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人際交往中常犯的禁忌交際禮儀

社交禮儀的直接目的是表示對他人的尊重。尊重是社交禮儀的本質。人都有被尊重的“高級精神需要”,當代社會交往活動過程中,按照交往禮儀的要求去做,就會使人獲得尊重的滿足,從而獲得愉悅,由此達到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下面是整理的人際交往中常犯的禁忌交際禮儀,歡迎閱讀。

盤點人際交往中常犯的禁忌交際禮儀

盤點人際交往中常犯的禁忌交際禮儀 篇1

明知而推說不知

同事出差去了,或者臨時出去一會兒,這時正好有人來找他,或者正好來電話找他,如果同事走時沒告訴你,但你知道,你不妨告訴他們;如果你確實不知,那不妨問問別人,然後再告訴對方,以顯示自己的熱情。明明知道,而你卻直通通地說不知道,一旦被人知曉,那彼此的關係就勢必會受到影響。外人找同事,不管情況怎樣,你都要真誠和熱情,這樣,即使沒有起實際作用,外人也會覺得你們的同事關係很好。

進出不互相告知

你有事要外出一會兒,或者請假不上班,雖然批准請假的是領導,但你最好要同辦公室裏的同事說一聲。即使你臨時出去半個小時,也要與同事打個招呼。這樣,倘若領導或熟人來找,也可以讓同事有個交待。如果你什麼也不願說,進進出出神祕兮兮的,有時正好有要緊的事,人家就沒法說了,有時也會懶得說,受到影響的恐怕還是自己。互相告知,既是共同工作的需要,也是聯絡感情的需要,它表明雙方互有的尊重與信任。

不說可以說的私事

有些私事不能說,但有些私事說說也沒有什麼壞處。比如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的工作單位、學歷、年齡及性格脾氣等;如果你結了婚,有了孩子,也就有了關了於愛人和孩子方面的話題。在工作之餘,都可以順便聊聊,它可以增進了解,加深感情。倘若這些內容都保密,從來不肯與別人說,這怎麼能算同事呢?無話不說,通常表明感情之深;有話不說,自然表明人際距離的疏遠。你主動跟別人說些私事,別人也會向你說,有時還可以互相幫幫忙。你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讓人知道,人家怎麼信任你?信任是建立在相互瞭解的基礎之上的。

有事不肯向同事求助

輕易不求人,這是對的。因爲求人總會給別人帶來麻煩。但任何事物都是辯證的,有時求助別人反而能表明你對別人的信賴,能融洽關係,加深感情。比如你身體不好,你同事的愛人是醫生,你不認識,但你可以通過同事的介紹去找,以便診得快點,診得細點。倘若你偏不肯求助,同事知道了,反而會覺得你不信任人家。你不願求人家,人家也就不好意思求你;你怕人家麻煩,人家就以爲你也很怕麻煩。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以互相幫助爲前提的。因此,求助他人,在一般情況下是可以的。當然,要講究分寸,儘量不要使人家爲難。

拒絕同事的“小吃”

同事帶點水果、瓜子、糖之類的零食到辦公室,休息時分吃,你就不要推,不要以爲難爲情而一概拒絕。有時,同事中有人獲了獎或評上了職稱什麼的,大家高興,要他買點東西請客,這也是很正常的,對此,你可以積極參與。你不要冷冷坐在旁邊一聲不吭,更不要人家給你,你卻一口回絕,表現出一副不屑爲伍或不稀罕的神態。人家熱情分送,你卻每每冷拒,時間一長,人家有理由說你清高和傲慢,覺得你難以相處。

常和一人“咬耳朵”

同辦公室有好幾個人,你對每一個人要儘量保持平衡,儘量始終處於不即不離的狀態,也就是說,不要對其中某一個特別親近或特別疏遠。在平時,不要老是和同一個人說悄悄話,進進出出也不要總是和一個人。否則,你們兩個也許親近了,但疏遠的可能更多。有些人還以爲你們在搞小團體。如果你經常在和同一個人“咬耳朵”,別人進來又不說了,那麼別人不免會產生你們在說人家壞話的想法。

