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常談的讀書筆記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千萬不能認爲讀書筆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經典常談的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典常談的讀書筆記

經典常談的讀書筆記1

“人類語言之所以能夠‘隨機應變’,在於一方面能夠把語音分成若干音素,又把這些音素組合成音節,再把音節連綴起來。所以才能用變化無窮的語音,表達變化無窮的意義。這是任何其他動物都辦不到的。”

此段話出自呂叔湘先生《語文常談》中“語言和文字”章節。這段話講述了人類能夠作爲高等動物存在的特徵之一。在此之前,我並不清楚語言的種種,甚至迷惑過,因爲一個問題——我爲什麼會說話?這個問題在這個章節裏給出了答案。

人類語言採用聲音作爲手段,而不採用手勢或畫畫,也不是偶然爲之,其原因有四:1.聲音不受白天或夜晚的光線好壞限制,都可以發揮作用;2.聲音傳播的有效距離比手勢要大得多;3.用嘴說話可以解放雙手,可以一邊說話,一邊勞動;4.說話的速度比手勢要快得多。

我們都知道達爾文的進化論,自然選擇論。我認爲這就是自然選擇讓我們人類誕生了語言。語言是美好的。否則,若是人類世界全是靜默的世界,那該是多麼無聊無趣!

呂叔湘先生是中國語言學家。近代漢語學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所長、中國語言學會會長。《語文常談》是本很有分量的普及讀物,其中收錄的七篇讀書札記有實用價值,知識性也很強,這些文章既生動幽默,又可見學者的修養與識見。

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語言。世界上還沒有發現過任何一個民族或者部落是沒有語言的。至於文字,那就不同了。文字是在人類的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纔出現的,一般是在具有國家的雛形的時候。直到現在,世界上還有很多語言是沒有文字的,也可以說,沒有文字的語言比有文字的語言還要多些。最早的文字也只有幾千年的歷史,而且就是在有文字的地方,直到不久以前,使用文字的也還是限於少數人。

文字代表着人類智慧的結晶。同時,文字與語言關係又極爲緊密,正如作者所說:“需要強調的是,文字不能和語音分割,所以文字不能超越語言,不通過語言而能夠學會文字的方法是沒有的。但是文字和語言又不完全一致,表現爲書面語和口頭語的差異。”

一個字爲什麼是這個意思,而不是那個意思?相信很多人都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就書中所言,這基本上是遵循“約定俗成”的原則,只不過這個約定俗成不是大家開會定的,而是在實踐中自然形成的一致。

“在人們的語言活動中出現的意義是很複雜的。有語言本身的意義,有環境給予語言的意義;在語言本身的意義之中,有字句顯示的意義,有字句暗示的意義;在字句顯示的意義中,有單字、單詞的意義,有語法結構的意義。說話的人,尤其是寫文章的人,要處處爲聽者和讀者着想,竭力把話說清楚,不要讓人家反覆推敲。在聽者和讀者這方面,要用心體會,不要望文生義,不要斷章取義”——意內而言外也。

“語言在不斷地變化,文字自然也要跟着變化,可事實上文字的變化總是落後於語言,主要的原因有二:1.人們學習文字是對着書本學的,唸的書往往是些經典,宗教的、歷史的和文學的經典,它們的權威給文字很大的影響,使它趨於保守。2.文字是讀書識字的人的交際工具,這種人古時候佔極少數。所以,歷史上甚至曾多次出現過脫離口語的書面語,例如梵文。”——古今言殊。

“說到結構,必須先有大大小小的單位,沒有不同的單位就談不上什麼結構。而對於語句的單位,一般人腦子裏大概只有‘字’‘句’”,但其實古時候還有一個單位叫‘言’。但就現代漢語來說,最常見的單位還是字、詞、句。

“‘字’這個字,在古時候除了別的意義之外,用在語文方面,主要指文字的形體。其實它有三層意思:專門指形體的時候,叫‘漢字’;專門指聲音的時候,叫‘音節’;專門指音義結合體的時候,叫‘語素’。漢字、音節和語素形成三位一體的‘字’。

“對於‘句’,《文心雕龍》裏說:‘句者,局也。局言者,聯字以分疆’,意思是說,把整段話分成若干片段,叫做句,句一方面是‘聯字’,一方面又彼此‘分疆’。

“古時候所謂的‘詞’是虛字的意思。用作語言的單位,卻有爭議,語法學家一直在尋找詞的規定,但是一直沒有找着。現在比較通行的標準是:

