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安全生產注意事項

在高溫天氣裏連續超負荷工作容易導致人員中暑事故發生,要合理安排和調節作息時間,儘可能避開高溫時段生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溫安全生產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

高溫安全生產注意事項

高溫安全生產注意事項1

目前,已進入盛夏高溫季節,工作條件相對惡劣,作業人員勞動強度大,易出現過度疲勞、中暑現象,是事故多發時期。爲確保高溫季節生產安全,各企業負責人、安管員要重視以下幾項重點安全事項,並對全體員工進行安全培訓

1、各員工應嚴格遵守作息時間,禁止疲勞作業,防止因高溫天氣引發中署和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辦公室應配置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防暑降溫藥品

2、對員工工進行防降溫知識的宣傳教育,使員工掌握中暑症狀和緊急救助措施

3、戶外作業嚴禁赤膊和穿拖鞋上崗,應佩戴草帽等勞保護具,避免高溫日照曝曬。爲防止高處墜落,身體患有高血壓、心臟病,恐高症者不準進行高處作業;外腳手架、腳手板、安全網未同步跟上即安全條件不具備時,不準上高空作業

4、遇高溫、大雨、雷電和六級以上大風時,嚴禁在高處作業

5、定期對生產設備用電進行檢測,每天下班專職安全員拉斷電源,並巡查生廠車間

6、辦公室每天收集未來三至五天天氣情況,以對戶外作業進行合理安排調整。

高溫安全生產注意事項2

1.防暑降溫

秋季天氣高溫乾燥,連續超負荷工作容易造成中暑事故的發生。建議合理安排和調節作息時間,儘可能避開高溫時段生產,儘量減少超時加班生產,做到勞逸結合,保障身體健康。

2.個體防護

爲了保護特種作業人員在施工過程中的人身安全,作業人員仍須穿戴個人防護用品、安全帽,高空作業時繫好安全帶等,一些員工在工作過程中因炎熱放棄了穿戴。但是,一旦危險來臨連最基本的防護都沒有了,使得原本不是傷害很大的事故變得比較嚴重

3.用電安全

秋夏季是用電的高峯期,也是觸電事故多發期。要加強用電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嚴禁私自亂拉亂接電源;認真做好機器設備和安全防護裝置的維護、保養和檢測工作,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

4.防疲勞作業

秋夏季,溫度高,勞動強度加大,加上白晝時間長,員工容易出現睏倦、過度疲勞的狀況,容易發生事故。

5.防火防爆

秋夏季節氣溫高,容易發生爆炸和火災事故,所以要落實各項防火制度,配齊消防設施,嚴格控制明火作業,嚴禁私拉亂接電線,同時對易燃品要加強儲存和使用管理工作,特別是產生粉塵的車間 和煤礦,一定要做好通風工作,防止濃度超標發生爆炸事故。

6.壓力容器安全

不少企業都涉及氣焊、氣割作業,由於夏天氣溫高,高壓氣體在烈日的照射下溫度上升,體積膨脹,嚴重的會發生氣瓶爆炸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一旦發生爆炸還會帶來二次事故(比如說火災),使損失變大。

7.防泄露中毒

隨着秋夏季高溫天氣的來臨,有毒氣體揮發、擴散速度加快,接觸有毒氣體崗位的操作人員很容易發生有毒氣體中毒。爲此,要加強相關工作崗位人員的有毒氣體中毒防護工作。

8.密閉空間作業

秋夏天氣溫高,下水管道、檢查井、窖井、化糞池、泵房集水池、污水處理構築物等積存污水、污物的設施由於微生物作用、地勢低且相對封閉,容易產生沼氣。沼氣濃度高時,不僅會引起人員中毒, 而且有可能產生爆炸。

高溫安全生產注意事項3

針對當前盛夏季節高溫天氣持續增,多各行業、領域安全風險增大的嚴峻複雜形勢,省安辦就做好高溫期安全防範工作發佈提示。

強化隱患排查整治,切實築牢安全防線

持續高溫天氣對各行業領域安全生產造成不利影響,安全風險顯著增大。危險化學品方面,危險物質受熱易分解自燃,盛裝危險物質的容器受熱易爆炸,油漆等物質受熱易揮發形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氣體,中毒和燃爆風險增大;工貿方面,可燃粉塵受熱易引發粉塵爆炸等事故;有限空間方面,下水道清理、化糞池清掏等作業增加,容易引起中毒等事故,安全風險隨之增大。此外,高溫天氣易造成生產設施、設備運行異常和作業人員身心疲憊,易誘發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加之我省已進入主汛期,自然災害誘發生產安全事故的風險增加,安全生產形勢複雜嚴峻。

