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與信任隨筆

曾經有人發了一條很火的帖子:摔倒的老人該不該扶?大部分網友表示應該扶,因爲中國傳統美德告訴我們,扶危救困是美德。也有少部分網友表示不該扶,因爲你並不知道老人是真摔還是碰瓷。在我看來,這個問題只應該有一個答案,那就是該扶,可是怎麼扶卻真是一門技術活。爲什麼有很多人不願扶,即使那些網上說着應該扶的網友真遇到事,多半都袖手旁觀,視若無睹,根源在哪?我認爲,那是因爲當代人缺乏誠信,又由於缺乏誠信,導致信任的缺失。

誠信與信任隨筆

誠信原本就該是最基本的行爲準則,但現代社會好像誠信成了奢侈品,要用法律規制,用道德譴責,即使如此,假乞丐橫行、假冒僞劣猖獗,騙取國家財政資金、遭假賬做形式……幾乎不用花多少氣力,你就可以輕易的“親密接觸”,我們不禁要問那個略帶調侃的問題: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標榜文明的我們,在期待得到別人信任之前,自己能否成爲那個值得被信任的人。

信任是相互給予,是彼此的誠意交換。這讓我想到了哲學和良知的終極拷問: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我願意相信,人性本善。正因爲我信人性本善,所以我願意相信別人,即使行善之後真的被騙,我依然選擇原諒,因爲我知道,行騙之人如果真的可以靠自己好好活,他沒有任何必要苟且偷生,假如我的善行可以讓他好過一些,那我覺得我的一點點損失,獲得的是更值得的東西。如果我要別人信我,那我先要做到誠信,不僅要做到真善美,而且願意熱愛整個世界,選擇相信站在我對面的是平等的主體,是可以同樣充滿善意的人。不必擔心他是惡人,因爲沒有誰是完全的好人,即使是惡,也只是某時刻,某方面的.惡,我們不是要忽視惡的可能性,而是要在避免確實的惡,相信並挖掘更多的善意。

如果世界上有一把開啓心與心之間的鑰匙,我們就會明白你我各自的誠信和對待世界的善意的綜合就在我們之間建起了一座堅固的橋樑,在人生際遇中,任風雨飄搖,任洶涌波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