“1.可以獨立運用。用來區別詞和不成爲詞的語素。

“2.不能擴展。也就是中間不能插入別的成分,用來區別詞和詞組。”

這段文字出自“饒有趣味的字、詞、句”一章。讀來的確是既有嚴謹的學術性,又有生動活潑的趣味性。

呂叔湘先生《語文常談》讓我明白了自己以往對於語文的瞭解是多麼的淺薄,讓我明白了語文是多麼的博大精深。

我相信,語文是值得終身學習的。這是母語文化帶給我們的天生印記。

經典常談的讀書筆記2

最近我讀了朱自清先生撰寫的《經典常談》一書,朱先生離開我們已有60多年了,他作爲我國現代作家以及他的優秀的散文作品《背影》、《荷塘月色》等永垂在我的心中。看了這本書,就覺得書中字裏行間都閃現出他那種嚼飯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對其追懷不已,併爲其只有50歲的生命而惋惜。

《經典常談》這本書寫於1942年,朱自清先生用淺明而切實的文字、於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煩地介紹了我國文化遺產中的經典作品,因此,七十多年來廣爲流傳,成爲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啓蒙經典。全書見解精闢,通俗流暢,深入淺出,是一般讀者瞭解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門指南。

看這本《經典常談》就像是花故事一樣,它突破了時間的限制,雖然它成熟的時間很早,但是單從思想和內容上來看,是看不出平代感的。朱自清告訴我們,書還是要看的,關鍵是要看好書,不要看雜書,這些看過會有質的'改變的作品是千萬不能被忍略的。如果你覺得那些古老的著作看起來枯燥難懂,沒關係,就算你毫無古文基礎依然可以看這本書,它會領你上道。只要我們瞭解了國學的重要,並且無丫把即將被丟掉的東西撿起來,我們下雅書來會更美好,這種美好是由內而外的,這也體現了我們中國文化的博犬精深。書中介紹了許多方面值得我們入手,還有介紹,有方法,差的只是努力的人。我相信,爲了使自己更完美,使國家更富強,中國人是不會放棄經典國學的,祖國的來來也正等着我們去創造。

經典常談的讀書筆記3

閱讀經典名著是我們中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我是一個不愛讀書的孩子,但我知道讀書是我最人不能少的。經典名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之一,這些財富都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之所在。

讀了《經典常談》之後覺得這門課很有意思,這門課不僅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昇華,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源不斷,是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的傳承與發揚。《經典常談》是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的一個展示,它讓我們瞭解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在讀《經典常談》之後,我深深的感到一些新的思索和理念。

讀經典可以使人明確自己的.奮鬥目標,可以使人明確自己的行動目的,可以使人明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經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我們應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把他們的經典作爲人生的寶貴財富。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高尚人格,從自己做起,把他們的優秀品質作爲人生的寶貴財富。

讀完這本書,我對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讓我們瞭解到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現在的主要精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華華之寶。也是我們今後的人生道路上的精華。

經典常談的讀書筆記4

《經典常談》所謂經典是廣義的用法,包括羣經、先秦諸子、幾種史書、一些集部;要讀懂這些書,特別是經、子,得懂“國小”,就是文字學,所以《說文解字》等書也是經典的一部分。在中等以上的教育裏,經典訓練應該是一個必要的項目。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國教授說過,閱讀經典的用處,就在教人見識經典一番。這是很明達的議論。再說做一個有相當教育的國民,至少對於本國的經典,也有接觸的義務。

相傳中國文字是黃帝的史官叫倉頡造的。見地上印有獸蹄和鳥爪的痕跡有了靈感,開始造字。倉頡泄露了天機,卻將人教壞了。所以他造字的時候,“天雨粟。鬼夜哭。”人有了文字,會變機靈,會爭着去做那些容易賺錢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種地的人變少了。天怕人不夠吃的,所以降下米來讓他們存着救急。鬼也害怕這些機靈人用文字制他們,所以夜裏嚎哭;文字原是有巫術作用的。但此傳說是在戰國末期纔有的,那時的人並不都相信;如《易》和《繫辭》裏就只說文字是“後世聖人”造出來的。這“後世聖人”不止一人,是許多人。文字不斷地在演變,說是一人獨創,是萬不可能的。識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禮》《保氏》說貴族子弟八歲入國小,先生教他們識字。秦以前字體非常龐雜,貴族子弟所學的,大約只是官書罷了。秦始皇統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國書,別體漸漸淘汰,識字便簡易多了。

