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學困生幫扶總結

本學期,學校繼續舉行了師生幫扶學困生和貧困生活動,作爲班主任幫助學困生進步更是責無旁貸。通過內化教育,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積極性大大地被調動起來,不管是優等生或是學困生,現已能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不時爲別人,而是爲自己;學習風氣較以前有明顯的變化,以前是“要我學”,現在是“我要學”。通過不斷的加強訓練,老師幫助學生獲取一個個小成功,學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現對這項工作總結如下:

班級學困生幫扶總結

一、 理解、尊重、寬容,善待差生

教學成功與否,不僅取決於學習者的智力因素,還取決於他們情緒,態度、學習動力等,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遷、怒、不急燥,切忌使用訓斥,侮辱人格和傷害自尊心的語言;切忌向家長及班主任告狀。這些差生在班級中常被學生鄙視,有些教師也指定他們是班級的“敗類”,“包袱”。在社會上受到冷眼,在家也受到家長的訓斥。心裏有一種壓抑感,在厭學情緒。自信心不強我主動採取適當的形式去栽培他們。

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在工作過程中能個體分析、羣體分析,確立發展目標和措施,找出每個學生的優點、缺點、潛在的優點、缺點,新的生長點。用發展的眼光看自己,分析別人。積極對待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勵性評價,爭取科任老師熱心配合,使得每一位學生能安心於課堂的學習,把學困生的厭學,逃學情緒抑制在一個最低點上。

三、對症下藥,開發非智力因素

差生同樣具有進取心,自尊心,渴望進步。但他們由於各種因素造成了成績差。作爲教師對具體學生要作具體分析,各個突破,比如父母離異的學生,大多數較內向,自卑,性格孤僻,我主動給他們母親般的愛,找他們談心,瞭解他們的一些情況,並在生活上給予足夠的關心。我還注意瞭解每位差生的情況。決不把他們當作包袱,不鄙視他們,不放度他們,瞭解他們特長,愛好,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鼓勵增強他們的上進心。

四、爭取差生家長的配合:

沒有家長的積極配合,差生很難完成學習任務,我抓住家長一般都關心孩子學習這一特點,利用家長會,及家長來訪常和他們聯繫,爭取他們的合作,督促孩子做作業,這對差生成績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五、給差生指出切實可行的目標

一定的學習目標是學生獲得學習動力的源泉,差生之所以差,沒有奮鬥目標是一重要原因,我在對每位差生全面瞭解的基礎上,給他們制定了短期學習目標長期學習目標(一學期),而且經常檢查這一目標,及時修改目標,一旦發現給他們訂得過高或過低,就逐一幫助他們修正,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

以上就是我在本學期的學困生和貧困生幫教總結。由於經驗頗淺,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在未來的日子裏,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前輩學習,爭取進步。

班級學困生幫扶總結 [篇2]

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長久的工作,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清楚,也不是三天兩天就能做好的事情。有時候,你付出了心血,卻發現這一切是徒勞無功的;但是不管怎麼樣,學困生的進步是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因此,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會孜孜不倦地進行探索,讓更多的學困生脫離學困行列。

教師眼中的學困生的絕大多數智力並不差,可見決定學困生的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中好的學習習慣是至關重要。因此在教學中,在啓迪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能力的同時,還必須把學習習慣的培養融於教學之中。養成好的習慣會使人終生受益。而不良習慣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阻礙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經過一學年的師生、家長共同努力,加之開學初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一學年來總體達到了開學初的既定目標,順利完成了班級學困生許崇志的轉化工作,使他的學習習慣、對學習的認識、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有了一個大的提高,轉化工作卓有成效,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首先,通過一學年的學困生轉化工作,與學生家長建立了長期聯繫機制,在轉化學生的同時,也幫助了學生家長,使他們樹立了正確的孩子教育觀,對孩子有了長期教育計劃和教育目標,也培養了家長受益的教育方法,孩子管理方法,學習輔導方法等,從而減輕了教師自身以後對學困生轉化工作的負荷,形成了學困生家校互動的轉化模式,形成合力共同參與的.轉化格局,效果喜人。

其次,我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

1、創設和諧的培育條件

教與學的發展和人與社會的發展一樣,是互動的關係。表現爲對學生的主動精神的認可與尊重,和對教育活動影響的自覺認識與細心把握。在和許崇志的交流中我發現他常常因爲成績差而遭受指責,久而久之,他便將別人"你真笨"、"你不行"的看法,內化爲"我笨"、"我不行"的意識,不敢正視自己,缺乏進取的勇氣和信心。爲了轉變他的認識爲了培養該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設法爲他創造一種能使其產生內心需要的學習情境,讓他有決心,有信心克服不良習慣,相信自己能夠學得很好。

《班級學困生幫扶總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