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孩子的建議

父母是孩子的導師,要善於引導孩子健康成長,我們都有哪些建議要提倡呢?下面小編爲大家整理推薦了家長對孩子的建議,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家長對孩子的建議

  家長對孩子的建議篇一

你的熱情、坦誠和勇敢令人欣賞,你極強的責任感、榮譽感和求知慾讓同學敬佩。希望你全方位施展自己的才能,這對你今後的人生大有裨益。要記裝山外有山”的道理,勝不驕,敗不餒,永不放棄自己的追求。

你的品質,你的心靈如同一泓甘泉,樸實無華,真實動人。清晨,你總是用你那顆純潔的心獻給校園一片潔淨,留給同學一份溫馨。的確,你那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你那正視現實,克服困難的勇氣,確實讓同齡人佩服。遜色的是你還不夠細心!願老師的期盼,同學們的鼓勵伴隨着你走向成功的旅程。

你有積極進取的態度,但缺乏堅韌不拔的毅力;你有爭優當先的目標,但又缺乏自我約束的能力;你機靈、好動,但往往又不注意分寸,真是“讓我歡喜讓我憂”!願你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向着自己的理想攀登!

一個聰明的男孩,愛看書,有見地,愛製作模型,可謂“心靈手巧”。上課如能集中注意力,常常會一鳴驚人。要是你能認真對待老師佈置的每一次作業,不拖拉,不粗心,那你一定能成爲大家的驕傲!

你聰穎、乖巧、善解人意。課堂上能聽到你響亮清脆的發言,每次打開你的作業本就有一種美的享受。多才多藝的女孩,希望更嚴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打個漂亮仗。

天下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能力、有本事,將來能夠好好的生活,甚至能夠比父輩們生活得更好。很多情況下,家長的殷殷期望化作了孩子向上奮進的動力。而有時,過高的期望會化爲孩子肩上沉重的壓力。所以,對孩子的期望是有一定講究的。作爲家長,我們該如何把握對孩子的期望呢?

第一,拓寬期望面,不要只侷限於智能與學業。

以智能高低、學業成績的好壞作爲衡量孩子是否成功、將來是否有前途,是現代社會的流行玻但事實上衡量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具有許多評價標準。

很久以前在羅馬,有個國小生因爲學習成績不那麼理想,成天鬱鬱寡歡。一次,父親把他帶上羅馬一座高高教堂的塔頂。“往下瞧瞧吧,親愛的孩子。”父親指着像蜘蛛網般的街道說,“通向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一樣。假如你發現這條路達不到目的地,那就走另一條路試試!”

多麼聰明、豁達的父親!他以一種恰如其分的方式,表達了對孩子取得成功的期望。

第二,期望應符合孩子的能力水平與志向愛好

聰明的家長,在對孩子有所期望之時,不妨先評估一下孩子的智能特點、興趣範圍、個性特徵。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孩子的優勢在哪裏,不足之外又有哪些;有些行業上的成功,不僅需要達到相應的智能

水平,還需要有許多非智力因素的參與,孩子是否具備了,或者是否可以通過一定的培養達到;家長所期望的是不是孩子所感興趣的或鍾愛的;孩子的個性最適宜於從事哪些工作……如此等等。

家長要/家長對孩子的評語

記住,要以孩子自身作爲參照,以他的特長爲出發點,而不要以周圍人或者自己作爲期望的參照與出發點。

第三,表達適度,激發動機。

要將期望轉變爲現實,得讓孩子把家長的期望轉化爲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

如今的孩子,生存於信息時代,生活在獨生子女的家庭環境中。所以,他們生來就被置於五彩繽紛的天地裏,享受着衆多成人給予的關愛。在這樣的生存空間裏,孩子不知不覺地養成了一種被動的習性,習慣於等待信息與指令。比如說,凡事都要大人說了纔去做,每天在電視屏幕前一坐就是二三個小時,被動地接收着電視上的“精彩節目”。如此一來,那些真正源自於內心的需求與動機則顯得相當缺乏,導致主動性與創造性水平較低。

同樣,在家長喋喋不休的期望表達面前,孩子仍然扮演了被動的角色。其結果,要麼使孩子人云亦云地盲從,要麼使他對什麼都無所謂,還有就是使孩子產生“你越是要我這樣,我越是要那樣”的叛逆心理。一句話,第一次講可能是真理,第十次講就是陳詞濫調了。在一個適宜的時間與場合,與孩子一起探討一下家長對孩子期望,其效果遠遠勝過一日十次的重複。

