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通用27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過一些經典的散文吧?散文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寫散文,多數時候都離不開事件。那麼問題來了,怎樣才能完成一篇優秀的散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通用27篇)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1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茫茫戈壁,一望無垠。

一個人迎着落日的夕陽,手持錫杖,在艱難的行走,身後拖長的背影愈發顯得孤獨,但步履依然是那樣的堅實,因爲有夢想的遠方在不停的召喚。這個人,就是玄奘大師,在他身上發生了那麼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傳說中的神奇,佛性確實讓他披上了一層神祕的光環。試圖走進他,去了解他的神聖、偉大和卓越……

也許是心有靈犀,今年和玄奘大師有了兩次比較親密的“接觸”。一次是在一個燈火輝煌的夜晚,我來到了西安大雁塔,大雁塔就是玄奘爲藏經而建的,在大雁塔前的廣場上,我看到了手持錫杖、堅韌前行的玄奘;一次是暑假時期,到偃師去,這裏是玄奘的故鄉,有唐僧寺、玄奘故里等,使我能夠再一次追尋他的足跡,領略他偉大的壯舉。

玄奘,姓陳,原名陳禕或陳褘,洛陽偃師人。對於他的名字,是禕(yi)或是褘(hui),史學家曾爭論不息,各持己見,因爲從書法的傳承來說,因爲“一點”的差別,而來辨別真僞,確實極爲不易。就像孔乙己茴香豆“茴”的四種寫法一樣,意義並不大。無論是怎樣的一個名字,絲毫影響不了玄奘、三藏法師甚至唐僧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名字,影響不了他的偉大貢獻。

出生於官宦之家的玄奘,從小就跟父親學習《孝經》等儒學經典,耳濡目染中,使他“愛古尚賢”“備通經典”。也許,年少時的學習和經歷,能夠成爲一生追隨的夢想,就像數星星的孩子張衡那樣,最後成爲了科學家。十一歲的孩子,也許還在母親的懷抱中撒嬌,在爺爺奶奶的溺愛中玩耍,而十一歲的玄奘,卻選擇了跟隨他的次兄進入寺院,學習《法學經》、《維摩經》等佛學經典。在長久的學習和研讀中,他對佛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種興趣,成爲他一生最好動力,一直持續到他終老離世。看來,興趣確實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讓他不知疲倦、殫精竭慮,讓他兀兀窮年、焚膏繼晷,讓他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終成一代佛學大師。

由於唐代的戰亂,他赴蜀學習,師從多師,由於他的勤學精研,虛心請教,使他的佛學造詣如日中天,聞名蜀中,成爲年輕的佛學家,得到了大家的厚愛。也正是在這裏的學習中,鑑於法相學形成的北方地論學、南方攝論學的差異,使佛教界經常辯論,都認爲自己的爲正宗嫡傳。當時天竺的高僧抵達長安,玄奘從他口中得知佛教界的大師戒賢在印度爛陀寺講經,這對於他來說,不啻爲一樁喜訊,於是發願西行,想直探原典,弄清佛教的來龍去脈,來統一中國佛學思想的分歧。

理想有多高,力量就有多大。人都是逼出來的,不給自己逼一下,就不知道自己有多牛。面對現實的“骨感”,在朝廷不允許的情況下,不等不靠,不找藉口,當立下西行取經的宏願後,一匹馬、一行囊、一杖芒攜帶者他那一顆雄心、一腔熱血,就開始了漫漫的西行。

行文至此,我想到了封侯河南方城博望的張騫,張騫通西域在歷史上有特殊的意義,不僅加強了同西域的聯繫,加強了文化科技的交流,開闢的絲綢之路對以後也有深遠的影響。

玄奘就是按照絲綢之路的路線,一路西行,冰雪、荒漠、高山、風沙、野獸……關山重重,前路迢迢,缺衣少食,艱難險阻,時時都有生命危險。而在此前,曾有三百多僧侶去西域,大部分死在路途,少數人無功而返。玄奘從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從涼州出玉門關西行,經由今新疆北路達天竺境內,於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經今新疆南路回到長安,往返凡十七年,行程約五萬裏。這其中的艱辛和酸甜苦辣,只有玄奘一個人最爲清楚。這裏,有他的雄心壯志,冥冥之中,也有佛法帶給他神的禮遇。五萬多裏,那是一個怎樣漫長的路途啊,他用步履一步步的丈量,十七年春夏秋冬,多少次的花開花落,玄奘用行動證明了自己。

有這樣的一個場景,讓我們屏住呼吸,用虔誠的目光注視着已成爲大德高僧還依然年輕的玄奘。戒日王在曲瓦城召開佛學辯論大會,參加的有印度區域的十八個國王,三千個大小乘教學者和外道兩千餘人,玄奘胸中自有千萬雄兵,腹有詩書氣自華,任人問難,而竟無一人能予詰難,足見玄奘學識之淵博,對佛教鑽研之精深!

玄奘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回來。我覺得,這對於玄奘來說,還不是最偉大的,也不是最了不起的。

是因爲,歸國之後的玄奘潛心修行,一門心思沉浸在佛經的翻譯上,據記載,玄奘及其弟子共翻譯出佛教經典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這是何等卷帙浩繁的輝煌鉅著啊!

是因爲,玄奘將翻譯的佛經呈獻給唐太宗,唐太宗親自撰寫《大唐三藏聖教序》,書法大家褚遂良親書,成爲千古書人學習的楷模。唐高宗李治根據他翻譯的佛經,親自撰寫《聖教記》,一序一記,足以說明唐代佛教得到的高度重視,尤其是王羲之《集王聖教序》成爲中國書法的奇葩,足以名垂青史、彪炳千古!

而最了不起的是他的雖九死而未悔,是他的不忘初心,是他的視權勢爲糞土的精神和情懷,是一位真正有佛性的人。

玄奘歸國以後,受到了朝廷的極爲重視,唐太宗、高宗親自接見,併爲其經書親自作序作記,一序一記,演繹了君主和高僧、和佛教的美好史話。根據當時特定的歷史原因,唐太宗、高宗,多次要求他還俗做官,這對多少人都夢寐以求的好事,包括杜甫、李白等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的重量級人物都在所難免,但對他來說,一概的予以斷然拒絕。多次上書皇上要求回相對僻靜的少林寺翻譯經書,但也被皇帝否定。所以,纔有了慈恩寺、大雁塔這些名勝古蹟流傳於後世。

也是讓他意想不到的一個收穫,是玄奘的作品填補了印度歷史的空白。他口述弟子記載的的十二卷《大唐西域記》,通過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一百一十一個國家和傳聞中的二十八個國家的山川、地貌、物產、習俗等,再現了印度地區的歷史。而於當時印度地區的歷史沒有絲毫的文字記載,英國曆史學家史密斯說:“無論怎樣誇大玄奘的重要性都不爲過,中世紀印度的歷史漆黑一片,他是惟一的亮光。”

另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穫是,根據《大唐西域記》改編創作的《西遊記》,成爲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玄奘做到了,而且做到了“立志、立德、立言”,所以才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當我在玄奘故鄉,瞻仰唐僧寺的時候,我一直都爲這樣近距離的接觸、感受這樣一個偉大人物而激動。他不是神,他是一位從偃師走出的聖哲。如果從他做出的貢獻來看,玄奘應該說是一位翻譯家、旅行家、佛學家,也可以說是一位文學家、思想家、歷史學家,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世界和平的使者。

一個人的遠行,開啓了一箇中國佛學的新時代。

詩和遠方的原野,永遠在召喚者每一個不願苟且生活的人!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2

很想,

很想一個人,

只是自己一個人,

去很遠很遠的遠方。

長髮輕挽 ,

淡顏素裝 ,

去追隨心的方向。

無需旅伴,

無需行囊,

只帶上一個渴望已久的夢想。

一個人的遠行,

一個人的海邊,

一個人的天堂,

用自己保留的一點肆意,

讓自己的心思奔放地流淌。

把我最後的一點堅強送給浪尖上的海燕,

把我最後的一點溫柔送給海底的月亮。

把我琴絃外的音符在空寂的海灘上瘋狂的彈響,

把我畫中留白處的想象填補在海天相接的地方。

站在高高的礁岩上,

讓我的最後一滴眼淚

隨着海風飄落在浩瀚的海洋,

敞開我的胸懷,

狠狠地擁抱大海上新升的太陽……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3

閣樓的書架上,一本泛黃的小說裏夾着一張中國地圖,裏面圈點了很多地方,去過的和想去的,各用不同顏色標識着。

那些年的我熱衷詩和遠方,喜歡揹着行囊四處遊逛,喜歡啃着麪包聽着他們當地人操着嘰裏呱啦的口音聊天,有時,兩天的行程,一半在車上,一半在路上。

喜歡用腳步臨摹路線的弧度,喜歡在地圖的每個驛站拍下照片留念,也會擠在人羣裏朝樹杈上的野生動物做個鬼臉,覺得和大家這樣的步調一致,也就有了伴兒。

那時,我以爲的遠方在三位數的票價裏,在數十個小時的車程裏,在歸途中眉開眼笑的相冊裏。後來結了婚生了娃,忙着工作和生活的開始有了抱怨,覺得自己的生活軌跡再也沒了選擇的自由,感覺每天都像是在原地旋轉,無法前進又無法停下來,心情真是糟糕透了。

有一天,我買了車票,簡單收拾了行李,踏上了“尋找自我”的旅程。

在慢慢啓動的車廂裏,聽着車廂內嘈雜的人聲和車軌摩擦出的金屬聲,心裏踏實極了。站臺在視線裏越來越遠,窗外的樹木像一幀幀的底片,默默記錄着這次旅程。隔壁座的是位年輕媽媽,懷裏抱着一個七八個月的孩子,孩子伸着小手在媽媽胳膊上輕輕撫摸着,不時擡頭看看行李架上的包裹或窗外忽閃而過的樹影,可愛極了。