各地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增強做好當前安全防範工作的緊迫性,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全面分析研判高溫期的安全風險,逐項落實風險管控措施。要結合全省安全生產大檢查,組織企業迅速開展拉網式、地毯式隱患排查,按照“責任制+清單制+銷號制”進行隱患排查整改動態清零。要督促企業嚴格實行安全生產清單制管理,細化落實高溫期安全防範責任,切實將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到崗到人、到最小工作單元,嚴防高溫天氣引發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或次生災害事故。

加強火災防範處置,全力確保消防安全

夏季氣溫高,居民家庭和經營場所用電量急劇增加,空調等大功率電器使用增多且運轉時間較長,一些電氣設備和線路年久失修、使用不慎或長時間超負荷運轉,極易造成過熱和故障短路引發火災。電蚊香、電風扇等日常小家電使用頻率較高,也存在安全風險。居民使用蚊香驅蚊的頻率增加,點燃的蚊香使用不當可能引燃窗簾、牀單、衣物等可燃物從而引發火災。此外,夏季歷來是企業生產施工旺季,動火作業明顯增加,存在較大火災隱患。

各類企業的行業主管部門、消防等部門要督促企業開展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同時加強夏季消防安全宣傳,提高社會公衆和企業員工安全意識及自救互救能力。

各級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要結合高溫期風險特徵,組織開展針對性實戰演練,及時儲備更新應急救援物資裝備,做足安全生產應急準備,確保一旦發生事故,能及時、科學、有效救援,最大限度降低損失,堅決維護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

各地各部門(單位)要加強高溫期間的值班值守,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和重要崗位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平穩度夏。

精準研判風險變化,竭力避免意外發生

夏季歷來是各類意外事故(件)多發期。暑假期間學生外出游泳增多,野外淹溺風險增大。企業趕工期搶進度,工人在高溫條件下長時間作業,中暑風險增大;夏季皮膚潮溼多汗導致人體電阻減小,工人臨時用電作業的觸電風險增大。持續強降雨天氣,道路積水增多,各類私拉亂接電線絕緣措施不規範以及電線垂落,觸電風險增大。此外,極端惡劣天氣,雷電傷人事件風險增加。

教育部門及學校要加強學生的教育引導,督促家長加強暑期兒童的監護力度。

用人單位要按照國家有關部委聯合印發《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的規定,採取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輪換作業、適當增加高溫工作環境下勞動者的休息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室外作業等措施,保護勞動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電力行業管理部門和電力企業要加強對輸電線路的日常巡查及檢修維護,有效預防觸電事故發生。

氣象等部門要及時發佈雷電天氣預警和安全提示信息。

其他有關部門(單位)要督促分管行業領域企業落實高溫天氣的安全防範措施和員工人文關懷,切實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高溫安全生產注意事項4

一、高溫天氣作業安全注意事項

目前,盛夏高溫季節來臨,作業現場環境溫度高,工作條件相對惡劣,作業人員勞動強度大,易出現過度疲勞、中暑現象,是事故多發時期。爲確保高溫季節現場作業安全,現特將高溫天氣作業安全注意事項下發:

1、各單位、車間在佈置工作任務時,要充分考慮當日氣溫條件,並佈置好防暑降溫及安全注意事項。高溫天氣要根據具體工作任務、氣溫情況安排好作業人員以及佈置好防暑降溫安全注意事項。

①高溫天氣的認定

高溫天氣是指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臺站向公衆發佈的日最高氣溫35℃以上的天氣。

②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作業。

③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各單位安排員工室外作業時間不得超過5小時,並在12時至15時不得安排室外作業。

④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不含37℃)以下時,各單位應採取輪換作業制,縮短員工連續作業時間,並且不得安排室外作業員工加班。

2、高溫作業時,可採取以下措施進行高溫防護:

①高溫區域從事維修等高強度作業時,作業組人員至少3人以上,並至少安排1名管理人員在現場進行安全監控;牽涉到危險作業的,按規定辦理危險作業申請審批手續;

