒人說鬼來了。

兒童之家在張桂梅和同事們的辛苦努力下,迄今共撫養118個孤兒,已有50多個走向社會。

而張桂梅這麼多年,將自己所獲得的國家以及各種獎勵的獎金,社會各界支援她治病的資金和自己的一部分工資,累計用於資助學生、困難羣衆和教育事業的捐款已達70多萬元。

創辦女中只爲悲劇少點發生

“一個重病的人,爲什麼渾身有病卻不死,卻沒有倒下,因爲始終有一種精神支撐着我,那就是感恩,那就是回報!”

張桂梅說,華坪縣父老鄉親們對自己有救命之恩,我所做的一切,就是想償還這筆人情債,恨不得把自己變成幾個人來幹。

張桂梅在民中教學和管理兒童之家時經常能看到、聽到山裏孩子一個個的不幸遭遇。孩子們特別是那些貧困女孩的命運更是讓她心痛——她們爲了求學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張桂梅覺得應該給山裏窮孩子一個公平。

她萌發了一個想法,辦一所貧困女子高中,讓山裏的女孩子都能免費接受高中教育,不再陷入“低素質母親、低素質孩子”這種惡性循環中,讓她們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她來到省城開始穿街走巷四處募捐。

2008年1月7日,張桂梅忽然接到姐姐從哈爾濱打來的電話,說哥哥病危,希望能見她最後一面。可她當時已答應和一個企業家在北京做電視訪談節目,爲的是給籌備中的女子中學募捐。

做完節目,哥哥已經火化。她淚流滿面。

蒼天不負有心人。在雲南省委、麗江市委的支持下,2008年9月,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正式開學了,一下就招收了100名女學生。而她則當上了該校的校長。

學校開學了,那些學生家長感動地說,共產黨真好,當今的政府真好,還真有這麼一所不收費的高中。

張桂梅激動地大哭了一場:“我真的感謝各級組織和領導,幫我實現了這一夙願,給了教育一個公平。”

在女子高中,張桂梅一直與學生同吃同住。

在這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裏,她每天工作時間達到16個小時以上。爲了更好地對學生實施感恩教育,掌握學校幾百名學生的來歷家底,她拖着病體,堅持走訪了200名學生家庭,行程6000多裏,中途病倒兩次,拔掉針頭接着踏上家訪路。

張桂梅表現出色,先後被評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十大女傑,全國百名優秀母親,全國十佳知識女性,雲南省優秀共產黨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7年,當選爲黨的'十七大代表。

這些年,張桂梅沒有節假日。爲了孩子,爲了黨的教育事業,她放棄了自己的個人生活,放棄了出國生活的機會。有時她也動搖過,因爲曾被人誤解,想一走了之。可她真捨不得這裏的父老鄉親和那些樸實可愛的孩子。

張桂梅說:“三尺講臺,給了我詮釋教師爲人師表的小舞臺,傳授知識和施展才能的機會。兒童之家的孩子們,讓我懂得了做一個母親的偉大,使我的人生豐富多彩。孩子們已經一個個長大,有的上了大學,有的已有了工作,還有的已經結了婚。我忘不了那一幕幕溫馨的情景。

時代楷模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0

“華坪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爲華坪做些事”

張桂梅18歲隨姐姐從黑龍江來到雲南,支援邊疆建設。1990年從麗江教育學院畢業後,張桂梅隨丈夫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鎮第一中學任教。孰料,丈夫被診斷出胃癌晚期,於1996年去世。她從大理調到華坪教書,“逃避過去的生活”。1997年,她查出患子宮肌瘤,但爲帶好畢業班,仍然堅持上課,直到把學生送進考場她才住院,手術取出的肌瘤重達兩公斤。現在,她患有嚴重的肺纖維化、肺氣腫,每天離不開止痛片。

