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的藝術特色及人物形象分析

《朝花夕拾》的藝術特色

《朝花夕拾》的藝術特色及人物形象分析

把記敘、描寫、抒情和議論有機地融合爲一體,充滿詩情畫意。如描寫百草園的景緻,繪聲繪色,令人神往。

在對往事深情地回憶時,作者無法忘卻現實,時不時插入一些“雜文筆法”,顯示了魯迅先生真實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如《狗·貓·鼠》一文既有作者對童年時擁有過的一隻可愛的小隱鼠的深情回憶,又有對祖母講述的民間故事生動的記敘,同時揭示了現實中那些像極了“貓”的正人君子的真實面目。

常攝取生活中的小細節,以小見大,寫人則寫出人物的神韻,寫事則寫出事件的本質。如在《無常》中,從無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實中,作者既寫出了無常富於人情味的特點,又巧妙地諷刺了生活中那些虛僞的知識分子,入木三分。

在批判、諷刺封建舊制度、舊道德時,多用反諷手法。如在《藤野先生》中,作者用了“標緻”來諷刺清國留學生的醜態;用“精通時事”來諷刺清國留學生所“精通”的“時事”其實是些無聊的事;用“愛國青年”來反諷當時日本一些受軍國主義思想影響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狹隘的青年;用“何嘗”來加強反語的語氣從而加強肯定等等。

在散文中常用對比手法。如《五猖會》通過我前後心境的對比表達了對封建社會的反感和批判;《無常》通過無常這個“鬼”和現實中的“人”對比,深刻地刻畫出了現實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醜惡面目;《狗·貓·鼠》作者對小隱鼠的愛和對貓的強烈憎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朝花夕拾》的人物形象

長媽媽──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樸實善良的愛,令作者永生難忘。從長媽媽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魯迅對底層勞動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們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頌他們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一位日本醫學教授,因爲表現出平等待人的態度,因爲關心弱國子民的學業,他樸素而偉大的人格令人肅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沒有民族歧視,如果我們設身處地地想象魯迅當時的處境,便不難感受到這位老師的偉大之處。

範愛農──一位覺醒的知識分子,但是無法在黑暗社會立足。他無法與狂人一樣,最終與這個社會妥協,也無法像N先生一樣忘卻,所以他的內心痛苦、悲涼,我們和魯迅先生一樣,疑心他是自殺的。

父親──父親曾讓童年魯迅困惑過,因爲在他興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會時,勒令他背書。但是,魯迅從來沒有指責過自己的父親,他懺悔的是自己沒有讓父親安靜地死去,這讓他的心靈永遠不安永遠痛苦。由此我們可以感到魯迅先生對父親強烈的愛。

衍太太──給魯迅看不健康的畫,唆使魯迅偷母親的首飾變賣。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頑皮弄髒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卻是要打罵的。魯迅表面上讚揚她,實際心中卻是鄙視衍太太的,因爲這是個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歡使壞的婦人。

壽鏡吾──方正、質樸、博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