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三個小時二十分鐘,三個小時二十五分鐘……

感覺時鐘轉得越來越慢,每個驛站停頓的時間都顯得很漫長,軌道之間的摩擦聲越來越刺耳,窗外忽閃而過樹影開始讓人頭暈。這時手機顯示一條未讀信息,小沫發來的。

“怎麼樣,現在的心情是不是特爽!”後面配了個歡跳的小貓咪動圖。

我回了個很喪的表情,感覺渾身不自在,卻又不知道那感覺從何而來。隨後發給她一句話“這才發車三個小時,卻已經失去了興致”。

“估計是乏了,你睡一覺就好了”。

或許吧,我關掉了手機,把帽檐壓低了些,準備眯一會。

醒來時已接近黃昏,車廂內安靜極了,偶爾傳來舒暢的鼾聲,我舒展着有些痠麻的胳膊,看了下時間已經接近六點,想着這個點孩子應該在吃晚飯吧,於是撥通了家裏電話,聽筒裏響起了熟悉的鈴聲,五秒、十秒、二十秒,終於在鈴聲接近尾聲時接通了電話。

“喂,孩子吃飯了嗎?”我捧着手機等着孩子稚嫩的回答。

“還沒,正在廣場玩吶,你那邊怎麼樣?”孩子爸的聲音,聽得出是在小區外的廣場,那裏一到晚上總是那麼熱鬧,想到前幾天孩子在那兒伸着小胳膊小腿學跳舞的場景真是太可愛了。

簡單聊了兩句,囑咐他們早點回家吃飯,多喝些熱水。

收起電話後便開始想家了,而且越來越強烈。想念吃完飯就可以癱坐在地上的小熊沙發墊,想念孩子舉着玩具槍朝我噠噠噠後提醒我躺下去的可愛指令,想念他爸在戀愛時都不曾有過的溫柔和牽着孩子的手一起澆花的背影,想着想着突然後悔選擇走出來的旅行。

那次旅行後,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家後,感覺那裏再不像牢籠,而是沐浴着愛的地方。

一個人的遠方,其實並不一定在遙遠的地方,它可能是我們走過的每一條路,看過的每一處風景,也可能是我們結結識的每一個人,或熱愛的每一方土地。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4

在年輕的日子裏,我要告訴張我將有屬於自己的生活。

漸漸明白,許多的時候幸福是條單行道,走過時毫無知覺,到回首時,卻發現只能翹首遠觀,再也無法原路返回,空白,悵然。

沒有人值得你的驕傲碎落一地,就像你自己說的,過去的不再回來,回來的不再美好。向前走,前方有更美好的風景。

有一種想念,叫避而不見。

故事的開頭總是這樣,適逢其會,碎不及防;故事的結尾總是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

但願快樂,不是你憂傷的華蓋。

總有一天我會從你身邊默默走來,不帶任何聲響,我錯過了很多,我總是一個人難過。青梅枯萎,竹馬老去,從此,我愛上的每個人好像你。

我於茫茫人海之中尋我唯一靈魂伴侶,得之則幸,失之則命。如此而已。

或許有些人,有些事,在記憶裏過,他們踩了一地憂傷與明媚,並在微光裏告訴我:遠方要一個人走。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5

溫暖的午後。你半眯着眼。

茅屋的窗子緊閉。日光從下面或是上面的縫隙透進來,在枯葉顏色的天棚,映現微微的綠光。

起牀以後。沏一壺海水綠茶。海、夾着泥土的氣息,微鹹,些苦,淡淡的氣味。

你坐樹下,乾淨的蒼蒼古樹。你手捧水色的玻璃杯喝了兩口裏面的白開水,望着長長的沙灘說話,心不在焉。

陽光落在你手中玻璃色的水裏,釀成了酒。

草門半開,海風跌滿一地,牆壁斑駁,眼神迷離,喃喃自語。

方格子的院子,安詳熟睡的流浪狗,大瓦缸裏滿滿的純淡水,停在上面的一隻紅蜻蜓,和一隻懶洋洋的烏龜。

昨日清晨,流浪狗來到門口,開花的樹下,你仿若看見了那年那月的一些人,或者那些動物,只是安靜地看着眼裏的這條狗。你幫它包紮了一下左腿上的傷口,喂一些你從遠方帶來的食物。夜裏的時候,下起了狂風,吹起雨來。稻草屋如是虛設擺在那兒,你死命地抱緊你懷裏的狗。心裏面第一次很怕很害怕………

現在這樣挺好。

你又品了兩小口水做的杯子裏陽光釀的酒,暖暖的味覺。

風靜靜地吹,很舒服。紫荊花從你頭上飄落,旋轉着,跳很輕盈的舞,便沒了此生。

你伸出右手,輕輕的接着一瓣淡紫色的雪,放到鼻前嗅嗅,有歲月的味道。

微微發呆。

春天以後,終於沒有人會想起冬天來,想起冬天裏的故事或是往事。那些一起取暖的,那些努力,和那些紫荊,終於在春日氾濫的溫度中悄然離去,了無痕跡……

你決定出去走走,就扛起了門口的那把鋤頭。

遠方響着撞擊的海浪聲。

你微微擡頭。換上全新的視覺,洗去所蒙世事的塵埃,恢復清亮。好似你所見的藍天——昨天下了幾陣雨,碧空如洗。

有兩隻蝴蝶飛過,你想象着他們回來了。關於梁祝仙子,那個亙古不變的故事。

時間回到去年某一天,或者更多年以前。

道路渺無人跡,海鳥休閒地舒展翅膀,有一隻丹頂鶴一隻腳站着,對你微微的笑。

遠處,一片肥沃的土地,長出了嫩綠的葉芽。

你微笑着。

土地永遠不會辜負懂它的人。

美好的剪影。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6

在一個人的影子落在來去匆匆的地方,有家人的期盼,有朋友的祝福,還有對手的競爭。你的出現,好像是給整個故事加了無縫的關鍵點。正那時,你來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人羣嘈雜的聲音,也掩蓋了你的說話聲及嘆息聲,看似乎在尋找一個人,你卻始終沒找到,慢慢穿過人羣,一步一步的走着。這個過程究竟又是如何慢慢演變的?你又該如何得知?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句詩的意境,微微薰着我似乎已經空靈的大腦,卻孤帆遠影寄予這稀鬆的時間縫隙中去,雖然折騰一番,確實令人神往。

青春的點滴,一頭一尾,情不盡。頭碰頭,更多想法;尾碰尾,更多惆悵;頭碰尾,更多新聲;這樣的方式,這樣的你我,同述一段往事,卻時隔那麼的遙遠,我們都在隱藏着彼此的傷痕嗎?若一切都雲煙化散,推開迷霧,迎接驕陽的到來,細品生活的樂與悲,讓這樣的一切,都化作時間的養分,給予各自安好的明天。

青春的記憶,像青草微醺着的氣味,來自大自然的氣息,一樣素樸。我們都依然守在樹旁,望向遠處的天空,回想着那一絲曾經歷一切的美好,似乎很小,並不高亢,沉穩般劃過。好像從不奢求過你停下腳步,守着。不知道難過的時候,該如何度過?生活也許很殘酷,不會因爲你而停下腳步,卻有可能因爲你而更加豐富精彩。我們時而走進,時而離去,卻不知道這些可能因爲簡單的舉動,早已失去了什麼。治癒這些,要用更多時間來沖淡這一切。走着,看着,想着,做着,亦步亦趨,只要想起這些單純、簡單的美好,心中依舊溫暖,不記錄任何苦難所帶給我們的痛苦和恨意,不後悔這些,漸行漸遠。

青春的框架,僅存於心底裏的善良,依舊還在。繁華都市,亂花迷人,吸引和誘惑太多,我們又該去做出怎樣的選擇?我們處於相應的年華,卻做着各種不一樣的事情,甚至有緣做着一樣的事,而心卻又不在一起。這種交錯的方式,時常無法得到具體的回答,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逐漸明白,去追尋的東西是否有意義?可能從未後悔,在不斷磨礪自己同時,也同樣傷害着自己或他人,在不同時段裏,我們也學會着勇敢承受着一切向前走,不再回頭往復查看。

相信有一雙手,默默的付出着這一切,會把所有的偶然都實現。每個人心裏都或許有着對生活和夢想的期盼。耀眼星空,每次仰望,彷徨的你我,似乎又能夠清清楚楚地瞭解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從不欺騙自己,也不委曲求全。靜景下,我們守護着諾言和鴻鵠之志,尚且相距遠方的長度。面對這一切,你會放棄嗎?會後悔嗎?也許會清醒地告訴自己最真切的想法,不在自己面前僞裝。大聲說出來,我喜愛的,我討厭的。我不需要的,我需要的。所有無可取代的夢境,終會被喚醒,越努力越幸運,世界因你的改變,每個舞臺的精彩更值得你去擁有,畫上屬於你的符號,大方敞亮地展示着更優秀的自己。生活中每一條通向遠方的路,都將會有你的痕跡,奮鬥不止眼前的腳步,你終會獲得屬於你的旗幟,愈發美輪美奐,愈發奇妙絕倫。奮鬥吧,青春!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7

白雲,飄向遠方,是爲釋放與天空爲伴;雄鷹,翱翔藍天,是爲尋找更寬闊的視野;我們,奔向遠方,是爲尋找那抹絢麗的光芒。

開一扇窗,眺望遠方,清山綠水,令人心曠神怡,靈魂的嚮往,心的追求,我心中的那一片天正向我招手,舉步巨艱,遠方,等我……此時的我,懷揣着一生的追求,一世的夢想。在充滿泥濘的路上,摔倒,再爬起來,也許就在那一刻,我滯帶了自己的懦弱,忘記了前方有什麼,愛我的人,我愛的人正在爲我鼓勵、正在看着我,給予我爬起來的力量。自己的征程,自己每走一步離目的地就會更近一步,我們爲什麼不繼續呢?