始皇爲了統一文字,教李斯作了《倉頡篇》七章,趙高作了《愛歷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學篇》七章。但字體以當時通用的'小篆爲準,便於原來的籀文略有不同。漢初,教書先生將這三篇合爲一書,單稱《倉頡篇》秦代的三種字書都不傳了。

東漢和帝時,有個許慎,做了一部《說文解字》。這是劃時代的字書,囊括了歷代的各種書體,他保存了小篆和晚周文字,讓後人可以朔源沿流。研究文字的形音義的,以前叫國小,現在叫文字學。從前的學問限於經典,所以說研究學問必須從國小入手,即從文字學入手。

造字和用字有六個條例,稱爲六書。一是象形;二是指事;三是會意;四是形聲;五是轉註;六是假借。

漢字從秦朝開始演變成各種書體,真(正、楷),行,草,隸,篆書體的來歷及發展。

就從這第一課的內容來看,應該說很豐富的了。從文字的產生,發展。文字的構成,各種字體的演變。介紹得一清二楚,有關的傳說故事講得生動活潑,好像就在眼前。從這本七萬七千字的書中看出作家的知識之淵博,文筆之圓熟,真令人歎服。讀了這本書之後,那句開卷有益的成語應驗了。我感到受益匪淺:對於我們祖先留下的文化遺產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更加清楚地瞭解了何謂經典及這些經典的來源發展及其對社會的影響。朱先生那個時代可能還沒有古爲今用一詞,但他寫這本書的初衷還是爲了倡導國民繼承祖先爲我們留下的文化遺產,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因此朱先生把這本書命名爲《經典常談》,既然是常談,就是說我們不能忘記這些經典,也就是說,無論什麼時候學習這些經典都是有用途的。

經典常談的讀書筆記5

《經典常談》是朱自清先生寫給大衆的國學讀本,着重介紹中國古代文化的經典作品,從《說文解字》到《詩經》《論語》,從諸子百家到李白、蘇軾,系統總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近十多年來,從易中天說三國到于丹講論語的熱播,從中國成語大會到中國詩詞大會的流行,國學已經成爲一個炙手可熱的名詞。許多研究中國傳統文學的學者,都呼籲、提倡,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不要忘本。於是這些學者就以不同方式進行了不同影響的宣傳,激起了中國人民對重學中國傳統文化的激情。

可是很多人對國學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大概知道是傳統文化、經史子集,單就國學的古籍而言,已經是浩如煙海了,作爲一個普通的`國學愛好者該如何入門?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這本《經典常談》便不可不讀。

該書提綱挈領、通俗易懂,是國學知識和文藝理論最好的入門讀本,對當代文藝、國學愛好者與研究者也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該書也是中國近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先生於抗日戰爭時期,在雲南昆明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寫給大衆的國學讀本,全面地呈現了朱自清先生在文藝和國學經典通俗化方面的見解與體悟,各位讀者朋友也可以用這一本書讀透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精髓。

經典常談的讀書筆記6

"經典常談",包含着"經典導讀"更深一層次的含義。當下,年輕一代對我們華夏文化的關注越來越少,能以這樣的方式來爲我們的古代文化做一個詮釋、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讓我們的華夏文化得以更好地流傳。

而先生是真閱讀過經典之後才爲大家認真介紹這些經典書目的,他知道讀者常見的誤區在哪裏,他也知道讀者一般讀不下去的.原因在哪裏。他是真正從經典中讀出了趣味,也知道如何帶領讀者尋覓經典的有趣之處,知道趣味導讀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帶領讀者在趣味閱讀中,汲取經典的營養與力量。

總之,朱自清先生的這部《經典常談》確實激起了我對這些經典的閱讀興趣,即使書中提到的一些書我之前草草閱讀過,現在也是有再細讀的迫切需求。因爲先生向我們展示了所站角度不同,思考方向不同,同一部經典會給人帶來不同的審美趣味。

先生的導讀也啓示我們,閱讀應該自己尋求閱讀的趣味性,可以從先生的導讀開始,但也要主動發掘閱讀的趣味,這樣閱讀興趣才能得以持續,才能展開真正的閱讀,也才能獲得更多的閱讀的愉悅與滿足。

