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是如何當好微軟董事會主席

董事會主席的作用就是把樂手們整合成一個交響樂團,而他的職責就是實現整體的公司構想

比爾蓋茨是如何當好微軟董事會主席

千僖年剛過,時年44歲的比爾·蓋茨出人意料地宣佈,將其已掌管了19年的微軟CEO之職交由同樣年紀的好友斯蒂夫·鮑爾默接任,而他自己則改司董事會主席一職,同時兼任微軟的首席設計師。 微軟此後數年保持增長的現實證明,這一舉動不僅讓蓋茨體會到適時的放棄意味着更多的擁有,還讓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對他肅然起敬。 作爲董事長的比爾·蓋茨,和他的哈佛校友鮑爾默聯手,繼續着微軟帝國雄霸世界軟件業的不倒神話:2005財年,微軟共創造了165億美元利潤,在派發了330億美元的股息之後,仍然擁有35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

位居董事長之後的蓋茨,在其位也謀其政,他精心構建了微軟的董事會,因爲他深知一個高效而專業的董事會對微軟公司基業長青的價值,而他本人應爲董事會的組成以及運作效率負責。

董事會主席的作用

拉夫·沃漢·威廉姆斯爵士曾做過一個恰當的比喻——董事會主席就像交響樂團中的指揮,"必須把交響樂團和一羣演奏者的偶然集中區分開來,沒有整體的公司構想,單個演奏者的藝術和技巧都是一文不值的。 "

董事會主席的作用就是把這些樂手整合成一個交響樂團。

蓋茨正是這樣一位指揮。 微軟的董事會現有9人,他們是董事長比爾·蓋茨、首席執行官斯蒂夫·鮑爾默、前哈佛商學院教授詹姆斯·凱什、默克製藥公司的前總裁雷蒙德·吉爾馬丁、Aspen Institute名譽主席安·考勒勞格斯、August Capital合夥人大衛·馬夸特,以及微軟前總裁喬恩·雪莉、寶馬公司董事會主席赫爾穆特·龐克和剛加入的摩根大通前首席財務官蒂娜·達布隆。

通過董事會來指揮一家企業並非易事,董事會也並非一種很自然的治理結構,不會因爲把具有能力、誠實的人羣聚集會議桌前,董事會自然就會高效地運轉起來。 蓋茨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耐心,把微軟需要的人聚集起來,組成了一個高效的董事會團隊。

首先,尋找候選人。 蓋茨通過各種途徑,包括好友推薦、利用他個人的關係網,或依靠合作過的獵頭公司來搜尋董事會候選人。 有時候他還引入一些大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來加盟他的董事會,如默克公司的前首席執行官雷蒙德·吉爾馬丁和寶馬公司董事會主席赫爾穆特·龐克。

其次,有效地評估每一位候選人。 董事會是一個團隊,和其他團隊一樣,董事會也需要由不同特點的人組成。 這需要對每一位董事候選人進行評估。 蓋茨結合他們的經歷和背景等情況綜合考慮,並對董事會每一位成員的性格、動機、優點、缺點做出判斷,並確保董事會每一位成員的特點發揮得恰到好處。 微軟的9名董事,除蓋茨和鮑爾默是微軟人以外,其餘7位分別來自各所擅長領域。 比如赫爾穆特·龐克就是首位美國本土外的董事會成員。 蓋茨認爲:"赫爾穆特·龐克將爲董事會帶來有價值的全球視點。 作爲歐洲最成功公司之一的公司主席,他的經驗將是無價的。 "

蓋茨很誠懇地告訴每一位董事,董事會的目標就是使董事會成員像一個團隊那樣工作,從而取得超過成員各自工作的績效。 當然,這也需要比爾本人具備傾聽、領導和激勵的才能,以及整個董事會磨合的時間。

再次,確保提名過程透明化。 作爲董事會主席,蓋茨還擔任了微軟董事會提名委員會主席,這使比爾合法地擁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對於董事候選人的提名過程,蓋茨一般盡力保持其透明化,他會向股東們充分闡述其選擇某個候選人的理由,並爭取獲得董事會成員的支持。 2003年9月蓋茨以"加強公司的治理"爲由,向股東大會提請將董事會人數從目前的8名增加到10名。 微軟董事會全體同意57歲的寶馬公司主席赫爾穆特·龐克和51歲的前AT&T副總裁查爾斯·諾斯基加入董事會。 同年11月份,微軟股東大會通過了此項提議。

