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職合作辦學教師隊伍建設的現實意義和實踐探索

摘要:教師隊伍建設極大地影響着高職合作辦學的質量,建立和完善教師聘用制度、激勵機制、考覈制度,加強合作辦學教師培訓是重中之重。

淺談高職合作辦學教師隊伍建設的現實意義和實踐探索

  關鍵詞:高職;合作辦學;教師隊伍建設

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發展勢頭良好,合作辦學項目數量逐年增多。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指出,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完善中外合作機制,支持職業院校引進國(境)外高水平專家和優質教育資源,鼓勵中外職業院校教師互派、學生互換。實施中外職業院校合作辦學項目,探索和規範職業院校到國(境)外辦學。隨着合作辦學項目的增多,合作辦學質量保障工作的研究愈顯重要。現有合作辦學質量保障工作研究中,研究人才培養質量的成果比較多,而從教師隊伍建設角度出發,探索保障和促進合作辦學質量的研究還比較少。

  一、高職合作辦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意義

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中外合作辦學質量保障工作的意見》(教外辦學〔2013〕91號)明確指出,規範辦學過程管理要保障師資質量,對外方教師要求也做了比較明確的規定:加強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師資隊伍建設,保證教學質量。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外方教師,應從外方合作辦學者校內選派一定數量的專任教師擔任;在國際上招聘的教師,其職業資格和學術水平應不低於外方合作辦學者的教師標準和水平,並獲得合作雙方的認可。對外方教師的規模、專業水平、任教的課程和時間等,要在合作協議中明確約定,符合相關要求,同時建立監督考覈機制。

合作辦學事業的發展,人才是關鍵,合作辦學項目要以學生髮展爲中心,注重教育教學目標的達成,重視學生學習結果和學業成就,而要達成這樣的目標,項目中有一支數量充足、配備合理、師德良好、素質高的教師隊伍,才能確保教學任務的完成。這支隊伍既包括外方教師,也包含中方教師。教師是合作辦學項目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教師的質量和水平直接影響着合作辦學教育的質量。關注合作辦學中教師的發展,創新教師服務,才能爲教育目標的達成提供保障,服務於中外合作辦學質量保障工作。

  二、高職合作辦學教師隊伍建設探討

現有合作辦學教師隊伍建設的研究主要以實際案例分析爲主,所反映的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主要難題在於學生人數少、合作方資源質量有限、項目的示範和引領作用沒有顯示出來等,這些因素帶來了高職院校普遍對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視和投入不夠,教師隊伍流動性比較大、針對合作辦學教師的激勵和考覈機制沒有建立起來,教師培訓比較缺乏等問題。今後,要從以下方面入手進行改革。

(一)建立和完善合作辦學項目教師聘用制度

相較於一所院校其他專業的入職要求,國際合作辦學項目教師要根據其工作要求獨立地制定教師聘用制度。

合作辦學師資的數量和質量必須符合合作辦學的要求並訂立較高的入職標準,包括學歷、教學經驗、實踐經驗,教學的責任心、熱情度、語言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等,以提高教學服務質量。

目前,國家在對本科院校合作辦學項目考評中明確規定了4個1/3,即引進的外方課程數量、引進專業核心課程佔總專業核心課程數之比、外籍教師必須承擔的課程門數比例以及外籍教師專業核心課程時數要求。專業核心課程外教承擔比例和外方教師語言課和專業課比例帶來的外籍教師的數量要求值得引起高度重視。高職院校合作辦學也應該以此爲參照,根據這些要求配備足夠數量的外方教師。

合作辦學項目教師聘用制度中教師按時上崗的保障條款以及補救措施的細化能更好地避免外方教師不能按時到崗或特殊情況的發生。

合作辦學項目教師聘用制度不存在一個標準模式,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是合作辦學項目聘用教師制度的核心。相較於本科院校的合作辦學教師隊伍人才聘用,高職院校用人、留人都有一定困難,因此建立良好的教師激勵制度非常重要。

(二)建立和完善合作辦學項目教師激勵機制

教師激勵包含職業生涯規劃激勵、情感激勵、培訓激勵、榮譽激勵、薪酬體系建設等。建立有效的項目教師激勵機制,前提是要充分保障合作辦學項目教師的學術自由,關鍵在於依據項目發展需要和教師各自的背景提供專業發展機會,給教師提供職業成長的機會和空間。

