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得的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捨得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捨得的作文

捨得的作文1

“捨得”拆字而論,一舍一得,要如何才能由“舍”而“得”呢?古人曾言:“欲取之,必先予之。”如此,“得”之前提便爲“舍”。但要怎樣做到舍其精要,得之精華呢?

猶記《天龍八部》中有一珍瓏局,也曾知曉金庸於棋局有過以下一段評述:“這個珍瓏變幻百端,因人而施。愛財者因貪失誤,易怒者由憤壞事。段譽之敗,在於愛心太重,不肯棄子;慕容復之失,由於執著權勢,勇於棄子,卻說什麼也不肯失勢。段延慶平生第一恨事,乃是殘廢之後,不得不拋開本門正宗武功,改習旁門左道的邪術,一到全神貫注之時,外魔入侵,進而心神盪漾,難以自抑。”

依金庸先生之言論可明,珍瓏棋局的精要不在於棋局繁複難解,險象環生,而在於是否領悟捨得之心。既不能如段譽不捨“情愛”,也不能像慕容復般不捨“權勢”。若要得,則必先舍之,不能執念太重。

由珍瓏局泛開來論,人生不過匆匆數十載,但卻虛度光陰,在那裏追名逐利,被慾念支配得心神不寧。人有太多欲念,而無慾才能無求。其實人生苦短,又何必苦苦執著,不如放寬心胸,立於雲端,看人生百態,品紅塵紛擾,不再執著於一線之間。

若說佈局者是爲了揚名天下,或是高處不勝寒,來出此無解之局,盼遇一知己,又或是爲了追求圍棋之道的最高峯,不如說佈局者是在考察解局者的心性。我敢斷言,一個萬分看中自我的人定不能解開棋局。然則布珍瓏棋局之人也定是着相了,於棋局執念太深,終不能掙脫自我束縛,捨棄過分的自我之心,無法窺探棋道之最高境界,乃至珍瓏成無解之局。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棋局是棋局,但又非棋局,是天下形勢之縮略。

“捨不得孩子,套不得狼。”這一句諺語,耳熟能詳。如今看來,才明其深意。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因爲他明白什麼該舍,什麼不該舍。因爲他知道他得到的遠遠勝過他付出的。成大事者必須要果斷決擇。“一將功成萬骨枯。”天下爲什麼有那麼多烽煙戰火?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爲天道輪迴。而有將帥之才者,必投身戰場,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惜。因爲他明白他所做的能爲百姓謀福,告別戰亂之苦。只有天下安定,百姓才能安居樂業。舍一命,得天下太平,死何懼哉!一命又有何足惜!

昔日武帝劉徹下《最己詔》贏得了民心齊向,朝局安穩。坦白承認自己過錯本來很平常,但於上位者來說,卻不僅關乎個人顏面,還有他所代表的衆人。而劉徹無疑是明智的,舍個人顏面得民心。又如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舍個人榮辱,得復國之機。

若賦“舍”以付出之意,“得”以收穫之意,那麼只有付出,纔有收穫。但付出又何需一定要有回報呢?不如放寬心懷,舍之是命,得之是幸,成敗轉眼成空,勿須執著。畢竟退一步海闊天空,又何爲舍,何爲得呢?

迦葉拈花微笑間,一念成魔,一念成佛。魔與佛,惡與善,雖是千差萬別,兩種極端,卻也不過一念之間。舍之與得之亦不過懸於一線罷了。只在於你是否能夠忘我,不再着相。

捨得的作文2

有一個孩子,伸手到一個裝滿榛果的瓶子裏,盡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當他把手收回來時,手被瓶子卡住了。他既不願意放開榛果,又不能把手縮回來,急得大哭。旁邊一個人勸他說:“你知足吧,只拿一半,讓你的拳頭縮小一些,你的手就會很容易從瓶子裏出來了。”

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請自選角度立意,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

舍·得

《易》雲:有舍有得,不捨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佛教教義說:捨得者,實無所舍,亦無所得,是謂捨得。所謂捨得,就是一種爲人處世的哲學,就是一種待人接物的藝術,就是一種世事洞明的智慧。

話說當年禪宗五祖欲傳衣鉢,命弟子各自作偈。大弟子神秀作《無相偈》:“身是菩提樹,心爲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這講求的是身心的修爲。然而過分在意修爲的結果,反而容易使外界的誘惑不斷放大,從而令自己處於不尷不尬的兩難境地。一個火頭僧看到後,請人幫忙在旁邊寫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放下心中的執着,無樹無臺,心無一物,塵埃焉附。這個火頭僧就是後來的禪宗六祖慧能,他的這個《菩提偈》更是流傳至今,警醒世人。