遠方,有着自己幻想而未能實現的世界,興許會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生活,也會有李清照“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情愁,還會有“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處境,但我們仍然嚮往,因爲人生須盡觀,一處不得意,不代表處處受挫。沿途的風景很美,不要忘記前方的風景更美,無以倫比,別因沿途風景而停滯,因爲井底之蛙看不到更廣闊的天空,遠方,在等你!

放飛心靈的渴望,敢於追求,敢於夢想,因爲夢也終有一天會變爲現實,人生是一個不斷追求的過程,懷揣着一顆赤子之心,生機勃勃我們沒理由安於現狀,沒理由停下腳步,沒理由……很多東西都因我們追求所得,前方縱使有惡虎,有猛獸,我們也要搏一搏。我們將會得到不一樣的收穫,終身受益,爲自己的壯舉而感到自豪。

遠方,我來了,踏着夢想,乘着清風,不要辜負愛我們的人,他們是我最強大的精神支柱,因爲他們使我們離自己的遠方更近一步,有父母殷切的期盼,有朋友的支持與鼓勵,縱使世界上沒有人看好你,你也一樣要證明給他們看,因爲只有最好的成果,纔是證明的最佳配方。遠方,我向往的聖地,靈魂的歸宿,我將夢想寄以你,朝着你步步走來,因爲我相信能和太陽肩並肩,相信自己,永遠沒錯,想要有令人佩服的目光,須棄向遠方。

遠方,風景獨好,採擷一葉扁舟,駛向遠方,我相信遠方風景獨好,無以倫比?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8

“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正如這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先生如是說,在走走停停,走走停停中,路成了路,人生便也成就了人生。

有時決定了要走,卻總是徘徊留念;有時決定放下,眼神卻總望着遠方和山水。誘惑取捨難以定奪。但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們置身何處,而是我們將要前往何方,生命就是在不斷追求中向前推進而不致於枯滯的。每個人都應爲追求而燃燒過,平庸的日子會風化我們的信念、腐蝕我們的靈魂,沒有半點信念的生活,就如同一潭死水,毫無靈性毫無吸引力。我們需要的不是成功,而是生命的奇蹟。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種一粒志向,取一葉追求。在這紛擾人世間,應確認方向,揹負自己的理想,到遠方去。

在馬雲的創業歷程裏,從一個剛畢業大學生的青澀,到集資開創阿里巴巴,到十五年後的今天,阿里巴巴如同沉默了良久的巨人,一醒來便轟動了整個中國。馬雲把阿里巴巴從一個“三無團隊”拉扯爲了企業巨頭,撐過了電子商務泡沫,吃下了雅虎中國,它逐漸在這個大時代裏繁榮。馬雲昔日的遠方是中國,如今他的遠方便是世界。15年的時間,他在追求中不斷努力,一步步創造了“阿里巴巴帝國”,一個屬於自己的傳奇,沒人能否定他的成功。

誰的路途一帆風順?難道馬雲沒有瓶頸的時候?當然不是,他的公司幾度面臨破產,岌岌可危,他千方百計集資才挽回了公司,只是當苦難成爲歷史,曾經的困境都已如過眼雲煙,隨風飄散了罷了。無論如何,別讓你的勇氣和夢想在角落裏落滿灰塵,別讓你的生活日復一日地平庸。路是遠的,但有什麼路比你的腳步更遠呢?“心裏一搓小火,身體離地半尺,不做螻蟻,不做神,做個寫字的人”,馮唐說。心中一定要有信念與追求,畢竟生命是有限的,我們心中的戈壁灘,應讓那裏開滿鮮花。

看今年東京世乒賽,中國乒乓再度折桂,馬龍也成功逆襲。他們一直追求着遠方,但也從未被輝煌的成績矇住雙眼,“要輸就輸給追求,要贏就贏在明天”,一個真正的強者會放眼未來,不會爲一時的光榮而停滯不前。向他們致敬,也爲他們的信念鼓掌。

同樣是體育界,來自美國的莉比·詹姆斯,七十七歲的銀髮世界級跑者,讓全世界爲之驚歎,她保持着女子十二公里長跑紀錄,並且她自身一次又一次打破紀錄。她不懈的追求,給古稀之年的人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人生不應因年齡而給自己設限,從這一刻開始行動,永遠都不晚。只要不放棄內心所向,生命的碩果將如影隨行。

凡是遙遠的地方,對我們都有一種誘惑,不是誘惑於美麗,就是誘惑於傳說。雖然這是一條我所陌生的路途,沒有盡頭的呼喊,華燈初上,煙霧迷濛,但是我要前行,因爲我聽見了青鳥的鳴叫。

到遠方去,到遠方去,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你踏過灑滿汗水的地方,花朵纔會如此葳蕤。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9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心在哪裏,風景就在哪裏。”而我最大的夢想,就是有一天可以帶着這顆滿懷着熱情的心,一路遠行,把一路上看過的風景烙印在心底。

第一站我們去荷蘭吧,在春夏之際的時候去看看利瑟的鬱金香花田。每年的春夏之際,荷蘭阿姆斯特丹附近的庫肯霍夫公園都像是一個絢爛的夢境。公園之中培育了上千種的鬱金香,從淺紫到瑰紫,同樣的色調,幾十種深淺不一的紫色在同一片土地上盛開,倘徉在如此安寧而絢爛的美景裏,恍如夢境,卻又真實得讓人感動萬分。

然後我們去瑞典吧,那個被森林層層包裹的童話王國。瑞典的城市裏也保留有大片大片的森林,你的屋前屋後隨後都可能有小鹿躍過,冬天時管理人員會切大量的胡蘿蔔片撒在森林某處,幫助它們度過寒冬。在有陽光的冬日裏,捧着一杯暖暖的咖啡,坐在明亮的落地窗前細細品讀一本厚厚的外國名著,任陽光灑落在指間和身上,任思緒翩飛,回到中世紀的歐州,誰又能說這樣的日子不是美得像童話一樣?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再去一趟非洲吧,去領略一番那個帶有原始氣味的、略微有幾分混亂的大陸。當車子開過繁茂的熱帶雨林,那旺盛的綠色生命簇擁着窄窄的蜿蜒的公路,高原的風將思緒帶到很遠很遠的地方,讓人忍不住想要奔跑,顛簸的路,高聳的樹木,恣意生長的城市與村落,國家公園裏自由奔跑的羚羊和斑馬……沒有一個大陸如此慷慨地展現着它所擁用的一切,讓人聽見她流淌的血液和跳動的脈搏——除了非洲。

一定不能錯過阿拉斯加。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創始人Henry Gannett說過一句話:“如果你還年輕,清遠離阿拉斯加。太早領略至美的風景會令今後的人生索然無味。”大部分人爲了看極光而選擇冬天去阿拉斯加,可我認爲阿拉斯加最值得去的季節是夏天。因爲極光在別處也可以看到,但阿拉斯加夏季的美,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領略到。如果你是戶外愛好者,阿拉斯加的夏季會是天堂。野外露營、漂流、攀巖、攀爬冰川……你能想到的一切,阿拉斯加都有。願有機會去阿拉斯加的人,都能擁用一個終生難忘的美麗旅行。

若你到過日本,有一樣東西定會讓你終生難忘。臺場、橫濱、神戶,到處都可以看見大大小小的摩天輪。《蜂蜜與四葉草》裏說,摩天輪是爲了和心愛的人一起跨越天空而存在的。瀨戶內海邊的摩天輪,在分不清是天空還是海水的藍色畫布的映襯下緩緩轉動,時間彷彿就此停止。一望無際的大海和湛藍的天空,在夜晚還可以泡在水裏看星星。瀨戶內海的摩天輪如果是一個夢境,那麼我寧願沉醉其中,不再醒來。

一直很喜歡汪國真的這首詩:

“我背起行囊默默去遠方/轉過頭身後的城市已是一片雪茫茫/我不想再過那種單調的日子/我像是一條魚生活像魚缸/我不知道遠方有什麼等着我/只知道不會是地獄/也不是天堂/沒有人知道我是誰/自己的命運就握在自己的手掌/我不希望遠方像一個夢/讓我活得舒適/也活得迷茫/我希望遠方像一片海/活也活得明白/死也死得悲壯……”

彷彿是與生俱來,“遠方”這個詞莫名就帶着無窮的魔力。想要去到世界盡頭,想要探索未知的世界,想要和遠方來一場不見不散的約會。所謂的“冒險心”時時刻刻都在腦海裏叫囂翻滾,只等待與夢想中的國度一見鍾情。

我們,去遠方吧。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10

一位詩人曾說過,要想前進就必須離開腳下的地方。旅行的意義就在於開拓,在於進取,在於不懈的追求。龍潛深淵,虎嘯山林,猿猱攀渡絕巘,飛鳥橫越青峯,峭壁立翠柏,冷風飛落英等等,芸芸衆生已對旅行進行了最生動的演繹。

汪國真說過,到遠方去,到遠方去,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人生苦短,若是囿於一方泥塘,何來瀲灩風光。浮生若夢,何不趁着大好年華去探索,去追尋?目光只在地平線,哪管千山暮雪!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唯有不斷開拓,不斷進取,才能領略到碧海藍天的旖旎風光。孤身行走在大自然的女人——馬奎思,執着於遠方的風景,不管黃沙漫漫,一心追尋,終於探尋到內心的世界,領悟到人生的真諦!“亞洲影帝”林峯,嚮往着遠方的風景,不顧流言菲菲,不斷前進,終是覓得一片芳草地,澆灌出成功之花!“俄國文學之父”——普希金,迷戀於遠方的風景,不理非難種種,積極追求,於是他昂首挺胸衝破了牢籠,奔向了自由的遠方!如此多的人用心靈和行動詮釋了旅行的意義。他們如里程碑,向我們指明:開拓進取是路,路通向遠方,遠方有如煙雨江南般娉娉嫋嫋的風景。

然而,若是徘徊於原地,終只能見一幅黯然無味的圖畫。“一個不曾用自己的腳在路上踩下腳印的人,不會找到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周國平如是說。誠然,一個不曾迷戀、追尋遠方的人終不會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景。日本書法小天王只徘徊於描摩王羲之的作品,卻不能去探索,最終也只能“泯然於衆人”。他得到的不過是如白紙的風景。倘若他能像棋王林清源那樣,開墾荒地,找尋風景,也不至於才華盡失。“散盡浮雲落盡話,到頭明月是生涯。”踽踽於原地有何意義?不如隨一葉扁舟,駕一匹騏驥,抑或如朱自清一般“謹慎着雙雙的腳步,從象牙塔走向前方。”

一個人的一生就像一個向量,有大小和方向才能顯現它的價值。沒有方向的人生終不過是一場鬧劇。單有方向卻邁不出步子的人生也終不過是一個零向量。還在徘徊的人們啊!遠方纔是你的方向,路程上的足跡纔是你的長度。如汪國真所言: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大闊步向前,找尋遠方去吧!