感謝先生的這部書,提醒我,對一些經典的閱讀我還是荒疏了,閱讀經典的樂趣竟然被我忽略了。

經典常談的讀書筆記7

學校國文教室的黑板上常常寫着如下一類的粉筆字:“三禮:周禮,儀禮,禮記。”“三傳:公米傳,穀樑傳,左傳。“學生看了,就抄在筆記薄本。

學期考試與入學考試,國文科常常出如下一類的測驗題目:“史記何人所作》資治通鑑何人所作》?”“什麼叫四書?什麼叫四史?”“司馬相如何代人?杜甫何代人?他們有哪一方的著作?”與考的學生只消寫上人名、書名、朝代名就是。寫錯了或者寫不出當然沒有分數。

曾經參觀一箇中學,高中三年級上“中國文學史”課,用的是某大學的講義《中國文學史要略》,方講到隋唐。講義中提及孔穎達的《五經正義》,杜佑的《通典》,王通的《中說》等,沒有記明卷數,教師就一一寫在黑板上,讓學生一一抄在本子上。在教室裏立了大約半點鐘,沒聽見教師開一聲口,只看見他寫的頗爲老練的一些數目字。

書籍名,作者名,作者時代,書籍卷數,不能不說是一種知識。可是,學生得到了這種知識有什麼受用,咱們不妨想一想。參與考試,如果遇到這一類的測驗題目,就可以毫不遲疑地答上去,取得極限的分數,這是一種受用。還有呢?似乎沒有了。在跟人家談話的當兒,如果人家問你“什麼叫四史?”你回答得出“就是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你的臉上自然也會有一副躊躇滿志的神色。可惜實際上談話時候把這種問題作話題的並不多。

另外一派人不贊成這種辦法,說這種辦法毫無道理,不能叫學生得到真實的受用。這個話是千真萬確的。他們主張,學生必須跟書籍直接打交道,好比朋友似的,你必須跟他混在一塊,纔可以心心相通,彼此影響,僅僅記住他的尊姓大名,就與沒有這個朋友一樣。這個話當然也沒有錯。可是他們所說的書籍範圍很廣,差不多從前讀書人常讀的一些書籍,他們主張現在的學生都應該讀。而且,他們開起參考書目來就是一大堆,就說《史記》罷,關於考證史事的有若干種,關於評議體例的有若干種,關於鑑賞文筆的有若干種。他們要學生自己去摸索,把從前人走過的路子照樣走一遍,結果才認識《史記》的全貌。這兒就有問題了。範圍寬廣,從前讀書人常讀一些書籍都拿來讀,跟現代的教育宗旨合不合,是問題。每一種書籍都要由學生自己去摸索,時間跟能力夠不夠,又是問題。這些問題不加註意,徒然苦口婆心地對學生說:“你們要讀書啊!”其心固然可敬,可是學生還是得不到真實的受用。

現代學生的功課,有些是從前讀書人所不做的,如博物、理化、圖畫、音樂之類。其他的功課,就實質說,雖然就是從前讀書人學的那一些,可是書籍不必再從前人的本子了。一部歷史教本就可以攝取歷代史籍的大概,經籍子籍的要旨。這自然指編撰得好的而言;現在有沒有這樣好的教本,那是另一問題。試問爲什麼要這麼辦?爲的是從前書籍浩如煙海,現代的學生要做的功課多,沒有時間一一去讀他。爲提現代切用的一些實質,分散在潛藏在各種書籍裏,讓學生淘金似的去淘,也許淘不着,也許只淘着了一點兒。尤其爲的是從前的書籍,在現代人看來,有許多語言文字方面的障礙;先秦古籍更有脫簡錯簡,傳抄致誤,清代學者校勘的貢獻雖然極大,但是否定全恢復了各書的原樣,誰也不敢說定;現代學生不能也不應個個勞費精力在訓詁校勘上邊,是顯而易見的。所以,爲實質的吸收着想,可以乾脆說一句,現代學生不必讀從前的書。只要歷史教本跟其他學生用書編撰得好,教師和幫助學生的一些人們又指導得法,學生就可以一輩子不讀《論語》、《莊子》卻能知道孔子、莊子的學說;一輩子不讀《史記》、《漢書》,卻能明曉古代的史蹟。