所以說,實無所舍,亦無所得,是謂捨得。

有一道題目,說一個人開着車在暴風雨的晚上經過一個車站,看到三個人在等車,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一個有救命之恩的醫生,還有一個是夢中情人,而他的車卻只坐得下兩個人,問這個人該如何選擇?善者選擇病人,義者選擇醫生,而智者選擇陪夢中情人等車讓醫生載着病人去醫院。這就是捨得。當你選擇了舍,你其實可以得到更多。這就是古人說的,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有一個故事,說一個小孩伸手到瓶子裏抓榛果,因爲抓得太多,手被瓶口卡住收不回來。這就是不捨得。不肯放開,非但毫無所得,還要承受瓶口箍手的痛。其實要吃到榛果有很多種方式:可以把瓶子砸爛,可以把榛果倒出,可以一個一個慢慢地拿。甚至有人說,我又不喜歡榛果,幹嘛非抓它不可呢,我完全可以從其他瓶子裏抓兩個棉花糖,拿兩個巧克力,何必抱定一個瓶子不放。不過也有人說,我爲了我的理想,堅持自己的追求,這難道不對嗎?堅持理想固然不錯,然而實現理想也是有很多種方式的,換一種方式去追求,你會發現原來理想觸手可得。捨得不是叫你放棄,而是學會如何不糾結。

所以說,有舍有得,不捨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

有一句俗語,說當你握緊雙手,裏面什麼也沒有;而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所以,學會捨得吧,不要做那個抓滿榛果哭泣的小孩。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又記:其實我一直都不太會寫議論文,跑題更是我一貫的作風,說起來好像又要歸咎於雙子的所謂跳躍性思維了,恨不得把所有能想到的都說出來,結果反而不知所云了~~~

捨得的作文3

世間萬物皆需平衡,人間百事不出捨得。壁虎,捨棄尾巴存得安全;樹木,捨棄雜枝換得茁壯。這些道理我都懂,只不過“紙上得來終覺淺”,直到生活中的一次“躬行”讓我有了更真切的領悟。

去年暑假,我跟隨爸爸媽媽去天蒙山風景區旅遊。梅雨季還沒結束,山中的空氣混雜着泥土與青草的味道,潮溼得似乎能翻出水泡來。身旁走過一個旅遊團隊,遊客們都抱怨着時日不趕巧。可我看着這煙雨朦朧的山中景色,卻覺得別有一番滋味。涼絲絲的雨水,有些羞澀,悄悄的打在頭上,就着我的體溫發酵成了一個溫柔的夢。

一路十分幽靜,鳥語蟬鳴中偶爾會飄來遠處遊人的歡笑。我聽着雨點落地的細微聲響,跟爸媽隨意閒聊着,不一會兒,便到了半山腰。這裏有一個纜車站,我們停下了腳步。爸爸媽媽擔心我走不動,問我是否要乘坐纜車。我擡頭看着了看天空,身邊的雨停了,高高的山被雲霧遮了一半,只留下鬱鬱蔥蔥的山腰。“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小時候背過的一句稼軒詞在腦海裏油然而生。我心中微動,朗然答道:“不坐纜車了,我們慢慢走上去。”爸爸媽媽有些驚訝,卻也沒有詢問,幫我買了瓶水,便繼續上路了。捨棄了坐纜車的輕鬆,能否欣賞到別樣的景色?我很期待。

從山腰往上走,山勢越來越陡,霧氣越來越濃,腳步越來越沉重,用石子鋪成的山路也開始硌腳起來。一路上鮮見遊人,也看不見風景,我逐漸覺得被這潮溼的空氣包裹着,實在是膩煩。看着頭頂霧氣中勻速掠過的紅色纜車,我不禁有些後悔。也許是沉默得太久,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將水遞給我,示意我休息一會兒。“他們雖然輕鬆,卻忽略了外出遊玩的意義,如果輕輕鬆鬆登上山頂還會珍惜那大好風光嗎?我們一家人有說有笑,雖捨去了輕鬆,卻累得自在。”爸爸在我身旁坐下,指着腳下一叢怒放的野花道,“再說我們這一路上還可以觀賞身邊的奇花異草,這也是自然風光啊。有舍便有得,我們得到的遠大於捨去的呀!”爸爸的大道理真多,不過能得到他的安慰讓我的心情好了不少。休整片刻,繼續前行。一路跟爸媽說笑,我腳步輕快不少。霧氣漸漸地淡了,風景也越來越美。