不幸沒有打倒張桂梅,反而成了她燃燒自我的柴火,轉機就在於華坪這方熱土和這裏的好心人。

1998年縣裏婦代會上,全體代表和縣領導主動爲張桂梅捐款治病,有的代表掏光了衣兜,沒有留錢坐車,走幾個小時路回到山裏。手捧着這山鄉的情義,張桂梅的淚水奪眶而出,“華坪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爲華坪做些事。”

民族中學裏有不少傈僳族、彝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學生。有的家長帶着一包鋼鏰和角票交學費,有的孩子只吃飯、捨不得吃菜。看在眼裏,疼在心裏,爲幫助孩子們,張桂梅節衣縮食。

1998年入黨後,她對工作更加投入。她爲每堂課設計開場白,有時朗誦小詩,有時唱支歌謠,有時講個故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所教班級成績在全縣名列前茅。

2001年,華坪兒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張桂梅任院長。第一天就收了36個孤兒,最小的兩歲,最大的12歲。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孩子,愛乾淨的她變了。2003年到2007年,她四處籌集資金,給孩子們改善生活,平時和孩子們住在一起吃在一起。

民族中學裏女生很少,兒童之家的孤兒各有各的不幸,這讓張桂梅意識到:提高山區母親的素質,至少可以改變三代人。2002年,她開始籌建免費女子高中,大家都覺得這個想法太瘋狂——到哪裏找錢!

“她最懂山裏孩子的渴盼,最懂這片山”

2007年,張桂梅當選黨的十七大代表。在北京開會時,一位細心的記者發現,這位女代表穿的牛仔褲,居然破了兩個洞。於是,一篇“我有一個夢想”的'報道,讓她和她的女子高中夢在全國傳開。

麗江市和華坪縣各拿出100萬元,幫助張桂梅辦校。張桂梅告訴記者,這所學校能辦起來並走到今天,靠的是黨委和政府作堅強後盾。華坪女子高中教師工資和辦學經費均由縣財政保障,學校建設由教育局負責。教學樓牆上,密密麻麻掛滿了捐款人姓名。各方的關心張桂梅都記在心裏。女高學生在校三年,只需付生活費。這給每個貧困女生家庭,免去了不少費用。

11年來,張桂梅和學生一起住宿舍,每天早上5點多起牀,夜裏12點後才休息。她是校長,是保安,每天檢查水電安全、熄燈與否,趕走路上的蛇,拿着小喇叭催促學生起牀吃飯做操。11年來,她走進1300多名學生家裏,走過11萬公里山路。爬山一爬就是幾個小時。一次家訪,脫下外套塞給貧困戶,自己凍成傷寒……

女子高中辦公室主任張曉峯,多年來跟着張老師家訪,吃了不少苦頭。他感慨:“張老師最懂山裏孩子的渴盼,最懂這片山。”

“有種精神撐着我,那是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縣城邊上,初冬的獅子山挺拔秀麗、色彩斑斕。採訪中,突然傳來一陣旋風般的咚咚聲。張桂梅微微一笑:“是課間操,走,下去看看。”

來到院壩,學生們早已列隊整齊,她們的課間操是歌舞“南泥灣”,陽光下紅校服熠熠生輝。

10多年來學校堅持每週“五個一”紅色教育——黨員佩戴黨徽上班、重溫一次入黨誓詞、組織一次理論學習、合唱一次革命歌曲、觀看一部紅色影片,理想信念教育成爲鮮明的女高特色。語文老師韋堂雲說,女高老師團結如一家,黨員帶頭,張老師身先士卒。

2008年剛辦校時只有一棟教學樓,吃飯、上廁所都在校外。張老師讓女老師住女生宿舍,晚上好陪學生上廁所。不到半年,17名員工跑了9個,剩下的8個人裏有6名黨員,張老師把他們找來,“革命戰爭年代,黨員在陣地就在,今天,我們要堅守這塊教育扶貧的陣地。”

