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茶道及其現實意義

關於中國茶道及其現實意義介紹

關於中國茶道及其現實意義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藝的指導思想,是我們祖先以茶爲物質媒體,在長期的茶事實踐中,融入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所形成的,有關茶藝的理論體系。我國今古名茶的品種,總數不下六七百種之多,其質量之精美絕倫,花色品種之豐富多姿,堪稱世界之最。下面就關於中國茶道及其現實意義做一介紹。

在茶道中既包含了“克明峻德、格物致知、以身許國、窮通兼達”的儒家思想,也包含了“天人合一、寧靜致遠、道法自然、守真養真”的道家哲學理念,還包含了“茶禪一味、梵我一如、普愛萬物、見性成佛”的佛法真如。可以說茶道即是在日常的平凡生活中去體道悟道。茶道的理論淺到“不過是燒水點茶”,深到“思接千載,學貫三教,視通萬里”。在茶道中集中反映了中華民族平和敦厚、崇尚自然、重生樂生、追求怡真的民族個性。茶學者普遍認爲,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和、靜、怡、真”。其中“和”是中國茶道的哲學思想核心,“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不二法門,“怡”是中國茶道實踐中的心靈感受,“真”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下面我想着重談談中國茶道與民族傳統文化及其現實意義。

中國茶道與民族傳統文化

據現代科學證實,茶葉中含有蛋白質、脂肪、茶多酚、咖啡鹼、脂多糖和十多種維生素等各種成分多達600多種,富有營養,能調節生理功能,具有多方面的保健作用和藥理作用。歷代學者根據約500種古代文獻資料的記載和研究成果,將茶的功效歸納爲“二十四功效”,包括:少睡,安神,明目,清頭目,止渴生津,清熱,消暑,解毒,消食,醒酒,去肥膩,下氣,利水,通便,治痢,去痰,怯風解表,堅齒,治心痛,療瘡治瘻,療飢,益氣力,延年益壽,其他。現代生物醫學研究的發展,更加延伸了飲茶防治人類疾病之功效,諸如預防糖尿病、降血壓、防癌抗癌等等。茶可謂具有“厚德載物”之秉性。道寓於器,道在器中,茶本身所具有的豐富內涵,使茶與道得到融合、昇華,與“文以載道”同,“茶以載道”得以成立,茶道成爲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茶飲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修煉身心,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因此我國曆代社會名流、文人騷客、商賈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爲榮,特別喜好在品茗中,吟詩議事、調琴歌唱、弈作畫,以追求高雅的享受。古人把飲茶的好處歸納爲”十德”:即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中國人不輕易言道,在中國飲食、玩樂諸活動中能昇華爲“道”的只有茶道。茶道最早起源於中國。中國人在唐朝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爲一種修身養性之道。秦漢時期的《神農食經》已記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唐《茶經?一之源》:“茶之爲用,味至寒,爲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在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是以修道、行道爲宗旨的飲茶藝術,是飲茶之道和飲茶修道的統一。茶道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備茶品飲之道,即備茶的技藝、規範和品飲方法;二是思想內涵,即通過飲茶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把思想昇華到富有哲理的、關於世界人生本體根據的、道的境界。也可以說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把當時所倡導的道德和行爲規範寓於飲茶的活動之中。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茶道”以茶爲媒,通過沏茶、賞茶、飲茶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增進友誼、學習禮法、品味人生、參禪悟道,達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完善,達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茶道所追求的是超越性與和諧性的有機統一。人的生存是現實的,也是超越的。處於現實中的人力求超越現實,克服現實的缺陷,擺脫現實的束縛,讓身心得到解放和自由,讓情感得到宣泄和昇華。茶道首先追求在虛靜玄觀之中,通過直覺體悟達到對人生、對功利的精神上的超越。

中國茶道思想是融合儒、道、佛諸家精華而成。“一生爲墨客,幾世作茶仙”的陸羽接受儒、道、佛諸家影響,並能夠融合諸家思想於茶理之中。把諸家精華與唐代文化的特色結合起來,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基礎,首創中國茶道精神。在陸羽的筆下,飲茶決不象烹肉、熬粥一樣,爲食而食,爲生而食,而是把物性與人性融合在一起。飲茶不只是一個物質過程.更重要的是一個精神享受、精神陶冶、直覺體悟的過程,強調在茶事之中精行儉德,進行自我修養,陶冶情操,養成茶人品格。茶聖陸羽,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全力倡導和推行的茗飲方式,可令飲者能細心領略茶之天然特性;在茗飲中與清談、賞花、玩月、撫琴、吟詩、聯句相結合,旨在創造出一種清逸脫俗、高尚幽雅的品茗意境。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爲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閒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爲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閒潔,韻高致靜......”