終於到了山頂,爸爸拉着我登上聳立在山峯最高處的望海樓。憑欄遠望,但見雲海翻騰,山外青山,好一派景色。我平復好雜亂的喘息,深吸一口氣,只覺得天地遼闊,心曠神怡。

“最後一口水給我,你捨得不?”爸爸晃着手中的礦泉水瓶打斷了我的思緒。

“捨得!”我脫口而出,忽然想起爸爸剛剛安慰我的話,恍然大悟。

是啊,中國人說“有舍有得”,西方人講“上帝關上一道門,又打開一扇窗”。這是天地間的智慧,也是我在漫漫人生路上要細細體會的捨得之道。

捨得的作文4

方、圓、舍、得。在這個競爭日俱激烈的社會裏,學會怎樣做人已經比在學校裏學習知識顯得更爲重要,試想即使一個從著名大學畢業出來的大學生,學習成績相當的優秀擁有相當高的IQ然而他的EQ卻不如人意,那麼他在社會上還是會遭受到挫折,遭受外界帶來的壓力,所以如何學會做人是他迫在眉睫所要解決的是,畢竟在學校裏我們學到的往往只是理論的知識,單憑這些東西要想在這個錯綜複雜的社會裏混好是遠遠不夠的。而讀完《方圓捨得》一書後我發自內心地感受到此書給我的啓示:我們要學會方圓捨得。

方:做人的原則,做人要方正。“方”是做人的根本,是人立身處世的脊樑,做人要方,就是要遵循一些起碼的做人準則,要保持一定的道德底線,在大是大非面前,決不含糊,有着堅定的立場。文中大量列舉了名人的例子,教導我要做一名正直、守信用的人,倘若一個人連基本的承諾都不能實現,那麼還有誰會去幫助你,誠信也成爲當今社會的一個主題。我相信只有我們堅持做一個爲人正直、誠信的人,那麼纔會有人會去幫助你,若是你身爲一名領導,也只有你爲人方正,纔會有人會完完全全被你所信服。由此可見,做一名正直的是有利無弊的。

圓:處世要圓通,傳說當初錢幣被鑄成外圓內方的形狀,就是加進了孔子的處世理念:做人內心一定要方正,但處世人不得不圓通。在人和人交際中,要靈活變通,不固執己見,如果過分有棱有角,必將碰得頭破血流;過分耍滑頭、反覆善變,又將會遭到衆叛親離。所以,處世必須要方外有圓,圓中有方,外圓內方。的確,在人際交往中,只要不涉及原則性的問題,我們就應該努力做到左右逢源、遊刃有餘,根據對方的不同特點,隨着時間、地點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言行,隨時讚美別人,多替他人着想,適當讓步與妥協。呢們,就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就能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立於不敗之地。

舍:煩惱要捨棄,人活着或多或少都會有煩惱,據專家分析表明,威脅人類生命和健康的第一號敵人不是癌症,也不是心臟病,而是煩惱。煩惱已經成爲人類健康的最大敵人。 細想,身體是創業的本錢,只有具備了健康的體魄,纔會有我們美好的將來,因此,請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煩惱。

得:快樂要得到,人活着如果連快樂都得不到,那麼還有什麼意思呢,即使有再多的錢財,事業有再多的輝煌,缺乏了快樂,如同一口枯井,失去了生命,毫無意義。“生活好比一面鏡子,你對它哭,它對你哭;你對它笑,它也對你笑。”這就是英國作家薩克雷尋找快樂的方法和祕訣。做個樂觀的人,用快樂去生活。

這本書給的啓示很大,也教會我許多。的確是本好書。

捨得的作文5

認識了蔡崇達,細讀了《皮囊》這樣一本書,是在這個同樣燥熱的夏天,卻給我的內心帶來了不一樣的清涼,樸實真摯的文字,富有哲理的故事使我面對現實,思考自己的人生,也許不僅是我的問題,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問題。其中帶給我的感觸很深的是這樣一篇文章:作者阿太是一個平凡的女生,卻對生活有着深刻的認識,面對着人生中的離別、病痛、苦難和恐懼,阿太沒有害怕,而是選擇了捨得,但不被世人所理解,直至世人陷入這個困境中。