從那時起,紅色教育在這裏生根,羣山裏巴掌大的地方,成了“精神高地”。如今,華坪女子高中連續9年大學聯考綜合上線率百分之百,1645名學生從這裏走進大學。

而年邁的張桂梅,沒有孩子,沒有家庭,把自己所有的工資、獎金累計100多萬元,全部捐給山區教育和社會事業,坐着4塊錢的“摩的”,每天往返於兒童之家和女子高中。

張桂梅不覺得苦,因爲“有種精神支撐着我,那是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我直面這片熱土時,心裏不愧。”

時代楷模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1

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她是一個平凡的女人,膝下無子,但被評爲“全國百名優秀母親”、“中國好人”,被幾百個孩子親切的稱呼爲“媽媽”;她疾病纏身,但她誓死與病魔抗爭,堅持把畢業班的學生送進考場;她放棄優越環境,選擇了艱苦,因爲她覺得“艱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爲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四處奔走,忍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精神力量在支撐張桂梅同志爲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撐起了一片藍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我想是因爲她心中始終牢記“我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正因爲如此,張桂梅同志對黨無限忠誠和熱愛,她牢記初心使命,心甘情願爲民奉獻一輩子。也正因爲如此,她毅然決然選擇了貧困山區教育事業,用她飽含深情的偉大的“愛”去幫助貧困山區女孩實現人生的夢想!張桂梅同志踐行初心使命,以責任擔當實現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張桂梅同志所說:“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我想,作爲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張桂梅同志,她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爲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她心繫困難羣衆,投身教育扶貧,克服一切困難的精神,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人民教師的驕傲;她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在黨愛黨、在黨爲黨,是我們基層共產黨員的驕傲。

的確,我們要走羣衆路線,就必須情繫羣衆、一心爲民;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就要全心全意爲人民。落地落實、做事做實。張桂梅同志,始終衝在最前線,敢與時間賽跑,敢和病魔抗爭,竭盡全力幫助一批又一批貧困山區的孩子走出大山,託舉起他們的希望和夢想。

作爲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也一樣紮根山區農村,面對的一樣是貧困的孩子,他們也一樣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學知識、學科學,我們一定要接過老教師們艱苦奮鬥優良傳統,用心來工作,用心來教書。記住,這裏—更需要我們!

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紮根於教育事業,與時俱進,勇敢克服生活帶來的困難,沒有被病魔嚇退,又出任孤兒院院長,愛學生如自己子女,將自己的一生都無怨無悔的奉獻給了黨和教育事業。張桂梅同志對黨忠誠,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憑着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民族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山區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成績突出;她沒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絕大部分工資用於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餘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他們,與迷戀網絡的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精心引導,細心照顧,使他們戒除了網癮。

張桂梅同志是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是人民教師的優秀模範。她的先進模範事蹟,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她對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和對黨的無限忠誠。作爲一名黨員,更應學習張桂梅同志的捨身取義的大無畏精神,更應在教學中學習她的優點,並將優點發揚光大,在教學中不斷創新,思考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向張桂梅致敬。

時代楷模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2

張桂梅在華坪的這些年,在黨組織的培養教育下,自己從一個普通老師成長爲聞名全國的人,先後獲得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十大女傑、全國十佳精神文明人物、全國十大師德標兵、全國十佳知識女性、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黨的十七大代表、雲南省勞動模範、雲南省優秀共產黨員,雲嶺先鋒獎章等榮譽。作爲一個充滿了正能量的模範和榜樣,社會各界千千萬萬的人們,都從她身上受到了精神激勵。多年來,一批又一批人來到華坪縣女子高中學習張桂梅,體驗華坪縣女子高中的精神風貌。她也一次次走出校,走出縣門,走出省門,通過受邀外出演講、出席報告會、參加各級黨委會議、領取各種獎項,把張桂梅式的人間大愛灑向五湖四海,影響着全社會……