董事會主席的職責

董事會主席的職責是個性化的,常常因人而異,會隨着董事會主席任職的董事會和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而不同,也會因爲公司的不同發展階段而變化。 確切地說,董事會主席需要自己決定自己想做什麼和能做什麼。 他還必須判定在各種不同事務中,何者重要以及如何在其擔任的各種職責之間保持平衡。 因爲,在各種有創造性的、根本利益一致的衝突之間保持平衡,是董事會主席面臨的最大挑戰。 作爲一名團隊領袖,董事會主席的.職責就是將公司潛在的優勢轉變爲現實,以期實現整體的公司構想。

微軟很長一段時間是董事長兼任CEO。 在看到自己在執行戰略、管理公司日常事務方面的不足之後,比爾·蓋茨就找來了管理天才斯蒂夫·鮑爾默接任CEO一職,把大部分時間用在自己所擅長的技術方面,以利於董事會更準確地制定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

微軟是一家技術公司,要領先於業界就必然要重視技術,公司必須要有一個最高的技術決策者。 然而,無論在微軟還是在其他公司,首席執行官根本沒有時間管技術,而很多所謂的"首席技術官"卻都是沒有實權的科學家,決定不了技術發展方向。 現在,微軟公司的這個決策者就是比爾·蓋茨,微軟的首席架構師。

作爲首席架構師,比爾·蓋茨的工作是制定公司的長期技術路線圖,並確認公司每一個行政部門的科研計劃是互補而不是重疊的。 他還協調公司軟件的投資,並避免七大商業部門的重疊投資,負責決定全公司七大商業部門在各個研發方向上的技術資源分配情況,他還可以根據自己對技術方向的判斷,把有限的資源調配給最具有發展潛力或競爭最激烈的技術領域。

比爾·蓋茨每年都會抽兩段時間,用"閉關"的方式獨自思考問題,這被稱爲蓋茨的"思考周"。 在"思考周"之前,蓋茨會要求各部門精英在他們個人的專長領域給他提供大量閱讀材料和技術建議。 在"思考周"裏,蓋茨通常的工作方式是埋頭閱讀經過篩選的材料和技術建議,記下自己的想法,靜靜思考,最終做出一些對公司技術戰略有較大影響的重要決定,再提交董事會商議。

這樣的"思考周"爲微軟創造出了不可估量的價值,在微軟人看來這是一種"資產",並美其名曰"比爾資產"。 董事會成員將比爾的時間視爲一種戰略資產,每個季度都會排除萬難地給予蓋茨空出時間用於思考。

董事會主席的品質

已經退出微軟董事會的微軟前董事之一保羅·艾倫曾經說過,"我對自己多年來作爲微軟這樣一個充滿活力、無比成功的企業之董事會成員的經歷感到非常滿意。 也對自己和比爾這樣睿智的人共事而感到榮幸。 "這多少說明了比爾·蓋茨的個人品質。 而蓋茨個人品質所具備的開放性,也成爲微軟董事會完美合作的基石。

事實上,作爲董事會主席所應具有的品質,和其他領域成功人士所需要的品質大同小異,誠實、正直和判斷力始終是最重要的品質。 此外,一個優秀的董事會主席還應該着力培養聆聽、領導和將董事會凝聚爲一個高效團隊的能力等一些領導董事會所需的其他品質。

其一,董事會主席應該成爲一位公正的法官。 董事會上,蓋茨從不過多地發表談話,他知道他的工作是聽取所有人意見,保持討論始終圍繞主題,鼓勵董事們儘可能地提出戰略見解、處理問題的可行方法,最後總結出董事會的決策。 他力求自身公正無偏見,總是等到所有人都已表達完觀點之後再表明自己的看法。 微軟董事會的所有成員都能夠在董事會上不受級別或威望的約束而暢所欲言,甚至公司的各級員工都可以直接給董事長本人寫郵件提出自己關於公司的看法。