遠方,我戀,故我追!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11

我想去遠方走走,見識未曾見過的風景,解釋未曾相遇的人。這是我的夢想,很純粹很美好。

到遠方去,或許這是一場冒險的旅途,途中有我未知的危險和不幸,但我仍想背上行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因爲我不想錯過遠方將帶給我最珍貴的人生和意義。比如說,在那陌生的天地之間是否會有些我所熟知的東西;在這段漂泊的時光中是否存在一個給人以歸屬感的地方;還有,在那些未知的疑惑中,是否能夠遇到一位可以解開自己心結的之人。想到這些,到遠方去的夢想愈發堅定了。

在我的遠方,有耀眼而明亮的光照,有色彩明豔的植物生長着,有古老而又獨特的建築,更不會忘的是那無限蔚藍又接近透明的天空和海洋。向放肆囂張的煙塵告別,向喧嚷紛亂的城市告別,像悲傷難過的記憶告別,努力尋回黯淡無光處自己那清亮無塵的心靈。於是,心情一下子舒暢了。就像一條魚,一枝草,在風光里長,在風光裏睡,清空了煩惱,自在得不像話。這便是我的夢,去遠方的夢。

徐志摩說過“帶一卷書,走十里路,選一個清淨地,看天,聽鳥,倦了時,和身在草綿綿處尋夢去”,汪國真說過“我背起行囊默默去遠方,轉過身後的城市已是一片雪茫茫,我不想再過那種單調日子”……於是我問自己,去遠方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因爲是夢想。夢想去到一個不一樣的地方,夢想擁有一次特別的經歷,夢想自己擺脫各種煩擾,擁有一次一個人的遠方。即使困得要命,累的半死,我都要懷揣着自己的夢想去探索遠方。

看見不一樣的房子邊上有不一樣的水,靜靜向我闡述着遠方的樂趣。

聽到不一樣的話語訴說着不一樣的故事,深深地感動着異地的我。

越是遙遠的地方,也是我更加遙遠的夢想。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12

“遠方”一個迷人的詞語,充滿誘惑。

遠方一個讓我們無限神往的地方,天涯海角沒有它廣闊,珠穆朗瑪也不及它高遠,但它卻承載着美麗的夢幻,有着絢爛的朝霞夕陽,有着年輕人的理想和希望。

有時它離我們很近,因爲我們每天都把它裝在心裏;有時它離我們很遠,卻總也看不到他的真面目,它依然在遙遠的前方!

到遠方去,去追逐我們的理想;到遠方去,去實現我們的希望。

木訥的“阿甘”成功的到達了自己的遠方,木訥的“阿甘”是我們崇拜的偶像。

美國電影《阿甘正傳》向我們訴說了一個低智能兒成功的故事。片中阿甘不斷追逐、不斷超越自我,執着的走向自己的遠方。他在不斷受欺負中練就了飛快的雙腿,成爲了職業橄欖球運動員。他參加戰爭,在槍林彈雨中,一人獨自救下了幾位站在死亡邊緣的戰友。阿甘爲了完成朋友的心願,進行了捕蝦工作,他經歷暴風雨卻奇蹟般的活了下來。在夜裏,他與風雨戰鬥,與海浪交兵,他的公司成立了,他成爲了鼎鼎有名的富豪。

阿甘在追逐中超越自我,他知道只要去做就會有收穫。他的遠方似乎很遙遠,而他在去遠方的路上用堅持和毅力克服着困難,遙遠並不可怕。他做到了,他的遠方在向他靠近,他,成功了,他又在向一個遠方邁進。

遠方的路上或許充滿着挑戰,或許長滿了荊棘,這艱辛的旅途中,不光需要堅持和毅力更需要在逆境中的堅強。候斌,用堅強走向遠方。

候斌坐在輪椅上,獨自拉緊繩索,一步步攀升到主火炬臺底部,殘奧聖火點燃的一剎那,全場沸騰歡呼,掌聲雷動。殘奧會“三金王”候斌超越極限,用副詞震撼的方式點燃北京2008殘奧會的聖火。那一刻,世界被他感動。

候斌9歲時不幸失去一條腿,但他樂觀、自信。1996年,在殘奧會的田徑場上產生了一個新的高度,震驚了世界,這個數字是:1。92米。2008年,在殘奧會的開幕式上產生了一個新的高度,這個數字是:39米。他曾是亞特蘭大、悉尼、雅典三屆殘奧會跳高冠軍,至今仍爲世界記錄保持者,他在挑戰着極限,也在超越着自我。

候斌用他自己的方式走向遠方,成爲世界的焦點,它是中國的驕傲。

古語說得好: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遠方的路雖不好走,但是我們已經前行了。

到遠方去,去看美麗的彩虹;到遠方去,去領略成功的美妙。到遠方去,只要我努力,遠方並不遙遠。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13

最近幾年的大學聯考全國卷作文,都是情景類、實用類的天下,有明顯的限制性,要寫得出彩,是很難的。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篇2019山東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我來點評:

這是一篇配不上滿分的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作爲滿分,它當然有很多亮點,值得學習和借鑑。

首先,立意新。

這個作文很難偏題,只要與“勞動”有關即可。但是對於演講人的身份,考生大多選擇的是普通學生,這樣寫千篇一律,閱卷老師對此早就視覺疲勞了。實際上本文並未限定演講者身份,老師、校友、家長、名人均可,例如本文的演講者身份就是離校多年的校友,作爲一個過來人,一個長者,所說的話既有親切感又有說服力。

其次,材料事例豐富。

作文運用了很多材料,徐霞客、岳飛與普通勞動者古今同列,《荷馬史詩》和《詩經》中外並舉,充分說明了古今人類文明的長堤都是建立在勞動的基礎上。充足的材料有力地證明了論點,使得文章富有文化氣息,不顯得枯燥乏味。

最後,語言流暢優美。

整篇作文整散結合,長短錯落,引用化用技巧嫺熟,鋪陳排比運用得體,在文筆方面沒得說。運用第一第二人稱來拉近和聽衆的距離,便於抒情,也很符合演講稿的文體要求。

但是它的缺點也很明顯。

作文的核心立意是“勞動”,這樣一來在選材方面就有問題,可怕的是還不至一處,例如“打稱鋪裏的老師傅。他點起一盞燈,一毫一釐地刻着星戥,斤斤計較,只怕失之毫釐。”這當然跟“勞動”有關,但是明顯重點在於“認真精細”。除此以外,文末的李白遊歷天下,蘇子瞻泛舟江畔,霍去病馳騁草原等事例,跟勞動的聯繫都很牽強。

當然瑕不掩瑜,我依然欣賞這篇作文,大家怎麼看待這篇作文呢?對於這篇作文被評爲滿分,大家怎麼看呢?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14

往事那麼近,天涯那麼遠……

——題記

寒風呼呼地吹着,似乎在發泄心中的不滿,我站在寒風中望着遠方的列車,心中竟是如此平靜。

記憶中那抹熟悉的微笑還停留在舊時光裏,那個溫柔細心的女孩,那個巧笑嫣然的女孩,那個寵溺的稱我小妹的女孩,在寒風中乘上列車,匆匆地離我而去……

驀地想起那年春天,從睡夢中醒來,習慣性地想轉身樓住媽媽,卻撲了個空,面對空蕩蕩地房間,恐懼在心底一絲絲蔓延,忍不住哇哇大哭起來。淚眼朦朧中看見一個人急匆匆地跑進來,將我擁入懷中,急急地問:“小妹,怎麼啦?乖啊,別哭了,姐姐在呢!”溫柔的話語使我平靜下來,往她懷裏鑽了鑽,感覺莫名的溫暖,安心,似乎靠近她,就能靠近陽光,那時我五歲。

那年夏天,天氣異常炎熱,走在路上像置身於蒸籠般,連流動的空氣都是熱的。我似乎感覺到身上的水份在一點點地散失,我下意識地舔了舔自己乾乾的嘴脣,可憐巴巴地望着姐姐說:“姐,我想喝葡萄汁!”姐姐的眉頭微皺了一下,隨即又舒展開來,像下了很大決心似的說:“好,姐姐幫你買。”當姐姐拉着我在大街小巷不斷地穿梭時,我才明白這個小鎮沒有賣葡萄汁的,我的心情在一個又一個店主的搖頭中低落下來。擡起頭看見陽光像膠水般密鋪在姐姐後背上,粉紅色的衣衫已溼了一片,我賭氣地甩開她的手跑進涼亭中,她愣了片刻,說:“小妹,姐會幫你買到的!”我嘟起小嘴,望着她遠去的身影,喃喃道:“騙誰呢?哼!”當我趴在桌上與周公相會時,姐姐滿頭大汗的回來了,外面下雨了?正欲詢問,看見姐姐手中的葡萄汁,又忍不住咧開嘴,露出一嘴小的牙,急急地奪過來,葡萄汁的甜蜜由嘴裏流淌到心裏。似乎有了姐姐什麼願望都能實現,那時我十歲。