文中的有一句話說得好:“我們的生命本多輕盈,都是揹着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污濁所拖住。”所謂“捨得”是得到好的,捨去差的,說簡單來,便是放得下。放得下的東西可以很多,例如金錢、名利、權利、地位等各類誘惑和慾望。放得下這些,有時來比不好,其實這也是一種智慧。佛家有一句經典名言:“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些人放棄了這世界中的各種繁華和紅塵中的各種慾望,選擇了出家,從自然中體會生命存在的意義和真諦,不與世俗相爭,這何嘗不是一種捨得的智慧呢?紅軍長征時,旅途艱苦、糧食不足、氣候惡劣、路途漫長,很多戰士都是靠着自己頑強的意志力才得以成功,這也爲新中國的成立奠定了基礎。這些戰士在長征時飽受肉體的折磨,但他們放下了,假設他們不懂得捨得,沒有堅強的意志力,也不可能會有今天的中國。

捨得放下自己的肉體,拿肉體來用,而不是伺候,也是一種智慧。中國古代著名詩人陶淵明,本應混跡江湖,爲皇帝效力,但因看清世風之下朝廷之上官員們虛僞圓滑,而自我信守忠義,誠懇不被皇帝所賞識,毅然選擇隱退江湖,過着屬於自己的悠閒,寧靜而又平凡的田園生活。“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辛苦勞累,但溢於言表的還是喜悅之情。這樣的生活也造就了陶淵明在田園詩史上不可撼動的地位。與其在污濁中苟活,不如在清淨中享受,這便是陶淵明的捨得。

遙想蘇軾當年,中秋節至,而萬家唯餘其一人獨倚危樓,舉杯邀明月,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每每讀此,衆人不禁爲其傷感嘆息了,可蘇東坡自斟自飲於明月下就真的只剩下那綿延的思念之情嗎?“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句又包含了詩人對遠在異鄉親人的祝福和眷戀,他摒棄了那種兒女情長,又異於過分的英雄氣概。這是蘇軾的捨得。舍小家之情而顧大家,得到了便於永恆流傳的`詩句和精神,這樣的智慧不禁令人讚歎。而現在的人們,沉淪於社會的污濁中,繁華的燈紅酒綠中,被各種誘惑所矇蔽了最真實的自我,只願得,不願舍,最後被淹沒在這茫茫的世界裏被時間所遺忘。

正值青春的我們,面對那些我們始終要回答的問題,要學會捨得,選擇屬於自己的正確方向,體驗着變化百態的生命。捨得,是一種智慧。

捨得的作文6

某位朋友時常掛在嘴邊的:“捨得些吧。”對此,我們都是不解。人生在世,爭取到的纔是自己的,要還要不來呢,談何捨得?與他見面,只是笑他迂腐。不想,正是這麼一副“捨得”的心態,讓他不僅比我輕鬆,在學業上,生活上,似乎還略勝一籌。

書海擡頭,再細細想朋友這句話,“捨得”彷彿是一句禪語,平平淡淡而暗含玄機。朋友笑道,不是把所有的丟棄了,有用的,自然保護好;沒用的呢?不要再存有僥倖心理,以爲“可能有用”,趕緊丟掉它,不能被無情的重負壓垮。因爲,“捨得”簡簡單單兩個字,正如黑白相繞的太極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舍纔有得,有放棄纔有收穫。我聽了這番大道理,恍然大悟,丟舍了一堆“垃圾”,果然,事事都順暢起來,不禁想奉勸世人幾句“捨得”。

貪睡者,你該捨得,舍一份昏睡的溼暖,舍一份美夢的迷戀,得來窗外正晴的陽光,正美的春色。抓住逃竄的時光,切莫將青春埋入被窩的墳墓!

