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生幫扶計劃及措施

一、指導思想:

問題生幫扶計劃及措施

根據學校要求及教學需要,我們幫教問題生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作爲轉化工作的基本原則,積極開展幫教活動,耐心引導他們逐步改變不良習慣,培養學生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意識,提高對問題生的德育教育效果。

二、具體措施:

1、 貫徹落實學校問題生轉化的各項措施。

2、建設良好班風、學風,藉助集體的力量感染問題生行爲。

(1)、明確班級奮鬥目標,立志爭當“文明班”、“三好班”。

(2)、制定公認的班級道德行爲規範,樹立正確的集體輿-論和價值觀念。

(3)、加強班幹部隊伍建設,形成班級體核心,培養學生集體認同感、榮譽感、自豪感。

(4)、對學生一視同仁,做到班務工作公平、公開、公正,防止歪風邪氣的干擾。

3、責任到人,相互配合,轉化工作常抓不懈

(1)、根據學生以往表現和平時的觀察和了解,初步落

實問題生名單作爲轉化的重點對象,在轉化過程中,“小老師”之間要相互配合、相互反饋、相互幫助,分工不分家。

(2)、幫教教師要深入瞭解和研究轉化對象,瞭解學生的性格特徵、缺點、優點,瞭解學生校內校外表現,在掌握系統全面材料的基礎上分析學生的心理、行爲特點,爲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奠定基礎。

(3)、根據問題生德育轉化長期性和反覆性的特點,要充分預料學生轉化過程的曲折性,轉化工作要耐心、細緻,抓反覆、反覆抓。

4、發現閃光點,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

(1)、教師首先要掌握差生自尊心強而又得不到尊重的心理矛盾,用體貼與愛護的態度對待問題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

(2)、 要從實際出發,用寬容的態度看待學生問題,允許學生偶爾犯小錯誤,爭取不讓學生犯同樣的錯誤;善於挖掘、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的點滴進步要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逐步讓學生重新點燃希望、樹立信心。

(3)、要嚴格要求問題生,哪怕是很微小的錯誤,老師也要及時指出並耐心地教育,切忌聽之任之。

5、家庭、學校、社會形成轉化合力。

積極與家長溝通,定期向家長彙報學生學習、紀律等情況,按要求完成家訪任務,對學生遲到、曠課、請假等違紀行爲,班主任要在第一時間與家長,瞭解情況。

2015、9、2

問題生幫扶計劃及措施 [篇2]

我校辦學理念:“爲了每個學生分發展,爲學生的發展打好終身基礎”,學校決定繼續開展對問題生幫扶。我擔任五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在我所教的班級中,有小部分同學需要幫扶,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及素質。我制定幫扶計劃如下:

一、確定學困生名單,研究分析每一個學困生形成的原因,爲進一步制定個性化的改進方案提供基礎。

二、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得到家庭與社會的支持,特別要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步進行。

三、要實現幫扶目標,讓後進生多發言,多指導,多鼓勵,多發現閃光點,發揮他們的特長。

四、強化每週的經常性反覆工作

具體措施:

1、學生要多向老師請教,生與生之間建起友誼的橋樑,以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2、要實現幫扶目標,讓後進生多發言,多指導,多鼓勵,多發現閃光點,發揮他們的特長。

3、充分利用目標激勵評價進行取長補短。

4、針對強化每週的經常性反覆工作,務必具體做到以下幾點:

(1)每週兩次通過班主任科任教師瞭解學生的班級表現和學習情況,檢查目標完成的情況,發現點滴進步就要及時表揚;

(2)每週與家長交流一次家校表現情況;

5、學生與老師和家長共同制定學生的個性成長檔案,並由學校領導監督實施,及時調整前進步伐。

6、輔導措施:①抓好學困生的基礎知識。②將學困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類,有針對性地輔導。③學困生之間開展評比活動,並經常進行鼓勵。④對學困生的作業儘量採用面批的方式。⑤班裏開展結對幫教活動。⑥利用中午、放學的時間讓學困生坐在身邊進行單獨輔導。⑦課堂複習中,讓學困生重複優等生的發言。⑧經常與家長進行短信單獨聯繫,爭取家長配合,並注意表揚家長。

這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艱鉅的教育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學會關心,傾注愛心,才能重拾學困生的信心,期待他們有更大的收穫與提高。總之,教師的心目中要有問題生,但我們絕不能把他們當成是問題生,特別是不能把們他當成是永久的問題生。只有這樣,我們纔會自覺的培養問題生的學習興趣,纔有可能使問題生轉變一生的前途和命運。

問題生幫扶計劃及措施 [篇3]

爲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新學年裏必須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在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中,我作爲教師要傾注愛心,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因材施教,抓好反覆教育外,還要注重學困生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的的培養,運用恰當而有效的方法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因爲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我們學校教育工作不可忽視的問題。學困生是與優秀生相比較而存在的,他們的後進並非是永遠的。如果轉化得法,“後來者居上”這句話一定能在他們身上實現,從而使他們成爲合格的勞動者。

《問題生幫扶計劃及措施》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