學術自由是現代大學的傳統,合作辦學項目的開展就是要引進和轉化國外優質教育,只有充分保障教師的學術自由,才能鼓勵教師勇於探索,推陳出新,形成自身的學術風格,並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學的自由,營造鼓勵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於創新的良好環境。

合作項目教師隊伍的建設,需要明晰中外雙方職責,建立相應的教師激勵機制,督促並建立合作方“傳幫帶”機制,使中方教師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活動中主動學習借鑑合作方先進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在做好項目教學改革和教學提升的基礎上,輻射和帶動其他專業的改革和教師能力的提升。同時,加強雙方教師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學習借鑑,逐步實現雙語教學。

由於中方教師在承擔合作辦學課程時,既有對專業知識能力的要求,又有對語言的要求,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帶來更多的備課任務,對教師的能力、責任心要求都非常高,因此,合作辦學項目應該有更高的課時報酬和適當的職稱評定加分政策等激勵機制。

(三)建立和完善教師考覈制度

公平對待教職人員,對教職人員有專門的評價系統,以診斷性評價爲主,以改進教學、促進教師成長爲目的是教師考覈制度的核心。分類管理、分類考覈能有效提高教師聘用制度的彈性與效率。

目前,高校每年都要對教師進行考覈,考覈的內容是政治思想、業務水平、工作態度和工作成績,即“德、能、勤、績”,先以自我反思爲基礎,然後各系評定送報學校相關部門。

承擔合作辦學項目教學任務的教師其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教學要求、教學任務與其他教師有一定差異性,統一的評價模式和指標缺乏針對性,不能涵蓋項目教師全部工作要求和特點。因此有必要制定專門針對合作辦學教師學期教學工作質量評價辦法、項目外籍教師教學管理制度、合作辦學項目教師績效考覈方案等對教師教學質量進行考覈。 學生的考覈與監督始終貫穿於學院教師的工作過程中。學生可以直接與教師溝通,提出建議和想法,也可以向系主任反映,再由系主任把相關信息反饋給教師。學院定期向學生髮放問卷,並將收集的信息及時通報給教師。這種平等公開的教師考覈制度能夠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平等交流、激發教師教學積極性和上進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

(四)加強合作辦學教師培訓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實施辦法》第二十四條明確規定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應當建立教師培訓制度,爲受聘教師接受相應的業務培訓提供條件。合作辦學項目應建立教師培訓制度,制定師資培訓計劃及相應的保障實施措施。制訂教師出國進修規劃,設置教師出國進修專項基金。可利用的資源有職教國培、教育部每年統一組織各基地培訓選拔出來的優秀參培教師到國外相關學校和企業進行再培訓、合作院校海外培訓等。

由於出國接受培訓的機會和人員數量有限,在中方上課的外教資源可以成爲培訓中方教師的良好途徑。很多高校都有教師培訓“老帶新”制度,即新教師到老教師課堂學習,聽取一定數量的課程並接受老教師的指導。合作辦學教師培訓也可借鑑這種方法,實施“外帶中”制度,即中方教師首先跟班觀摩學習外方教師教學,然後過渡到中外教師合作教學,中方教師在已有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的基礎上,領會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取雙方之長,最後實現中方教師獨立授課,爲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教學。

在多種形式的培訓過程中,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和學習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非常關鍵。國家大力支持職業教育發展,各高職院校的硬件建設長足發展,多媒體教學設備廣泛運用,也開發出越來越多的教學軟件,大學公開課等資源越來越容易獲得。選擇和有效使用這些設備設施,使教學資源更加多樣和豐富,從更多通道向學生傳遞信息,調動其參與,增強課堂趣味性,可以更好地服務於辦學宗旨和目標的達成。

高職合作辦學師資隊伍建設需要探索的方面還有很多。高職合作辦學項目的開展就是要最大程度地保障項目學生獲益,爲了充分實現合作辦學項目宗旨和目標,持續地關注、研究和在實踐中探索教師隊伍建設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