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換後的校長如何克服調換所帶來的實際困難

一、破除行政級別,讓校長無憂調換

調換後的校長如何克服調換所帶來的實際困難

學校的行政級別是“均衡教育”的不和諧音符,家長、學生、教師、社會人都會因學校的行政級別而仰望或俯視。如果實現“校長調換”制,能否將學校等級制改爲“校長等級制”,與校長調換後的工作作風、管理體制、改革力度等掛鉤,進行捆綁考覈,給校長定級,而非給學校定級。這將是一注清新劑,既消除旁人對“高等”學校的仰視,打消擇校之念,同時,也讓校長不會因從“好學校”調到“差學校”而產生落差感,不會產生沒有前途,沒有奔頭的消極怠工情緒,而沒有後顧之憂地投入到對新學校的深入研究,管理改革之中去。

二、幫扶薄弱學校,給校長堅實的依靠

教育均衡已經成爲社會的熱點,校長和教師的流動、輪崗、調換也成爲一種趨勢。但教育畢竟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必須建立在領導、教職工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管理高效,辦學硬件護航,團體合作能力被有效激活等一系列要素得到很好的保障之上。

1.給薄弱學校加大硬件設施建設投入

目前,硬件設施的缺失是薄弱學校的最大弱項,也是教師不願意停留的一種要素。想要留住好教師,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給調換校長增強威信,這是一步必走的好。我們這裏,同樣是學校教師流動,有的學校搶着去,有的學校卻沒人肯去。爲什麼?去的同樣是鄉鎮農村學校,但一所路途近,來去方便,設施和城區相差不多,所以成了交流“熱門”,而另一所學校,路途遙遠,雖然管理不錯,教育聲譽也超過前一所學校,但教師都望而卻步。因此,改善薄弱學校的硬件環境尤爲重要。一些位置偏、規模小、條件差的學校可以搬遷、撤併,新建一些新型的現代化學校;給位置偏遠學校配備校車,讓學生、教師的交通更加方便,根據流動學校路途遠近的比例設定等流動補貼;加強薄弱學校的實驗室、網絡教室、圖書館、運動場館等的建設投入,改善辦學條件,讓這些薄弱學校在學生、家長、教師、社會人心目中升值,縮小校際差距,讓調換校長更得人心。

2.給薄弱學校配備高素質的師資

調換校長的同時,可以派遣一部分能力強的其他教育行政幹部和優秀教師同時交流到薄弱學校,有這些骨幹力量深入羣衆,有效地實現上行下達,給校長有力地支撐,給原薄弱學校的教師注入強心劑,帶動他們一起建設學校優秀文化,埋頭改革,潛心教研,無怨無悔地做好本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師的形象魅力。

3.給薄弱學校優先的教育培訓權

打造一支良好的師資隊伍,是學校雄起的'必經之路。人的成功來自於磨鍊。因此,應給薄弱學校的教師多一些外出培訓、參加各類教育教學競賽的機會,讓他們在學習中不斷成長,就算他們的成長沒有底子厚的優秀教師那麼快,那麼容易出成果,我們要一顆期待的心,像對待後進生那樣,耐心地呵護,陪伴着他們一起成長。

三、組建教育集團,給校長不竭的動力

自圈一營,容易故步自封。將縣域內教育底子不同的學校分片劃區,組成若干教育集團,實行集團內資源共享,多種形式開展系列培訓、教科研活動、日常管理交流互動等,讓集團內教師分享不同學校,不同歷史文化,不同管理體制下學校的差異,感受不同學校教師的工作、生活的樂趣和疾苦,互相體諒的同時比拼趕超,相對優秀的學校不再妄自菲薄,對標找差,使優中更優;相對薄弱的學校找到差距,藉機完成學校文化的重建,讓好的管理和制度護校園,在校內營造出積極向上的和諧奮進的良好氛圍。

當然,也要做好調換校長的崗位培訓,思想梳導,讓這些優秀的校長愉快地接受調任,沉下心來研究學校的歷史改革、區域文化、羣衆實際等複雜的情況,以良好的心態應對一切可能發生的困難。滋潤校長的心,就像給“戶樞”上了潤滑油,才能讓校長們在換崗後仍然愉快地主動地動作,最大地釋放他們的能力和光輝,爲學校教育帶來根本性的良性變化,爲實現教育均衡,邁出有力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