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孫少平形象分析

路遙用他黃土地般樸實的筆調,創造出許多謳歌黃土地的文章,因此,有人說路遙是“土著”作家,確實,他的許多作品都帶有黃土地的烙印,包括他的代表作品《平凡的世界》主要就謳歌了陝北農村那片承載了太多苦難的黃土地和那些淳樸得如黃土地般的人們,在改革開放的潮流中,他們中的許多人順應歷史潮流,堅強地面對苦難;而其他一些人則逆歷史而行,最終被改革大潮淹沒。八十年代的開始的社會變革在農村廣袤的地上掀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變革爲農民帶來的不只是物質生活的變化,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變化。《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孫少平身上,處處洋溢着新的時代氣息,他不甘於舊思想的束縛,獨自承受苦難,背井離鄉,尋找自己要走的路。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形象分析

一、苦難中磨練出的堅毅性格

孫少平出身在一個環境極差的的農村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農牧民,孫少平在小說中以一個爲每頓飯必須到食堂領取黑麪饃而感到寒酸自卑的窮學生的身份出場。他穿着佈滿補丁的衣服,躲在學校的角落裏,等所有的學生打完飯後纔去領取自己的黑麪饃,這樣的生活讓他活在深深的自卑當中,而正是這樣的生活,鑄造了他不屈不撓的堅毅的品質。他不爲貧困而抱怨,相反的,他一心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以及家裏的狀況,因此,他利用所有的時間讀書、看報、學習以支撐起他那脆弱的自尊。

高中畢業後的孫少平回到雙水村當了教師,可好景不長,三年後,他被辭退了,他的身份依然是農民。這使得他非常的痛苦,當時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浪潮席捲了整個黃原地區,家裏的條件開始有所好轉,但他不甘心當一

名農民,並不是說他不能吃苦,而是他甘心,不甘心自己一輩子就在農村當個農民,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世界那麼大,我想出去看看。他最終選擇出去闖蕩世界,他揹着破爛的被褥,揹着一個書包,同時也揹着家裏人的不理解,迎着城裏人的冷眼,在橋頭上當攬工漢。剛踏進社會的孫少平就在黃原城嚐盡了人情的冷暖:親戚冷落、旁人冷眼、待遇不公、身體遭創傷儘管如此,這些苦難並沒有讓他放棄追求自己想過的生活,反而磨練了他的品質,讓他更加堅韌,更加堅定他走自己的路的決心。孫少平當了煤礦工人後,環境危險惡劣,勞動極度繁重;工友欺辱,尊敬的師傅死去;最愛的女友曉霞犧牲;自己容貌被毀但孫少平並沒有因一連串的不幸而意志消沉或者憤世嫉俗,這一切鑄造了他更爲成熟的思想。他心裏默唸着葉賽寧的詩句:“不惋惜,不呼喚,我也不啼哭金黃的落葉堆滿心間,我己經不再是青春少年”他對生活有了更爲積極的看法:“生活總是美好的,生命在其間又是如此短促,既然活着,就應該好好地活即便是痛苦,也應該看作是人的情感,甚至它是組成我們人生幸福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不論何時,他都能以積極的態度看待問題。每次悲劇的底端都是另一個幸福的開始是對孫少平這一生最好的形容,他所吃過的苦,所遭遇的苦難,都在他人生的某個時刻派上用場。

二、感情方面的細膩溫柔

孫少平在他苦難的一生中,從不向困難低頭,可以說是生活中的戰鬥式,可在情感方面,卻細膩得讓人心疼。孫少平生長在一個充滿了不幸的家庭當中,貧困的家境使他很早就懂得承擔家裏的負擔。但是孫少平的內心當中並沒有因此而產生冷峻和麻木的情緒,他在追求自己人生價值的過程當中,不斷給身邊的人以自己的關愛。他有一位年老體邁的'祖母,在小說中,用潤葉給他的錢給祖母買眼藥水和止痛片,到野地裏把帶露水的青菜葉子回來把露珠淋在祖母的眼睛上。他想方設法減輕父母的負擔,在父母碰到大事,六神無主時,半大小子的他挺身而出,充當主心骨,讓父母倍感欣慰;他一直努力減輕家裏負擔,他與哥哥孫少安曾爲了五角錢大打出手,他也曾因爲不想給家裏人增加負擔而想棄學;爲了讓哥哥安心,哥嫂和睦,他盡力打消哥哥分家的顧慮,並主動提出由自己來承擔父母以後的建房和養老費用;妹妹考上大學後,爲了不讓妹妹經歷自己經歷過的屈辱和自卑,他給妹妹買時髦的衣服和漂亮的大箱子,還按城裏人的標準置辦了日

