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隱於市的深閨古鎮散文

人就是怪,農村的人日夜嚮往大城市,千方百計往城裏跑;而住在繁華鬧市的人,又終日盼望擁抱大自然,一遇節假日就車水馬龍地往農村跑。來上海三十餘年,周圍的水鄉古鎮諸如周莊、南潯、烏鎮、桐裏等好去處,幾乎去遊覽了多遍。然而,一味捨近求遠,對藏在身邊的明珠古鎮卻成了燈下黑。今年“五一”節,我無意中又登上了大隱於市的一塊上海古鎮“新大陸”,她就是“藏在深閨人未識”的召稼樓。其實,說她“人未識”有點誇大其詞,不過由於宣傳力度不夠,很多人不知道這顆“明珠”的存在,對我這個孤陋寡聞的人來說,更加感到新奇。

大隱於市的深閨古鎮散文

這天早晨,陽光明媚,風和日暖,兒媳婦開車載着我們老兩口和大兒子一起,向古鎮召稼樓進發,哪知不到三十分鐘就到達了目的地,原來古鎮就在他們住的地方不遠。

一進召稼樓,就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總覺着她有點相像周莊。因爲從一塊帶有彩色照片的廣告牌上得知,召稼樓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比周莊僅少一百餘年;周莊是橋的故鄉,各種石砌拱橋琳琅滿目,召稼樓的石拱橋亦不少,盛名醒目的就有召稼樓橋、復興橋、資訓橋、禮耕橋等多座。這時,正巧有一學生參觀隊走來,舉小紅旗的導遊用小喇叭介紹說:“小橋、流水、枕河人家的水鄉古鎮,在江南比比皆是。而召稼樓是衆多古鎮之中的深閨佳人,不僅具備江南水鄉風貌特徵,還深深地滲透着其它古鎮少有的靈氣、書卷氣和士大夫氣,承載着厚重的海派文化,是上海的一塊歷史瑰寶。”接着,導遊滔滔不絕地給學生們講述了召稼樓的“身世”。

召稼樓位於閔行浦江鎮的邊緣,源起於元朝初期,橫跨元明清三個朝代,現面積達150畝之廣,散落着不少清代建築,目前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有“禮耕堂”、“禮園”等。召稼樓是上海最早墾荒種地的地區,召稼樓文化是上海農耕文化的起源。召稼樓也是匯流黃浦江、吳淞江的明代水利家葉宗行的故里。當地於元大德年間形成村落,興起於明嘉靖、萬曆年間。明代工部右侍郞談倫爲激勵父老不誤農時,勤耕細作,多產豐收,特意命長子談田在朋壽園東首建造了一座鐘樓。從此,每日清晨鳴鐘不止,逢天氣有變時即鳴鐘告示。鐘樓題名召稼樓,以示重農禮耕。這一帶就此人勤田豐,贏得四鄉好評,因此人們將這裏稱呼“召稼樓”。

我正聽得出神入化之際,突然兒子喊我快走,我只好戀戀不捨地離開,繼續往街內走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荷花牆、騎馬牆、青磚黛瓦等充滿明清文化韻味的建築羣,和那穿幽橋而過、清澈如鏡的漣漪小河。

一進街頭,就看到門口的牌坊上有當代著名學者、詩人、書畫大師範曾的《召稼樓》題名。往裏進去不遠就上了一座拱月式的花崗石橋,名曰:“報恩橋”。橋體上寫有一幅對聯:“行善事不圖報是至善,知情義當感恩爲真情”。看後深有感悟。這時正好有位白鬚老翁走上橋來,從他徒手蹣跚的樣子可看出就是當地人。我上前施禮道:“老先生,您能給我說說這橋的來歷嗎?”,老翁停住腳步,微笑着向我們講述了這座橋的故事。

報恩橋原爲無名簡易木橋。明天啓年間,周浦商賈馮克安因追隨東林黨人遭閹黨所害,族人皆繫獄,唯幼子馮伯卿倖免。馮氏在危厄之間,祕寄三箱金銀於召稼樓商友奚家。奚家素守誠信,經兩代人多年尋訪馮家後嗣,終得伯卿下落,了卻金銀“完璧歸趙”之願。時,馮伯卿窮困潦倒,得此誠信之資,堪稱絕處逢生,由是商海數年搏擊而成大富。伯卿報恩心切,備六箱金銀親送奚家。三箱用於造橋報恩,三箱用於修繕金剛廟,深得鄉民讚譽。從此木橋改建爲石拱橋。清道光九年重修。1962年傾圮,建混凝土結構,易名保安橋。古橋雖已毀失,造橋報恩的故事卻永銘鄉民心田,口口相傳,歷久不輟。2008年,欣逢召稼樓古鎮歷史性修復重光,改建爲花崗石、混凝土結構單孔拱橋,複名報恩橋。爲彰顯先人恩義誠信美德,特勒石弘揚,使之賡續傳承,永誌不忘。

土生土長的老翁,是瞭解召稼樓古鎮的一本活字典。我們與老人商量,乾脆給我們當導遊,我們付資給他。老者擺擺手說,陪你們走走可以,反正我每天都要沿街遛彎的,但我分文不取。我們內心感激不盡。

老人領我們穿過保南街,來到附近的禮園與機雲亭。禮園是現在古鎮裏最大的景點了,是在清代奚氏仁善堂遺址上修建的,裏面除了花園亭臺樓閣外,還有上海城隍秦裕伯紀念館、明代水利專家葉宗行紀念館等。由於時間關係,我們沒有進禮園和禮耕堂參觀,只在機雲亭前拍照留念。這座古色幽雅的亭子是爲紀念東吳大將陸遜的兩位孫子陸機、陸雲而建造的。這兒每天遊人如織。