盤點人際交往中常犯的禁忌交際禮儀 篇2

1.不讓座

讓座給更需要的人,是最基本的人性表現。如果光想着讓自己舒服一點,會在不知不覺中,給人留下自私、冷漠的印象。

2.雙手抱胸前

說話時雙手抱於胸前,會讓人感覺你對他是有防備的、想拒絕他,讓人覺得不被信任。

3.小動作太多

說話時總是敲手指頭、挖耳朵、玩指甲等,會讓人感覺你心不在焉。

4.不做自我介紹

無論何種場合,相互認識是進一步交流的前提。遇到人,主動自我介紹是避免尷尬的關鍵點之一。

5.爭賬單

出手大方會讓人覺得你很熱情,但沒必要死磕。有人建議AA制時,不要你爭我搶、爭得面紅耳赤,否則下一次大家可能不敢在一起娛樂了。

6.佔用公共設施

如果“沒事佔茅坑”,比如在公園佔着健身器械當椅子座、隨處放東西、擦抹汗漬等,這些小小的動作,只會惹人反感。

7.誇誇其談、自吹自擂

聊天過程中有意無意地把話題往自己身上引,往往給人以自戀、愛顯擺的印象,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8.對待服務員態度粗暴

態度是良好溝通的前提,無論他人是什麼身份,粗暴的態度、自以爲是的神情,只會讓人覺得你這個人不可理喻。

9.接電話時不迴避

在公共場合,大聲打電話會特別顯眼、甚至招人厭,最好先道歉並把音量放小聲點,這是避免他人反感的不二法寶。

10.總是遲到

每個人都希望被尊重,遲到雖然能找藉口矇混過關,但會讓對方覺得你不重視這段關係。次數一多,感情也會打折扣。

盤點人際交往中常犯的禁忌交際禮儀 篇3

不能以“你找誰”作“見面禮”

需要注意的是,在商務交往中,不允許接電話時以“喂,喂”或者“你找誰呀?”作爲“見面禮”,特別是不允許一張嘴就毫不客氣地查一查對方的“戶口”,一個勁兒地問人家“你找誰?”,“你是誰?”,或者“有什麼事兒呀?”

禮待撥錯電話者

萬一對方撥錯了電話或電話串了線,也要保持風度,切勿發脾氣“耍態度”。確認對方撥錯了電話,應先自報一下“家門”,然後再告之電話撥錯了。對方如果道了歉,不要忘了以“沒關係”去應對,而不要教訓人家“下次長好眼睛”、“瞧仔細些”。

如果有可能,不妨問一問對方,是否需要幫忙查一下正確的電話號碼。真的這樣做了,不是“吃飽了撐的”,而是藉機宣傳了本單位以禮待人的良好形象。

通話中不可打哈欠、吃東西

在通話途中,不要對着話筒打哈欠,或是吃東西,也不要同時與其他人閒聊,不要讓對方由此感到在受話人的心中無足輕重。

結束通話時,應認真地道別。而且要恭候對方先放下電話,不宜“越位”搶先。

對待來電一視同仁

在接電話時,要注意給予對方以同等的待遇,堅持不分對象地一視同仁。極其個別的人,長着一對挑肥揀瘦的“勢利眼”,即使是接電話,也極爲庸俗地“因人而異”,“對象化”的傾向十分明顯。他們在接電話時,一開始總是“拿架子”,“打官腔”。先是愛搭不理地問上幾句“誰呀?”、“什麼事呀?”,然後能推的事情就推,能踢的皮球就踢,“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過他們的“天氣”也不是永遠這般“陰沉”,一旦聽出來對方是上司、家人、朋友,或是自己正在求助的人,立即就會“雨過天晴雲散盡”,低聲下氣,細語柔聲,卑躬屈膝,有求必應,不怕旁人說自己是一副奴才腔。這種不能平等待人的做法,既容易得罪人,也會讓旁人看不起。在接待外來的電話時,理當一律給予同等的待遇,不卑不亢。這種公平的態度,容易爲自己贏得朋友。