“入於儒,出於道,逃於佛”,儒與道、佛合摻互補,是古代士人精神上的生態平衡學。儒家思想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支配其社會觀念和倫理觀念。而道、佛兩家所宣傳的、以自我精神解脫爲核心的適意人生哲學,以及像閒雲野鶴一般自然恬淡、無拘無束的生活情趣和清靜虛明、無思無慮的心理境界,對士人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滲透力。他們以老莊和禪宗哲學思想爲基礎,以求得精神上的超越和解脫,通過品茗、琴棋書畫等修身養性方法加深涵養,以剋制、忍讓求得內心世界的平衡,保持感情與心理的和諧穩定。內在心性上的澄澈虛靜。清心寡慾,就會表現爲外在風度上的雍容大度,寬厚謙和,與人無爭,怡然自樂,汰盡浮躁,歸復天然。茶適應了中國士人“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的性格和追求。茶使人產生一種神清氣爽、心平氣和的心境。當某些人經過仕途的坎坷、人生的磨難以後,他會從茶的清醇淡泊中品味人生,返樸歸真。

在茶道中,靜與美常相得益彰。古往今來,無論是羽士還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歸地把“靜”作爲茶道修習的必經之道。因爲靜則明,靜則虛,靜可虛懷若谷,靜可內斂含藏,靜可洞察明澈,體道入微。可以說:“欲達茶道通玄境,除卻靜字無妙法”。道家主靜?儒家主靜?佛教更主靜。中國茶道正是通過茶事創造一種寧靜的氛圍和一?空靈舒靜的心境?當茶的清香靜靜地浸潤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個角落的?候?你的心靈便在虛靜中顯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靜中昇華淨化?你將在?靜中與大自然融涵玄會?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寫道:“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清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文字五千卷”,是指老子五千言《道德經》。三碗茶,唯存道德,此與皎然“三飲便得道”義同。四碗茶,是非恩怨煙消雲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羽化登仙。“七碗茶”對茶道直覺體驗的細節作了詳盡的描寫,其中包含着莊子道家混同物我,順乎自然,超越人生,大徹大悟的精神。“七碗茶”流傳千古,盧仝也因此與陸羽齊名。

“和”是中國茶道的靈魂,是中國茶道的哲學思想核心,也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學理念。和而陰陽相調,和而五行共生,和是中庸之道,和乃“天人合一”。茶道的“和”其實就是“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的中國儒佛道三家思想雜糅的具體體現。中國茶道就是通過茶事過程,引導個體在美的享受過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養以實現和諧安樂之道。陸羽在《茶經》中指出,凡茶有九難“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因而茶事活動是綜合、協調“茶、水、器、火、境”各項要素的複雜過程;再者,風爐用鐵鑄從“金”;放置在地上從“土”;爐中燒的木炭從“木”,木炭燃燒從“火”;風爐上煮的茶湯從“水”。煮茶的過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並達到和諧平衡的過程。

儒家思想是中國茶道思想的主體,是提攜諸家思想的綱領。儒家的思想要求我們不偏不倚地看待世界,這正是茶的本性,儒家把“中庸”和“仁禮”思想引入中國茶道,主張在飲茶中溝通思想,創造和諧氣氛,增進彼此的友情。飲茶可以更多地審己、自省,清清醒醒地看待自己,認識別人。各自內省的結果,是加強理解,促進和諧,增強友誼。在儒家眼裏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當,和是一切恰到好處,無過亦無不及。儒家對和的詮釋,在茶事活動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泡茶時,表現爲“酸甜苦澀調太和,掌握遲速量適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是表現爲“奉茶爲禮尊長者,備茶濃意表濃情”的明禮之倫。在飲茶過程中表現爲”飲罷佳茗方知深,讚歎此乃草中英”的謙和之禮。在品茗的環境與心境方面表現爲“普事故雅去虛華,寧靜致遠隱沉毅”的儉德之行。

作爲佛教中國化、簡易化、世俗化的禪宗也創造了飲茶文化的精神意境。所謂“茶禪一味”也就是說茶道精神與禪學相通。從哲學觀點看,禪宗強調自身領悟,“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即所謂“明心見性”,主張所謂有即無,無即有,重視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教人心胸豁達些,而茶能使人心靜,不亂,不煩,有樂趣,但又有節制,佛教提倡坐禪,飲茶可以提神醒腦,驅除睡魔,有利於清心修行,與禪宗變通佛教清規相適應。所以,僧人們不只飲茶止睡,而且通過飲茶意境的創造,把禪的哲學精神同茶結合起來。茶文化實際上構成了中國佛教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僧侶們以茶供佛,以茶待客,以茶饋人,以茶宴代酒宴;於是,逐漸形成了一整套莊嚴肅穆的茶禮,尤其是佛教節日,或重要的法會都舉行較大型的茶宴。唐時有的寺院還可以爲仕宦各界迎親送友設置佛門禮儀的茶宴。宋代在敕建的寺院,遇到朝廷賜欽袈、錫杖、法器時都舉行隆重慶典,往往用盛大的茶禮以示慶賀。日本茶道即是以禪宗義理爲靈魂,倡導“和、清、靜、寂”的茶道精神。

