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散文 大學這個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打殺”和生存的博弈。有人的地方就有社會。校園是一個社會的縮影,甚至是社會的實習地,風向標。校園被社會了,被“江湖”了。

經典散文 大學這個江湖

因爲工作單位附近有三所著名大學,也應爲應酬的原因,單位和大學附近的大小飯店吃遍了。筆者驚異地發現,每有飯店密集的地方就有大學,有大學的地方周邊勢必飯店密集。到飯店總能遇見一些消費很高的大學生。飯店是人去消費的地方,是吃飯的地方,有學生就奇怪嗎?是的。很奇怪。大學校園都有食堂,價格合理,高中低檔飯菜幾乎都有,聚餐在校園,在寢室豈不是一樣?理論上講可以,也不可以。校園裏肯定禁止學生飲酒,再說在教授、老師的眼皮子底下飲酒,不能作樂,也樂不起來。學生只有在校園之外狂歡了。學生都是年輕人,狂歡也是青春階段的必經。那麼,筆者不由地想起網絡和媒體不時報道的勤工儉學的學生事蹟,是那麼的含辛茹苦和勤奮,那麼的獨立和自強。在飯店裏,那些三五成羣的學生吃飯的費用從何處來?消費不低不說,隔三差五還去K歌,唱歌的費用更是不低,加上酒的消費,一次也是兩千多元。凡是勤工儉學的學生,除了業餘、課外打工,剩餘的時間就跑在路上,除了跑在路上的時間就是學習,時間很緊湊,沒有時間喝酒、唱歌。

因爲久而久之,也因工作性質、範圍的原因,筆者很快認識了一個學生聚會小團體。筆者與其中一男孩建立了信任關係,彼此比較瞭解,他去過筆者辦公室,我也到過他的寢室拜訪。只要去拜訪,定會有一場盛情的款待,當然筆者花錢的時候比較多。慢慢地筆者瞭解到,那些大學生是輪流做東的,每人請一次,人多就給了人天天下飯店的感覺。校園裏的也有應酬,筆者確認了這一點。今天你請大家,明日他請。誰的家長了來,大家勢必要請家長或家長請大家,人情往來很密切。中國的吃喝文化也是交際文化的一部分。輪流做東,所費銀子自然是學生家長的'供給,當然也有大方的,富裕的子弟作爲學哥、學姐、學弟、學妹,時常領着大家去消費,同學之間情同手足,勢必有着一番情義和禮尚往來,尤其是那些有錢的子弟,每逢節假日、生日,自然是一次“一醉方休、一夜盡歡”。一年一個有錢的子弟消費在吃喝上的資金不下十多萬元很平常,有的窮學生爲了回報人情,也隔三差五的請客,消費一年下來也是幾萬元之多。慢慢地你會發現,他們的穿戴也都是名牌,手機、筆記本都是名牌、時尚的,更厲害的是他們的座駕,居然有寶馬、奔馳。

校園就是一個社會縮影。校園裏真的有社會的屬性和內容,那裏似乎已經被“江湖”。同學之間也是以羣、夥爲單位的,富學生一夥,窮學生一夥,窮富學生偶爾融合。彼此之間的富有與貧困是明顯的,貧窮是掩飾不住的。富有的學生也是不掩藏的。學習成績的好壞有時候不是因爲有錢或沒錢表現出來的,也還是智商和勤奮的差別。富有的學生不一定都學習成績差,貧窮的不一定都用功,有的窮學生也是不斷巴結富學生的,不僅是蹭同學的吃喝,主要的還是富學生背後的爸爸、媽媽的實力,備將來所求之需。現在的社會是融通的社會,誰也保不準誰求誰。校園裏的打架、紛爭也是不斷的,一個班級的與另外一個班級的學生有抱團的,也有不抱團的。誰也不保有人的地方沒有社會,尤其是年齡過了十八週歲的大學校園。

吃喝穿戴用品高檔本無可厚非,但是作爲學生貧富不一的家庭背景來講,如此的消費和生活,有的是可以理解的,有的是不能原諒的,因爲,不管窮富學生,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伸手要錢,而不是自己賺錢消費。生活質量的提高不是因爲自己本身能力,而是拼家長的能力。有錢的家長不在乎,孩子自然不在乎,貧窮的呢?有的貧窮的家長是借貸,近乎吐血供孩子求學的。以上這些現象不是個案。當然校園必定不是真實的“社會和江湖”,誰也否認不了校園已經逐漸被“江湖”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