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童年陪葬的家鄉抒情散文

家鄉,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墨客慘敗在對她的情感中。她是個多情女子,使豪放浪漫的詩仙李白都對她發出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念。蘇軾也說:“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可見李白,蘇軾也敗給了她多情,更有甚者劉迎“吾不愛錦衣,榮歸誇梓里。”

與童年陪葬的家鄉抒情散文

我的故鄉活在我童年裏,我的童年生活在我的故鄉。我的家鄉是一個南方普通的小鎮,帶着南方特有的魚米氣息,與兒時的稚氣交織糾結成一段段記憶的膠片,時不時地在深夜裏放映在我的熟夢中。歡笑,甜美,溫馨,可望不可及。可望不可及是一種痛苦,慢慢的它會轉化成一種叫鄉情的情感。

家鄉在我的童年記憶裏主要有兩種顏色——綠和藍。我村子周圍有幾座小山丘,山丘上種着四季常綠的松樹,小時候經常和小夥伴們在山丘上放牛,牛是比較溫馴的,只要把牛丟到山裏,它不會跑太遠,而我們就在林間嬉鬧或爬到松樹上尋鳥巢,撿鳥蛋。山丘中間還有個水庫,傍晚把牛牽到水庫旁讓牛暢飲這清澈湖水。

那時的天空是特別的藍,湖水也是藍的,在牛喝水時,我喜歡躺在湖邊草地看着蔚藍色的天空發呆,想着爲什麼雲變幻莫測?變幻莫測的雲的那邊是什麼?這個畫面深深定格在我腦海。因爲現在失去了。舉頭望着這個城市的天空,是天空穿了件單調的灰色衣裳,還是霧霾矇蔽了我雙眼?

小時候最愛不過家鄉過社火了,這個節日只有河西的幾個鎮作興。小孩最喜歡過社火了,那天會有很多賣玩具的商販趕着這天在每個過社火的村裏擺攤,大人會給小孩買喜歡的玩具。這個日子是慶祝每年的豐收也祈禱來年豐收的。很多村莊不是同一天過,所以奶奶會弄一桌很豐盛的酒宴請很多親朋好友聚在家裏喝酒,吃飯,暢談,跟在過年似的。

哎,現在是有多久沒吃過奶奶親手弄的飯了!記得那天還會有許多乞丐來乞討,大多是先站在門口乞要施捨,等家主請他們進屋給了些許錢財後,他們或小唱小曲,或拉一段二胡,或彈一曲琵琶,或禱告祝願家主。忽然一陣陣鞭炮聲響起,嚇壞了誰家的小狗,在小巷中吠叫。堂中酒宴,堂下小曲,歡聲笑語,喜氣洋洋。

在老家還有一個特有的習俗叫“拜譜”,在社火之後。就是在村裏輩分最大的人家裏擺出族譜祭拜祖先,在家的人(女孩除外)都要在一堆燒着紙錢的火前向祖先一一磕頭祭拜,祈求祖先保佑來年豐收,家庭美滿及孩子考上大學。這夜還要爲在這年大家族裏新添的男童上譜,祝賀,祈禱。拜完譜後會分發好多糖果,餅乾,小吃給每個人。我是積極拜譜的,當然我是爲了之後的糖果和小吃的`,那時還小年少無知,現在想想都可笑了。

這些畫面不斷地在這個陌生的城市喧囂的夜裏熟睡的我的無聲夢裏無止境地循環播放着。自從讀高中以來就好少回家了,學校連雙休日都不肯施捨一天假給我們,整天在學校學習,天天都跟這個城市的人一樣穿梭在陌生的不同的人海中,成爲其中的成份,能停下的不過是在每個夜晚的想念。

就讓那家鄉和着我的童年深深地埋葬在我混雜的內心中最爲聖潔的一段記憶裏,永垂不朽。就算是時間也不可腐蝕絲毫,它們將永恆着,不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