犯罪者,你該捨得。舍一份魯莽的衝動,舍一份一時的痛快,得來美好的前途,不滅的理智。離開黑暗的深淵,免得將明月埋進痛苦的鐵窗。

貪污者,你該捨得。舍一份金錢的誘惑,舍一份貪性的使然,得來心靈的安定,良心的平靜。要知道,你帶不了錢上天堂,錢卻能使你下地獄。拋下黃金的枷鎖,自由地奔向未來。

失情者,你該捨得。舍一份痛苦的癡愛,舍一份愚昧的守望,得來去僞存真的摯愛,不再失神的心情。丟掉一個不愛你的人,你的將來仍是一片美好。

悲觀者,你該捨得。舍一份不存在的憂慮,舍一份杞人憂天的苦惱,得來一身的清爽,友好的知己。丟掉繁多的憂傷,世界總是那麼的美好。

斤斤計較者,你該捨得。去一些蠅頭小利,捨去一份糾扯不清,得來鄰里寬容和諧,人們熱情相待。進一步冤家路窄,退一步海闊天空。何必爭多論少,互不相讓,爲一點小事停止了前進的腳步。

戀舊者,你該捨得,捨去縱然曾經美好的回憶,捨去過去低沉的感傷,得來今天通向前方的大路。你不可能永遠沉浸過去,儘早地邁步再進一程吧。

每個人都該捨得。因爲捨得,小小的泉眼釋放淨水,一條小河終成大海;因爲捨得,自在的白雲化作細雨,萬事萬物得以滋潤;因爲捨得,幼弱的小芽破土而出,一個生命悄悄崛起。因爲不捨,尋金者奔波大漠,無功而死;因爲不捨,一代名將被困難壓彎了軀幹;因爲不捨,翩翩少年沉迷網遊,難以自拔。“捨得”就如一面鏡子,映出了你的心態。

捨去明月,還有繁星,願你在讀完文章時,也是取捨得當。因爲,有舍纔會有得!

捨得的作文7

真正的桃花源,它不再世外,只在人心肅靜的一念之間。——題記

公園裏有兩顆大的梧桐樹,一場大風暴把兩顆大樹連根拔起,林木工人來了把一顆樹的所有枝幹都剪掉了,一樁幹禿禿的木樁豎立在公園中央,人們看着太醜了,就讓林木工人把第二棵直接重新栽種,可是人們都沒想到兩年之後那棵被剪得光光的樹已經長出了枝幹,發出了綠芽,顯得朝氣蓬勃,更有生機,可是另一棵呢?已經奄奄一息了,林木工人也都無能爲力。在生活中,我們許多時候也正如這兩棵樹一樣,不知取捨,無法狠心捨去些什麼,但那樣到頭來卻也無法得到更多……

曾經年少無知的我,總是以爲舍就是舍,何來得?後來的我漸漸領悟到舍的是被誘惑束縛的心,得的是樸拙換回的真情。

舍,是一種精神,一種情操,更是一種魅力與境界。如果太陽不捨去皎潔輕柔又怎麼能光芒四射溫暖人間,如果小草不捨棄大樹的偉岸又何以做到春風吹又生,如果蛹不捨棄最初的閒適,又怎麼能化成蝶更加美麗。如果曇花不捨棄長久的生命,又怎能一現驚人使人難以忘懷。

由此我想起那個中國達人秀上失去雙臂的鋼琴男孩,那個感動中國的人物,他曾經說:“如果不能精彩的活着,那不如死了。”於是他開始用身體和雙足去嘗試常人可以做到的事情,在不知多少個日夜的努力下,在不知多少汗水的澆灌下,在不知多少人的鄙夷下,他成功了,他做到了如正常人一般做任何事,甚至還彈得一“腳”好鋼琴,那悅耳的琴聲,清脆卻有力量,他在用自己創造的奇蹟告訴那些瞧不起他的人:我,劉偉可以活的很好,可以很精彩。

上天是公平的,他往往在合上你的那扇門時再爲你留下一扇窗。我並不是想說如果劉偉沒有失去雙臂就一定不會成功,我想說明的是成功的路總是充滿了選擇,你是要舍?還是要得?劉偉捨棄同情與憐憫,但他得到了堅毅和更精彩的人生。

我佩服那些敢於承擔過去,心明如鏡的純良女子,彷彿山河變遷都與之毫無瓜葛。亂世凡塵,有誰可以在刀刃上行走而毫髮無傷?誰可以深陷泥沼中做無暇美玉?每一天都會有不可預測的意外發生,想要雲清風淡地度過一生,真的太難。許多人都做了歲月的奴,匆匆的跟在時光背後,忘記了自己當初想要追求的是什麼?如今得到的又是什麼。於是取捨便成了最痛苦的抉擇,當我們寧願傾盡所有,換得世間一份真情時;當我們選擇了舍,在舍中我們的心不會被誘惑緊緊地綁住時;當我們放下的時候,我們的樸拙就已喚回了心靈的憩園時,難道你沒有發現那得就如同春雨已浸潤了你生命的沃土!我堅信這就是捨得的魅力!