唐代著名詩僧皎然在他的“三飲詩”裏將禪學、詩學、儒家思想三位一體表現得淋漓盡致。“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既爲除昏沉睡意,更爲得天地空靈之清爽。“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撒輕塵”,自己心神清靜便是通佛之心了,飲茶爲“清我神”,與坐禪的意念是相通的,達到“迷即佛衆生.悟即衆心佛”的境界。“三飲便得道,何需苦心破煩惱”,實現了“靜心”、“自悟”的禪宗主旨。皎然把這一精神貫徹到中國茶道中.道家、佛家在茶中溶進了“清靜”思想,希望通過飲茶把自已與山水、大自然、宇宙融爲一體,在飲茶中求得美好的韻律、精神開釋,這與禪的思想是一致的。但這與印度佛教相去甚遠,在印度佛教看來,今生永不得解脫,天堂纔是出路,當然飲茶無濟於事。然而中國的佛教禪宗,主張“頓悟”、“大覺大悟”,在茶中得到精神寄託,也是一種“悟”,所以說,飲茶可以得道,茶中有道,佛與茶便連結起來,佛理與茶理便有共同之處。儒家在仕途的坎坷中以茶培養自己超脫的品質,道家在茶中尋求一種空靈虛無的意境。三家在求“靜”、求豁達、明朗、理智方面在茶中尋找到一致。

茶道之現實意義

茶是色、香、味、形四美俱全之物,正可與人們追求真善美、追求超越的精神相契合;茶道的“和、靜、清、儉”精神,恰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及人的全面發展要求相適應。因此,現代社會弘揚茶道有着積極、深遠的意義。

三千年道統在中國歷史上曾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到了近現代在西方理性主義的衝擊下,亦曾被徹底否決。但當今隨着社會的發展,矛盾衝突的日益加劇,天地人道和諧共處的問題已成爲擺在人類面前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人類社會正處於一個大變革的時期,機遇與危機都是前所未見的,人類生存狀態處於尖銳的矛盾之中:?方面,新科技革命使人類擁有徵服自然的巨大能力,積累了超過以往世紀總和的物質財富,展現出十分誘人的發展前景。另一方面,人的異化程度有增無減,現代文明創造的物質力量已達到可於瞬間毀滅人類的水平,這是“外在危機”;同時.現代文明形成的種種異己力量也在摧毀人的心靈,導致人的異化,“使人背離了他的真正目的”,“阻礙人的成長”,這是“內在危機”。於是,追求經濟增長、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進步三者協調共進的“可持續發展”,日漸成爲世人的共識。人類的使命並不只是謀求在物質上掌握世界,從提高人類生存質量的意義上說,物質增長不是進步的目的,而只是未來進步的一個前提條件,通過這一手段的運用,使人類能夠在精神上掌握自身,達到精神與物質的和諧統一。

茶道所蘊涵的超越、和諧、儉省等精神是值得我們大力弘揚的。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核心就是“和諧”,就是謀求經濟、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維持新的平衡,協調發展,即指從那種根深蒂固的動物性的、重佔有的、片面的生存觀念提升到注重生存意義與生命質量,強調人、社會、自然全面協調發展因而具有自我反思、約束及調節機制與效應的屬人的生存觀念,求得各方面的'和諧發展,步調一致,做到當前發展與未來發展相結合,當代人利益與後代人利益相結合,發展經濟與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相結合,使我們的子孫後代能持續發展和安居樂業。

