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國學

在國學熱的浪潮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國學。不僅名家學者們發表鴻篇高論,普通的國學愛好者也有着自己獨到睿智的見解。以下是小編爲你推薦愛的國學_關於愛的國學文章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愛的國學

  愛的國學:問題的提出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易中天教授,於2008年10月11日開講《先秦諸子百家》。易中天在講座中自問自答曰:“什麼是‘仁’?簡單地說,就是‘愛人’”“比較接近於定義的,就是‘愛人’。”易中天還以此爲標準評價道:“老子寡情,莊子善感。”

或許易中天以上的界說代表了學界乃至普通民衆的主流認知,故而青竹迄今未見有學者站出來評判易的說法。

然而,作爲儒家五常之首的仁,其內涵果真是毫無條件的“愛人”嗎?老子真的是是“寡情”嗎?青竹的回答是:非也,大謬也。

老子寡情?任何完整讀過一遍《老子》的人都應該知道,老子五千言乃是以勸導統治者特別是君王善待和尊重平民爲主旨的,這樣的人如果還說是寡情,那青竹實在想不出什麼樣的人是多情了。即使沒時間看完這五千言,只要大家讀到這一句:“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爲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爲天下先,故能成器長。”就應該知道老子對於國家和民衆用情是多麼深重了。老子都已經把慈愛作爲“三寶”的第一寶了,居然還有那麼多的後人認爲他“寡情”,這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提到老子的慈愛,我們又不能不想到墨子的兼愛。那麼,慈愛、仁愛和兼愛的真正義涵究竟是什麼呢?

  愛的國學:何爲仁

易教授及默認易教授關於老子評論的人,除了在閱讀《道德經》時自動過濾老子對於國計民生深切關注的詞句之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對於先秦仁的義涵沒什麼概念。基於這樣的認知,於是就有了這樣的邏輯:提倡仁的人是有情有義的人,而反對仁的人就是無情無義之人。以這樣的認知邏輯來解讀《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自然就會得出老子是“寡情”的結論了。

老子就是這樣被不知仁爲何物者所冤枉的。因此,要想真正讀懂老子,唯有先弄清楚什麼是仁。

古往今來,一提到仁字。很多人幾乎都不假思索地、條件反射地立刻想到“愛人”二字,然而,他們卻不知道,這根本就不是仁的本質。而且,很多人也幾乎從來就沒思考過,從孔子、孟子、及子思口裏說出的“愛人”究竟是什麼含義。比如,誰愛?愛什麼人?怎麼愛?等等,這些問題很多人都是懶得考查和思考的。

仁的基本內涵,在《論語》的第一篇“學而”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有子曰:‘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這話雖然不是孔子說的,但能被編入《論語》中就已經充分說明,這是被儒家承認的。而且,有子可不是孔子的一般弟子,在儒家裏有子乃是一個重量級的人物。

有子(公元前518~?)名若,字子有。山東肥城市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賢人”之一。曾提出“禮之用,和爲貴”等學說。因其氣質形貌酷似孔子,孔子死後,深受孔門弟子敬重。因此,他說的話是不用懷疑的。

從有子的這一番邏輯論證中我們不難看到,在儒家的思想裏,家庭倫理的“孝弟(悌,音tì)”乃是推行仁政的根本。因此,我們要弄清楚什麼是儒家的“仁”、“仁政”,就必須首先弄清楚什麼是“孝弟”。

“孝弟”的含義,用一個字來表達就是“順”,用兩個字來表達就是“順服”,而且在西周的禮制裏,這個“順服”乃是“絕對的順服”。

孝,首先是指兒子對於父親順從。順從到什麼程度纔算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孔子及其弟子是怎麼說的。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論語?學而第一》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爲孝乎?”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爲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爲政,奚其爲爲政?”