那年秋天,風瑟瑟地吹着,徹底吹亂了我的心,我靜靜地坐在院子裏,不願進屋去,房內姐姐正向電話那頭的父母彙報我那少得可憐的分數,不用進屋,就能感受到父母的怒氣,我煩躁的揉了揉頭髮,強迫自己不去想那惱人的分數,卻感覺耳朵上一涼,父母憤怒的聲音從中傳來,我奪過放在耳上的手機,氣憤的掛掉,看也不看她一眼,起身就向門外走去。“小妹,你打算一直逃避下去嗎?”我身子一僵,停下了腳步,姐姐走上前,將我的身子轉過來,定定地睜着我說:“有我在呢,我會陪你一直面對!”我的所有武裝在一瞬間被擊潰,不顧一切地撲進她的懷裏,委屈的哭了,將所有的僞裝的堅強都拋掉,在姐姐懷裏我只是個脆弱的孩子,在她的引導中,逐漸走向成熟。那時,我十五歲。

今天冬天,記憶如雪片般撒落一地,卻唯獨少了故事的主角,但我不會哭,只會淺淺的微笑,因爲姐姐是爲了夢想,纔去了那個我去不了的地方,那裏叫遠方……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15

這天一直在下雨,春樹給臥病在牀的父親餵了飯後,就拿了個板凳坐在門口,向門外望去,看着模糊的遠處發着呆。

春樹是個不幸的孩子,他家是村裏的貧困戶,媽媽由於忍受不了這個失意的家而離家,哥哥早早地外出打工,只留春樹和父親住在這寒酸的屋子裏。春樹小時候被開水燙傷過臉,臉上留下了醜陋的疤,儘管鄉民們都很質樸,沒有架空他,但他內心深處卻有一塊疤,他很自卑。他努力學習,成果優異,卻讀完高中後就回家幹活,照料父親——家裏沒有滿足的錢,父親身體越來越差。

春樹很喜歡看課外書,從課外書裏,他看到了外面的國際,外面有高樓大廈,有摩天輪,有許多別緻的事物,他是多麼巴望外面的國際啊。但是他的父親,他的臉,都讓他無法在外面的國際討生活。

雨逐漸停了,他站了起來,他想到外面逛逛。他很抑鬱,想散散心,走着走着,看到一個果農在採摘生果。那果農見着他,就咧開嘴笑了:“哎呀呀,來得正好。來,揣幾個橘子給你爸爸吃。這橘子啊,可好銷了,它是要運到全國各地的呀,貴着呢!”春樹看着一棵棵橘子樹,它們的形狀並不美觀,紮根在這大山的泥土裏,卻結出這麼香甜的果實,他如同理解了什麼。

回到家,看了看哥哥幾天前寄來的信。有幾張城市景色的相片,背面有幾行字:弟弟,大城市雖美,但富貴背面也有着無盡落寞。你這麼聰明,必定能在家園有所作爲的!

若干年後,仍是這個山村,那裏雖不殷實,但鄉民都很憨厚。你只需走進那裏專一的國小,就會看到一羣國小生坐在教師周圍,滿臉笑臉地聽他講課。教師瘦瘦的,臉上有疤,但他的聲響是那麼自傲,那麼洪亮悅耳。他在這兒教了好多年書了,孩子們都親熱地叫他“大哥哥”,他教的國小生,有的考上大學,去了大城市,有的結業後,留在了這所國小。這麼多年,也算是桃李滿天下了。

有記者採訪他,問他爲什麼要在偏遠的山村裏辦國小。他平靜地說:“只想讓更多人能接受教育。”記者想採訪他早年閱歷,他不好意思地說:“曾經,總想着去外面,但又去不成,後來一想,自己出不去,能夠協助他人出去嘛,就在這兒辦了校園,儘管去不了遠方,也不負春色。”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16

這一天一直在雨天,春樹給臥牀不起的爸爸餵了餐後,就拿了個凳子坐到大門口,向門口放眼望去,看見若隱若現的遠方發着呆。

春樹是個倒黴的小孩,他們家是農村的困難戶,母親由於承受不上這一落魄的家而背井離鄉,親哥哥很早地外出打工,只留春樹和爸爸住在這裏陳舊的房間內。春樹兒時被開水燙傷過臉,臉部留有了不好看的疤,儘管羣衆們都很樸實,沒有擠兌他,但他心靈深處卻有一塊疤,他很不自信。他認真學習,成績優異,卻看完普通高中後就回家了幹活兒,照料爸爸——家中沒有充分的錢,爸爸人體愈來愈差。

春樹很喜歡看課外讀物,從課外書裏,他看到了世界有多大,外邊有摩天大廈,有過山車,有很多獨特的事情,他是多麼的期盼世界有多大啊。但是他的爸爸,他的臉,都使他沒法在世界有多大混飯吃。

雨逐漸停了,他站了起來,他想起外邊走一走。他很鬱悶,想散散心,突然之間,見到一個果農在採收新鮮水果。那果農見着他,就咧開嘴笑了:“哎呀哎呀,來的恰好。來,揣好多個桔子給爸爸吃。這桔子啊,好不好銷了,它是要運往國內各地的呀,貴着呢!”春樹看見一棵棵橘子樹,他們的樣子並不好看,投身在這裏高山的沙土裏,卻長成那麼柔美的果子,他彷彿懂了哪些。

回到家,看了看親哥哥幾日前郵來的信。有多張大城市風景的照片,身後有幾行:小弟,大都市雖美,但熱鬧身後也擁有無窮寂寞。你那麼聰慧,一定能在故鄉大有作爲的!

很多年後,或是這一鄉村,那邊雖不富有,但羣衆都很樸實。你只需走入那邊惟一的中國小,便會見到一羣中國小生坐到教師周邊,一臉微笑地聽他授課。教師瘦小,臉上有疤,但他的聲音是那樣自信心,那麼嘹亮悅耳。他在這兒教了很多年書了,小朋友們都親切叫他“哥哥”,他教的中國小生,有的考入大學,來到大都市,有的畢業之後,留到了這所中國小。這些年,也算得上桃李滿天下了。

有記者採訪他,詢問他爲何要在偏遠的小山村辦中國小。他坦然地說:“只想要讓大量人會接納文化教育。”小編想訪談他早些年曆經,他過意不去地說:“之前,總想去外邊,但又去不成,之後一想,自身出不來,可以幫助他人出來嘛,就在這裏辦了院校,儘管去不上遠處,也不負春光。”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17

這天一直在下雨。春樹給臥病在牀的父親餵了飯後,就拿了個板凳坐在門口,向門外望去,看着朦朧的遠方發着呆。

春樹是個不幸的孩子,他家是村裏的貧困戶,媽媽因爲忍受不了這個潦倒的家而出走,哥哥早早地外出打工,只留春樹和父親住在這破舊的屋子裏。春樹小時候被開水燙過臉,在臉上留下了難看的疤,雖然村民們都很淳樸,沒有排擠他,但他內心深處卻有一塊疤,他很自卑。他努力學習,成績優異,卻讀完高中後就回家幹活,照顧父親——家裏沒有足夠的錢,父親身體越來越差。

春樹很喜歡看課外書,從課外書裏,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外面有高樓大廈,有摩天輪,有很多新奇的事物,他是多麼渴望外面的世界啊。可是他的父親,他的臉,都讓他無法在外面的世界生活。

雨漸漸停了,春樹站了起來,他想到外面走走。他很鬱悶,想散散心,走着走着,看到一個果農在採摘水果。那果農見着他,就咧開嘴笑了:“哎呀呀,來得正好。來,揣幾個橘子給你爸爸吃。這橘子啊,銷得可好了,它可是要運到全國各地的呀,貴着呢!”春樹看着一棵棵橘子樹,它們的形狀並不好看,紮根在又髒又溼的泥土裏,卻結出這麼甜美的果實,他好像明白了什麼。

回到家,看了看哥哥幾天前寄來的信。有幾張城市風景的照片,突然發現背後有幾行字:“弟弟,大城市雖美,但繁華背後也有無盡落寞。你這麼聰明,一定能在家鄉有所作爲的!”

若干年後,還是這個村莊,那裏雖不富裕,但村民仍很淳樸。你只要走進那裏惟一的國小,就會看到一羣國小生坐在老師周圍,滿臉笑容地聽他講課。老師瘦瘦的,臉上有疤,但他的聲音是那麼自信,那麼洪亮動聽。他在這裏教了好多年書了,孩子們都親切地叫他“哥哥”,他教的國小生,有的考上大學,去了大城市;有的畢業後,又回到了這所國小。這麼多年,也算是桃李滿天下了。

有記者採訪他,問他爲什麼要在偏僻的山村裏辦國小。他平靜地說:“只想讓更多的人接受教育。”記者想採訪他早年經歷,他不好意思地說:“以前,總想去外面,但又去不成。後來一想,自己出不去,可以幫助別人出去嘛,就在這裏辦了學校,雖然去不了遠方,也不辜負春光。”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18

透過車窗重新看見記憶中的那條路時,我晃了神。

當我在司機不耐的催促中下車,好不容易在沉沉暮色中站穩時,一擡頭,那被暮色覆蓋的大片蒼茫的田野一瞬間涌進我的眸子。萬千思緒接踵而來,如山崩地裂。老人說的沒錯,鄉愁是能把人的心給震碎的。

我站在剛纔公車停過的水泥地上,面前就是家鄉的路。而此刻,它不再是夢中的幻影。

我下了莫大的決心才走上去,就如當初走出來一樣。它不如記憶中那般坑窪了,卻依然不平整。我幾乎是感激的望着成片的油菜花田,希望燃燒着——這條路還在,我的初心是否也能找回來?我從未想過,這條曾被我怨恨、輕視的路,竟成了我唯一的救命稻草。

忽然聽見身後有車輪滾動的聲響,一個男人的聲音傳來。“孩子,別站着了。我帶你進去。”“孩子”一詞聽得我發愣。視線模糊,男人的臉看不真切。可我像是聽到了某種召喚,鬼使神差的上了男人的三輪車。我和老人背對背坐着。我離家鄉的田野那樣近,近到一伸手就能觸到路旁的油菜花。我取下幾點燦黃,放在鼻尖,輕輕嗅。

沒有味道。

我一下子泄了氣,暗笑自己的愚。可記憶在腦海中倒帶,耳邊迴盪着父親的聲音:“你一定要記住油菜花的味道。”轟隆轟隆,像是一陣耳鳴。我是如何回答他的呢?我記不清。那時的我滿身青春狂氣,滿心期待遠方的高速公路。而如今想要嗅,卻只剩一片虛無了。是否因爲我記不住油菜花的味道,纔會在這條高速公路上迷途呢?