常生活用品;在煤礦工作後,自己省吃儉用,捨不得吃頓好的,而把錢給妹妹上學或是帶回家給父母箍窯。他還照顧自己已故師傅的妻女,在礦難當中幫助自己的工友。這一切都在宣示養一個沒有得到過多少關愛的人對自己周圍的人所施加的愛,這種愛來自於他內心當中的善良因子,是人性當中光輝的集中體現。 愛情作爲生命歷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孫少平身上也表現得淋漓盡致,既真實感人,充滿曲折痛苦,卻又那麼的具有詩的情調與浪漫的色彩。這是交織着苦澀和甜蜜的青春樂章。在小說中,孫少平與田曉霞的愛情感動了無數的人,一個農民的兒子與地委書記的女兒相愛,這在世俗人的眼中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被看好的,可他跟田曉霞就那麼毫無顧忌的愛了。田曉霞是個內心充滿陽光,充滿正能量的人,孫少平的很多想法其實都來源於她,她一直鼓勵着孫少平追求自己的生活。孫少平雖然家境貧困,但絲毫不影響田曉霞對他的愛,在田曉霞心中,孫少平纔是真正的男子漢,他們在愛情生活中不斷從對方身上吸取積極思想,經驗和力量,充實與提高自身。當他們在古塔下的樹林中第一次擁抱、親吻,品嚐了愛情的甘醇後,少平欣慰無比地感到“他的青春出現了石霞般絢朋的光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什麼是幸福。”孫少平說從此以後,不管他處在什麼樣的境地,他都可以自豪地說“我沒有自自在這人世間枉活一場”。孫少平的人格魅力吸引了田曉霞,從而相識、相知、相戀。田曉霞在日記中寫道“我放縱我的天性,相信愛情能給予人創造的力量。我爲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驕傲。”是的,真正的愛情不應該是利己的,而應該是利他的,是心甘情願與愛人一起奮鬥並不斷自我更新的過程,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共同鬥爭”。雖然,小說的最後,田曉霞爲救落水孩子犧牲了,但他們曾經相愛過,曾經一起品嚐過愛情的美好,曾經真切的感受過幸福就足夠讓我們感動。

三、平凡而不平庸的人格魅力

新與舊的衝突,城市與鄉村的相互滲透使孫少平的性格既打上了傳統民族文化積澱的烙印同時又受新的思想意識所影響。進取意識。社會的變革,希望和憧憬,使新一代的農村青年內心躁動不安着有着強烈的改變現實生活的進取意識 。孫少安希望“箍雙水村最好的窯洞”,“在雙水村做一個出衆的莊稼人”,甚至在雙水村辦起了機器聲隆隆的磚廠,這一切相對於他那逆來順受,只圖光耀祖 的父親來說,無疑是一種極大的進步。而弟弟孫少平更有一種自覺的、強烈的奮

鬥意識,骨子裏的闖蕩精神,讓他勇敢地挑戰一切 困難。他不貪圖和哥哥合辦磚窯得到的穩定的收入,而是主動離開溫馨的家庭 ,赤手空拳的闖入陌生城市 ,去開闢嶄新的生活空間。他揹着破爛的被褥被龐大的城市所震撼似乎忘了自己的存在,他像待售的物品一樣站在東關大橋頭,等待人來買他的力氣、做小工的口子裏他嚐盡人情冷暖,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體會到了無法扭轉的救贖,然而憑藉着他的自強不息,他撐起了這個己然分家的大家庭,他是頂樑柱,要給家裏郵錢,還要供妹妹讀書,他都憑藉他的積極向上,他的堅強毅力戰勝了繁重的勞動、非人的生活條件和身體上的倍受折磨,他平靜的接受着,淡然的努力着,他對生活依舊充滿希望,爲了救一個協議工他受傷了,傷勢嚴重,大研石的一角從右額劃過,就這樣他失去了帥氣的面容,蘭香不敢讓他照鏡子,怕他接受不了現實可是我們的英雄再一次告訴我們什麼做勇敢,他又一次勇敢面對,重新走向生活。 少平雖然也受到過高中教育,可是他認識到了平凡的環境,平凡的人生,於是他將他平凡的生活付給了農田,城市工地,還有煤煙四起的煤礦坑道是的,生活是平凡的,人生是平凡的,人的一生何其短暫,與其好高鶩遠,不切實際的索取,不如將我們平凡的人生付諸平凡的生活,或許這樣子纔是最爲平凡最爲真實也是最爲幸福的感覺少平對生活的選擇告訴我們:人生的價值,在於對自身苦難的嚴峻正視、深刻思考、透徹理解、不懈抗爭不錯,我們不知道前行的路上有幾多風雨,可我們知道,前面的道路有風雨有泥濘,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能做的是接受現實,改變心態。

四、結語

從《 平凡的世界》 中的孫少平身上,我們可以看到 ,新時期的中國農民在改變世界也改變自我的征程中, 逐步從保守性、閉性的自足型農民向進取性、開放性的現代型農民轉變,是傳統農民文化品格的調整和新的農民文化品格的開創 ,標誌着中國農民從傳統向現代的嬗變。走過那個新舊交替的時代,反觀孫少平的人生道路,我們不難發現這位人物承載養作者對未來的希望,體現着作者對美好生活的訴求。當寒冬逐步消逝,春天逐步來臨時,一個全新的社會止在向人們招手,這個全新的時代包含養作者太多的夢想和希望,同樣也引起作者深刻的思考。無論人生的軌跡如何波折,我們每個人事實上都在不斷地成長,都在前進,我們無法預料前方可能出現的種種困苦,但是我們可以始終保持樂觀向

上的心態,對周圍的人和事報以真誠和關愛。孫少平這一形象的背後就是作者對人生道路的一種選擇和期盼。

[參考文獻]

[1]路遙.平凡的世界[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006.

[2]齊潘.論路遙《平凡的世界》的苦難意識[D].吉林大學2017.

[3]許埂.追尋與受難讀路遙的《平凡的世界》[J].小說評論.2017.

[4]4.王全勝.月論孫少平的精神世界.讀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有感.語數外學習(大學聯考語文)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