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4招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玩手機了

許多家長都對孩子們玩遊戲、玩手機無可奈何,天天盯着屏幕,既影響學習又傷眼睛。可熊孩子們不聽啊,有什麼辦法?親,別傻了!哪是孩子們不聽,是你沒用對方法,試試這幾個方法,讓孩子擺脫屏幕絕不是夢。

學會這4招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玩手機了

立規矩可以玩,但要有節制

在當前全球互聯的大潮下,孩子們從小便開始“擁抱”網絡,玩手機、網遊也越來越呈現低齡化趨勢。

最重要的是,這羣00後、10後的小傢伙們,本身就是互聯網世界的“原住民”,輕輕鬆鬆便會擺弄手機,甚至抓着鼠標玩遊戲,甩了當年那些辛苦學打字的50、 60們不知道幾條街。我家小優從不到3歲就已經會用手指在手機上“削蘋果”了,還經常和那隻搞怪的“湯姆貓”一起咯咯咯個不停……

面對這羣癡迷的小傢伙們,想完全禁止他們玩網遊、手機根本不可能,一味的禁止不僅沒什麼效果,還會激起他更強烈的慾望,可能陷的更深。這就需要父母“曲線救國”,給孩子立規矩:可以玩,但一定要有規律的玩,何時玩,玩多久,都跟孩子詳細說明,並嚴格遵守。

“可孩子不自覺,偷偷違反怎麼辦?”

可以採取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懲罰的方式(收起手機、關上電腦),讓他明白這是規矩,這是承諾,沒有遵守就不能獲得相應的權利。一定要注意:懲罰時不要打罵、不要發牢騷,只做動作,儘量不要帶表情,孩子看在心裏便明白自己哪裏錯了。

有獎懲時間是自己掙來的

果果上三年級了,特別迷戀網絡遊戲,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他的成績一直穩定在班級前三名,班上的同學都非常羨慕他,家長們也都覺得不可思議,除了孩子聰明似乎找不出別的解釋。一次家長會,果果爸給出了答案:

“所有人都知道果果非常愛玩遊戲,但卻不知道,他玩遊戲並不是偷偷摸摸的,而是光明正大的,因爲玩遊戲的時間是他掙來的!比如:好好做作業,獎勵屏幕時間15 分鐘;幫媽媽做家務,獎勵20分鐘;做一件好事,受到老師同學們的表揚,獎勵10分鐘;什麼也沒做,就沒有獎勵。自從用了這種激勵機制,果果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如果今天沒有時間,他就會想盡各種辦法去“掙”,慢慢的,他開始沉迷於“掙”時間這件事上了,一天不掙便覺得不安,反倒對遊戲沒那麼癡迷了!”

從經濟學的角度講:果果爸的做法是用“市場機制”解決遊戲和學習之間的矛盾,而不是用父母讓你玩你才能玩的“計劃經濟”模式,這樣大大調動了果果的積極性,也提高了學習效率,可謂“一箭雙鵰”。

找替代在屏幕外找到他的興趣點

“我的孩子只對手機、遊戲感興趣,其他的什麼都沒熱情!”許多父母都會這樣說。可你是否考慮過原因?

其實,是因爲手機、遊戲平時佔據了他們太多的視線,平時不是你在玩手機,便是老公在上網、玩遊戲,你們玩的那麼癡迷,他自然也會覺得這東西有吸引力。父母再一限制:不許玩!更讓他們有一種得不到的渴望。

說到底,是父母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陪伴,沒有陪孩子一起去發現除手機、屏幕、網絡世界外的美。你沒陪他去操場跑過步出過汗,他就不能體會到運動帶來的樂趣;你沒陪他去野外放過風箏,他就不能沉浸於大自然之美、藍天白雲鳥語花香;你沒陪他去過博物館、科技館,他就不能感悟到泱泱中華源遠流長、羣星閃耀科技之光。

所以,多陪陪孩子,多發掘他們的興趣點,踢球也好、作畫也好、吟詩也好,興趣多了,他們自然不會總和屏幕“糾纏”了!

造氛圍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小樂本是個愛學習的好孩子,可爸媽是“牌迷”,一上牌桌就拔不動腿,還經常在家組織牌局。每次小樂一回家,牌桌上的父母總是翹着二郎腿對自己說:“快去做作業!”如此嘈雜的`環境,小樂還哪有心情做作業,一回到臥室便是套上耳機,開始玩遊戲,也只有這樣,才能暫時逃離這個令他沮喪的空間。

所謂氛圍,不僅僅是一個獨立的學習空間,還有空間裏的人以及營造出的感覺,小樂家營造出的感覺就是“牌場”、“賭場”,再好的孩子也難以把持的住,只能通過遊戲、屏幕來排解心中的不適感。試想一下,如果一回到家是一個整潔家,一個滿是書的學習空間、一個正在讀書的媽媽,他還會先去遊戲嗎?受你的感染,他也會投入到學習中的。

優媽說每個時代都有它特有的產物,就像70、80後聽搖滾、看瓊瑤一樣,現在的孩子玩手機、網遊也是代表他們的獨特符號!

所以,父母沒必要過度反饋,保持一顆平常心,跟他們定好規矩,設好底線和邊界,靜靜的看他們“折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