家長還應該訓練孩子成爲生活的主動參與者。這就要求家長適當減少對孩子的關愛與期望,多讓孩子自己做判斷、做選擇,承擔家庭與社會的責任,將生存與發展作爲自己的.內在需求。“外部力量要通過內部因素產生作用”,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也是同樣的道理。

  家長對孩子的建議篇二

1、愛要有方,嚴要有度。

家教往往存在“兩極分化”。要麼愛得死去活來,要麼嚴得不近人情。過份愛孩子的家長常常替孩子包辦一切,使孩子從小不能學着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難,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做,以爲別人的幫助理所當然。有的父母則以“愛”爲理由,對孩子過份嚴厲,經常罵孩子,甚至打孩子。這樣的孩子往往會聽話,但漸漸失去自尊、自信,失去勇於向上、百折不撓的勁頭,失去敢於說真話的願望。理想的家教應該“愛有方,嚴有度”,父母要對孩子多說一些鼓勵的話,多與孩子分享快樂時光,多給孩子發展的空間,相信孩子一定是最好的。

2、不要替代孩子選擇。

中國家長對待孩子,常有一種“不放心”的心理,很多事情都幫着孩子做。從小幫着孩子穿衣服,從小讓孩子跟大人睡,孩子上學,幫着檢查文具書本,不讓孩子幹家務活。甚至長大了找工作、結婚,家長都要大包大攬。在這種包辦中,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試試看的心理被抹殺,變得懶惰、依賴、怕苦怕累、沒有主見、不負責任。孩子能做的事,要早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關鍵的選擇,要讓孩子自己去選,以便增加孩子的責任感和自信心。

3、對多元智力的認識。

哈佛大學教授、心理學家Howard Gadner提出的人的多元智力理論等到人們普遍認可,這種理論認爲,人至少獨立存在着7種以上的智力,即:言語—語言智力,音樂—節奏智力,邏輯—數理智力,視覺—空間智力,身體—動覺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等。這些智力在不同人身上,錯綜複雜地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組合在一起,使每個人的智力都有獨特的表現方式和特點。因此,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智力是多方面的,表現形式各不相同,我們判斷一個人聰明與否、成功與否的標準也應該多種多樣。不要過早地對孩子下結論,教育孩子一定要善於發現他的長處,予以挖掘發揚,最終就能做到每一個孩子都成功。

4、錯誤與成功同樣重要。

大多數家長總認爲“孩子犯錯不好”,但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錯誤和成功一樣不可避免,一樣有意義。孩子犯錯誤的過程,就是孩子不斷嘗試、不斷創新、不斷成長的過程。孩子因爲害怕犯錯,什麼也不敢嘗試,小心翼翼、膽戰心驚地成長,那纔是最大的失敗。錯誤也是一種美麗,也是一種成功。孩子有了錯,家長一定要平靜對待,當它是一件好事,當它是孩子進步、成長的機會,切勿大驚小怪、橫加指責,更不能因害怕孩子犯錯,而不給孩子嘗試與實踐的機會。

5、學會誇獎孩子。

大家現在都知道賞識教育,但誇孩子也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只有運用得當,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誇獎要公正合理,實事求是,不要誇大,也不要縮小。如果誇得不準,孩子就會產生疑問,起不到激勵作用。如果誇錯了,孩子就會把錯的當成對的,產生壞作用。其次,誇獎要真實,只有真心、真情地誇,孩子才能積極迴應。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孩子

往往會感到是在騙他。家長對孩子每一點進步給予發自內心的誇獎,會使孩子受到真心和親情的感染,樹立“今後我要做得更好”的決心和信心。三要誇獎及時,否則事過境遷,沒有了當時的氛圍,誇獎作用也會降低。誇獎的形式很多:除真誠的語言外,還有讚賞的目光和微笑,親切的擁抱,輕輕的撫摸,等等。孩子的成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行爲和舉止,經常誇他的優點和進步,讓孩子充分感受父母的信任和鼓勵。

6、教孩子欣賞別人,不要以自我爲中心。

獨生子女常常是別人圍着他轉,他們很少考慮他人,更不懂欣賞別人,自然也就談不上合作,給人際關係帶來麻煩,對未來的事業不利。家長應當教育孩子學會欣賞別人,這樣纔會正確看待自己,才能與別人合作好。可經常請其他小朋友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活動,引導孩子欣賞別人。如果我們能教育孩子從小每遇到一個人,都能向他們學習一個優點,那麼我們的孩子一定會非常優秀。

