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明清時代的酒文化

我國近代的葡萄酒文化可追索到明清時期,想知道我國近代酒文化的歷史嗎?下面就隨學習啦小編看看我國明清時代的酒文化,希望喜歡哦。

我國明清時代的酒文化
  明朝-我國葡萄酒業的低速發展時期

明朝是釀酒業大發展的新時期,酒的品種、產量都大大超過前世。明朝雖也有過酒禁,但大致上是放任私釀私賣的,政府直接向釀酒戶、酒鋪徵稅。由於釀酒的普遍,不再設專門管酒務的機構,酒稅併入商稅。據《明史·食貨志》,酒就按"凡商稅,三十而取一"的標準徵收。這樣,極大地促進了蒸餾酒和紹興酒的發展。

而相比之下,葡萄酒則失去了優惠政策的扶持,不再有往日的風光。儘管在明朝葡萄酒不及白酒與紹興酒流行,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畢竟已有相當的基礎,在明期的一些文學作品,甚至民間文學中也都有反映。

  清末民國初期-我國葡萄酒業發展的轉折期

清朝,尤其是清末民國初,是我國葡萄酒發展的轉折點。首先,由於西部的穩定,葡萄種植的品種增加。據《清稗類鈔》:"葡萄種類不一,自康熙時哈密等地鹹錄版章,因悉得其種,植渚苑御。其實之色,或白或紫,有長如馬乳者。又有一種,大中間有小者,名公領孫。又有一種小者,名瑣瑣葡萄,味極甘美。又有一種曰奇石密食者,回語滋葡萄也,本布哈爾種,西域平後,遂移植于禁中"。

清朝後期,由於海禁的開放,葡萄酒的品種明顯增多。除國產葡萄酒外,還有多種進口酒。清末民國初,葡萄酒不僅是王公、貴族的飲品,在一般社交場合以及酒館裏也都飲用。這些都可以從當時的.文學作品中反映出來。

1892年,愛國華僑實業家張弼士在煙臺芝罘創辦了張裕葡萄酒公司,並在煙臺栽培葡萄。這是我國葡萄酒業經過二千多年的漫長髮展後,出現的第一個近代新型葡萄酒廠,貯酒容器也從甕改用橡木桶。1912年,孫中山先生曾親臨張裕公司,題寫了"品重醴泉"四字,給予很高的褒獎。

1914年,公司正式出酒,即在當年舉辦的南洋勸業會上獲得最高優質獎章。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張裕所產的紅葡萄酒、白蘭地、味美思,以及用歐洲著名優良葡萄品種命名的"雷司令"、"解百納"葡萄酒等榮獲金質獎章,自此,煙臺葡萄酒名聲大振。此後,太原、青島、北京、通化相繼建成葡萄酒廠。這些廠的規模雖不大,但我國葡萄酒工業已初步形成,葡萄酒的消費面擴大。

由於軍閥連年混戰,帝國主義的摧殘,官僚資本的掠奪,我國的葡萄酒業難以生存,連赫赫有名的張裕葡萄酒公司也難以維持,於1948年公司宣告破產。

從1949年建國初期剩下的葡萄酒廠和年產量來看,吉林通化爲39噸,長白山爲23噸,北京爲20噸,山東煙臺26.4噸,山東青島4.5噸,山西清徐2.9噸,六個廠總計年產葡萄酒115.8噸(折全汁酒產量84.3噸)。

縱觀漢武帝時期至清末民國初的2000多年,中國的葡萄酒產業經歷了從創建、發展到繁榮的不同階段,其中,有過繁榮和鼎盛,也有過低潮和沒落,與之相隨而行的是綿延不斷、流傳至今的燦爛的中國葡萄酒文化。她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中華的民族文化,併成爲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她真實地記載和再現了中國葡萄與葡萄酒產業的發展歷程,同時也有力地促進了我國葡萄酒業-傳統民族產業-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