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和武夷茶文化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從從古載”①。茶在道教末正式形成之前,便已和伸仙結了緣。如茶的發現,相傳爲“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毒,遇茶而解之”。道家發現武夷茶雲:“武夷真是神仙地,又產靈芝又產茶”②茶被視爲仙人所發現的神物仙品,他們稱茶爲“靈芽”或“仙草”。

道教和武夷茶文化

《雲笈七籤洞天福地》列武夷爲道教第十六真升元化玄洞天。據《神仙傳》載:“昔有神仙降此曰:予武夷君也,統錄地仙,受綰於此”。《武夷茶》開宗明義地指出:“相傳老人初獻茶,死爲山神享廟祀”。這位神人便是“飄然自號武夷君”的山伸③。

《武夷真君仙茶道祕笈》雲:“偉哉宗師(指武夷君),其君大法,實出乃家。走避秦政,其先兩湖。止於建南,其境仙遐。養氣延年,其功在茶。啜飲枕浴,其理太和。石泉瀹茗,其力除魔。修仙煉丹,其門最誇......”④。傳說仙祖錢鏗是夏商周三代重臣,受封於彭。入道之後,以茶馴氣,以茶養生:喝巖泉,契山花,食野果,活了八百歲,世稱彭祖。中國人尊稱爲長壽的象徵。彭祖有一兒子(一傳爲二子,曰武曰夷),自號武夷君,不願爲秦始皇渡仙入道,避秦害遁隱南蠻,棲止武夷山。教化百姓,栽種五穀,採製仙藥,濟世救民,隱居武夷一百八十餘年,飛昇之日,在修煉地架起布幔爲亭。會同皇太姥、魏王子騫十三真人等,以茶開設仙宴,宴請鄉人,告別“曾孫”而去。百姓尊稱武夷君,立廟祀之,這就是武夷之得名和幔亭宴之由來。

對於神話的傳說,我們不能一概斥之爲虛妄不經的東西。事實上,神話傳說的背後,有歷史的影子。正如保爾拉法格所指出:神話既不是騙子的謊言,也不是無謂的幻想的`產物,它們不如說是人類樸素和自發的思維形式⑤。

道教,乃是漢民族固有的宗教,形成於東漢。道教傳入福建時間很早。據《後漢書徐登傳》載:泉州道士徐登,精醫善巫,貴尚清儉。曾以茶濟世,據傳曾在蓮花山摩崖石刻“蓮花茶襟”,提出保護這一片的茶園。吳晉時,道士介琰曾住建安方山(今閩候縣境),從白羊公杜泌學“玄一無爲”之道,遺種“方山露芽”。《福建通志》“有芳茗源,今甌冶山。唐憲宗元和間(806-820)詔方山僧懷惲麟德殿說法,賜之茶。懷惲奏曰:‘此茶不及方山茶佳’,則方山茶得名久矣”⑥。秦時,祀武夷君以乾魚,祭物中已有祭祀的茶,這是福建最早以茶作爲敬神之用。凡道教宮觀多建於名山勝境,並且與茶葉產地有密切相連。因此,在我國江南丘陵山地,凡道教宮觀林立之處,也多爲栽種茶葉之地,名茶的產區,所以栽茶、製茶、品茗自然成爲道士們平日之樂事。同時,宮觀道士不但自己以飲茶爲樂,以茶藥治病爲善;而且提倡以茶待客,進而以茶作這祈禱,祭獻,齋戒直至成爲“驅鬼捉妖”的供品。我國古老的一些名茶,不少是道教徒最先種植發展起來。漢初,有甘露祖師吳理真雲遊至武夷山。帶去七株茶苗,植於蒙山上清峯。據《名山志》記載了孫慚《智矩寺留題》(古碑記)雲:“倚欄眺茶圃,昔有漢道人,分來建溪芽;寸寸培新土,至今滿蒙頂,品倍毛家譜⑦。”漢時建茶經過道人傳播至道教聖地,成爲唐代至今的名茶。

“武夷山,多青霞,武夷道士多種茶⑧”唐代呂純陽雲遊至武夷山,留有七言古詩一首,並種植茶樹於天遊觀。觀前有棵老茶樹,盤根虯結,旋繞於水石之間。每年,老茶樹發十數枝芽,道觀住持採製成茶,僅得二三兩,供神之用。觀中供着呂洞賓,因此將此茶稱“洞賓茶”。據說洞賓茶, “香而冽,粗葉盤曲如干蠶狀,色青翠如松蘿。新者但聞其清香,稍爲咀味,多則不宜。過一年後,於醉飽中烹嘗之,則清涼劑也⑨”。

武夷山九曲星村,盛產武夷茶,有五株茶樹,卻與衆不同,葉都是成對而生的。五株茶樹從上到下,大小一模一樣,茶質遠勝他樹,村裏人都說是天遊觀裏的呂洞賓大仙所栽,十分重視。每當春茶抽芽時,全村人集合起來抓鬮,選“頭首“(即主持茶事者),採茶之事,獨任其勞,採製成茶,先送官府十分之一,然後分給各家各戶,由於產量很少,每戶僅得半兩一兩而已。因此,家家珍藏之。留待遇病以茶醫治,或遇貴客拿來招待,這種茶被衆人稱“呂仙茶”或“呂岩茶”。民初,茶樹老死,純陽祠圯廢了。

“建溪有靈芽,能蛻仙人骨”。武夷山的道教真人,羽士如是說,連蘇東坡都說:“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風去”。唐代詩僧皎然《飲茶歌送鄭容》:“丹丘羽人輕玉食,採茶飲之生羽翼,名藏仙府也莫知,骨化雲宮人不識”。盧仝也有“七碗吃不得,頓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詩人們詠飲茶效果,總是離不開羽化成仙。“一懷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幾欲仙”。說明道教對茶文化的影響,貫穿今古。功不可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