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研究的目的意義

國外研究現狀

文獻研究的目的意義

目前,國外關於“儺”的研究成果較少,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等,有部分的書籍和文章。

日本的學者有田仲一成出版了《中國巫系演劇研究》等書,他還在《戲曲文學從祭祀裏產生的條件極其在中國的過程》一文中利用戲劇的發展史來分析戲劇的產生,認爲中國的戲劇的產生於儺祭儀式之中。 廣田律子撰寫的《鬼之來路:中國的假面與祭儀》利用了歷史學、宗教學、民俗學的學科觀點進行了鬼面與祭儀關係的研究,他通過調查的方式進行了研究,並詳細描述了中國各地帶有所謂鬼的形象的鬼神的祭祀、信仰及在文娛表演時出場的.形態。她指出,“儺祭的中國的鬼(即作爲儺祭對象的戴假面的鬼神扮演者以及戴假面的儺戲角色的表演者)不僅單純表示死者和祖先,並且按其性格而化分爲作祟之鬼及作爲鬼神爲民拔除災難之鬼。後者作爲神被祭祀時,爲賦與他們能夠戰勝災害的形象而將其風貌表現得猙獰恐怖。”[2]韓國學者李杜銥《朝鮮藝能史》認爲新羅王朝已在攤禮中演出了屬於歌舞雜藝形態的攤戲。

英國、美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也有一些學者前來研究,撰寫了少量的文章。例如:龍彼德的《中國戲劇源於宗教儀式考》《法事戲初探》、金學卞(韓)的《儺禮與雜戲》等。

對恩施儺戲的研究,90 年代以來,雖然已經有韓國學者來恩施三岔考察還原這一儺祭儀式,但到目前爲止,對儺戲和譚學朝個人進行個案研究的外國學者非常少,公開發行書籍和文章幾乎沒有。

1.2.2. 國內研究現狀

我國儺文化發掘與研究始於解放後, 50 年代首先表現在儺舞的研究上,舞蹈學界組織過幾次儺舞的“調查”,取得了一些成績。[3]到了 80 年代,儺文化的研究,其內容從過去的儺舞爲主,向以儺戲爲主,兼及儺儀及面具等方面轉移。特別是 1988 年 11 月,以曲六乙爲會長的中國儺戲學研究會在貴陽成立,這標誌着儺戲研究新時期的到來。[4]

現有的儺戲研究成果衆多,有文章、期刊、書籍等。光知網上可查閱的近20 年來發表的儺戲研究成果就有 490 條,有以儺戲的地域劃分進行研究的,如:庹修明的《貴州儺戲儺文化》、熊曉輝 《湘西土家族儺戲考略》、楊亭的《土家族儺戲的審美特質》、李福軍《雲南儺戲及其文化功能初探》等;有以視角的單一角度與多重角度劃分進行研究的,如孫文輝《人類學視角下的湖南儺戲》、譚高榮《儺戲的多維視角的文化解讀——基於城步桃林苗族儺戲的分析》等;有以單一學科作爲知識體系建構來進行研究的,如用民俗學、美學、符號學等學科其中的一種來進行研究,其中有朱江勇《從儺戲的表演空間範圍看起文化變遷》、郭妍琳《當前文化視角下的儺祭與儺戲功能淺析》、沈國清《貴州儺戲藝術的審美價值探討》等;也有少部分的學者運用相對豐富的多學科知識進行交叉研究,這類研究多體現在部分優秀的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中,如:陳飛的《湖南儺面具造型藝術變遷研究》、朱鈺的《土家族儺戲面具藝術研究》、周瓊《恩施土家族地區儺願戲藝術語言研究》,他們大多采用的是美學加民俗學或加符號學的知識展開研究。以上的研究一般是對儺戲本身或者蘊含的文化內涵進行的研究,缺乏對儺戲作者和作者周邊關係的研究。

由於儺戲研究的成果太多,筆者主要從恩施土家族儺文化的整體研究情況做一個簡單梳理。

恩施土家族儺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恩施本土的一些學者展開的研究。

一是對儺戲的研究,主要是從民俗學、歷史學、社會學的角度對儺戲的發展現狀、藝術成就、歷史淵源、保護措施進行的研究。如歐陽亮的《三岔儺傳承現狀調查研究》作者把三岔現有的儺戲進行了層次的劃分,一個是原生層次,指的是先存有的傳統的儺戲,二是次生層次,指受影響自然變異的儺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