有的理性主義者認爲,茶道以直覺體悟爲認知手段,不合於邏輯推理,是非理性的東西,因而應當擯棄。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當今世界的重大理論課題之一,就是在人與社會發展中如何合理地協調理性與非理性的關係。關於中西傳統文化表現的理性主義與非理性主義的問題,也是一個爭論很多誤解亦很多的問題。特別是,我國大陸學術界在相當長的時間裏,表現出祟尚理性主義同時貶低甚至否定非理性主義的理論傾斜。彷彿只有理性主義纔是真、善、美的創造者,而非理性主義則只能產生假、醜、惡。這種理論是站不住腳的。無論對於個體人的思維,還是作爲人類的思維,其具體過程,儘管有以理性或以非理性爲主導的傾向,但在思維的全過程和思維的本性上,兩者都是缺一不可的。事實上,對於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理性與非理性都是不可缺少的。把中國近現代的落後,簡單地歸之於非理性主義,是荒唐的。我們知道,西方的理性主義傳統,並沒有使西方的中世紀發出光彩,而中國的非理性主義傳統,卻使中國在中世紀創造出當時舉世無雙的燦爛文化。就是說,從學理上看,理性與非理性並沒有哪個高哪個低的價值區分。對於人和社會的發展,理性與非理性都是不可缺少的,並且是不可互相替代的。在西方,從近代到現代由於理性主義被強調得過了頭,出現理性異化,如科學主義與技術主義使科學技術反過來統治人,壓抑人的全面發展,從而又有意志主義、存在主義等非理性主義思潮的興起,至今方興末艾。這也有力地證明理性與非理性是不可替代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同爲中華民族傳統精神,相輔相成。人既需激烈、昂奮、粗獷、豪放的陽剛之秉賦,也需平和、寂靜、清悠、素儉、精進的陰柔之素質,陰陽共濟,剛韌並存,乃有助健全人格之養成。酒性爲陽,飲酒助豪情,茶性爲陰,品茶添清雅。一俠一隱,一個熱烈,一個冷靜,故茶對人性的完善,有獨特價值。

人們在功利生活中,難免產生浮躁、庸惰、焦慮、內心衝突等消極心理,心靈復歸清靜、恬淡和振作,是人所企求的心理需要。目前,我國正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躍遷,又值經濟體制轉軌,人們對競爭的激烈、生活節奏的緊張和人際疏離已有深刻體驗,故人性復歸的衝動尤顯迫切。茶的儉淡、精清、恬靜、沖和的特質,與此種心理需要正相契合,故“茶道”內容,應反映現實社會處境下人們的心靈渴求,引導人們追求品茶精神境界,使品茶生活成爲人生旅途的“綠色棲所”:茶香飄處,收斂奢欲,洗心滌煩,振作向上,消除情乏,自我整合,人倫和諧,其樂融融。

以上就是關於中國茶道及其現實意義介紹,希望對大家瞭解這一知識有所幫助。

兩生花-佛教與茶道

佛教和茶早在晉代結緣。相傳晉代名僧慧能曾在江西廬山東林寺以自制的佳茗款待擎友陶淵明“話茶吟詩,敘事談經,通宵達旦”。佛教和茶結緣對推動飲茶風尚的普及並向高雅境界以至發展到創立茶道,立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一)佛教的傳播與中國化

佛教的傳人: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漢未,自印度傳入中國。東漢初,在封建統治階級中間流行,宣揚“人死精神不滅”,因果報應,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妄言,不飲酒,慈悲爲本,行善修道等等教義。由於當時戰亂頻繁,硝煙四起,人民生命塗炭,勞苦大衆,富貴榮祿者都可以從佛教教義中得到精神上的慰藉;統治階級則可以利用佛教麻醉人民,因而傳播很快。佛教的傳播者認識到,要使佛教在中國紮根必須與中國國情相揉合。佛教傳入中國後,爲了求生存與發展,還在思想意識形態和教義上竭力吸收我國傳統文化,並互相滲透互爲影響,成爲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東晉後期,佛教領袖慧遠竭力把儒家封建禮教和佛教因果報應溝通起來,宣揚孝順父母,尊敬君主,是合乎因果報應教義的。並直接提出“佛儒合明論”。隋唐時代一些佛教宗派,是調合中國傳統思想而創立的,華嚴宗學者宗密用《周易》“四德”(元、亨、利、貞)調合佛身“四德”(常、樂、我、淨)。以“五常”(仁、義,禮、智、信)調含“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飲酒、不安言)力圖兩者相融臺,調臺儒家的趨勢越來越強烈。宋元明清時代,更加註意調合中國傳統思想。北宋天台宗學者智園,宣揚“非仲尼之教,則國無以治,家無以寧,身無以安”。而“國不治,家不寧,身不安,釋氏之道,何由而行哉?”他還提出“修身以儒,治心以釋”的儒釋共爲表裏的主張,因而發展成爲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宗教。 (二)茶道的創立與佛教的滲透

茶道的創立:中國是茶的故鄉,歷史悠久,光輝絢麗,但“茶道”一詞,很長被人們所遺忘,竟發展到日本學者曾向國人提出“中國有沒有茶道?”荒謬而富諷刺的笑話。對中國茶道的創立,學術界說法下一。有引陸羽《茶經》“精行儉德”四字。有引《封氏見聞記》“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請注意,時在晚唐)有“中國明初朱權自創的茶道”等等。百花齊放,可見大家都在深入的研究,形勢喜人。

