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精益生產體會範文

如果讓我用一句話來概括精益思想的話,那就是杜絕一切形式的浪費。

公司精益生產體會範文

在接觸這個概念之前,我們身處周遭的環境,感覺不到任何的問題,但真正開始瞭解精益的概念之後, 發現我們實際上是生活在浪費的海洋的孤島上。 當我們認爲事情已經做得足夠好的時候,往往仍然很糟糕。

排隊引發的思考

拿最近的公司年度體檢作爲例子,在此之前,體檢都是在區醫院裏進行的,這座醫院是一個著名的寧波籍華僑包玉剛在八十年代捐贈建立,在當時是本地最好的醫院,時過境遷,已經略顯陳舊了。受限於醫療條件,每年的體檢是一件頗費周折的事,每個地方都排起了隊,無論你什麼時候去,都弄得差不多要到中午才能把所有的項目搞完。

今年這家醫院在附近租了一個嶄新的辦公樓,專門設置了體檢中心。我想這下以前的問題應該可以解決了吧,既然擁有了足夠的場地,應該不會耗太多時間吧。

實際上,我從八點進中心,到十點鐘左右才完成所有流程,花去兩個小時,但如果把所有體檢科室的時間相加,估計都沒有半個小時。那這多出來的一個半小時是怎麼回事呢? 是不是理所應當的呢?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說道說道。

由於生活在中國的`緣故,我們從出生開始就要習慣排隊等待了(甚至出生也是要在醫院裏排隊等着進產房做接生的),我們排隊上公交,排隊辦各種手續,排隊買房子,總之一切要等,久而久之,國人對於時間上的浪費不但產生了抗體,也找到了自圓其說的理由,如資源少不夠分啦,人口多,基礎設施薄弱啦之類。人間正道是滄桑,如今咱國家各類工業產品產能都差不多世界第一了,東西多得賣不掉,大學生多得就不了業,基礎設施搞得太多經濟都過熱了,人口老年化,人口也少了。 不過有一樣事從未更名,那就是我們還是得排隊排下去。

不排隊就這麼難嗎? 就一定要增加更多的人力和基礎設施投入嗎? 就一定是權貴們才能享受的特殊服務嗎? 我看未必,只需要減少浪費,就可以在不增加人力,不增加投入的基礎上,大大減少等待的時間。

浪費無處不在

精益思想大師大野耐一對浪費這麼定義:殘次品,無需求商品的過量生產,等待進一步處理或消耗的商品庫存,不必要的工序,人員的不必要走動,商品的不必要搬運以及等待等等。

我們回到前文提到的體檢中心,讓我們看看整個體檢流程有多少浪費存在吧。

1、到體檢中心,要走到走廊盡頭去拿體檢單,再走回來準備體檢。

2、要最先進行的驗血,尿檢和b超放在中間,體檢人員需要來回走動, 體檢完成後仍然需要走到走廊盡頭去取早餐。(血驗血和b超要空腹)。

3、在廁所取出尿樣後仍然需要送回原檢驗室。

3、很多科室排着長龍,爲了防止有人插隊,就增派一名醫生在門口維持秩序,同時因爲維持秩序所需要的時間不多,這些醫生也可以看報紙打發空閒。

4、一些技術要求簡單的比如五官和內外科檢查,只設有一個醫生,導致人多得擠滿了走廊,影響其他人員走動。

5、體檢人員並不知道體檢的順序,來回跑動。

6、量血壓的科室醫生很快完成工作,因爲偶爾纔來一個人,只能等待。

7、一些大型檢測設備(如x光機)等,使用的人極少,佔用了很大的空間。而小型拍片設備只有一臺。

8、一些搞不清楚體檢流程的人員因爲提前吃了早飯,需要再等待半個小時才能進行驗血和b超。

其他可以再仔細分析的產生浪費的細節等。

既然這麼多浪費,那麼都是什麼原因導致浪費的呢? 爲什麼沒有想到要做改善呢?

第三,讓價值流動起來。 產品或服務的過程,如果能做到像河流一樣從源頭一直順暢地流到客戶那裏去,那麼無論從時間上,還是質量上,都將會有改進。 部門間的阻滯,不必要的庫存,生產現場佈局上的混亂, 就像河流中的礁石,阻礙着水的流動。我們需要要把這些障礙清除掉。要按照流動的價值,把各個部門工序合理佈局,減少不必要的來回走動。

同時,應該避免某個工序過少或過多地生產產品, 這樣會產生阻滯,使得前面或後面的工序出現等待, 儘可能使用小型的設備,以便能快速地調整產品規格,大型設備雖然生產同一型號的產品具有規模優勢,但現在的社會需求多樣化, 一家公司往往有上百種產品型號,大型機械在快速轉換上並不具備優勢。

第四,'準時生產'的概念,即這個崗位上組裝時剛剛需要到這個零件, 從上游完成的零件就輸送到手邊了。 倉庫裏剛剛缺少一個零件,供應商的送貨車就出現了。 減少了庫存,就可以省出更多的空間用於生產,同時也節省出了原本用於備貨的現金。這些錢可以拿來買更先進的設備,或者用於收購。

由於價值已經流動起來,從根本上減少了排隊的可能,那些原本僱來維持秩序或催活的人就可以調去做其他工作了,節省了大量的人力。

準時生產做到極致,就會形成一個拉動效應,客戶需要一件商品,就生產一件商品,不多不少,沒有備貨,也沒有產品庫存。節約了場地,減少了人員,也多出了大量的現金,這些顯而易見的好處,並不是通過大量的技術和資金投入帶來的。

第五,持續改善。完成前面的工作之後,就可以看到明顯的改進,但如果就此停步不前,也會很快回到原先的狀態,因爲人的思想慣性很大,只有不斷地持續做改進,才能形成新的精益思維方式。 不要認爲我們完成了一輪精益改進後就沒有什麼浪費存在了,我們身處浪費的海洋,有很多浪費是需要我們不斷髮現並消除的。

即便自己所在的企業已經徹徹底底完成了精益化的流程再造,但因爲自己企業產品在原料和配件上面的成本佔了很大一部分,這個時候就可以通過幫助原料和配件供應商實現精益化來進一步節省成本實現雙贏。 供應商降低了成本,一方面可以降低供貨價格,另一方面,其本身也因爲成本降低更多而獲利。更不說維持原價向其他公司供貨而獲取暴利了。

知易而行難

關於精益生產的書已經是汗牛充棟了,很多企業也引入了精益生產的概念,但如果我們足夠留心,浪費仍然是到處存在,甚至有些觸目驚心的。在我們這個人均資源匱乏的國家,很多單位和個人,卻對美國式的消耗模式趨之若鶩。另一方面,一些較落後地區的企事業單位,抱定了等有錢了就可以提高效率的想法,逐漸失去競爭力。我們應當立足中國的實際,用自身的實踐,創造出適合中國發展的精益思想,也爲世界貢獻出本民族的獨特智慧。 不能僅僅滿足做個世界工廠,把思考的權力和好處都拱手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