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殘損的手掌》品讀賞析

1、詩人用他“殘損的手掌”“摸索”到了哪些地方的哪些事物?這些事物有何特點?

《我用殘損的手掌》品讀賞析

2、詩人用“殘損的手掌”“摸索”祖國土地上的這些地方和事物時,心中洋溢着的是什麼樣的情感?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是否有變化起伏呢?

3、全詩具體是分幾部分來展示這“摸索”的具體內容的?

4、我們能否把原句【改一改】:看看上面的詩句與原詩有何不同?

“這一角(已)變成灰燼,/那一角(只)是血和泥;/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春天,堤上繁花如錦幛……”大家把這句和原句都一起朗讀一下。效果有什麼差別?

5、而如今這美麗的家鄉在我“摸索”下卻已是“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這是怎樣的一種心情?

【拓展鏈接】:你們是否聯想到了與戴望舒同時代的東北作家端木蕻良,流亡關內,是如何“用嘶啞的喉嚨”歌唱自己的家鄉的?

(參考資料:“對於廣大的關東原野,我心裏懷着熾痛的熱愛。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呼喚我的名字,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召喚我回去。我有時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還是跳動的,我的心還在噴涌着熱血,因爲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濫着一種熱情。”——《土地的誓言》)

6、第20行:“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這是兩個一向被人稱道的句子,爲什麼?

7、第21行:“運”換成“用”行不行?讀一讀!

8、“廣大的土地”、“遼遠的一角”、“永恆的中國”象徵什麼?

9、詩歌可以分爲兩部分,兩部分內容的感情色彩和描寫手法明顯不同,結合原詩說有何不同?並列起來有什麼效果?

10、對詩人這隻“殘損的手掌”的意象怎樣理解?可以看出詩人怎樣地情感?

11、討論:這首詩歌有怎樣的藝術特色?

《我用殘損的手掌》參考答案

1、手掌、土地、灰燼、血和泥、湖、春天、堤、繁花、柳枝、荇藻、水、長白山的`雪峯、黃泥泥沙、江南的水田、禾草、蓬蒿、嶺南的荔枝、南海、太陽……等。

2、:這首詩以“我”用“殘損的手掌”撫摸祖國地圖時的聯想爲抒情線索,展開想象,讓“殘損的手掌”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國,隨着“手掌”的移動,作者的情緒也發生了變化——其實是以“手掌”的感覺展示了他內心情感的變化。詩人先是悽楚憂憤——轉而熱切期盼、明朗積極。

3、兩部分:一部分是已經遭受敵人蹂躪、變成灰燼、充滿血和泥的土地;一部分是溫暖明朗、蓬勃生春、依然完整的遼遠的一角。

4—6、(略)

8、“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這個意象是作者對抗日的民族解放力量的摯愛和嚮往,這是衆多灰暗,血腥的意象中最突顯的意象,是作者對光明的到來的自信心所在。

9、構成對照——詩人使用兩套筆墨,詞語的不同感情色彩,渲染出兩種不同的色調,使作者的感情傾向更加鮮明。

(1)從感情色彩上說,前半部分是消極的、冷色調的,後半部分是積極的、暖色調的。前後兩部分形成明顯的對比。

積極的、暖色調的詞語如:新生、遼遠、溫暖、明亮、堅固、蓬勃、永恆

消極的、冷色調的詞語如:殘損、冷、徹骨、寂寞、憔悴、陰暗

(2)前半部分是風景如畫的“家鄉”如今被侵略者糟蹋得一片淒涼。作者在詩句中流露出憂憤。詩人的情緒還投射到更多的對應物上:長白山雪峯的“冷”……是多種感官對國土現狀的感受,也是對淪陷區人民苦難生活的暗示,是詩人在囹圄中向祖國母親的抒懷。作者運用了今昔對比的手法(即“江南的水田”一句),加重了情緒的渲染。

後半部分,作者撫摸到了那“遼遠的一角”,情緒陡然一變。在作者對解放區的抒情性描述中,用的是“愛”“希望”“太陽”“春”等詞語。“牲口一樣活”“螻蟻一樣死”兩個比喻,真實的比喻了水深火熱之中的淪陷區人民羣衆毫無生活保障、生存保障,任人驅使的狀況,是用水深火熱的淪陷區反襯解放區──那裏是將要實現民族復興、誕生“永恆的中國”的地方。

10、詩人的手掌是殘損的,祖國的土地也支離破碎,詩人與祖國有着共同的命運。“殘損的手掌”既是寫實,又是寫詩人堅貞不屈的意志。詩人用“殘損的手掌”“摸索”祖國土地時所產生的種種感覺,其實是發自詩人內心的愛於恨,憐與悲,愁苦與希望。“殘損的手掌”是詩人一顆“赤誠的忠心”的物化。

這首詩前後對比手法的運用,使作者的感情傾向更加鮮明,表現出他對解放區的深情嚮往,對祖國光明未來的熱切盼望。

11、(1)在想像中展開詩的內容。先是淪陷區的家鄉,繼而從祖國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終停留在解放區。對祖國大地上每一處特徵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觸覺作用——同時有視覺、嗅覺、味覺等感覺器官的作用——如“微涼”“冷”“滑出”“細”“軟”“蘸”等等。不僅可以真切地看到它的形狀、顏色,而且可以感觸到它的冷暖,嗅到它的芬芳,這種虛擬,強烈地表現了詩人對祖國的深摯的情感。

(2)這首詩有着較爲特別的押韻方式。有時是四行詩句押一個韻,有時是兩行押一個韻。這樣靈活的押韻方式,既體現了現代詩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詩有着相對協調一致的節奏。

(3)在藝術手法上,這首詩並不迴避直接抒發和對事物進行直接評價的陳述方法,但思想情感的表達,主要還是通過形象的構成來實現。運用幻覺和虛擬是創作這首詩的主要手法。詩人在獄中,想像祖國廣闊土地好像就在眼前,不僅可以真切地看到它的形狀、顏色,而且可以感觸到它的冷暖,嗅到它的芬芳,這種虛擬,強烈地表現了詩人對祖國的深摯的情感。

(4)這首詩歌有別於其他抗戰期間的號角詩。詩人自己也說:“詩是一種吞吞吐吐的東西,動機在表現自己跟隱藏自己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