7、幫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

我們的家長朋友常常忽視培養孩子的自信、維護孩子的自尊。比如,爲孩子大包大攬,孩子沒有機會去做事,自尊和自信就無從建立,做人的根本就不能確立。我們應經常對孩子的獨立思考和自我決策行爲予以鼓勵。我們在批評孩子的錯誤之前,首先要表揚他好的方面,這樣維護他們的自尊和自信。即使孩子做錯了,仍要表揚他獨立解決問題的行爲,然後再解釋他爲什麼錯了,這樣纔有助於孩子自尊心的維護和自信心的培養。很多批評可以變成對孩子提出問題,其效果也會比批評更有效。

8、把握教育孩子的契機。

教育孩子的時機有很多,如安排孩子做家務,到鄰居家借東西,讓他們自己買日用品,等等,引導孩子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孩子就能健康成長。教育契機很多,關鍵在於“把握”。孩子的生日、兒童節、新學期開始等是很好的契機,可以藉此鼓勵孩子闖過難關,邁上一個新臺階。孩子犯錯、考試後、參加活動前等,也都是很好的教育契機,好好地利用這些契機教育孩子,會取得平時難以取得的效果。

9、培養孩子超越自我、自我發展的能力。

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和挑戰的社會,誰也不能靠着一點知識和本事,到處通吃、一輩子通吃,不斷學習、不斷超越自我,才能收穫一生的幸福和成功。父母要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爲優秀的人才,必須讓孩子具備一種永不滿足、不斷奮進的能力。父母可以通過點點滴滴引導孩子正確地、理智地認識自我,客觀公正分析,認識自己有哪些長處,哪些劣勢,進而發揮長處,克服不足,不斷戰勝自己。孩子有了一些成績,就肯定他們,並提出新的目標,激勵他們不斷進取。久而久之,孩子就能不斷自我超越。

10、教育孩子需要一個過程。

當我們看到植物“開花”了,很自然地就要想到“結果”。其實,從開花到結果是需要很多步驟的,教育也是如此。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少家長缺少耐心,不明白“過程”的必要

和重要,對待孩子學習、犯錯誤等問題,表現得急躁,沒耐心。忽視過程的教育,是一種虛榮和功利的表現,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要回避這種心理!教育孩子,要懂得:責任心比虛榮心更重要!誠實和勤奮是最終成功的基石。

11、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是什麼原因使得很多現在的孩子喪失了最根本的感恩之心呢?答案:都是父母惹的禍。感恩之心是建立在對父母所付出的艱辛勞苦的認同的基礎上的。只有瞭解父母的辛勞的孩子,纔會理解父母對自己的付出,也纔會用感激之心看待父母,並隨時準備回報父母。然而,隨着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相當多的家庭支付孩子學習生活的費用,已無須通過艱苦奮鬥甚至掙扎才能獲得,孩子常常感不到父母的艱辛。溝通的缺失是孩子感恩之心喪失的重要外因。相當多的孩子不瞭解父母工作中的辛苦、父母所承受的壓力。而父母爲了讓子女集中精力學習,也不願讓孩子瞭解自己工作的壓力和艱難。相當多的父母會這樣教育孩子:你好好讀書,家裏的事情不要你操心;你把書讀好了,就是對我們的最好報答。父母給孩子從小就確立了“讀好書”就是最好報答的價值觀,潛移默化中,孩子也自然就形成了這樣的價值觀。所以當他真的長大,到了應該懂事時,他依舊有如此價值觀,儘管進了大學,他也依舊會提出各樣要求,並希望父母能無條件的滿足。

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的付出和艱難,要經常引導他們從小就及時對父母作力所能及的回報。“慣子如殺子”,你把好東西都給孩子吃,還是每次讓孩子先給爺爺奶奶吃?你能讓孩子明白孩子每天生存的保障是很多人努力的結果嗎?我們不但要感恩親人,還要感恩社會。

12、學會與學校、老師溝通,合作比抱怨好。

許多家長把孩子交給學校,關心得就少了,只是偶爾通過孩子瞭解一下學校的情況和孩子的情況。由於是間接瞭解,難免有些片面或不客觀。以至於和孩子,和學校,和老師之間發生一些誤解,再採取不恰當的方式解決,最後適得其反。抱怨孩子,抱怨學校、老師,都不可取。當我們真誠地和老師用心溝通,一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因此,家長應該學會理解孩子、理解學校,給孩子做好榜樣,尊重老師,和老師密切聯繫。懂教育的家長一定會承擔孩子成長過程中自己應盡的教育責任。我們不可以把教育孩子這樣的頭等大事100%交給學校。