在華坪縣女子高中,在張桂梅的影響下,經過十年磨礪,形成了跟張桂梅一樣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的一個教師團隊。教師緊緊團結在張桂梅的身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及各項教育方針,自覺堅定理想信念,埋頭苦幹、無私奉獻,教師每天工作16小時以上,日夜陪護着這羣特殊的學生,立志要用實際行動把一屆屆貧困山區女孩送上好的大學,將這些貧困女生真正培養成爲以繼承革命傳統文化,發揚延安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做社會主義合格的接班人。這些老師當中,有的去昆明做手術出院回來,才請了兩天半的假就走了了講臺開始上課。有的懷孕七個月了還堅持講課、守早晚自習。有的摔斷了腿骨,上醫院做完接骨手術後,讓丈夫揹着到教室繼續上課。各種讓人感動不已的事蹟,在華坪縣女子高中層出不窮。正是因爲這樣的一個團隊,在張桂梅老師的帶動下,形成了女子高中如今的朝氣蓬勃與奮勇直前的局面。

華坪縣女子高中自創建十年來,已經有一千多人先後進入學校就讀,六百多人考上大學,走向社會,這些孩子已經圓了上大學的夢,在各自的大學裏堅守共產黨人的信仰,以能吃虧、能吃氣、能艱苦樸素、能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被大學的同學親切的稱爲“女漢子”。一名考上重慶大學的孩子,每週都到敬老院照顧老人,一次在給老人表演節目時她演唱了《紅梅贊》和《繡紅旗》博得了敬老院老人高度讚揚,回校後同學纏着她教這兩首歌曲。目前有兩名女高畢業的孩子進入大學後,由於品學兼優被部隊直接招錄,一名在武警廣東某部服役,另一名在陸軍某部野戰部隊服役。在入伍時部隊領導問她們部隊的苦你們能吃嗎?她們堅定的回答說:能,從女高畢業的孩子有什麼苦都能吃。這樣的例子在畢業的女高孩子中枚不勝舉,她們的舉止言行釋意了百折不撓、頑強拼搏的女高精神也使得優秀的傳統文化得到四處傳承。

隨着張桂梅老師的“名氣”越來越大,全省各地的學校、機關、企業、街道、社區經常邀請她出去做報告。面對鮮花和掌聲,張桂梅老師依舊保持着她作爲一個老師的本色、一個女性的本色、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本色,把她幾十年來從教、辦學、扶助孩子的感人事蹟,一件件、一樁樁如數家珍地講給千千萬萬的人聽。掌聲伴着感動的淚水,鮮花化爲前行的力量,天南海北的人們被張桂梅老師的事蹟所打動,華坪縣女子高中成爲了改革開放進程中的新時代號角,吸引着人們去學習,去奮鬥。張桂梅,一個人民老師的楷模的形象,一個新時代平民的人生航標的嶄新形象,正在全國人民的視野中,越來越鮮活,越來越生動。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張桂梅和她的華坪縣女子高中,在改革開放的新徵程中,伴隨着時代的腳步一路前行,正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在與時俱進的變化中,只有全身心投入基層教育事業的初心沒變,爲了孩子們爭取一個美好未來的執着沒變,爲了黨和人民的重託奉獻一切的宗旨沒變。如今的華坪縣女子高中,每天清晨五點鐘,張桂梅總是會按時起牀,孩子們一路小跑的腳步聲總是會在女子高中的校園裏響起,這樣一羣人,在每一次朝陽升起之前,爭分奪秒地跑過昨天,跑過今天,奔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時代楷模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3

在華坪,張桂梅的“摳門”是出了名的。她吃得異常簡單,很多時候一杯水就着一個餅就是一餐;用的、穿的也極爲簡樸,衣服常年就那幾件;辦學也精打細算,教學樓的水閘只在學生用水的課間纔開,沒人使用的教室、辦公室一定關着燈。

張桂梅的慷慨更出名。2003年,昆明市總工會捐給她兩萬元用於治病,這筆錢她用到了學生身上;2006年,張桂梅獲得雲南省首屆“興滇人才”獎,剛剛從昆明領獎回來,她就把30萬元獎金一次性全部捐給了華坪縣丁王民族國小建教學樓;2007年,張桂梅當選黨的十七大代表,華坪縣委給了7000元制裝費讓她買一套“像樣”的西服上會,她卻用這筆錢給學校買了一臺電腦。工作數十年,張桂梅的名下幾乎沒有任何財產,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萬元都投入了教育事業。

一個人真的可以做到“無私無我”嗎?