陸羽,擅長種菜種茶,首創餅茶炙烤“三沸”煮飲法,對茶的功效論述甚詳,對茶的品飲他側重精神方面的享受,無疑他是我國茶道的奠基人。但遺憾的是他在《茶經》中沒有明確提出“茶道”這個詞,令人費解。 根據筆者手中資料,“茶道”一詞最早是中唐時期江南高僧皎然在《飲茶歌·逍崔石使君》一詩中明確提出來的,詩中雲:

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看陶潛籬下時。

崔候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這是一首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詩篇,“三飲”神韻相連,層層深入扣緊,把飲茶的精神享受作了最完美最動人的歌頌,不但明確提出了“茶道”一詞,而且使茶道一開始就蒙上了濃厚的宗教色彩,是中唐以湖州爲中心的茶文化圈內任何僧侶、文人所不可匹敵的。結合皎然其他重要茶事活動,所以筆者認爲皎然是中國禪宗茶道的創立者。 由於祕藏了1100多年的唐代宮廷茶具在法門寺重現天日,學術界認爲唐代實際存在着宮廷茶道、僧侶茶道、文人茶道等多元化各具風格的茶道,從而論證唐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輝煌璀璨,這是學術界研究的一個突破性進展。但在三種茶道中,筆眷認爲僧侶茶道是主要的,其魅力和影響力都超過前二種茶道。

佛教對茶道的滲透,史料中有魏晉南北朝時期丹丘和東晉名憎慧遠嗜茶的記載。可見“茶禪一味”源遠流長。但形成氣候筆者認爲始啓中唐。

中唐時期,雖然經歷了七、八年政治動亂,相繼又出現了“中興”時期,由於北方民生凋敝,國家財源發生危機,有識之士認識到南方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土壤肥沃,資源豐富,大面積的土地特別是山區沒有得到合理開發利用,潛力很大,因而動員全民墾荒,擴大糧食作物等種植面積,增加國家稅賦收入,收到顯著效果,茶葉生產也就是在這種形勢下蓬勃發展起來的。這是茶道形成的社會基礎。 陸羽“更隱茗溪”後,以湖州爲中心,積極開展茶事活動,與皎然、李冶、顏真卿、孟郊等名僧賢達交往密切,他們談經論道,品茗賦詩。從而推動了茶道的形成和發展,筆者認爲湖州是茶道的發祥地。

茶道的興起,推動了寺院中茶會、茶宴和各種形式茶道的流行。唐代茶事詩中各有描述,因限於篇幅,摘句抄錄於後:

武元衡:虛室晝常俺,心沅知悟空。禪庭一雨後,蓮界萬花中。時節流芳暮,人天此會同。不知方便理,何路出樊籠。

皎然:喜見幽人會,初開野客茶。

李嘉祐:虛室獨焚香,林空靜馨長。啜茗翻真偈,燃燈繼夕陽。

杜牧: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揚落花風。

張籍九:星臺下煎茶別,五老峯前覓寺居。

司空圖:茶雁添詩句,天清瑩道心。只留鶴一隻,此外是空林。

李鹹用:空門少年初志堅,摘芳爲藥除睡眠。

靈一: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從以上詩句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寺院中茶味的芳香和濃烈,僧侶敬神、坐禪、唸經、會友終日高不開茶。禪茶道體現了良然、樸素、養性、修心、見性的氣氛,也揉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感情。唐僖宗以皇家最高禮儀祕藏,在法門寺地宮金銀系列茶具從設計、塑造和擺設的位置(和佛骨舍利同放在後室)更令人信眼地認識到“茶禪一味”的真諦。

禪宗茶道到宋代發展到鼎盛時期,移值到日、韓等國,現在已向西方世界傳播中,對促進各國文化交流做出了努力。

四大茶道之禪宗茶道

生活文化背景不同便形成中國四大茶道流派。貴族茶道生髮於“茶之品”,旨在誇示富貴;雅士茶道生髮於“茶之韻”,旨在藝術欣賞;禪宗茶道生髮於“茶之德”,旨在參禪悟道;世俗茶道生髮於“茶之味”,旨在享樂人生。

僧人飲茶歷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於叢林修持,由“茶之德”生髮出禪宗茶道。僧人種茶、製茶、飲茶並研製名茶,爲中國茶葉生產的發展、茶學的發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勞。日本茶道基本上歸屬禪宗茶道,源於中國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明代樂純著《雪庵清史》並列居士“清課”有“焚香、煮茗、習靜、尋僧、奉佛、參禪、說法、作佛事、翻經、懺悔、放生……”,“煮茗”居第二,竟列於“奉佛”、“參禪”‘之前,這足以證明“茶佛一味”的說法是於真萬確。