過了泥地,車輪壓過青苔佈滿的石板路,吱呀作響,打破了維持已久的沉寂。我注意到,車上沒有半點泥土或是菜葉的痕跡,卻在角落裏堆着幾本舊書。我開始與男人聊天。我得知他原來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卻因不喜追名逐利的生活而重回故土。用他的話說,現在僅憑一支鈍筆以求溫飽。他的面龐堅毅,在昏暗的暮色中看不真切。

我想我的確是一個困於名利的人。多年來在塵世中浮沉。老人在這個浮躁的世界中爲自己留下一方寧靜的淨土。而我呢?浮沉之中,那一份靜早已不復存在,我唯有嘗試再一次尋覓。

在同一條路上,我們看到的是名利給我們的誘惑,可往深處看,你就會看到浮躁的流動的慾望。不願隨波逐流,唯有與人們背道而馳,做好自己。

眼前依舊是那片油菜花田,三輪車的叮噹聲不復存在。我知道剛纔的老人不止是我的幻想,這世上一定有人能在同一條路上走到那樣的境界。我也不願駁斥自己的矇昧,我知道自己有太長的路要走。前胸的衣料上染上了幾點金黃,在愈發昏暗的暮色中顯出光明。我輕輕揪起那塊衣料,放在鼻尖,輕輕嗅。

像是經歷了一個世紀的尋覓,一瞬間如雲開霧散,撥雲見日。

我的路,終於顯現了。我走上去,奔赴遠方的修行。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19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一被提出就引發了無數人的思考,去尋找生活的詩和遠方成爲無數人立志的目標。

可爲什麼要尋找生活的詩和遠方呢?爲了更好的生活。生活不只有當下的動盪不安,去尋找詩和遠方,發現生活的美好,才能使人生更富有意義,使生活不淪爲“活着”。

當然,尋找生活的詩和遠方有個重要的前提是“安身”。只有活着,纔有好好生活的資本。怎樣得以安身呢?我以爲它不止步於苟全性命,它更要求我們有家國情懷。“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在身處茅草屋難以維持生活的情況下依舊憂國憂民,即使難以安身也心繫祖國。誠然,我們未處在從前那戰火飛揚的時代,但那份厚重的家國情懷應該永存於心。

有了生存的資本,就應該去尋找生活的詩與遠方了。生活的詩與遠方讓人能苦中作樂,讓人能在漫漫人生路上尋一方靜謐的湖,將生活的苟且沉入湖底。只是尋找的旅途需要我們打破常規的.枷鎖,衝破禁錮的牢籠。

樂觀造就着卓絕,勇敢成就非凡,這是人生中不變的真理。霍金說過“在我21歲時,我的期望值變成了零。自那以後,一切都變成了額外津貼”。在世人眼中,遭受了莫大不幸的霍金放寬心態,樂觀的面對生活的苟且,造就了他的卓絕。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患有腦癱卻立志成爲網絡作家的劉曉琳,被漸凍症折磨卻轉而致力於繪畫與慈善的汪玉婷,他們用樂觀這把鑰匙,打開常規的枷鎖。而魯迅說過:“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在困境中,勇敢是衝破牢籠的力量。平昌冬奧會上,滑雪選手伊麗莎白本是一名業餘的滑雪愛好者,但她在面對難關與旁人的阻攔下勇敢前進,她的勇氣成就了她的非凡。他們向我們證明,要樂觀、勇敢,才能尋找到生活中的詩。

尋找遠方,是無數人心之所向,但它要求我們放遠眼光。代表着成功的馬雲說:“人若把自己框在一定的範圍內,就容易限制了自己的思維和格局”。隨着時代的發展,放遠眼光越來越成爲必需,放遠眼光,展望未來,才能看到生活的遠方。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去尋找生活的詩和遠方吧,不只爲了活着,更爲了活出生命的意義。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20

我期盼社會主義能夠早日建成,這樣世界纔不會有讓人“震撼、同情”的一些事情。

我期望世界能夠少一些“震撼”,沒有最好。能夠少一些“同情”。但我可能這輩子也不會看到了。每次的震撼與同情讓人感受至深。心酸和聯想永遠都是表現這一主題的形式。當你無能爲力的時候,這種感覺就越發至深。凝視、望眼欲穿,看着那一幕。只想去幫上一把,但卻無能爲力。只有凝視、同情,只有震撼遺留於自己。這時我的心靈遭到了譴責---——因這一幕而譴責。

前天,從學校返回家的途中。在十字路口前我停住了前行的腳步。不是因爲紅燈,不是因爲擁擠,不是因爲,不是因爲,不是因爲,不因爲一切正常的原因。我凝視着遠方,注視那個人。她普通卻不平凡。她沒有天使的潔白,那麼的受人尊敬。一個小小的環衛工人,一個讓無數資歷高人嘲笑的工人。她爲那些所謂的“高人”清理垃圾,她爲世界上的那些“高人”服務的,是他們的僕人。工作雖薪酬低薄,但她卻一絲不苟的美化了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你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美容師。一支美麗的“畫筆”,描繪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你也是一個偉大的畫家。而這樣的偉大的人物,走到了一家店的門口停了下來。我仔細的看來一下,門口除了一堆紙箱別的什麼也沒有。似乎你凝視了許久,我明白了偉大的你也是要養家餬口的呀!你想的,但終歸是你想的。這些東西不是你的,我知道你不容易,整天東來西往的,卻只能得到少的可憐的報酬。我爲你而感到不值、不公平。付出了,而回報呢?普通人的幾件衣服。你不得不幹,好似這輩子註定要來幹這一行。在清理垃圾的時候,你總要分成好幾類,把可回收的放在一起。時間久了,可以用它換點柴、米、油、鹽什麼的。最終你無奈的走了。走到前面掃了一堆垃圾騎着三輪車慢慢的前行。我依然看着,我不斷的搜索着,不放棄,人已漸遠至到無蹤影。

回過神來,心已一陣心酸而信號燈也已輪了好幾回。事情將繼續輪迴,往復着。燈火通明,她前行着;漆黑一片,她仍然要前行。前頭總會有個轉角。我相信,明天她還會從這裏繼續前行。

她希望夜晚,到了夜晚分不清你我。但這一切都將發生在晴空萬里的每一天,這是你的職業,被人看不起的一份職業,而你卻一直一絲不苟的做着,因爲這是你的職業也是你的舞臺。展現風采的舞臺,體現價值的舞臺。但你的觀衆卻並不太讚賞你,不是因爲你的表演,而是他們那不健康、病態的心裏。你會贏得掌聲的,世界上的人不總是這樣的,你一定會贏得許多的掌聲,我堅信一定會有掌聲並且許多。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21

有夢想,有曙光,那便只顧風雨兼程地走向遠方。——題記

年少輕狂,只一心想要奔赴遠方,卻不知回不了的叫家鄉而到不了的都叫做遠方。如今也已只剩兩百多天,七個多月的時間了。想想,也是兩年前,懷着滿腔青春所有的熱血踏進了如今已相處了朝朝暮暮的校園。如今又是金黃鋪地的時光,時過境遷滄海桑田,而你我也早已不是當初懵懂的少年了。慢慢地,你我有了夢想,有了前進的方向,想要奔赴心中的那個遠方。奔赴遠方,不顧一切,隻身流浪,哪怕一頭扎進了人海茫茫。

我,生於大山,長於大山。在這個多山的地方里,一個小小的縣城便是我的家鄉。這裏的人們勤勤懇懇,享受着來自大山的饋贈,也想講所得到了的用另一種方式回報給養育他們的這一方土地。人們的生活漸漸是富起來了,他們走出了這個小山坳,揣着自己的夢想一心想要去尋求大的發展。而孩子們也漸漸憧憬起了外面的世界。遠方是什麼樣的呢?山的那邊,會是海嗎?

