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的意義》的說課稿

  一、教材簡析

《面積的意義》的說課稿

我說課的內容是西師版國小數學第六冊第二單元“面積和麪積單位”第一課時“面積的意義”。面積是繼周長之後又一個從量的角度去認識物體時所必須用到的一個抽象的概念。本課內容是在學生理解了周長概念,初步感知了物體的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通過對生活中熟悉的物體的面和學過的一些平面圖形的面的觀察、比較,使學生感知、理解面積的意義,得出面積的概念;通過對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由易到難的主動探究中使學生體會標準統一的必要性,從而讓學生建立起面積的空間表象,培養空間想象能力。本節課的學習直接爲下節課認識面積單位作好鋪墊,同時也是後面學習長、正方形面積的計算、面積單位的換算及進一步認識物體的面或平面圖形所必備的重要知識基礎。

  二、說學生

奧蘇伯爾指出,影響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麼。教師要探明這一點,並應據此教學。

我瞭解到學生之前已初步感知了物體的面,知道三角形、長正方形等是平面圖形;同時三年級學生已掌握了一些觀察比較的方法,具備了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新舊知識的遷移能力和探究學習的意識和方法,形象思維正處於向抽象思維發展的重要階段,尤其是我班學生思維活躍,敢想敢說敢於實踐,這一切對本節課的學習非常有利。

  三、說目標

結合教材特點及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心理特點、認知規律,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面積產生的實際生活背景,能結合實物或平面圖形理解面積的含義。

2、能力目標:在經歷抽象面積概念的過程中和經歷探索、體驗比較面積標準統一性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能力、遷移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通過自主探索、積極交流等學習活動,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意識,體驗自主發現、成功學習的樂趣與自信。

基於以上目標,我認爲本課的`重點是理解面積的含義;難點是體會在比較面積大小時標準統一的必要性。

所需教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圓形、正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葉脈書籤、透明方格紙若干

  四、教法與學法

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爲了達成本課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結合本課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與能力基礎,本節課我主要採用活動教學法、引探教學法、類比遷移和多媒體教學法。並把“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探究中自主發現,讓學生生動活潑的學數學”作爲本課的設計指導思想;以“抓聯繫,抓類比,抓操作,抓反例,揭本質”爲學法指導主線,以教法促學法,促使學生願學—活學—會學—樂學。最後我整體構建了“創設情境,激內需——觀察比較,理解面積—自主探究,發現規律—趣味練習,深化認識”五大教學板塊,具體教學流程如下:

  五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需要。

課一開始,我就創設了在春季運動會中三一班獲得了團體冠軍要爲珍貴的獎狀進行裝幀的生活情境,提問:給獎狀安上鏡框要算獎狀的什麼?再給獎狀鑲上玻璃應該把玻璃鋪在獎狀的什麼地方?讓學生回憶起前者要算周長,後者是指獎狀表面,那我們怎麼樣才知道需要多大的一玻璃呢?這個情境的創設不但複習了舊知,也讓學生初步體會到面積的產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來源於生活的實際需要,有它產生的實際背景和意義,從而激發學生新的認知需要。

  (二)觀察比較,理解面積

  主要有三個環節:

  1、說—摸—看—比,理解物體表面的面積

結合獎狀的表面我繼續讓學生說一說:教室裏你還看見了哪些物體的面?摸一摸這些物體的面你有什麼感覺?觀察這些物體的面你有什麼發現?如果學生不能發現有的面大有的面小,就再創設一個比賽情境:摸課桌面和數學書封面,誰先摸完?激發學生思考:你覺得誰一定會勝?爲什麼?教師順勢小結:生活中有很多物體的面,有的面大,有的面小,物體的表面有大小。數學中就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積。

  2、看—比—說————理解平面圖形的面積。。

這一環節我首先出示學過的平面圖形,再用多媒體演示給這些平面圖形鋪色,讓學生視覺感知平面圖形大小,接着讓學生比:這些平面圖形誰大誰小?這些平面圖形的大小在數學上叫什麼呢?小結出平面圖形的大小就叫做它的面積。最後再讓學生思考:通過剛纔的學習請你說說什麼是面積?從而完整揭示出面積的概念。

  3、指—說,說—指,

化理解概念。

我讓學生結合具體的物體一邊指一邊說它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什麼?××物體表面的面積就是指什麼?從一順一逆兩方面初步檢測學生對面積概念內涵和外延的理解

至此,學生在一系列活動中完成了對面積概念的實際背景——面積概念的內涵——面積概念的外延的認識過程,這較好的體現了概念教學的一般性原理。

  (三)自主探究,發現規律

本環節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如何讓學生理解比較面積過程中標準的一致性?如何讓學生明白爲什麼一定要選用方格作標準?是老師勉強塞給學生還是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發現?——這是兩種不同的教學觀念,本着發展的眼光,依據新課程理念,我大膽選擇了後者。併爲突破這一難點,設計了5個教學環節:

  1、激發認知衝突,引發認知需要

首先,我承上一環節提問:既然面積是指物體或平面圖形的大小,那麼怎麼樣比較面積的大小呢?剛纔我們一眼就能看出了圓形的面積大,長方形的面積小,那這三個圖形中誰的面積最大呢?你怎麼知道的?學生可能會說憑眼睛看出來的,老師就接着問: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從而引出重疊比的方法,繼續追問:那剩下的兩個圖形該用什麼辦法才能比較出誰大誰小呢?從而引發學生新的認知衝突,激發學生新的認知需要。

  2、課件演示,啓發類比

此時我恰到好處地藉助多媒體課件演示,啓發類比。讓學生回憶起要知道一條線段有多長,我們可以用一個標準去鋪,有幾個這樣的標準就有多長。同樣的道理,現在要想知道這個圖形的面積,我們是不是也可以類似的用一個圖形爲標準去鋪呢?如果可以,又該選什麼圖形去鋪比較合適呢?這樣就即時的啓迪了學生思維,爲學生搭建起操作的腳手架,使學生躍躍欲試,自然進入下一環節。

  3、小組合作,嘗試探究

學生利用準備好的學具鋪一鋪,嘗試操作怎麼樣通過鋪圖形比出這兩個圖形的面積誰大。

  4、交流質疑,達成共識

在小組彙報中,我精心設計了5個問題,構建問題連續體,層層深入,揭示本質。

A、你得到哪個圖形的面積大?

B、你選擇的是什麼圖形去比出來的?

C、有沒有用其他圖形去鋪的?

D能不能一個圖形用正方形去鋪,另一個圖形用長方形去鋪?

E、你發現選哪一種圖形來鋪既方便又比較準確?

經歷這樣的討論後,學生自然發現用方形比較合適,而且要用同一種形狀的圖形爲標準去鋪才能比出其面積大小。

  5、反例求證,完善認知

爲了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這個標準不僅形狀要相同,大小也要一樣,我出示例2的兩個圖,讓學生先猜:它們的面積誰大誰小?再問:用什麼辦法來比較它們兩個的面積大小呢?然後課件演示鋪方格,數方格的過程,這時老師故意說出:原來是圖B的面積大,估計有學生不同意這個結論,教師正好相機再次激發認知衝突:都是用方格去比較,圖A有6個,圖B有24個,爲什麼不能說圖B的面積大呢?從這裏你又發現了什麼?

從而最終讓學生體會到:比較面積的標準不光要形狀相同,大小也要一樣才行。教師順勢對知識進行小結和延展:測量面積一定要有統一的標準,這個統一的標準在數學上叫做面積單位,我們下一節課將會深入學習。

可以看出在這一板塊,我考慮到學生憑藉生活經驗和舊有知識不難發現有的面積可以憑眼睛直接比較出其誰大誰小,也能比較容易的想到用重疊法來比較,所以我對這兩種比較方法進行了弱化處理。而在方格比這個難點上花足了功夫,給足了時間與空間,發揮了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激活了思維,發展了能力,讓學生充分體驗了知識的生成過程,較好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

  (四)回顧梳理,總結反思

新知的學習告一段落。我不忘讓學生總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你是怎麼樣學到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反思,重視學法,意識到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才發現了規律,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增強了自信.

  (五)趣味練習,深化面積。

爲了進一步深化對面積概念的認識,我組織了三個集趣味性、知識性、創造性、情感性於一體的練習。

1、課動1題——數一數,圍一圍。

採取教師指導—學生試數——評價反饋——同桌圍、比的步驟進行。從中結合課件注重瞭解題策略的指導。

2、課動2.———想一想,畫一畫。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和創造能力。

3、拓展———量一量,估一估。我巧妙地把例2中的樹葉改成葉脈書籤獎勵給大家,與透明方格紙裝在信封裏。請學生估一估哪張書籤的面積大呢?你可以用什麼辦法來比較?這個活動將比較規則圖形的面積擴展到估測不規則圖形面積,讓學生在知識與能力上得到進一步拓展訓練

  六、說板書。

本課板書簡潔,突出知識重點。

總體上看,我個人認爲本節課的設計注重了數學知識的產生與

展,通過活動、探究、類比遷移及多媒體各種教法恰到好處的運用,讓學生經歷了從面(形)到面積(量)的知識發展過程,也較好的讓學生親身體驗到了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使學生對知識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體現了重體驗,重經歷,重活動,重探究,重發現、讓學生生動活潑的學習數學的新課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