要知道,張桂梅忘我工作的同時,還在忍受着常人無法承受的病痛:骨瘤、肺纖維化、小腦萎縮……23種疾病纏身,數次病危入院搶救。2019年初,張桂梅就被下過一次病危通知書,華坪縣縣長龐新秀趕來醫院看她。醒來後,張桂梅拉着縣長的手問:“我情況不太好,能不能讓民政部門把喪葬費提前給我,我想看着這筆錢用在孩子們身上。”

華坪女高的免費,只是讓這些山區的女孩“進得來”,如何“留得住”是張桂梅面臨的一大難題。她提出用“家訪”代替家長會,既可減輕貧困家庭和家長從山區往來學校的'負擔,又可以深入學生家庭瞭解問題,解決實際困難。

如果能夠深深地、細細地瞭解下去就會發現,華坪女高一些表面上很難理解的教育細節其實背後自有深意--扶貧的路只有真正走下去,才知道什麼是張桂梅所說的教育的“因地制宜”。

有一個學生的家在山頂上,僅有一條半米寬不到的山路相通,路的一邊就是萬丈懸崖,可這卻是學生每個週末、每次放假都要往返的路。張桂梅又心疼又生氣地問學生:“這麼危險,你回來幹什麼?”女孩低着頭淡淡地說:“張老師,放假了我不回家上哪兒去啊?”

這句話讓張桂梅難過了一個星期,她決定:把兩天週末假期改爲每週日下午放半天假。外面的人都不理解,批評張桂梅“搞應試教育”,就連學校教師也不理解。張桂梅悄悄地做工作:“我們的學生大都是山裏的孩子,放了假學校不讓待,回家又會增加路途中的危險。如果只放半天假,孩子們出去逛一逛還可以回來,既省錢又確保了安全。”

家訪路上,張桂梅給學生家裏捐過錢、送過衣,幫忙修路、建水窖、調解糾紛、發展產業;她迷過路、發過高燒、摔斷過肋骨、舊病復發暈倒在路上,幾乎每次家訪完都要大病一場。說到底,這一切是爲了孩子,爲了孩子的教育。

自2008年華坪女高成立以來,這條家訪路張桂梅一走就是12年,幾乎覆蓋全體學生,足跡遍佈麗江市的一區四縣,行程近11萬公里--這更是一個個教育扶貧的“最後一公里”。

“扶貧要扶志,要讓貧困家庭的精神起來才行,有一種追求、一種希望。孩子能夠真正喚起他們積極生活的希望。”張桂梅說。

華坪女高結對扶貧的家庭有六家。張桂梅去送扶貧款,有一家怎麼都叫不開門。她看見旁邊一個戴着紅領巾的小男孩,是這家的孩子,就讓他把附近同齡的孩子都叫過來。張桂梅領着幾個孩子一起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在那大山裏,歌聲飄出很遠很遠”。張桂梅對孩子的父母說:“你們的兒子這麼優秀,不但會唱歌,還會學習,你們怎麼能整天躲在家裏?快把錢拿着,好好地供兒子讀書。”後來,這家人真的開始做事了,給他們的扶貧芒果苗栽上了,一年下來家裏掙了4萬多塊錢,因爲他們“看見希望了”。

孩子是山裏人的希望,教育也是一種希望。張桂梅說,這種希望讓“教育扶貧比經濟扶貧更徹底”。

“讓山裏的女孩能夠通過讀書走出大山,是擺脫貧困、改變命運最好的途徑。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變三代人,解決低素質母親與低素質孩子之間的惡性循環。”張桂梅說,“實際上不只是三代人,而是直接阻斷了貧困代際傳遞,讓山裏人的命運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時代楷模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4