捨得的作文8

舍與得,需要大智慧才能悟到真諦。

有這樣一個典故:一個貪財的人背一麻袋金子過河。遇惡浪翻船,船伕勸他丟掉金子,可他捨不得,最終舍掉生命。身陷絕境,除自身之外,一樣也留不得。想必,這財主一定是守財奴式的土財主,他不懂合得之道。

事物都既相生相剋又相伴相生。在人們想到“得”的時候,很可能是得不到;而俗衆不想“舍”的時候,可能已捨去很多了。歷史中有很多貪財、貪權、貪色的人,常日裏,看似得到了很多,最後卻又什麼也沒得到,不想舍,可最後連自由、性命都舍了。捨得捨得,有“舍”纔有“得”,因不“合”而不“得”。這道理看似簡單,很多時候就是領悟不到。

捨得是一種人生的哲學。合是一種本領,一種態度,一種境界。合得捨得,先合後得;合在前,得在後,也就是說“合”與“得”雖是反意卻是一物的兩面。舍與得是對等的,你先舍,然後才能得。一個人只有施予才能獲得,不管是哪一種方式的施予。這就是“捨得”的真意。能“舍”方能“得”。當然,這種“得”更多的是指精神的豐潤,境界的昇華。捨得之間暗藏玄妙,意境很深,只能靠自個去琢磨,去感悟。

司馬遷捨棄男人的尊嚴,得到了《史記》千古流傳;陶淵明捨棄爲“五斗米折腰”,得到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紅巖的英烈們捨棄生命,得到了與青山同在……當然這些都是大“舍”與大“得”,雖高山仰止、心嚮往之,普通人卻難以企及。

“舍”與“得”可以說是一種交易,一種左手對右手的交易,很公平的。怎樣“舍”,又怎樣“得”?值與不值,在於人們心中的等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等價,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也有不同的等價。常聽老人們講,年輕的時候爲了學業、事業,我們捨棄承歡膝下,捨棄與家人團聚,我們覺得值,因爲我們得到了學業、事業。但當有一天我們再也沒機會承歡膝下、沒有機會彌補對家人的虧欠的時候,很多人就會對當初的選擇發出疑問:值嗎?多少年來,人就在這樣的怪圈中,不斷地輪迴。

墨子說,貧窮的時候顯示出廉潔,富有的時候表現出仁義。再有錢的人,也是一日三餐,夜眠一牀,不要奢望得到佔有一切。特別是在物質方面,合得意味着自己的富有。不是一個人擁有很多才算富有,而是給予他人很多才算富有。捨得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一個窮人把討來的飯讓給同伴那一刻他就是富人了,正是因爲貧窮,他的佈施才更有意義。因爲這體現了他的心量和胸懷,不像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臺窮得只剩下金子,人世間的親情和一切都臺去了,夠可憐的。

人生需要捨得,臺得豐富人生。

捨得的作文9

一、認同的觀點:

在養心篇中講到:人要爲自己換一顆心。爲自己換一顆真心、爲自己換一顆慈心、爲自己換一顆慧心、爲自己換一顆道心。在爲自己換一顆道心中提到:一個有道心的人,才能和諧大衆;有道心的人,才能和平處衆;有道心的人,才能讓十方大衆和悅。今日的社會,領導人應該有道心,有道心才能做正人君子,有道心才能領導十方。

二、聯繫實際:

我覺得作爲一個教師,同樣的應該對學生要有道心,即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學生的上進心,尊重他們的求知慾望。作爲我們職校的學生,可能在學理論上基礎不是很好,可能就是通常所說的“後進生”,對於他們可能學習上相對來說困難一些,有時一個問題講了好幾遍他們都不懂時,這時如果當他們問題目時,我們不要以不耐煩的心情來對待,對於一個“後進生”,我們更應該保護他這份難得的上進心。學生來問問題,說明他還抱着想學好的態度,或者他是在向老師“示好”。我們應該正確地利用這次機會,可能從此以後師生關係就會不一樣了。

三、反思重構;