②高溫天氣,作業人員要儘量避免在強烈陽光下進行作業,確實需要長時間作業的點,要搭設遮陽設施;

③在高溫區域進行(維修)作業時,根據現場情況加裝軸流風機,達到散熱目的;

④夏季人員作業時,在高溫區域停留時間不宜過長,各單位應對高溫作業人員採取輪換式作業,讓作業員工得到充分休息。也可根據情況適當調整勞動休息制度,儘可能縮短在高溫區域的持續勞動時間;

⑤高溫天氣在設備內部等受限空間內的作業時,必須保證人孔門(通風口)常開,保持空氣流通,並安排專人進行安全監控;

⑥各單位、車間要爲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員工供給足夠的飲用水及防暑降溫藥品,各作業組在高溫天氣作業過程中必須攜帶好防暑降溫藥品及飲用水;

⑦員工作業過程中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輕度中暑症狀時,一定要停止作業,立即到陰涼、通風處休息,並服用防暑降溫藥品;出現重症中暑的情況,要立即彙報上級領導,請以求助醫務人員緊急救治;

⑧各業主單位、車間要向作業員工提供高溫區域作業必需高溫防護設備(如軸流風機等)和個人防護用品,並加強對高溫防護設備的維護和個人防護用品的管理;

⑨計劃檢修期間,業主單位要在檢修場所設立茶水點,供應茶水、綠豆湯、紫菜湯等防暑降溫飲品,安環科要根據氣溫情況提供瓶裝水,讓作業人員及時補充水分;員工在飲用防暑降溫飲品時,應有節制合理飲用,避免因飲用過量導致的腸胃不適;

⑩各部門員工值班室內的空調、電風扇等要確保完好,保證工人夏季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員工個人應注意加強營養,在高溫環境中勞動時,能量和蛋白質的消耗都比較多,所以應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食品。

二、防暑降溫知識

一、中暑症狀

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爲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溫、烈日曝曬外,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均爲常見的誘因。根據臨牀表現的輕重,中暑可分爲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們之間的關係是漸進的。

(一)先兆中暑症狀

1、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

2、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3、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4、輕症中暑症狀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

5、出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或出現四肢溼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

6、如及時處理,往往可於數小時內恢復。

(二)重症中暑症狀

顧名思義,是中暑中情況最嚴重的一種,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急生命。這類中暑又可分爲四種類型: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病。

熱痙攣症狀特點:多發生於大量出汗及口渴,飲水多而鹽分補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鈉濃度急速明顯降低時。這類中暑發生時肌肉會突然出現陣發性的痙攣的疼痛。

熱衰竭症狀特點:這種中暑常常發生於老年人及一時未能適應高溫的人。主要症狀爲頭暈、頭痛、心慌、口渴、噁心、嘔吐、皮膚溼冷、血壓下降、暈厥或神志模糊。此時的體溫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症狀特點:這類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樣,是因爲直接在烈日的曝曬下,強烈的日光穿透頭部皮膚及顱骨引起腦細胞受損,進而造成腦組織的充血、水腫;由於受到傷害的主要是頭部,所以,最開始出現的不適就是劇烈頭痛、噁心嘔吐、煩躁不安,繼而可出現昏迷及抽搐。

熱射病症狀特點:還有一部分人在高溫環境中從事體力勞動的時間較長,身體產熱過多,而散熱不足,導致體溫急劇升高。發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繼而無汗、呼吸淺快、脈搏細速、躁動不安、神志模糊、血壓下降,逐漸向昏迷伴四肢抽搐發展;嚴重者可產生腦水腫、肺水腫、心力衰竭等。

二、對策

中暑以後怎麼辦?

高溫中暑常發人羣爲:高溫作業工人、夏天露天作業工人、夏季旅遊者、家庭中的老年人、長期臥牀不起的人、產婦和嬰兒。若有人員中暑,其救護辦法爲:

1.立即將病人移到通風、陰涼、乾燥的地方,如走廊、樹陰下。

2.讓病人仰臥,解開衣釦,脫去或鬆開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溼透,應更換乾衣服,同時開電扇或開空調,以儘快散熱。

3.儘快冷卻體溫,降至38度以下。具體做法有用涼溼毛巾冷敷頭部、腋下以及腹股溝等處;用溫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冷水浸浴15至30分鐘。

