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優秀思政課教師先進事蹟(精選6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蹟了吧,從先進對象的形成和內涵上來分,事蹟可分爲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先進事蹟的材料和在一時因突發事件而產生的先進事蹟的材料。那麼相關的事蹟到底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優秀思政課教師先進事蹟(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優秀思政課教師先進事蹟(精選6篇)

國小優秀思政課教師先進事蹟1

  曹曉雅老師,2010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從教12年來,她一直擔任語文、道法思政教學教研及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她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不斷學習、鑽研、進取。在學校的支持下,曹老師經常和學校的思政教學團隊,一起深挖一到六年級各學科教材內容,就什麼是新時代的思政課、國小思政、道法課程體系及模塊內容、教學建議、校本思政課程開發、學科思政融合做了一系列的行動研究與實踐。曹老師在課堂教學方面也一直深耕不輟,不僅深受學生喜愛,而且自身也得到了鍛鍊和提高,連續多次參加國小語文、道法思政教學課教學評比,均獲得優異成績。她所錄製的教學課例榮獲國家優質課教學案例,所輔導的學生在市級讀書活動中,多次榮獲國小組徵文一等獎的好成績。她所帶的班級也多次榮獲區級先進班集體。

多年來的教育教學實踐使她深深懂得:“教育不是說教,是心與心的交流!"她始終把這句話作爲自己的座右銘,始終堅定不移把思政學科教學融入到更深更廣的教育中。她認真解讀教材,深刻領會課標精神,廣泛閱讀中華經典,及時更新教學技能,努力探索一種既讓學生喜歡又能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規則意識樹立的有效教學模式。她始終堅持以品德教學爲一箇中心,即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規則意識;圍繞這個中心,採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措施,在品德學科教學中科學植入學生生活、中華傳統文化、綜合實踐活動、德育滋養滲透和多種有效資源。

  如果說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堂總是充滿說教的氣息,但無論在曹老師的語文課堂還是道德與法治課堂,你總能發現她會把教材內容和兒童生活緊密聯繫起來,設計成一個個靈動的活動,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場景或生活經驗中喚醒道德意識,形成道徳行爲。她還會把教材中抽象的道德概念轉化成形象的中華傳統故事、中華詩詞,讓孩子們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美德、理解美德、形成美德。曹老師還拓寬了課堂教學的時空,在課餘或寒暑假期間,根據不同年級學生心理特徵,結合學校的德育活動,佈置如"小鬼當家”“探尋家鄉紅色記憶”"我是社區小小志願者”等特色作業,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自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有這樣一句話:“你不可能在一個戰慄的心理上面寫上平整的文字,正如你不能在一張震動的紙上寫出平整的文字一樣。”只有在民主和諧、自由寬鬆的.環境下,人的思維才能處於最活躍的狀態,各種智力和非智力的創新因子才能發揮其最佳水平。曹老師一直努力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較好的實現了因材施教,在學生中有一定威信,學生也樂於接受她。她始終對工作和學生們充滿着熱情與激情。雖然工作上沒有幹出轟轟烈烈的業績,但始終對她的職業、她的崗位、充滿着無限的愛。“老黃牛”這個詞似乎在飛速發展的今天聽起來有些“落伍”,但擁有這種精神的人始終不會落後。她始終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踐行自己的本職工作,去踐行一個合格教師應有的師德。

12個春秋,教育工作是一座舞臺,讓她體驗了各種角色;班級工作是一個煉爐,使她練就出一身本領;學校是一個大家庭,讓她的智慧在這裏碰撞,能力在這裏提高......多年的教育生涯,她傾注了自己的心血,也澆開了鮮豔的花朵。而“純粹”和“堅定”這兩個詞已經化作語言、動作、表情,揉進每一節課、每一個育人場景當中。“使命記在心上,責任扛在肩上。”曹曉雅,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師,正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着“鑄魂育人、立德樹人”的人生理念。

國小優秀思政課教師先進事蹟2

爲引領廣大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增加黨性修養,進一步創新黨員教育形式,激發黨員自我教育意識,豐富和拓展黨員學習教育的載體和途徑,充分發揮好黨支部領導班子的作用。4月27日,泗縣明德國小“思政大講堂”開課了。

泗縣明德國小黨支部書記、校長姚瑞達擔任此次主講。此次思政大講堂以“學教師楷模張桂梅 爭做新時代好老師”爲主題,深刻學習了張桂梅同志在教育崗位上的不平凡的光輝事蹟,張桂梅同志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黨的教育事業的實現中。她雖病魔纏身,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卻始終把學生放在心上,把黨的教育事業放在心上。她希望學校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樣,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黨和政府的陽光與溫暖。在張桂梅老師的倡導下,建立了全國第一家全免費的高中,架起了一座黨和老百姓之間橋樑。

學習結束後,王澤玲同志熱淚盈眶地說:“張桂梅同志的崇高精神,值得我們歌頌,更值得我們每一位黨員教師學習,我們要從她的事蹟裏接受一次思想政治的洗禮,始終謹記共產黨員的初心,沉下心來做實事,不抱怨、不消極,珍惜教師這份職業,常懷對黨和人民的感恩之心,忠於職守,清正廉潔。”

通過此次支部思政大講堂活動,全體黨員受益匪淺,達到了預期效果。大家紛紛表示,我們將以張桂梅同志爲榜樣,秉承新時代社會主義教育宗旨,以“四有”好老師標準嚴格要求對照自己, 堅守教育初心和本真,爲早日實現教育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國小優秀思政課教師先進事蹟3