基礎教育課改要求教師不僅要將學生培養成學習的主人,而且要使其成爲生活的主人,成爲獨立的、積極參與社會的、有責任的人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能否真正做到尊重學生是至關重要的。尊重學生至少應做到:尊重學生提問的權利。即允許學生提出不同於教師的意見,教師不能將自己的話當做命令而要求學生絕對服從;教師與學生的意見產生分歧時要平等地交換看法。教師要耐心地聽學生講話,即使是錯誤的,也要堅持聽完而後再做糾正;如果不是原則性的問題,考慮到自己的反對或禁止會引起學生很大的苦惱和不解,教師可延緩解決這類問題。不妨讓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一下,以加強他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教師要尊重學生對教學進行評價的權利,請學生對自己的教學工作多提意見和建議,虛心向學生學習。這樣做不僅有利於加強師生情感、拉近師生距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而且會給教師的工作帶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激勵教師在思想上、業務上不斷進取,真正實現教學相長。作爲教師,我們應努力使自己成爲學生的同志和益友,將教育意圖隱含在民主和諧的良好氣圍之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髮揮作用、影響。

當然,尊重學生不等於放縱學生。學生在課堂上不正當的一些言行,教師還是要正確引導。總之,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把尊重學生作爲工作的出發點,把尊重學生作爲工作的一種基本態度。教師只有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學生,用真誠的心去體貼學生,才能獲得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捨得的作文10

想找幾張廢紙用,無意中看到一本你丟掉的以前的英語筆記。自然是精緻的硬皮活頁本,這是你一貫的風格,所有本子必須是漂亮的。翻開第一頁,是一幅剪貼的小圖,下面還有題字,是唐小魚魚寫給親愛的左左的。第二頁,是用彩筆寫的大大的泡泡字“英語筆記”,並塗成亮黃色,下面還有摘錄了一段郭敬明的文字。之後才進入正題,是一頁頁整齊稚嫩的小字,看樣子是國中階段的。中間還有些頁面上有些許的藝術字,一看就是溜號時寫着玩的。

看到這個本子,好像又看到了初高中的你。不到一米六,短短的頭髮,大大的書包,配上吉大附中肥大的校服,天還沒亮就出發,天黑了纔回來。學習吧,不能說不認真,有那些整齊的筆記可以證明。但是學習過程中呢,總得搞點小動作。吉大附中的緊張生活,絲毫沒有讓你安靜,總會在忙碌的學習中找到一些興奮點,來填補你自己的小世界。因爲上課看課外書,國中開學第一週我就被老師找到學校。因爲喜歡和男生玩,早上七點我接到高中老師的提醒電話。類似的事情太多,也許已經影響了你的學習,但是你一直堅持的就是,寧願這樣,也不做一個只會學習的書呆子。爲此我們有過很多爭論始終未能達成一致,你的做法也許有一定道理。

國中以前,生活還是更愜意一點的。沒有更多的學習任務,興趣班是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一起上舞蹈、電子琴課,當時爲了省錢,全是步行,邊走邊玩,上課好像只是這玩中的一個環節。找字遊戲,是我們自己發明的,大街小巷各類標牌上的字,都在我們的遊戲範圍內,你也因此早早地認識了很多字。冬天晚上下課的路上,我們玩紅燈綠燈小白燈,邊跑邊玩,還沒感覺冷就到家了。天宇奧數的學習,課程多距離遠,但我們因此熟悉了重慶路一帶的小吃和地形,留下很多美好回憶。每天往返趕班車的路上,更是我們閒聊的好時機。班級、同學,你永遠有講不完的故事,有意思的是,給我講過的事情,到家還要給爸爸再講上一遍。每天聽你的故事,爲你忙碌,就是我們生活的全部樂趣。

可是, 不經意間,很多事情悄悄地改變了。大學聯考成了生活的分水嶺,你雖說沒走遠,但也不再是家裏的常駐成員,日子終究是不一樣了。昨天我們去逛街,在衣服選擇上我們很容易地達成了一致,很開心地在短時間內有了不小的收穫。這在以往是沒有的,尤其是在國中階段,經常是高興而去,卻因觀點不一而最終氣鼓鼓空手而歸。突然間感覺這是因爲你長大了,對事物的認知逐漸成熟而趨於理性了。以往因爲你不懂事而操心,而爭吵的機會以後也許不多了。

有點不捨得你長大,還想要那個小小的你在我身邊。每看到小區裏媽媽帶着女兒,我都會多看一眼,想想你那麼大時的樣子。想到也許幾年後就要談婚論嫁,不再是這個家裏的一員,真的沒法接受,不想讓你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