4.意識清醒的`病人或經過降溫清醒的病人可飲服綠豆湯、淡鹽水等解暑。

5.還可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氣水。另外,對於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撥打120電話,請以求助醫務人員緊急救治。

三、防護

1、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爲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曬霜;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此外,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外出時的衣服儘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儘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2、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爲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

夏天的時令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爲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另外,乳製品即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

3、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牀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入夏常備的防暑藥

盛夏酷暑,高溫燥熱,常使人們食無味、睡不香,容易出現頭暈、頭痛、乏力,甚至噁心、嘔吐等症狀,爲了安全度夏,家庭準備一些防暑藥物是很有必要的,這些藥物有:

仁丹:能清暑祛溼。主治中暑受熱引起的頭昏腦脹、胸中鬱悶、腹痛腹瀉,也可用於暈車暈船、水土不服。

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適於中暑所致的頭昏、噁心嘔吐、胸悶腹瀉等症。

藿香正氣水:能清暑解表。適於暑天因受寒所致的頭昏、腹痛、嘔吐、腹瀉突出者。

清涼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療暑熱引起的頭昏頭痛,或因貪涼引起的腹瀉。

無極丹:能清熱祛暑、鎮靜止吐。避瘟散:爲防暑解熱良藥。能祛暑化濁、芳香開竅、止痛。

金銀花:具有祛暑清熱、解毒止痢等功效。可開水泡代茶飲。

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壓患者尤宜。以開水泡代茶飲。

荷葉:適宜中暑所致的心煩胸悶、頭昏頭痛者。有高血壓患者尤宜。以開水泡代茶飲。

常喝降溫飲品

預防中暑除了要注意身體狀況、環境、飲食和常備一些藿香正氣水、十滴水、仁丹等防暑藥品外,多喝防暑降溫飲料也是預防中暑的最佳方法之一。以下介紹幾種降溫飲品:

1.山楂湯。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千克水煮爛,放入白菊花100克燒開後撈出,然後放入適量白糖,晾涼飲用。

2.冰鎮西瓜露。西瓜去皮、去子,瓜瓤切丁,連汁倒入盆內冰鎮。然後用適量冰糖、白糖加水煮開,撇去浮沫,置於冰箱冷藏。食用時將西瓜丁倒入冰鎮糖水中即可。

3.綠豆酸梅湯。綠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爛,加適量白糖,晾涼飲用。

4.金銀花(或菊花)湯。金銀花(或菊花)30克,加適量白糖,開水沖泡,涼後即可飲用。

5.西瓜翠衣湯。西瓜洗淨後切下薄綠皮,加水煎煮30分鐘,去渣加適量白糖,涼後飲用。

6.椰汁銀耳羹。銀耳30克洗淨後用溫水發開,除去硬皮,與椰汁125克、冰糖及水適量,煮沸即成。

其他夏季防暑常識

1、少吃多餐:一頓飯吃的東西越多,爲了消化這些食物,身體產生代謝熱量也就越多,特別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們產生的代謝熱量尤其多;

2、吃辛辣食物:醫生認爲,儘管大熱天裏吃這些東西難以想象,但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內的熱量接收,提高血液循環,導致大量出汗,這些有助於降低體溫;

3、溫水沖澡:最好是用稍低於體溫的溫水沖澡或沐浴,特別是在睡前進行;

4、多喝水:醫生建議少飲酒多喝水,因爲酒精可能導致身體缺水,礦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選擇;

5、避免劇烈運動:劇烈活動將激活身體能量,增加內部溫度;

6、使用冰袋:可重複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膚溫度的工具,裏面預充的液體有降溫效果;

7、選好枕具:使用羽毛或絨毛枕頭,枕套最好是棉質的,合成纖維的枕套會積累熱量;

8、喝菊花茶:菊花茶能夠降溫醒腦;

9、涼水衝手腕:每隔幾小時用自來水衝手腕5秒,因爲手腕是動脈流過的地方,這樣可降低血液溫度。

三、雷電的常識

1、雷電的產生:雲層中帶電微粒相互磨擦,使用權一部分雲層帶負電荷,另一部分雲層帶正電荷。當電荷積累到一定數量時,雲層之間或雲層和地面之間就產生放電現象。放電過程中,產生白色電火花,併發出轟鳴聲,這不是閃電和雷鳴。