吳靜,中共黨員,中國小正高級教師,從教27年,任專任思政課教師15年。曾榮獲市五一勞動獎章、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市教育系統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區學科帶頭人、區優秀教育工作者、局級優秀共產黨員等數十項市區級榮譽稱號。優秀事蹟曾在《天津日報》刊登推廣。

她努力探索教學改革,構建“生活化的道法課程”教學模式,打通學生生活與書本的通道,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曾到貴州省送課並做教學經驗交流,多次爲來自全國各地的骨幹校長和教師做專題講座,多次在各級教學評比中獲獎。她將品德教學與德育和少先隊工作相融合,創造性地提出以“牢記-理解-踐行三部曲”爲主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並創編《24字拍手歌》,在全校內唱響,被《中國德育》公衆號在全國推廣。

作爲市中國小“265農村骨幹教師培養工程”學員基地實踐研修領銜指導教師,她指導9名來自農村的品德課教師做研究課,充分發揮了輻射引領作用。

她獨立承擔市級課題1項、區級課題1項,參與市級課題1項,均已順利結題。撰寫多篇論文,發表在《中國德育》《天津教育》《和平教育》等刊物。

多年來,吳靜老師將全部智慧和精力投入到教育事業中,爲教育的美好未來砥礪前行。

國小優秀思政課教師先進事蹟4

鄒媛,中共黨員,中國小一級教師,教育碩士,天津市耀華中學國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和平區第五屆學科首席教師,和平區兼職教研員,紮根思政課一線教學16年。

2011-2013年連續被評爲耀華中學“學生最喜愛教師”,2017-2020連續四年民主評議爲優秀黨員,所帶班級多次獲得區校級優秀班集體榮譽稱號,培養多名市區級優秀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2013年12月獲得天津市思想品德說課評選二等獎,2014年獲和平區“雙優課”一等獎,2017年7月獲和平區政治學科微課評比一等獎,2019年獲市委教育工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優秀微黨課評選三等獎。承擔區級公開課累計12節,市級展示課3節。在抗擊新冠疫情期間,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號召,她勇於擔責,積極承擔市級精品錄播課的同時,還主動承擔了近10節和平區精品雲微課。

2019年12月2日,天津新聞廣播曾以文章《天津,這裏的思政課“炸”了》對她進行專題報道。她積極推進“活動教學法”在國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應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她積極拓展“時政教學”,建設“時政課堂”,開辦“時政小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

教學之餘她還潛心進行思政課教學理論研究,承擔天津市“十二五”課題,有近十篇論文獲得國家級和市級獎項。作爲經驗豐富的老師,她既是學生的知心人,也是青年教師的領路人,她指導的青年教師和學生也獲得市區各種獎項。

國小優秀思政課教師先進事蹟5

李玥,中共黨員,中國小高級教師,河東區友愛道國小教師,天津市首批學科領航教師,天津市思政學科骨幹教師,天津市科研先進個人,天津市國小思政學科中心組成員,河東區國小道德與法治學科兼職教研員。

李玥老師以教育的重要論述爲指導,着力打造一堂堂能夠吸引學生目光、震撼學生心靈、影響學生人生追求的思政課。教學中,她以科研爲先導,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她把高談闊論變爲“童言童語”,讓思政課接地氣、有溫度。她堅持“文化浸潤”,讓潤心與“鑄魂”攜手。她的思政課緊跟熱點話題,用事實點燃孩子們心中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她執教的《校外探路》獲部級優課,執教的《改變世界的四大發明》爲市級展示課。

疫情期間,她一面堅守在社區志願服務的崗位上,一面積極承擔“停課不停學”精品課建設任務,錄製了《讓我們的家更美好》《推翻帝制民族覺醒》《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她執教的《革命先驅孫中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入選天津市基礎教育公共資源服務平臺,李玥老師用實際行動詮釋着思政教師的愛國情懷。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她將自己的經驗無私地分享給身邊的同事們,爲河東區專兼職思政教師培訓18學時。在領導的支持下,她不僅成立了思政工作室,還和青年教師結成師徒對子,共同成長,一起進步!

國小優秀思政課教師先進事蹟6

郭瑞芬,中共黨員,中國小正高級教師,天津市骨幹教師,現任濱海新區大港教師進修學校國中道德與法治教研員。被評爲全國思想政治優秀教研員、天津市傑出津門教師、天津市優秀德育工作者、濱海新區“教師標兵”等榮譽稱號。

她潛心從事思政教學教研三十一年,始終牢記鑄魂育人使命,堅持“課題研究主題化、套餐教研常態化、論壇比賽定製化、區域資源共享化、思政教研一體化”的整體思路,如今錘鍊出一支樂爲、敢爲、有爲的思政課教師團隊。在人教網開闢優秀專輯,集體創建“思政津韻”公衆號,豐富教研QQ羣,開展學生比賽……多年來努力做師生成長的助推人,指導兩位老師獲全國德育課堂教學比賽一等獎,《天津教育報》六次跟蹤報道大港思政教研建設舉措。

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多篇文章,承擔七項課題研究,主編《道德與法治質量監測》,參與天津市《法治天地》教材編寫等,她努力做思政團隊的引路人。

她多次做專題講座,引領全市課改。作爲統編道德與法治教材培訓專家,赴全國各地培訓達四十餘場。開展大中國小思政課一體化活動,線上扶貧張家川,推動京津冀思政課協同發展……多年來努力做思政教育的有爲人,央廣網、《中國教育報》等多家媒體多次報道大港思政教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