我是含着熱淚看完張桂梅校長在“七一勳章”頒授儀式上發言的,從張桂梅校長被攙扶着走向會場,到目光落在她佈滿膏藥的雙手,我的心很疼,心疼她走過多少崎嶇坎坷的路,才把那1800多名女孩子們送出大山,改寫了她們一生的命運,她以自己的柔弱身軀爲貧困山區的教育擎起了一片藍天。

耕耘不問收穫

“燃燈校長”張桂梅用全部的生命教書育人。“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回觀張桂梅校長這蕩氣迴腸的人生歷程,心中滿是感動和敬仰,她以自己的行動和信仰來詮釋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忠誠和擔當。我驕傲我們有這樣一位提燈人,她常年堅持家訪,行程11萬多公里,用知識改變了1300多名學生的命運,她用自己的雙腿走出了一名黨員和老師的執着與遠見。

我時常在想,爲人師的我們在這條路上究竟又走了多遠?堅守着什麼?我不悔今天的選擇,張桂梅校長的事蹟是對我的心靈的一次盪滌,有人可以把使命與擔當寫的如此厚重,有人真的可以爲別人逆天改命。張桂梅校長的吃穿用度又是如此的簡樸,對自己近乎“摳門”,卻把工資、獎金捐出來,用在教學和學生身上。她以堅韌執着的拼搏和無私奉獻的大愛,一次次詮釋着一名黨員和老師的初心使命,責任擔當。

越走近張桂梅校長,越能深切的領會一個智者和仁者所顯現出來的精神魅力。張桂梅不是神話裏的的英雄,她在普通教學崗位上,恪盡職守、嘔心瀝血、淡泊名利、執着追求,是那樣樸實,那樣真實。作爲教師中的一員,我唯有用心去感受學習張桂梅的精神,竭盡全力去做學生熱愛、人民滿意的教師,做無愧於時代的教師,方能不負這個時代!

腳下就是遠方

“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站在講臺上,傾盡全力、奉獻所有,九死亦無悔!”張桂梅在“七一勳章”頒授儀式上發言時說道。

她數十年如一日,堅韌執着,勤儉節約,無私忘我,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讓“學生們遠方有燈、腳下有路、眼前有光,在山溝溝裏也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看到美好的未來。”她做到了!歷盡種種磨難,她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爲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她始終衝在最前線,敢與時間賽跑,敢和病魔抗爭,竭盡全力幫助一批又一批貧困山區的孩子走出大山,託舉起他們的'希望和夢想。

我也會向您一樣,去敬畏那個講臺,敬畏那份爲人師的事業。我們平凡的生命會因這樣的敬畏與堅守而閃耀出光芒,帶着這份初心,希望我們都能遇見最好的自己!

如果我們真愛我們的學生----就絕不是隻愛他們的成績,我們更愛他們眼裏有光彩,臉上有笑容,心中有信仰的樣子。

如果我們真愛我們的學生----就絕不是隻愛他們伏案夜讀專注學業的樣子,我們更愛他們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胸懷。

如果我們真愛我們的學生----就絕不止只愛他們的現在,我們更應該愛他們的明天和未來。

通過對張桂梅校長事蹟的學習,讓我愈加明白我唯有以這一生不變的初心來爲你們築夢未來,用一支粉筆寫出我對自己一生鍾愛的教育事業的忠誠,無悔,無愧,無憾!

今天,再次審視自我,才愈加清楚這初心它究竟是什麼?穿過這長長的奔流不息的歷史長河,走過我們黨這艱苦卓絕,輝煌燦爛的一百年,才真的能體會到“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這歷史使命的榮光,這纔是我們一生要追尋,堅守的教育初心!

只要初心不忘,我們一定可以在那方三尺講臺之上耕耘出一路花香;只要初心不忘,我們的腳下就是詩與遠方;只要初心不忘,鄉村教育就是我們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