13、身體力行,和孩子一起成長。

家庭教育寓於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存在於家庭的每一瞬間,家長毫無掩飾的言談舉止時時刻刻被孩子模仿。事實上,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仁慈、愛心和責任感的家庭,他日後也會成爲健康、正直、樂觀向上、有所作爲的人。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愚昧、野蠻、墮落和自私自利的家庭,日後他可能成爲一個粗魯的毫無教養、甚至危害社會的人。這些都是“薰陶”的力量。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生老師,家長教育孩子應身體力行。現實生活中,有的家長說是說做是做,一邊要求孩子學會尊重,學會關心,自己卻夫妻反目,婆媳相嫌;一邊要求孩子努力學習,不斷進步,自己卻安於現狀,不思進取。這樣的父母是難以教

育好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時,要不段提高自身素質和道德修養,同時,要學習有關教育知識,參加培訓,瞭解青少年成長的心理髮育特點和教育規律,與孩子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家庭關係,努力與孩子一起成長。

最後,送家長几句話,以此共勉:

挑剔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苛刻;敵意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爭鬥;

譏笑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羞怯;羞辱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疚;

寬容中成長的孩子學會忍讓;鼓勵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信;

稱讚中成長的孩子學會欣賞;公平中成長的孩子學會正直;

支持中成長的孩子學會信任;贊同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愛。

  家長對孩子的建議篇三

你好。新學期到了。我們做父母的心裏有了寄託和希望。

一、 我們會合理理出希望,不會好高騖遠。

新學期,我們對你在學業或表現方面的要求標準不會過高,我們要讓你,積累“我能行”的積極情感體驗,它不僅使你得到積極自信心形成所必需的成功體會,,使你充滿自信而走向成功。

二、 我們會尊重你的個性,不相互攀比。

因爲孩子之間存在很大的個性差異,我們不可能把每個孩子都教育成標準化的所謂“優質產品”,因爲當前的教育標準本身就是低級和片面的(不外乎語文、數學、英語等的考分高一點,表現乖一點等)。我們應該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將你塑造成爲一個“成功”的人。對個人,就是儘自己的力做得最好,實現自我價值。所以我們在教育你的同時,把你看做平等的個體,尊重你,和你談心,“建議式”,請你做事,因爲在這種環境中,智力再差的孩子,也會產生自己對自己負責的責任感,也會充滿實現自我的自信。而不是和別的孩子攀比,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不要有這樣的話語:“你看看,隔壁的小王又得了100分,你才得了89分。”89分就也是孩子努力的結果啊!如果他真的不努力,應該會得“鴨蛋”。

三、我們要讓你 目標具體可行,不會空洞泛指。

因爲一個積極上進的孩子會爲自己制定目標的,家長將脫離孩子實際的高目標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會很累,加重了孩子的精神負擔。我們應該多制定近期目標:把大目標根據你的不同的年齡段,分解成一些直觀、具體、易於達到的小目標,這樣才能讓你容易理解和接受。由於這樣的目標經過努力後確實能達到,所以可以增加你的信心。在管理你的學習上。要分解大事、抓緊小事;弱化“大”目標、強化“斜措施――具體表現爲:減少對“宏偉規劃”的描繪,減弱對名次的要求、加強對丟分的控制。有目標,還必須有實現目標的具體計劃、有完成計劃的具體措施。只有認真成事,最後才能事成。如你的數學成績不理想,我就不能簡單提出,這學期你的數學成績必須達到95分以上,目標太大。而應該具體分析你在數學的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如果計算有問題,就督促你練習計算,應用題不會分析,就引導你分析數量關係。

四、 我們會善於寬容你,不會以偏概全

因爲孩子是受教育者,他們和世界上的萬事萬物一樣,是在不斷改正錯誤中進步成長的。當我們給你提出希望以後,你會不自覺的犯一些以前出現過的錯誤或產生新的錯誤。這時並不是你的“老-毛病又犯了”。我們在教育的同時,不操之過急,更不能把犯錯誤的你“一棍子打死”。這樣就會前功盡棄,:當你有過失的時候,常常是我們教育最有效果的時機,我們會學習教子技高一籌的家長,他們的教子祕訣是寬容孩子的過失。必要的時候,甚至爲孩子的錯誤和過失保密,以免其自尊心受到傷害。在這種情況下,有過失的孩子會像枯死的小苗兒又復甦過來,吸取教訓,加倍努力,進步很快。我們切記――寬容有時比懲罰更有力量。

好了,孩子,新的學期新的氣象,我們希望你能加倍珍惜現在的大好時光,在樂觀向上的環境中,得到新的知識。爸爸媽媽祝福你學習進步,永遠快樂!!!!!!!!!

爸爸媽媽

某年某月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