和尚飲茶的歷史由來已久。《晉書·藝術傳》記載: 敦煌人單道開,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有鬆、桂、蜜之氣,所飲茶蘇而已。

這是較早的僧人飲茶的正式記載。單道開是東晉時代人,在螂城昭德寺坐禪修行,常服用有鬆、桂、蜜之氣味的藥丸,飲一種將茶、姜、桂、桔、棗等合煮的名曰"茶蘇"的飲料。清欽是宋代以後的事,應當說單道開飲的是當時很正宗的茶湯。

壺居士《食論》中說:苦茶,久食羽化,與韭同食,令人體重。

長期喝茶可以“羽化”,大概就是唐代盧金所說的“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與韭菜同食,能使人肢體沉重,是否真如此,尚無人驗證。作者壺居上顯是化名,以“居上”相稱定與佛門有緣。

僧人飲茶已成傳統,茶神出釋門便不足爲怪。

陸羽生於唐開元二十一年(733),抓抓墜地便落於佛的懷抱。《天門縣誌·陸羽傳》載:或言有借晨起,聞湖畔羣雁喧集,以翼覆一嬰兒,收畜之。 陸羽3歲時育於竟陵龍蓋寺,由主持增智積撫養,9歲跟積公學佛,11歲逃離寺院,隨雜戲班子流落江湖,並學習雜藝,有所成。28歲後交了個和尚朋友,就是詩人皎然,又稱“釋皎然”、“僧皎然”,28歲以後長住湖州標山那一帶。陸羽自小就跟着積公學習煮茶技藝,並迷上了這門技藝,終於在建中元年(780)48歲時,在湖州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陸羽能寫成此書與他長期在茶區生活有關,但主要得益於佛門經歷。可以說,《茶經》主要是中國僧人種茶、製茶、烹茶、飲茶生活經驗的總結。中國茶道在寺廟香火中薰過一番,所以自帶三分佛氣。 僧人爲何嗜茶?其茶道生髮於茶之德。佛教認爲“茶有三德”:坐禪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幫助消化;茶可抑制性慾。這三條是經驗之談。釋氏學說傳入中國成爲獨具特色的禪宗,禪宗和尚、居上日常修持之法就是坐禪。要求靜坐、斂心,達到身心“輕安”,觀照“明淨”。其姿勢要頭正背直,“不動不搖,不委不倚”,通常坐禪一坐就是三月,老和尚難以堅持,小和尚年輕瞌睡多,更難熬,飲茶正可提神驅睡魔;飯罷就坐禪,易患消化不良,飲茶正可生津化食;佛門雖清淨之地,但不染紅塵亦辦不到,且不說年輕和尚正值青春盛期難免想入非非,就是老和尚見那拜佛的姣姣女子亦難免神不守舍,飲茶既能轉移注意力、抑制性慾,自當是佛門首選飲料。

僧人的另一個突出貢獻就是種茶,培植名茶。茶產于山谷,而僧佔名山,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茶。最早的茶園多在寺院旁,稍晚纔出現民間茶園。 古代多數名茶都與佛門有關。如有名的西湖龍井茶。陸羽《茶經》說:“杭州錢塘天竺、靈隱二寺產茶。”宋代,天竺出的香杯茶、白雲茶列爲貢茶。乾隆皇帝下江南在獅峯胡公廟品飲龍井茶,封廟前18棵茶樹爲御茶。宜興陽羨茶在漢朝就有種植。唐肅宗年間(757--762)一位和尚將此茶送給常州刺史(宜興古屬常州)李棲駕。茶會品飲有陸羽出席,陸羽稱“陽羨紫筍茶”是“芳香冠世產”。李刺史心有靈犀一點通,便建茶會督制陽羨茶進貢朝廷,自此陽羨茶點了“狀元”,身價百倍。顯然,陽羨茶的最早培植者是僧人。

屯溪綠茶站名松蘿茶,是一位佛教徒創制的。明代馮時可一《茶錄》記載:“徽郡向無茶,近出松蘿萊最爲時尚。是茶始於一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製法。其後於松蘿結庵,來造山茶於庵焙制,遠跡爭市,價倏翔涌,人因稱松蘿茶。”

武夷巖茶與龍井齊名,屬烏龍茶系,有“一香二清三甘四活”之美評。其中又以“大紅袍”爲佳。傳說崇安縣令久病不愈,和尚獻武夷山茶。這位縣官飲此茶後竟出了奇事,一百病全消。爲感激此茶濟世活人之德,縣官親攀茶崖,把一件大紅豔披於茶樹之上,故此茶以“大紅袍”名之。不論此說是否合情理,武夷茶與佛門有線則是真實無僞的。