禮貌結束通話

在通話時,接電話的一方不宜率先提出中止通話的要求。萬一自己正在開會、會客,不宜長談,或另有其他電話打進來,需要中止通話時,應說明原因,並告之對方:“一有空閒,我馬上掛電話給您。”免得讓對方覺得我方厚此薄彼。

遇上不識相的人打起電話沒個完,非得讓其“適可而止”不可的話,應當說得委婉、含蓄,不要讓對方難堪。比如,不宜說:“你說完了沒有?我還有別的事情呢!”而應當講:“好吧,我不再佔用您的寶貴時間了,”“真不希望就此道別,不過以後真的希望再有機會與您聯絡”。

盤點人際交往中常犯的禁忌交際禮儀 篇4

禮節禮儀

日本人相互見面多以鞠躬爲禮。比較熟悉的人見面互相鞠躬以二三秒鐘爲宜;如果遇見好友,腰彎的時間要稍長些;在遇見社會地位比較高的人和長輩的時候,要等對方擡頭以後把頭擡起來,有時候甚至要鞠躬幾次。他們在社交場合上也施握手禮。日本的鄉村禮節禮儀方式也較多,女子在送親友告別時,一般多施跪禮(即屈膝下跪);男子的告別禮是搖屐禮(即手持木屐在空中搖動)。日本蝦夷族(阿伊努)人相會的禮節是先雙手合十,然後緩緩舉向額前,掌心向外,男拍鬍鬚,女拍上脣,再相互握手。

一般禮儀

進入日本人的住家前應脫鞋,但若是西方式的住房就可以不必脫鞋。

稱謂與問候

通常的見面禮節是深深地彎腰鞠躬而不握手。要準備交換商業名片。

切不要以名字稱呼日本人。只有家裏人和非常親密的朋友之間才以名字相稱。

在稱呼對方“某某先生”時,就在他的姓氏後面加上“San”字。

約會與準時

無論是商務或社交方面的約會,都應準時到達。

款待與饋贈

日本商人經常邀請他們的商業夥伴赴宴,宴席幾乎總是設在日本飯店或夜總會裏,十分豐盛,往往要延續好幾個小時。

在私人家裏招待客人是難得的事。如果你真去日本人家裏作客的話,那麼一踏進門就先脫下帽子手套,然後脫下鞋子。按習慣,要給女主人帶上一盒糕點或糖果,而不是鮮花。

如果日本人送你禮物,要對他表示感謝,但要等他再三堅持相贈後再接受。收受禮物時要用雙手接取。

日本人喜歡別人送給他們禮物。禮物要用色彩柔和的紙包裝好,不用環狀裝飾結。他們特別喜歡白蘭地酒和凍牛排。成雙作對的禮物被認爲是好運的兆頭,所以襯衫袖口的鏈釦子和配套成對的鋼筆和鉛筆這類禮物特別受歡迎。任何東西不要送四件的,因爲日文中的“四”字發音與“死”字相同。

日本人商務交往的忌諱

交談

忌諱的話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信仰忌諱

日本人大多數信奉神道(日本固有的宗教,即崇拜皇祖神天照大神)和大乘佛教;有“過午不食”的教視。他們不喜歡紫色,認爲紫色是悲傷的色調;最忌諱綠色,認爲綠色是不祥之色。日本人忌諱“4”,主要是“4”和“死”的發音相似,很不吉利;他們對送禮特別忌諱“9”,會誤認你把主人看作強盜。還忌諱3人一起“合影”。他們認爲中間被左右兩人夾着,這是不幸的預兆。