——《論語?爲政第二》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論語?子張第十九》

從上面的摘錄我們可以看出,西周的禮制對於孝順的要求,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今天的想象。西周的禮制下的孝順,不僅要求父親在世時,做兒子的要完全以父親的意志爲意志,以父親的意願爲意願,而且在父親死了之後至少三年之內也不能有絲毫的違背。這樣的孝,試問今人有幾個能做到?

弟(悌),是指弟弟對於哥哥的順從,這種順從也同樣是絕對的、無條件的。

且看孟子是怎樣解釋弟(悌)的:“徐行後長者謂之弟,疾行先長者謂之不弟。”(《孟子?告子上》)也是說,兩兄弟同走在一條路上,弟弟一定要走在哥哥的後面,如果走得快了,衝到哥哥的前面,那就是對於哥哥的不順從或者說不敬。

先秦儒家認爲,一個人如果能夠在自己的家庭做到了這一步(齊家),即對於父親、兄長的絕對順從,那麼他纔有資格去從事一國的政事(治國),而從政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仁。

仁既然以“弟(悌)”爲本,那麼它的內核也就是“順從”,只不過這回順從的不是父兄而是官長。即,對於官職高於自己的人,或者雖然與自己平級但資歷比自己老的人,都要絕對服從和順從,對於他們的意志和意願不可有絲毫的違逆。

《論語?子路第十三》載:“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意思是說,有一次樊遲請教孔子,應該怎樣做纔算仁?孔子告訴樊遲的“三字經”——恭、敬、忠,內核就是順從。

又《論語?顏淵第十二》載:“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爲之難,言之得無訒乎?’”訒,是語言遲緩,有話難以說出口的樣子。“仁者其言也訒”的意思,就是真正順從上級或平級中資歷比自己老的人,即使在某一件事上有自己的見解,也不會輕易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司馬牛再次問孔子:能做到這一點,就可以叫做仁了嗎?孔子的回答很有意思:如果連做到這一點都感到困難,你的個人見解那豈不是輕易地脫口而出嗎?

司馬牛與孔子的對話,又揭示出了仁的另一個內含,即做爲下級或平級中資歷淺的人,首先必須學會管住自己的嘴巴,凡事做到只聽不說,三緘其口。在《論語·子路第十三》中,孔子有一句話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即孔子說,能夠決定地做到反應遲鈍,這樣就離仁者不遠了。

基於這個原因,孔子說:“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即孔子認爲那些話特別多的人,是沒有仁的意識的,哪怕他說的話讓上級或平級中的長者聽起來很舒服。

《論語.陽貨第十七》又載:“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爲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衆,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這裏的恭就是上級或平級中的長者恭恭敬敬,寬就是心胸寬廣,對於上級和平級中的長者的.批評或斥責不產生絲毫怨氣和恨意,信就是信守承諾,答應上級或平級中的長者的事一定要做到,敏就是腿腳勤快,對於上級或平級中的長者吩咐的事不要拖拉,要立即付諸行動。這五字真言中,只有一個惠字是針對下級而言的。惠,在這裏是指給以以好處,這種好處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精神的。孔子告訴子張,你要爲上級或平級中的長者辦事,不可能全部都是親力親爲,有時要用到你的下級幫你辦理,這時你應該給你的下級一點恩惠,這樣你的下級就好使喚了,他們好使喚你幫你的上級或平級中的長者辦事的效率也就高了。所以,歸根結底,惠,還是爲了更好地服務你的上級或平級中的長者。

上面提到,《論語?子路第十三》記載的樊遲問仁的事,孔子給了他三點提示,即“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其實樊遲還有一次向孔子請教仁的事,當時孔子就給了他兩個字:“愛人”《論語?顏淵第十二》,至於這兩次問仁哪一次在前就不得而知了。而很多人對於孔子所說的仁的認知,就停留在這裏,殊不知這只不過是孔子所解釋的仁的義涵之一,是爲了更好地服務自己的上級或平級中的長者的小手段。仁的內含中,恭、寬、信、敏、敬、忠這是態度,是第一位的,愛即惠則是第二位的,因爲這只是爲了更好地達到仁的必要手段。