2、雷電的破壞:雷電的破壞主要是由於雲層間或雲和大地之間以及雲和空氣間的電位差達到一定程度時,所發生的猛烈放電現象。通常雷電有三種形式:直擊雷,感應雷,還應形雷。直擊雷是帶電的雲層與大地上某一點之間發生迅猛的放電現象。感應雷是當直擊雷發生後,雲層帶電迅速消失,地面某些範圍由於散流電陰大,出現局部高電壓或在直擊雷放電過程中,強大的脈搏衝電流對周圍的導線或金屬物產生電磁感應發生高電壓,而發生閃擊現象的二次雷。球隊形雷是球狀閃電的現象。

2.1 直擊雷破壞:當雷電直接擊在建築物上,強大的雷電流使建築物水份受熱汽化膨脹,從而產生很大的機械力,導致建築燃燒或爆炸。另外,當雷電擊中接閃器電流沿引下線向大地瀉放時,這時對地電位長高,有可能向臨近的物體跳擊,稱爲雷電“反擊”,從而造成火災或人身傷亡。

2.2感應雷破壞:感應雷破壞也稱爲二次破壞。它分爲靜電感應雷和電磁感應雷兩種。由於雷電流變化梯度很大,會產生強大的交變磁場,使得周圍的金屬構件產生感應電流,這種電流可能向周圍物體放電,如附近有可燃物就會引發火災和爆炸,而感應到正在聯機的導線上就會對設備產生強烈的破壞性。

2.3雷電波引入的破壞:當雷電接近架空管線時,高壓衝擊波會沿架空管線侵入室內,造成高電流引入,這樣可能引起設備損壞或人身傷亡事故。如果附近有可燃物,容易釀成火災。

二、預防雷擊的綜合措施

防雷擊的措施大體可分爲三種:

(1)建築物預防雷擊措施;

(2)家用電器防雷措施;

(3)人體預防雷擊措施。以此稱爲綜合防雷擊措施。

建築物預防雷擊措施

1、農村、城區的防雷方式不一樣:

(1)農村居民住宅區房前,房後電視杆(木,鐵兩種)分別在導體最高點引出接地線直接接地。

(2)城區一般居民住宅小區建築物裝避雷線或避雷針,一方面將需感生電荷經尖端放入空中,另一方面將接收的電流迅速流散大地可避免雷擊。

2、超高建築物和山區建築物,採用避雷帶和避雷網較好;現代化的高層建築物,可直接利用鋼筋混凝土預製件的鋼筋作爲接地裝置來防雷。

3、工業建築物入戶入與防雷感應接地裝置相連,鄰近一百米內,每二十五米左右接地一次,各衝擊接地電陰均不大於二十歐母;民用建築物入戶處絕緣子鐵腳接地,衝擊接地電陰不應大於三十歐母;除了平均年雷暴日,或低壓線路不高於周圍的建築物,或線路接地點距入戶處不超過五十米,且採用鋼筋混凝土杆及鐵桿幾趾情況外,低於架空線路的接戶線絕緣子鐵腳均宜接地,衝擊接地電陰不宜超過三十歐姆。

家用電器預防雷擊措施

(1)在相線與中性線之間裝一隻FYS-0.22KV金屬氧化物無間隙避雷器這不僅可以有效防雷,還可防止由於三相四線進戶中性線斷線引起中性點位移而產生的過電壓危及人身和家用電器安全。目前市場上還有加裝避雷器的家用電器如防雷電話機,電器插頭等,這是將體積甚小的金屬氧化物避雷器埋在家用電器中,使每件家用電器都通過低壓避雷器可靠接地。

(2)在低壓線路進入室內前安裝一組金屬氧化物無間隙避雷器,室內再裝防雷插座,構成三道保護。

(3)在低壓線進入室內第一根線杆上將支持絕緣子鐵腳步可靠接地,起放電間隙作用,降低侵入室內雷電過電壓的幅值。

(4)室外天線的饋線臨近避雷針或避雷針引下線時,饋線應穿金屬管線或採用屏蔽線,並將金屬管或屏蔽線接地。如饋線未穿金屬管,又不是屏蔽線則應在饋線上裝避雷器或放電間隙。

(5)雷雨夜,儘可能將家用電器的插頭拔下,不看電視,不聽收音機,不使用電話,有室外天線的,應拔下天線插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