和禮園隔河相望的是沈家花園(綠野迎賓苑)。老人說,此園其前身就是名氣很響的廣智學堂。原來這裏是奚氏的宅府,奚家曾在這裏辦過私塾,相傳民國名人張聞天、倪尚達、黃炎培、曹汝霖等都在此地學習過。我們看到,沈家花園現在裝飾的古色古香、幽靜怡人,門前有牌樓,右側有戲臺,大家風範尚存,駐腳賞景的人亦是絡繹不絕。

從沈家花園出來,再往右走是資訓堂的遺址,目前只留得一扇門一段圍牆了。資訓堂,這座由主人奚鬆與能工巧匠共同打造的具有中西方建築風格的雕塑雖然已經蕩然無存,只有這斷壁殘桓還依舊傲然佇立,無語麪人。資訓堂建立於清朝光緒年間,是奚家宅第,是具有中國傳統特色又兼備西洋風格的建築。是當時非常古樸典雅的建築。資訓堂佔地約3190平方米,坐北朝南,三進三院,七開間帶兩邊廂房,略呈正方形。整幢宅第廣泛應用木雕、磚雕、陶雕、石雕工藝。且雕刻精良,題材豐富,古今中外無所不有,是一幢典型的中西合璧的磚瓦結構的院宅。可惜現在大家看到的,只有一個殘缺不全的遺址了,因爲在1920年,浦東地面上最摩登的一道風景資訓堂毀於一場大火,令人稱奇的是資訓堂雖遭毀滅,而用青紅磚鑲砌的漂亮門券,直到今天始終挺立不倒,磚雕的精緻,展示出它的獨特之美,在落日餘暉中別有風致。老人如數家珍似的.講解,是一般年輕導遊無法比擬的。

資訓堂旁邊有一個裕如戲臺,戲臺旁邊有幅對聯:“春雨盡浸蓑笠農家耕作望豐年,秋氣爽盈倉廩四鄉歡聚唱灘簧”;兩旁燈籠高掛,喜氣洋溢,煞是好看。老人摸摸鬍鬚說:召稼樓乃稼穡之地,向有秋閒逸興習俗,禾穀歸倉,村社競相搭臺唱戲,老幼圍觀樂在其中。古鎮修繕重光,村老耆宿不忘其舊,仍按清季宅臺製式復建戲臺,冠名爲“裕如”,謂之豐足如意,以回味歷史之綿延,記豐收之歡慶。追根溯源,這裏就是上海滬劇的前身—申劇的發祥地之一。

老人講得有聲有色,我們聽得如癡如醉。不知不覺我們又來到了葉館,迎面而立的是一座銅像。老人指着銅像說,葉宗行的最大功績在於疏浚範家浜,匯並吳淞江,接通上海黃浦江,使江浦得以合流,爲數百年後的上海成爲東方大港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有黃浦江纔有今天的大上海,葉宗行功莫大焉。

紀念館門口掛有高式熊先生書寫的對聯:“論議開江功百世、廉勤敬德品千秋”。在這裏,我們踏着先人的足跡,既放鬆地閱讀那農耕時代的文化歷史,品味海派文化的包融,又欣賞衆多的楹聯妙語,從中獲得智慧的啓迪、感悟人生的哲理。此時此刻,我們爲先賢的開拓精神和歷史功績肅然起敬。

景觀游完之後,我們悠閒地漫步在古鎮的小吃街—興東街、平西街的石板路上,看到了薺菜(草頭)塌餅、油墩子、青桔一碗麪、重慶湯粉、薄荷糕、擂沙團、雙釀團、蟹殼黃、梅花糕、小籠湯包、幹蒸圓子、破皮酥、各種串燒、臭豆腐等等各類傳統特色餐飲、小吃,包括滄浪亭、品芳、老大昌、杏花樓等上海老字號在當地的老分店。老人自豪的說,我們召樓有三寶:一是召樓羊肉;二是召樓拆蹄(手撕走油紅燒蹄膀);三是召樓大麴,爲上海名酒。

我們走進一家老式餐館,點了傳統套菜“老八樣”,和老人共進午餐,以表謝意。這次老人沒有拒絕。臨行前,我買了兩個鹹蹄髈,一籠燒麥,雖然這裏的走油紅燒蹄膀與周莊的萬三蹄膀齊名,但我沒有買,因爲這種美味我過去已品嚐過多次,當然那是周莊的。

與“導遊”老人握手告別後,我們驅車返回兒子家裏。路上我餘興未盡,餘情未了,思緒還沉浸在古鎮的悠悠風情中,眼前仍晃動着那位老人慈祥、睿智的面容。一天的所見所聞,深深定格在我的腦海裏,當晚一組詩歌瞬即而生,正是:

(一)

華都鬧市不夜天

近在咫尺有幽閒。

古色古香召稼樓,

一步一景驚人寰。

(二)

一灣清水穿街流,

兩廂店鋪紅燈繡。

橋上人羣川息過,

河中輕舟搖曳遊。

(三)

奇石疊嶂水鄉園,

殿堂屹立敬先賢。

宗行治水功千秋,

裕伯城隍恩萬年。

(四)

祖傳名吃“老八樣”,

“八仙過海”呈異香。

豬蹄大麴醉君意,

燒麥湯包迷人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