安溪鐵觀音“重如鐵,美如觀音”,其名取自佛經。

普陀佛茶產於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浙江舟山羣島的普陀山。僧侶種茶用於獻佛、待客,直接以“佛”名其茶。

廬山雲霧原是野生茶,經寺觀廟宇的僧人之手培植成家生茶,並進入名茶系可。

君山銀針產於湖南嶽陽君山。《巴陵縣誌》記載:“君山貢茶自清始。每歲貢18斤。穀雨前知縣遣山僧採製一旗一槍,白毛茸然,俗稱白毛尖。”此茶仍由僧人種植。

黃山毛峯是毛峯茶中極品。《黃山志》載:“雲霧茶,山僧就石隙微土間養之,微香冷韻.遠勝匡廬。”雲霧茶就是今之黃山毛峯。

桂平西山茶初產於西山觀音巖下。惠明萊因浙江惠明寺而得名。 別說產於中國的茶,就是日本的茶也是由佛門僧人從中國帶回茶種,在日本種植、繁衍併成世界重要產茶國之一。

見之於文字記載的產茶寺廟有揚州禪智寺、蒙山智炬寺、蘇州虎丘寺、丹陽觀音寺、揚州大名寺和白塔寺、杭州靈隱寺、福州鼓山寺、一天台雁宕山天台寺、泉州清源寺,衡山南嶽寺、西山白雲寺、建安能仁院、南京棲霞寺、長興顧清吉祥寺、紹興白雲寺、丹徒招隱寺、江西宜慧縣普利寺、岳陽白鶴寺、黃山鬆谷庵、吊橋庵和雲谷寺、東山洞庭寺、杭州龍井寺、徽州松蘿庵、武夷天心觀等等。

毫不誇張地說,中國茶的發現、培植、傳播和名茶的研製,佛門僧人立下不世之功。

茶道與禪道關係

茶道與禪道關係

周作人認爲,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說,可以稱作爲忙裏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現實中享受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那麼茶道與禪道有什麼關係呢?下面就茶道與禪道關係做一詳細介紹。

茶,清淨茶;心,平常心。以平常心品清淨茶,以清淨茶養平常心。佛法、禪機,人生的妙諦,盡在區區的杯茶之中了。

“茶”字的字型是“草木之中有一人”,即人在自然之中。“人非有品不能閒”。只有有品之人,才能放下身心,融入自然。“一杯爲品,二杯爲解渴。”(《紅縷夢》中妙玉論飲茶)品茗,其妙處正在於“品”。飲酒爲“醉鄉”,品茶爲“醒鄉”。從“醉鄉”中覺醒過來,進入清純的“醒鄉”,才能體驗人生,品味人生。

茶道精神的“和、敬、清、寂”,以出世的品格標舉着普世的道德:爲人平和、處世恭敬、品質清潔、身心靜寂,這是傳統的儒、道、釋最高的修身養性的境界,通過茶道禪道,在現代生活中的典型運用,是現代人精神生活的一個範本。

“佛法存於茶湯”,存在於日常生活中。在一杯茶中感受到禪意,吃茶時吃茶,將我們的身心安住於當下,同時終日吃茶不沾一滴水,灑脫無執,即可將生命的每一個瞬間化爲永恆,“萬古長空,一朝風月”,這就是“茶禪一味”的三昧。

以上就是關於茶道與禪道關係的介紹,希望對大家瞭解這一知識有所幫助。

茶禪與人生感悟

茶禪與人生感悟

根據《中國茶葉大辭典》對“茶禪一味“這一條目的註解,以河北茶史上東晉時僧人單道開飲茶、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史料、唐代禪門“吃茶去“公案爲藍本來着重詮釋。茶禪入性明心見境在中國茶葉博物館和長興大唐貢茶院的文字展示中,都把中國禪和茶相合之地指向河北臨漳昭德寺。河北趙州“吃茶去“公案被奉爲中國茶禪文化和“茶禪一味“的金科玉律和經典。

茶蘊禪意,只在平常之間茶蘊禪意,只在平常之間茶與禪一直有着神祕的關聯,茶意可通禪,至於是漸悟還是頓悟,就要看個人造化了。傳說達摩祖師面壁九年,出關後眼皮無法張開,便把它們撕了下來,丟在地上,那地方長出一株矮樹。他的弟子們摘下樹上的樹葉泡水飲用,發現這水竟然神奇異常,可以令坐禪的人保持頭腦清醒,神志清明,能更透徹地領悟佛的真諦,於是便有了“禪茶“一說。有人說,會喝且能有茶喝並能品味出禪意的人是種灑脫,無茶而能直入禪趣的人是種超脫,有茶而不拘泥於茶趣或是禪趣的人是種超越,無茶而能處處與茶道禪心相應的人則是奇蹟。在我們看來,品茶悟禪無須刻意,禪意佛心也並非深不可測的玄機。一花一世界,一茶一人生,其中真味,便在這一飲一食的平常之間。

