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情懷散文隨筆

每年春節回江西南豐藕塘老家,我總會藉機會在村裏上下走走,一是與多年未見的老人敘舊話拉家常,二是四處晃盪看一下村裏的老屋。

老屋情懷散文隨筆

藕塘村十幾年來,由原來的800多人口減少到目前的300多人,這除了跟老死生少有關外,更多的是因爲地理位置的關係,使得很多人選擇了外出打工,並在外面安居樂業。當然,村裏的人口雖然減少了,但生活條件一天一天的比往年好了起來,這不農業稅也免了,靠山有山的還有一些樹木售出後的零售花錢。正因爲這樣,村道兩邊的新樓一棟一棟地蓋,這可冷落了村中心幾十年的老房子。

村裏的老房子很多,大多數是通過精心設計的,房連房,瓦接瓦,有上下聯接起來的院子,有天井,有耳門,可如今沒有人住了,多年棄置在那兒,雜草叢生,牆壁傾頹,屋頂搖搖欲墜,十分荒涼。

晃盪中,選了一棟對我童年最有影響的老屋“司馬第”,看了看,那是一幢上下聯接起來地合院老屋,雖然雜草叢生,但建築物看起來還算完好。就在我跨入正廳的那一刻,才發現原來在這裏住的人早已搬走了,只剩下地上棄置桌椅,還是壞掉的,還有那到處積滿灰塵,看了使人幻想着老屋曾經發生過的'故事。就在我邁步通過天井來到供奉神位的大廳前,才發現廳堂前張貼的對聯已經有好多年沒換了。在大廳正中央地那面大牆上,原來應是供奉神位之處,現神位已遷走,唯一留下來的還是那供桌的小香爐。每到我站在舊房子荒蕪的庭院中,有種回到童年的感覺,這裏的一磚一瓦都彷佛充滿了故事。

過年的季節,風又大又冷,尤其當我站在這個大門破爛門未關的老屋,令人寒意倍增。正在我打算離開此地方時,竟然看見一位白髮斑斑的老婆婆從耳門旁邊的房間裏走出來……我們先是迎面打個楞愣,接着是相互的微笑,就在我們打面照及微笑的瞬間,看到她眼眶含着淚花涮涮地從眼角兩邊落下。此時,我最能理解這種淚花的喻意,這除了是多年蒼桑歲月沉澱的激動眼淚外,更多的是看到有到陌生年青人的到訪。就在我猜測和回憶她是誰的過程中,她早已認出了我,喊出了我的乳名。這聲音親切入耳,直沁人肺腑。

我們就這樣久久地面對面的,她一言我一語地相互的問候,這種問候是真切地更是心酸的,就這樣,我們足足站着說了十幾分鍾。這時,我才發現她手裏拿着早已點着的一把香火,正在冒着白煙。濃濃的白煙迅速地從她手中的香火中冒出,很快地充滿了整個正廳,呆立在場的我,很快地被白煙包住,眼前白茫茫一片,什麼都看不見,同時,老屋的空氣中瀰漫着一種檀香的氣味。雖然這香味很濃,聞起來有點嗆人,但我還是很喜歡駐足在天井邊,欣賞那古意幽幽的老屋,當然還有和我對話的白髮老人。

愛他就抽空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