這裏的愛人,意思就是惠人。《左傳?昭公二十年》:“及子産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按《史記?鄭世家》引此語,裴駰集解引賈逵曰:“愛,惠也。”所以,象易中天教授等,把愛(惠)人作爲仁的主要內含本定義,這是對“仁”的認知極其膚淺的表現。

仁的恭敬之義,其實還可以從仁的古字看出來。

我們現在看的仁字,字形結構是從人從二,這是秦朝時把古文字篆化、整形的結果,其實,在篆化以前,仁字是從屍從二(見右圖)。那麼,屍字在先秦的意思是什麼呢?請看《漢語大詞典》給出的解釋:

1.古代祭祀時代死者受祭的人。《詩?小雅?楚茨》:“神具醉止,皇屍載起。鼓鍾送屍,神保聿歸。”《儀禮?士虞禮》:“祝迎屍,一人衰絰奉篚哭從屍。”鄭玄注:“屍,主也。孝子之祭,不見親之形象,心無所繫,立屍而主意焉。”《公羊傳?宣公八年》“祭之明日也”漢何休注:“祭必有屍者,節神也。禮,天子以卿爲屍,諸侯以大夫爲屍,卿大夫以下以孫爲屍。”唐李華《卜論》:“夫祭有屍,自虞、夏、商、周不變。戰國蕩古法,祭無屍。”

.由此可知,仁字的本義就是對自己的先祖及神靈恭敬地祭拜的意思,是生人對死人表示的崇敬意思。古人相信,通過這種虔誠的祭拜,先祖的在天之靈及諸神靈就會佑護自己,即恭敬、虔誠的祭拜先祖和神靈,會換來先祖和神靈的恩惠,仁的“愛(惠)人”之意也是由此而來。但,必須要注意的是,仁的“恩惠”之意是以恭敬順從爲前提的。周公及孔子提倡的仁的全部義涵,就是仁字的本義在現實中的引伸。

爲了切實做到仁,孔子(或周公?)還給行仁設置了行動的準繩:“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爲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論語?顏淵第十二》)即,孔子認爲周禮既是衡量一個人是不是仁者(仁人)的標尺,同時也是恢復仁政的根本保證,只要恢復了崩潰的周禮,天下自然就會恢復仁政。禮法,是天下的憲法,自然也是仁者的行爲準則。

在孔子看來,仁是對於上級或平級中的長者絕對的、無條件的尊敬、服從、順從、聽從,與此相反的就是不仁,不仁就是忤逆,忤逆就是不道,這種大逆不道的人自然是不會遵守禮法的:“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第三》)

對於仁,孔子認爲比生命還要重要,爲了做到仁,哪怕長官要自己死也在所不惜:“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後世的“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孔子這句話的最好註腳。

  愛的國學:小結

1、孝悌的核心是對於父兄虔誠的尊敬,對於父兄意志要絕對地、完全地順從,對於父兄的指令要絕對的遵從,作爲晚輩或同輩中的年少者,對於父兄佈置的事要無條件地竭盡全力去完成,且在任何方面都不能超越長輩或兄長。

2、孝悌是推行仁政的基礎或根本,所以,行政與孝悌具有相似的內含。

3、周公所制定、孔子所推崇的仁政,其核心是對於長官或平級中資歷深的同僚要虔誠的尊敬,對於長官或平級中資歷深的同僚的意志要絕對地順從,對於長官或平級中資歷深的同僚的命令要絕對的遵從,作爲下級,對於長官或平級中資歷深的同僚佈置的事,下級要要無條件地竭盡全力去完成,且任何方面都不能超越長官或平級中資歷深的同僚。

4、爲了完成長官或平級中資歷深的同僚佈置的事,可以給予你的下級一些小恩小惠,以便讓他們更好地聽你的使喚,更快、更好地完成自己承領的事務。這就是“仁者愛人”的含義。

5、後世有一句話是對孝悌和仁義的通俗解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