日本人對送花有很多忌諱:忌諱贈送或擺設荷花;在探望病人時忌用山茶花、仙客來及淡黃色和白顏色的花。因爲山茶花凋謝時整個花頭落地,不吉利;仙客來花在日文中讀音爲“希苦拉麪”,而“希”同日文中的“死”發音類同;淡黃色與白顏色花,這是日本人傳統觀念就不喜歡的.花。他們對菊花或裝飾花圖案的東西有戒心,因爲它是皇室家庭的標誌,一般不敢也不能接受這種禮物或禮遇。

圖案

日本人對裝飾有狐狸和獾圖案的東西很反感,認爲狐狸“貪婪”和“狡猾”,獾“狡詐”。他們還很討厭金、銀眼的貓。認爲見到這樣的貓,會感到喪氣。

行爲

他們忌諱觸及別人的身體,認爲這是失禮的舉動。他們忌諱把盛過東西的容器再給他們重複使用;忌諱把洗臉水中再對熱水;忌諱晚上剪指甲;忌諱洗過的東西晚上晾曬;忌諱睡覺或躺臥時頭朝北(據說停屍才頭朝北)。日本人對朋友買的東西,一般不願問價錢多少,因爲這是不禮貌的,同樣你若評價對方買的東西便宜,也是失禮的。因爲日本人不願讓對方認爲自己經濟力量低下,只會買便宜貨等。

筷子

日本人使用筷子有很多忌諱:忌把筷子直插飯中,認爲這有供奉死者的含義;忌用舌頭舔筷子,認爲這樣極不雅觀;忌用筷子穿、插着食物吃,認爲這不該是飯桌上應有的舉動;忌用筷子從菜中扒弄着吃,認爲這是一種不良習氣,人們視爲缺乏禮教;忌用筷子動了一個菜不吃,又動另一個菜,認爲這種挑剔的舉止會讓人恥笑;忌把筷子跨放在碗碟上面,認爲這會令人聯想起不幸的事情;忌以筷子代牙籤剔牙,認爲這樣即不衛生,又會使人作嘔;忌扭轉筷子,用嘴舔取粘在筷子上的飯粒,認爲這是一種壞毛病,沒出息;忌拿筷子在餐桌上游尋食物,認爲這種缺乏教養的表現;忌用同一雙筷子讓大家依次夾撥食物,認爲這樣會使人聯想起佛教火化儀式中傳遞死者骨殖的場面。

飲食習慣

日本的飲有日本固有的“日本料理”;從中國傳去的“中華料理”;從歐洲傳去的“西洋料理”等。

食材

日本的特殊地理環境決定了他們獨特的飲食習慣,“日本料理”的最大特點就是以魚、蝦、貝類等海鮮品爲烹飪主料,或熱吃,或冷吃,或生吃,或熟吃。他們的主食是大米,其他的主要糧食有小麥、大麥、小米、玉米、蕎麥、糯米、大豆、小豆、甘薯等。這些主要糧食有的做成蒸飯、煮飯;稀粥、雜燴粥、炒飯、豆沙飯糰等;有的則做成米粉團、年糕、麪包、烤餅、麪條、饅頭等作爲麪食用。他們逢年過生日總喜歡吃紅豆飯,以示吉祥。他們很喜歡醬和醬湯,因爲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鐵質,且容易消化,適於老弱病殘者食用,同時也是日本人家庭中不可缺少的菜譜之一。

飲食忌諱

日本人在飲食中禮儀忌諱也頗多;招待客人忌諱將飯盛過滿過多,也不可一勺就盛好一碗;忌諱客人吃飯一碗就夠,第二碗象徵性也應再添點,因爲只吃一碗,他們認爲是象徵無緣;忌諱用餐過程中整理自己的衣服或用手撫摸、整理頭髮,因爲這是不衛生和不禮貌的舉止。日本人一般不吃肥肉和豬內臟;也有人不吃羊肉和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