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上空的愛情的散文

這是一部愛情小說作品,同時又是都市情感的題材,關於一個初入社會的研究生的一段人生經歷。在整部小說故事情節裏面,從一個青年知識分子的生活層面上,反映了整個社會在經濟浪潮之下那種斑斕不堪的羣像與支離破碎的現實,從而也就透視出人們在這種顛簸與混亂之下難以把握的人生體驗,更加陷入了各自在這個社會之中難以定位的痛楚以及切膚感受,這是活生生的人間悲喜劇在情緒感知上的五味雜陳,是誰也割捨不了的內心深處的體驗與情景重現。

屋頂上空的愛情的散文

一個社會是一個一個人生的重合、交錯與疊顯,在這裏面沒有任何一個個體可以置身於事外,也沒有任何一個是可以規避而成功逃脫的,這樣的個體與整體的關係從而也就構成了一個社會的整體,沒有哪個人可以自覺或不自覺地做到完全清醒或不清醒,這樣也就才能產生各自的觀感或者體味,其中滋味也是隻有個體才能切身感受到整體的觀感,並從整體裏面產生出各個不同的人生經歷,這是社會的豐富性與複雜性最真切的反映,這樣的反映也才具有活力與生命,人們才能從中找到自己生動的影子,才能產生出對閱讀與體味的本真感受,作者從作品裏傳達的社會理念纔可以有立足之地,才能產生實際的效能出來,作用於人生和社會上,形成一定的人生觀感,從而在反映社會的基礎上,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創造社會人生的羣像,這樣也就產生了真實有力的文學,而使得作品反作用於社會達到再現,在理念上發揮自己強勁的效力。

這部作品是非常清新的一種敘述格調,作品的內容也是充滿着活力的人生體驗,敘述的語言和反映的角度也是極其令人耳目一新的,社會羣像的描寫非常成功,人物特點又很鮮明,充滿銅臭的社會環境,在生機勃勃的青春面前,彌散着不堪耳聞目睹的慘象,抒發了一種壓抑而衝動的感觸,令人抑制不住地感嘆與悲傷,心靈的力量在充分被消磨之後,再也不肯屈服地認真爭執着,這就是力量與阻礙發生衝突以後,人性本真的最真實最切實的反應,也是透視一個人心靈最真實不過的寫照,不是隻有社會就有衝突和矛盾,而是有了對比和抗爭纔有的社會,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衝發力與阻礙力,人生理想與社會現實,美好與醜陋,真切與虛僞,只有這樣的糾織交錯,纔會有社會情節發生。衝突的最終結局是,不管是善惡有報,還是悲喜難料,反正人們期待的也許是大團圓,也許是最終的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總之是要有一個結果,一個了局,這個作者是肯定會送給我們的,可是小說作品是最終結束了,其中人們也看似各有歸宿,實際上留給我們的只是一個懸念,也許是爲了給我們一個間接的思考,作品的作者既不是撕開什麼美好給人看,也不是把沒有價值的東西撕毀給我們,而是冷靜地讓我們自己去尋找一個結局,現在反映社會的手法就是白描一般不動聲色,通常也是作家們慣常的實際用法,當然我們也不是說作者在診斷社會之後能開出一個療救的方子出來最好,實際這樣的方子也是不實際、不切實、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作品圍繞着研究生鄭凡畢業後找工作以及談戀愛的完整經歷,其中特別是買房子的辛酸歷程以及迴環曲折的各種遭遇,反應了一個上進好強的年輕人在短短數年之中的人生體驗,這也是社會現狀對理想與抗爭的有力反彈過程,讓一切化爲無效就是無奈與妥協所能有的最好結局,最後鄭凡在睡夢中似乎得到了房子,這讓任何一個有血有肉之人都會潸然淚下,體會到自己的人生苦楚也是感同身受那麼難受,房子本來是讓人有安全感的一個居所所在,可是在看似得到了歸宿卻是成了套上枷鎖的'房奴之後,或者說連房奴的權利都沒有資格只能望房興嘆之時,那麼一個人怎麼還會有動力去生活,或者說有能力去關照整個社會呢?這麼簡單一個問題,總是得不到任何一個人的首肯,就是不會給你一個正確的答案,那麼,還有什麼樣的人生義務需要我們去完成,有什麼樣的社會責任讓我們去承擔呢?

一部作品總會有它的着眼點,會有它獨特的反映角度。一個社會也有它的社會特色,人更是這裏面的構成因素,這是作家題材的來路也是最終的去處,作品的精彩之處更在於反映了人們常見的世態人像,從中在作家的反映的基礎上得出結論,讓我們對這個世界在作者輔助指導下有所認識,這就是我們在閱讀快感之中最迫切的追求目標,這樣才能達成讀寫的終極目的,以此產生更加有效的社會效果。藝術到今天離不開人也就在這一點,有社會問題需要反映,有人生的奮鬥抗爭需要傳達,有成功的快感需要張揚,更有失敗的痛苦需要撫慰,這一切都是我們的目的所在。鄭凡以及像他們這樣一類人,最奮發向上的一段青春時光,卻白白耗費在了最基礎的人生追求上,儘管終無所得,備嘗辛酸苦辣,可是那勃勃的生機,在慘遭失敗之後,還是警醒了人們,一掬同情之淚後,還是心生一絲黯淡渺茫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