幼時,總喜歡伏在外婆的膝上,聽她說那些所謂的“遠方”——外面的世界。“海是什麼樣的呢?”我問,外婆告訴我:“海是令人舒心的藍色,她呀平靜時如溫婉可人的女子,洶涌起來又如發怒的雄獅,驚濤駭浪,讓人不寒而慄。當你真的面臨她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的心胸竟也會如此遼闊,整個世界豁然開朗,整個人整顆心都明媚了起來。”聽完,我是多麼想去那個遠方看一看,我多麼想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呀。我想走向遠方,去看看遠方海的模樣。

長大了些許,我從書本上看到了描述遠方的文章,也曾讀到詩人汪國真的一首《走向遠方》。這更堅定了,我,一定要背上行囊走在路上,走向遠方。如今,也快面臨着畢業了,巨大的壓力也無形壓在了我們身上。我時常也會望着頭頂蔚藍的天空想:我所要去的遠方到底有多遠,我需要多努力才能到達那個遠方?在夢裏,我彷彿到達了大海,面朝大海之景,所見到的皆是春暖花開。

沒有夢想,又何必遠方。我希望我的夢想是那山上的山茶花,待到春天時,便有一叢一叢的茶花開;我希望我的夢是那天上的雲彩,待到天晴時,便有一朵一朵的白雲飄;我希望我的夢想是那夜空中的星辰,待到天暗時,便有一束一束的璀璨星光……只要有了夢想,就會用自己的雙腳一步一步地踏着光芒走向遠方,走向夢想。

走向遠方,用自己的雙腳踏實點,走向遠方!付出的努力都會化爲夢想道路上的一個個腳印,天道酬勤,總有一天能夠到達心目中的遠方!

人生苦短,道路漫長,不停地走着的我們也成了一處風光。走向遠方,我們從星星走成了夕陽。——尾記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22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熱愛生命》

看見你

我仍然記得第一次看見你的感覺,彷彿來自靈魂深處的呢喃,心悸。

“遠方”——那是一幅畫——一條一望無際的高速公路,一個執着挺立的路標,加上自己的包裹和一顆永不停止跳動的心。走過風景,走過伊人,路經無數個人情冷暖,世事無常,最後包裹滿而夢不止,因爲遠方的呼喚像一首古老的歌謠,吟唱着,彷彿即將喚醒心底最真的夢想——只在夢裏出現過。

我喜歡那種感覺,彷彿天大地大,沒有人能阻止我們的步伐;我也喜歡那種感覺,那種第一次看見你,聽你呼喚的感覺。當我第一眼看見你,我就愛上了你,遠方。

理解你

我逐漸開始理解你,當我不斷在路上磕磕碰碰跌倒無助可又執意沿着你給的呼喚走下去之後。

“遠方”——那意味着無論是荒蕪沉默還是喧囂繁華,都不能成爲你停下腳步的理由;那意味着無論是輝煌榮耀還是鬱郁終生,選擇了就走下去,別說猶豫,別說放棄;那意味着無論這路上你要捨棄多少你曾經視爲珍寶的美夢,你都要開始直視這現實的骨感。

可你的呼喚又清楚的告訴我——當你捨棄太多,瘋狂太久,你也終於走到今天,不絕望,不後悔,以至於日後的每個故事中你都活得恣意燦爛;雖然路途遙遠,旅程艱辛,可最後夢想閃閃發亮,人生璀璨到無與倫比,不悲傷,不難過,得以最後在每個高峯俯視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當我擦乾淚擡起頭,感覺風感覺痛,當我逐漸理解你,明白你的橫衝直撞後,才懂得你的勇敢和強大,遠方。

奔向你

我穩住氣,定下心,當我開始學會強大心性沉澱生活,滲透你的呼喚後。

“遠方”——我知道這路上會有多困難,多鼻酸,可是當我真正開始懂得成熟,學會獨立,敢拿着揹包自己走之後,我真的明白這有多重要,它是我可以成功的人生通行證,可能這路上沒有太多人懂這對於我的意義,但我可以清楚地告訴自己,我會擁有一顆鑽石,它終究會被我的旅程感動;我不知道一個人待在涼薄的夜裏是要多大的勇氣,不知道敢拿着揹包,敢想敢做是要多少個美夢相疊,不知道走在旅途,心仍自我需要多少時光前行,但我清楚地知道,一顆強大的心臟,像一杯咖啡,它需要香濃的經歷,時光的磨以及人的一種習慣恬靜的優雅,我終究能在通向你的茫程中,淡定地磨上一杯最香最濃的咖啡。它微帶苦澀,記錄我在路上的坎坷顛簸;它回味無窮,是我人生最爲寶貴的財富。

當我開始有勇氣走過荒蕪的沙漠,當我開始直視眼前的光,當我開始下定決心走向你,跟着你的呼喚在人生兜兜轉轉,我終於明白何爲不顧一切,遠方。

我要開始奔跑,去那夢想的遠方,無所畏懼,坦蕩瘋狂!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23

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題記

“遠方”這個詞,對我有着無窮的誘惑,無論是北國的慷慨悲歌,還是江南的煙花細雨,或是邊陲的茶馬古道,都讓我對遠方不勝嚮往,可我家境普通,父母目前還不能滿足我踏足遠方的願望,只是爲我找來一摞又一摞書,並告訴我,其中就有我向往的遠方,從此薄薄的書頁便開啓了我對遠方的遐想。今夜,涼風習習,窗外,銀星點點,我翻開《摩破大地》隨着餘秋雨先生的文字去觸摸遠方……在不知不覺中我一枕書而眠……

夜間,我被一陣風聲吵醒,睜開朦朧睡眼,面前是幾座圓寂塔,四周是一望無際的沙漠,左手邊遠遠望到一個身影正向我走來。許久,他走到我跟前,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看看他、又看看圓寂塔,我內心猛然一驚,他不就是王圓篆嗎?莫非這裏是莫高窟?

王圓篆是一個小人物,卻讓歷史發出濃重的嘆息,他開啓了敦煌文化最重要的一扇門,卻出於玄奘取經故事的崇拜,毀壞了部分壁亙和雕塑,又在無奈中把中華瑰寶賤賣給斯坦因、伯希和等外國掠盜者,成爲敦煌文化的罪人。

恍惚間,王圓篆已快速從我面前經過,直步走向莫高窟內,叫了幾聲,從窟內走出幾個工匠模樣的人,王圓篆吩咐了幾句,又從懷中掏出了幾塊碎銀遞過去,工匠們連忙接住,隨後步入窟內,我也移步入窟,看見工匠們正掄起鐵錘,砸毀塑像,將洞打通,又用草刷把古代壁畫刷白,再畫上去玄奘取經的故事……我目瞪口呆,心如刀絞,彷彿整個身心都被抽空了。

我掙扎着吶喊“住手!住手!”可沒人理我睬我,於是我更大聲叫到:“請你們住手,我出錢將它們買下。”王圓篆轉過臉來,滿臉不解與貪婪……但隨後又轉過臉去,因爲我摸遍全身,也沒有掏出一塊銀子。於是他們繼續砸、繼續刷、繼續畫……我腦中一片慘白,只剩下眼前不斷捷揮舞的鐵錘……

那個黃昏,我目睹了王圓篆站在那,目送斯坦因的車隊走向沙漠深處,消失在遠方,留下一串雜亂的痕跡,像一條醜陋的傷疤,讓人觸目驚心。天邊,是如血的殘霞,那裏一個古老的民族傷口在流血……

就這樣,對中國乃至世界都是無價的珍寶,一部分在愚昧中被毀,一部分被大搖大擺來自文明國度的強盜劫掠,從那一刻起,莫高窟,刁既是文明延續的象徵,也是文明受辱的象徵。

晨風徐徐,微微帶些涼意,我伸了伸壓的發麻的胳膊,心中感慨萬千,此次旅行,我不但走向了遙遠的沙漠,而且還走向了歷史的深處,王圓篆的愚昧固然讓人嘆息,但更令人痛心的又何償不是清政府的昏庸無能呢?一個民族能否守護好他的文明,取決於國民素質的高低和國力的強弱,剎那間,我耳旁響起周恩來稚嫩又堅定的聲音:“爲中華崛起布讀書”。

我移目遠方,天際,一輪紅日下冉冉升起……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24

走向遠方是爲了讓生命更有意義。

——題記

走向遠方,手執一盞明燈點亮前方;

走向遠方,伴着星辰日月尋找渡口;

走向遠方,腳踩崎嶇泥路紮實向前。

六月,是夏。熱浪翻滾,風也是熱的。我們在郊區的大道上出發,背別父母、朋友,以一個朝氣蓬勃的面孔,以“一個一切都是新的”的思想,把六月夏的熱吹散、吹涼。

我們戴着小紅帽,脖子上繫着鮮豔的紅領巾,穿着輕便的運動鞋,揹着鼓鼓的學生包,稚氣的臉上蕩着一圈一圈的笑。我們從童年出發,從少年出發,一直到今天的青春如花。我們拿着小小的鏟子,隨處播種我們的思想,在去遠方的道路旁,種滿所有小小的希望,我們要看到,小小的種子長成大樹的模樣,大樹長成如蓋的濃蔭,濃蔭捧着小花的模樣,小花變出果實的模樣。這是美麗的夢,這是甜甜的夢,也是我們的夢。

就這樣,我們走過夏、走過秋、走過冬,又迎來春。路旁的種子快速地抽出了芽,彷彿它們不需要水和任何滋養,它們只要等待時間。

風吹幼苗,脖子上的紅領巾也飄散開來,在風中翩舞、旋轉,然後,掛在了大樹枝上,迎風瀟灑。上面,分明有糖果的味道,柔柔的,滑滑的,甜甜的,然而現在,卻要告別,怎一個舍字了得!

我們從少年到青年,又要爬過青春這道坡。不論是孤獨地走着,還是結伴同行,讓每一個腳印堅實而又充滿力量。還是夏,還是風,只是,我們臉上的笑淺了淡了。我們將鏟子埋進土裏,也將斑斕的夢一起埋葬。我們不再播種,我們開始了新一輪的征程。我們又有了新的思想,開始學着挑選自己最好的東西。我們學着承受痛苦,學着對待和消除誤解,對抗流言,並開始只爭朝夕。我們在變化中成長,在成長中學會擔當。

後來,我們開始談笑,開始去接觸他人,我們很喜歡這個過程。最後,我們從青年穿過中年的隧道靠近了耄耋的老年。我們開始被人指責淡於拼搏,開始安於享受,其實我們仍在走向遠方,繼續地執着,只是因爲身體的緣故,我們放慢了腳步罷了。此時,我們要停下休息一會兒,卻猛然發現只有幾棵大樹在路旁,是秋,也只有幾顆可供我們收穫品嚐。於是,我們轉身向後,看着自己先前走過的路,再看着路旁栽種的樹木上掛着的寥寥幾個堅果,我們開始後悔,若是當初沒有剪掉那些苗子,現在,該是怎樣的一片碩果累累的景象啊!

