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步丈量的是人生還是母愛的距離?

我17歲脫離母親的懷抱,確切的說我從14歲就開始用自己的腳步丈量自己的人生了。我對於母親的概念是每年兩次的寒暑假,每次40天左右。那時的母親並未覺察到什麼,直至後來,也就是我21歲的時候,離開家鄉,一人在錦州求學,母親方纔領悟到,我長大了,要離她遠走了,兩年後,也就是我23歲的時候,追隨我先生來到古都南京,這時的母親才突然察覺她的小女兒真的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而且離她非常的遙遠,那距離是她思想範圍內都不曾觸及過的。於是,由從前的兩次寒暑假演變成短暫的幾天,有時甚至就是幾個小時。每次要回去之前,母親總是先打電話確認行程及時間,提醒我早些時候去買票,不要忘記車次什麼的,我母親是個大大咧咧的女性,但在我回家這件事上,卻絲毫不含糊。

腳步丈量的是人生還是母愛的距離?

我回家之前都會打電話,告訴她幾點到家,叫她準備好飯菜,以爲到家就可以開飯,以免耽誤時間,可是到家後發現一切都還沒有弄好,後來才知道,原因是母親因爲太久沒有見到我,一聽到馬上就要見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小女兒了,竟無任何心思做任何事情,只知道等待,死盯着牆頭的舊式掛鐘,聽鐘錶滴滴答答的走動聲,感嘆着又有一年沒有見到她的小女兒了。見到我後,仔細端詳,總是說:“瘦了!瘦了的”然後纔開始做飯,炒菜。怕我先生吃不慣她做的飯菜,總是想方設法添加一些另類佐料,結果適得其反。我笑着對先生說:“我媽媽從前做飯很好吃的,一遇見你就緊張”。母親也總是難爲情的嘀咕“不知道怎麼搞的,我以爲加點那什麼什麼……你們會喜歡,害怕你們吃不慣我們這邊的口味”。我心裏其實悵悵然的,我在想從什麼時候起我與母親已經用“你們”和“我們”來區分了呀!你不是一直說我是你的嗎?

24歲的時候,我有了自己的兒子,他很可愛,是個聰明的小傢伙。兒子一歲的時候,我將他交給退休的公婆幫忙來帶,我與兒子的距離剛好是我與母親的距離,因爲兩家老人住在同一個城市。從此,腳步丈量着不僅是我與母親之間的距離同時也丈量着我與兒子的距離。我年幼的兒子,第一次離開我時剛滿一週歲,剛剛咿呀學語,蹣跚學步,爲了生活,爲了我的人生能夠更加精彩,我離開他。只有僅僅的一個月時間,我的兒子,他嘴巴,鼻子、就連耳朵上都起了水泡,婆婆害怕我知道後傷心難過,沒有告訴我,我是後來才知道的,而我也實在無法忍受對他的思念,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毅然決然的辭掉剛找好的工作,請求婆婆將孩子給我送回來。還記得接他的那個午後,當站臺上播報兒子所乘坐的火車即將進站的時候,我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任眼淚肆無忌憚的橫流,內心不斷的重複着“兒子,媽媽來了!兒子,媽媽來了”。

孩子一週半的時候,由於要出去工作,所以再次選擇將孩子送到婆婆那帶,離開兒子的時候,不敢回頭看孩子的臉,害怕加恐慌促使我加快了腳步,當火車由緩慢到飛馳的`駛離兒子所在的城市的時候,我躲在車廂內嚎啕大哭。兒子現在已經兩歲半了,已經能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了,婆婆會隔上個三五個月來南京住上個個把月的,兒子已經跟奶奶的感情比較親了。每次我都喜歡逗他說:“可樂,媽媽好還是奶奶好啊?”他先是看看他奶奶的臉,再轉過頭來看看我的臉,然後才說“就媽媽好”。我聽到後開心的大笑起來,帶着勝利的表情對老公及婆婆炫耀:“聽見沒呀?就媽媽好!你們聽見沒呀,就媽媽好”我欣喜若狂,呵呵、、、可是仔細一想兒子明明跟奶奶比跟媽媽好,怎麼會如此違心的說出“媽媽好”呢,後來還是老公一語道破玄機,因爲他先看到奶奶一張溫和的慈祥的臉,再轉回頭看見的是媽媽一張緊張的期盼的臉,懂事的兒子,怕他母親傷心,他只有說“就媽媽好了”。兒子的這句話,讓我覺得幸福,讓我覺得無論距離有多遠,兒子還是跟母親最親,同時也讓我覺得慚愧,還有就是內疚和虧欠。沒有給兒子一個完整的童年是我今生最大的遺憾。

如今我對於兒子概念,有時就是一輛長火車,轟隆隆的來,轟隆隆的去,他時常在我打電話給他的時候,無厘頭的問我:“媽媽,你有沒有坐長火車,長火車是什麼顏色的啊?每每如此,我都會特別心酸,我知道孩子可能想我了,想我回去。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遊方”。時常覺得自己真的很失敗,上對不起年邁日漸蒼老的父母,下對不住年幼的兒子。至今仍無任何業績,沒有能力讓母親過上富足的生活,卻讓母親飽受老來無女常伴身邊的境遇,同時沒有給兒子過多的母愛,卻讓他在及其幼小的時候洞悉人世的別離之苦。

其實腳步丈量的並不僅僅是我的人生,更多的是兩位母親與兩個孩子之間今生無法逾越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