我們安排茶席,有茶壺、茶則、茶葉、茶碗之類,有些必不可少,自然不可或缺。而有些可有可無,則一概不列。儉約是一種美,留下空白,是爲美留下時機、局面和想象。茶道不宜繁雜、瑣碎,因爲這背離茶道歷史和文化本質。茶道之中的空白和簡約日本人倉岡天心所寫《說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茶師千利休看着兒子少庵打掃庭園。當兒子完成工作後,茶師卻說:“不夠乾淨。“要求他重做一次。少庵於是再花了一個小時掃園。然後他說:“父親,已經沒事可做了。石階洗了三次,石燈籠也擦拭多遍。樹木衝灑過了水,苔蘚上也閃耀着翠綠。沒有一枝一葉留在地面。“茶師卻斥道:“傻瓜,這不是打掃庭園最佳方法。這像是潔癖。“說着,他步入園中,用力搖動一棵樹,抖落一地金色、紅色樹葉。茶師說,打掃庭園不只是要求清潔,也要求美和自然。

峨眉山萬年禪茶文化

峨眉山萬年禪茶文化

據可考的古典文獻,峨眉山茶事活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峨眉地區最早出現的原始農耕。最先將峨眉山森林中野生古茶擇而飲之的,是遠古農耕時期紛至沓來覓尋長生不老修行之術的中國遠古原創道教人物。下面就峨眉山萬年禪茶文化做一介紹。

峨眉山萬年禪茶文化然而到了隋唐以後,佛教的興盛和寺院經濟的擴展以及當時的土地制度,佛門的種茶制度得到了繁榮的發展。相傳,這個峨眉山佛門"三道茶"的茶訣,源於南北朝時期駐錫峨眉山洪椿坪的中印度高僧寶掌和尚"一日三啖"的食茶之法。寶掌法師就是史料記載中的"千年和尚",傳說運用各種養生之法活了一千多歲。當然,這樣的神話是否科學尚不考,但由此足以見峨眉山禪茶文化的養生傳統。並且也可以推斷,峨眉山僧人種茶飲茶習俗很早便有。

峨眉山萬年禪茶始於唐宣宗在位期間,由時爲峨眉山南嶽臨濟宗第三代門人的昌福禪師創立,並創編茶道律譜《峨眉茶道宗法清律》一書,以其"人水合一、人茶合一、人壺合一、天人合一"的四大茶品、茶人、茶道、茶事理念,攬天地山水、人文性情於一體,並傳授茶法給衆僧人,隨後傳給下一位主持隆元法師。隆元法師是峨眉山本地人,對茶的種植和製作都較爲精通,通過他的努力,峨眉禪茶又溶入了一些種茶和製茶的方法,並獲得大量民間俗家弟子的支持和修習,此後,峨眉山禪茶遂發揚光大。

金頂的佛光,報國寺的鐘聲,機靈的獼猴,以及金庸筆下最具個性的郭襄、周芷若開創發展的峨眉派武功,幾乎是人們對峨眉山最經典的幾大印象。其實與這些美景與傳說一樣經典的,還有峨眉山的禪茶文化。佛教文化與茶文化作爲中國文化中絢爛的兩筆重彩,在歷史上也一直交錯發展,彼此影響,浸入了中華民族精神靈魂之深處。

一部峨眉山禪茶史,既是茶文化的成長縮影,也是禪宗的發展足跡,更是古代寺院經濟制度的側面反映。

綿延至今"三道茶"

如今去峨眉山,都會聽到一種叫"佛門三道茶"的養生祕訣:寅卯、午未、戌亥爲每天飲茶最佳時間。第一道茶,爲晨飲之茶,即寅卯時辰飲茶。這道茶需在"恭前飲用".即入廁前清飲三杯,能夠將雜陳於體內的毒素穢氣清洗出去,起到去穢氣下濁物的神奇茶療效果。第二道茶就是上午11點到中午1點之間飲綠茶兩杯,能夠起到防治口腔系統疾病,具有排毒養顏、明目醒腦的茶療效果。而這第三道茶,就不是用來喝了,是用來洗。每天睡前半小時用濃淡相宜的綠茶清洗面部,重點是眼部,能夠排毒養顏,安神補腦。

以上就是根據歷史來對峨眉山萬年禪茶文化的介紹,希望對大家瞭解峨眉山萬年禪茶文化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