1995年,當比爾·蓋茨宣佈不涉足Internet領域產品的時候,很多員工提出了反對意見。 其中,有幾位員工直接發信給蓋茨說,你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當蓋茨發現有許多他尊敬的人持反對意見時,又花了更多的時間與這些員工見面,和董事會溝通,最後寫出了《互聯網浪潮》這篇文章,承認了自己的過錯,扭轉了公司的發展方向。

蓋茨努力在董事會辯論中創造真正的開放式討論環境,他在參與討論的時候會做好接受董事會的任何決定的準備,而他參與討論沒有別的目的,只是爲了尋找一個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他認爲,獨裁的董事會主席只會將董事會變成一個執行機構。

如果蓋茨和董事們對提案存在分歧時,他們不會圍繞自己的立場爭論,而是就事論事,圍繞導致爭論的提案展開。 通常,蓋茨會在事先和意見不同的董事溝通,讓董事瞭解他的觀點,而不是從一開始就強硬地把自己的觀點塞給董事會。 但最終,蓋茨會坦然地接受董事會做出的決定。

其二,董事會主席應該具備整合的能力。 董事會主席需要把一項複雜事務的不同線索統一起來,使得問題前後之間具有一致性。 管理技巧正變得越來越專業化,因而董事們所擅長的領域有一種越來越窄的傾向。 結果是,他們獨特的經驗決定了他們處理問題的方式。 因此,這就需要董事會主席必須把公司作爲一個整體來看待,思考問題時要以周圍環境作爲決策背景,需要對董事會所有成員的技巧和理解進行整合。 此外,董事會主席還需要在公司中整合內部知識和外部經驗的能力。

在這一點上,蓋茨堪稱楷模,從微軟董事會成員的組成、更替,就能夠看出蓋茨的匠心。 蓋茨知道微軟需要哪一方面的董事,每當微軟一位董事的任期即將結束時,他會綜合自己的觀點以及整個董事會的意見評估,來再次任命新董事。 當65歲的威廉姆·裏德卸去在微軟任職多年的董事一職時,蓋茨就向董事會推薦51歲的達布隆接替裏德出任董事會的審計委員會成員,以繼續強化對公司財務的監管。

董事會成員雖然在同一個團隊工作,彼此間信任、忠實於董事會,但是他們需要保持獨立的判斷,這不免會存在某種程度上的壓力。 然而,如果沒有某種壓力,董事會工作的有效性又會下降。 蓋茨以建設性的方式來恰當地處理好這些壓力,他保證所有的董事都能從各自的立場出發,獨立地發表各自的觀點,但是在維持目標一致的前提下,董事會的決策由集體達成。

其三,董事會主席願意同首席執行管建立良好關係。 能在公司中將董事主席意圖付諸實施的人,就是首席執行官。 董事長與首席執行官之間交往時具有的品質,正是一位好教練所應具備的那些品質。 體育教練的目標不是自己獲得獎盃,他們的榮耀來自於學生的成就。 首席執行官的責任就是追求結果並獲得榮譽,董事會主席的作用是支持首席執行官,分享他們的成功和其他隨之而來的榮譽。 因此,董事會主席的目標就是協助首席執行官獲得成果。

蓋茨和他的CEO之間的關係,在業界是著名的"完美的組合"。 "現在斯蒂夫·鮑爾默是一把手,我是二把手,我提出的建議舉足輕重,但做決定的是斯蒂夫。 "對於微軟公司的事,比爾·蓋茨這位微軟的創始人現在一般只說這一句話。

甚至,從某種角度來說,斯蒂夫·鮑爾默的到來,彌補了比爾·蓋茨管理上的諸多不足。 蓋茨明智地意識到自己的精力正在被談判、管理財務以及編程等事務消耗殆盡,根本無力集中精力於規劃微軟的未來發展,雖然當時微軟的管理已經有了一個清晰的架構,但還有很多混亂之處,他需要一個合適的人來幫助他。 1999年下半年,蓋茨向董事會提出了讓斯蒂夫·鮑爾默接班的想法,當即獲得董事會的支持。 在談及和蓋茨的合作時,CEO鮑爾默是這樣說的,"很多時候,董事會主席並不怕你頂撞他,而怕你不說話。 因爲他找你來,就是要讓自己少犯錯誤,不然CEO有什麼用呢?但是你必須爲你的頂撞找到足夠的理由,並且用事實證明你是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