就這樣,我們不停地走着,不停地走着的我們也成了一處風光,我們從少年到青年,從青年到老年,我們從星星走成了夕陽,走向遠方是爲了追尋心中的夢想。

也許,在遠方的盡頭,會是浩瀚的大海,那裏貯存着我們承受痛苦時忍下的淚水,那淚水,即是光,點亮我們走向遠方的,光。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25

它是一隻遠行的鳥。

記憶裏,那是一個深秋。金黃的風裹挾着午後暖陽,溫柔地拂過枝椏最高處那隻小小的巢。

昨夜剛落了一場秋雨,淅淅瀝瀝,甚是動聽,卻也融入幾分難擋的寒意。夜裏,它隔着層薄薄的壁,雖看不甚清楚,但聽着颯颯瀟瀟的風雨聲,無端地生出幾分嚮往來。

藉着午後的暖意,它攜着尖硬的喙,將這一方大大的小天地啄出一個洞,小小的身體尚裹着一層厚厚的蛋液,卻已急切地伸出小腦袋,想要一觀洞外模樣。現在正是秋日最好的天氣,溫暖的陽光擁抱着大地,烘乾了昨夜小雨潤溼的枝葉,空氣中瀰漫着太陽的味道。

破殼後,它的日子頗爲愜意,白日有父親爲其覓食,夜晚有母親隔絕寒風大雨。每每到此時,它心中自然無比安適。但次數多了,便漸漸生出幾許不知是好奇、亦或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想法來。父親出去覓食時,它就熱切地透過巢洞,欣賞洞外的那片天空,或晴或雨。在它的眼中,彷彿就連洞外的空氣都是自由的。它開始盼望褪去這一層傻乎乎的絨毛,更渴望像父親母親那樣,長出豐滿的翅羽,恣意地翱翔於長空之間。

冬去春來,它的兄姐相繼羽翼豐滿,也相繼與父母告別。每每到此時,它窩在巢中瞧着它們展翅遠去的背影,眼裏總閃着渴望的光。

離家那天,是一個明媚而雀躍的夏日,就連往日聒噪的蟬鳴也成了歡送的掌聲。它揮揮翅膀,匆匆道了聲再見,甚至來不及多說幾句告別的話,就雀躍地朝着夢想的遠方展翅遠去。

直到真正揮翅翱翔那刻,它才初次發現,家是那麼渺小。小到揮一揮翅膀,就已成了一個褐色的小點。再回頭,就泯然於盛夏的重重樹影中,再難找得見。

天空之下的那片天地,自然有許多精彩紛呈的景色,一時間看花了眼。初次離家的短暫愁緒不過持續了幾分鐘,它就全心投身於眼前的大世界中去了。它慢慢飛離了家所在的小村莊。第一次看見城市曼妙的霓虹光影、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和街頭川流不息的車輛,遠遠不同於小鎮的安逸,大城市似乎有一種難言的風情,令人心生嚮往,也促使它安居在此。

秋去春來,又是一年春回大地。曾經的小小鳥已遊歷了許多地方,遭遇過毫不留情的狂風暴雨,遇見過投緣的夥伴,經歷過刻骨銘心的感情,但最終也一一與其告別。只是每每夜深人靜時,它總會懷念起枝椏最高處那隻小小的巢。每每細想時,才發現已經記不清家的模樣。

離家那天,只雀躍着朝天空翱翔,卻忘了回頭多看一眼家的方向。時間已過去太久太久,記憶中的家也太渺小,已再難尋到。

它是一隻遠行的鳥。生而自由,歸於遠方。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26

於其這樣不只所挫的生活,不如選擇流浪;於其這樣茫然的迷失,不如追尋遠方……

不知道爲什麼會變成今天這樣,確切地說,我也不知道自己現在是什麼樣,是頹廢,墮落,還是迷惘。總感覺自己在被時間遺忘,旋轉,徘徊,都找不到方向。聽誰說過,孤單的人找不到北,這是不是證明了我的孤獨?

其實我並不寂寞,只是有一點兒的孤獨,可是面隊着身邊每一張親切的面孔,我似乎不忍,也沒有資格去宣告自己的孤單,我想我只是覺的自己活的空虛。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愛上了“流浪”這兩個蒼涼的字眼,喜歡那種心靈的放逐和飄蕩,或許那是面對壓抑、痛苦的一種釋放和解脫。一位西方的哲人說過:我們都是流浪在反間的天使。我喜歡這句話,但是如果真的讓我選擇,我不會選擇流浪,因爲在我心裏,還繫着和許多人割捨不下的東西。

有時候會很莫名其妙地想,自己是不是生活的棄兒,可是生活總會微笑着給我一個肯定的答案,她說她從來都沒有遺棄我,而是我自己拋棄了自己。看着身邊摯愛的人一個個消失在遠方,也難免我回有這樣的想法。看着以前的人和以前的事都越走越遠了,是我想到再過一兩個月,自己也將步入初3了,那個讓我一直期盼卻有懼怕的年齡,然後也會像他們一樣,各自分道揚鑣。人生的路上註定了我孤行的背影。一個朋友說她在人生的軌道上反覆,轉了一個圈又回到了起點,最終還是什麼也沒有了。這讓我有很深的觸動,不覺想到自己的得失,除了那些讓人傷心的回憶外,也別無其他了。那種憂傷和失落又在瞬間鋪天蓋地。

因爲我是一個極其崇尚自由的人,所以我羨慕流浪者,羨慕他們靜如止水的心,羨慕他們的勇氣和氣魄。以前一直以爲自己是一個堅強的女孩,後來才發現了自己的懦弱。對於一些失敗了的事,竟然沒有去重新開始的勇氣。

我無法評定我對別人怎麼樣,但我知道我對自己卻不是很好。一直以來都習慣了欺騙自己,等我發現自己是在自欺欺人的時候,卻已經傷害了許多人,同時也使自己受了傷。

其實在每個人的心底都隱藏了許多憂傷,只不過那些我們無能爲力改變的,只能埋沒在心裏,然後隨着記憶能或是不能遺忘。

仔細想想,這些年,得到過,失去過,快樂過,痛苦過,相信過,懷疑過,對過,錯過……這個世界上演繹的繽紛的事,讓我不斷清醒了,模糊了,堅持了,動搖了,選擇了,放棄了,最終回頭了,後悔了……

後記:當我再次擡頭遙望遠方的時候,看到了一個流浪遠方的人,他說他一直在遠方等我,他說他永遠會在那兒等我,我清楚地聽到他的名字叫做希望。

一個人的遠方的散文 篇27

人生就是一場走向遠方的旅行,不論路途中的風景是美不勝收還是平淡無奇,亦或是充滿荊棘都終究要到達它的終點,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偉大教育家哲學家孔夫子站在大河邊上發出‘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感嘆,而我卻常常站在湖邊發呆,感受風從耳邊吹過,太陽從東邊到西邊,時間就像是怎麼也跑不快的蝸牛,慢慢地,慢慢地蠕動着。

每每這個時候我就會想,長大多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能過想過的生活,能一個人安安靜靜的住一間房子,能不成爲家裏的負擔。於是,我常常勾着手指去數,我離長大還有多少年,

對於我來說,長大就意味着自由,長大也意味着快樂。

當我還是一個孩子,放學回家,便有做好的美味的飯菜等着我,親愛的爸爸媽媽會把水給我倒好,洗完澡往牀上一躺或往電視機前一坐,便不用管衣服什麼時候洗,明天穿什麼、吃什麼,我只想說那樣的生活只能說無憂無慮。可是卻沒有自由,因爲我只能按照爸媽要求的一切去做。

時間的車輪不停地轉動,在束縛中我慢慢地長大,我以爲,迎來的會是燦爛的晴天,可是,像我鋪面而來的卻是一場暴風雨。

前不久,跟我朝夕相處的奶奶到山林裏幹活不小心把腳崴了,父母每天都在田地裏忙碌着,於是照顧奶奶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我的身上。每週我回到家中,不僅要完成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還要幫奶奶送飯,端水,並且要照顧奶奶平日裏她做的活,挖土種菜,我都要盡力做好,以免奶奶操心想要下地去勞作,奶奶是個勤勞的人,現在閒下來了肯定會很不習慣,所以晚上我就陪她看看電視,聊聊天,等她睡着了我再寫家庭作業,然而,我卻失去了寶貴的週末,沒有找同學玩,沒有看自己想看的電視,沒有好好的睡到7點鐘。我很想不管奶奶了,但是當我把水端給奶奶的時候,當我看着她躺在椅子因腳痛而呻吟的時候,我想起了從前奶奶媽媽也是這樣照顧幼小的我,他們無微不至,他們毫無怨言。所以,儘管我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快樂,但我卻感受到了擔當的重要。

最讓我痛苦的卻不是這些,而是每天幫奶奶清理糞便,糞便又臭又髒,從小媽媽就說粑粑是髒髒的東西,不許我用手去摸,然而現在,每天我都要倒奶奶排泄的糞便,還要清洗乾淨裝便器,還要拿着這些去澆菜,我哭喪着臉去做完這些事,然後面帶着微笑告訴奶奶我做好了一切事情,請她放心。時間久了,覺得這些似乎都沒有什麼了,慢慢地,我學會了忍耐。

我知道,我的人生旅途的終點就是長大,就是自由,就是快樂,在到達終點之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線要走,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或挫折,然而,既然要走,又何必遲疑。在這場沒有地圖的旅行中,大膽地走向未知,走向遠方,闖出屬於自己的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