可是,有些書籍的實質和形式是分不開的,你要了解它,享受它,必須面對它本身,涵泳得深,體味得切,纔有得益。譬如《詩經》,就不能專取其實質,翻爲現代語言,讓學生讀“白話詩經”。翻譯並不是不能做,並且已經有人做過,但到底是另外一回事;真正讀《詩經》還得直接讀“關於雎鳩”。又如《史記》,作爲歷史書,儘可用“歷史教本”“中國通史”之類來代替;但是它同時又是文學作品,作爲文學作品,就不能用“歷史教本”“中國通史”之類來代替,從這類書裏知道了楚漢相爭的史蹟,並不等於讀了《項羽本紀》。我想,要說現代學生應該讀些古書,理由應該在這一點上。

還有一點。如朱自清先生在這本《經典常談》的序文裏說的,“在中等以上的教育裏,經典訓練應該是一個必要的項目。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國教授說過,閱讀經典的用處,就在教人見識經典一番。這是很明達的議論。再說做一個有相當教育的國民,至少對於本國的經典也有接觸的義務。”一些古書,培育着咱們的祖先,咱們跟祖先是一脈相承的,自當嚐嚐他們的營養料,纔不至於無本。若講實用,似乎是沒有,有實用的東西都收納在各種學科裏了;可是有無用之用。這可以打個比方。有些人不怕旅行辛苦,道路幾千,跑上峨睸金頂看日出,或者跑到甘肅敦煌,看一窟寺歷代 的造像跟壁畫。在專講實用的人看來,他們乾的完全沒有實用,只有那股傻勁兒倒可以佩服。可是他們從金頂下來,打敦煌迴轉,胸襟推廣了,眼光深遠了。雖然還是各做他們的事兒,卻有了一和新的精神。這就是所謂無用之用。讀古書讀的得其道,也會有類似的無用之用。要說現代學生應該讀些古書,這是又一個理由。

這兒要注意,“現代學生應該讀些古書”,萬不宜忽略“學生”兩字跟一個“些”字。說“學生”,就是說不是專家,其讀法不該跟專家的一樣(大學裏專門研究古書的學生當然不在此限)。說“些”,就是說分量不能多,就是從前讀書人常讀的一些籍也不必全讀。就閱讀的本子說,最好輯錄訓詁校勘方面簡明而可靠的定論,讓學生展卷瞭然,不必在一大堆參考書裏自己去摸索。就閱讀的範圍說,最好根據前邊說的兩個理由來選定,只要精,不妨小,只要達到讓學生見識一番這麼個意思就成。這本《經典常談》的序文裏說,“我們理想中一般人的經典讀本——有些該是全書,有些只該是選本節本,——應該儘可能地採取他們的結論;一面將本文分段,仔細地標點,並用白話文作簡要的註釋。每種讀本還得有一篇切實而淺明的白話文導言。”現代學生要讀些古書,急切要用這樣的讀本。口口聲聲嚷着學生應該讀古書的先生們,似乎最適宜負起責任來,編撰這樣的讀本。可是他們不幹,只是“讀書啊!讀書啊!”的`直嚷;學生實在沒法接觸古書,他們就把罪名加在學生頭上,“你們自己不要好,不愛讀書,教我有什麼辦法?”我真不懂得他們的所以然。

朱先生的《經典常談》卻是負起這方面的責任來的一本書。它是一些古書的“切實而淺明的白話文導言”。誰要知道某書是什麼,它就告訴你個什麼,看了這本書當然不就是變了古書,可是古書的來歷,其中的大要,歷來對於該書有什麼問題,直到現在爲止,對於該書已經研究到什麼程度,都可以有個簡明的概念。學生如果自己在一大堆參考書裏去摸索,費力甚多,所得未必會這麼簡明。因這本書的導引,去接觸古書,就像預先看熟了地圖跟地理志,雖然到的是個新地方,卻能頭頭是道。專家們未必看得起這本書,因爲“這中間並無編撰者自己的創見,編撰者的工作只是編撰罷了”(序文中語);但是這本書本來不是寫給專家們看的,在需要讀些古書的學生,這本書正適合他們的理解能力跟所需分量。尤其是“各篇的討論,儘量採擇近人新說”(序文中語),近人新說當然不單爲它“新”,而爲它是最近研究的結果,比較可作定論;使學生在入門的當兒,便祛除了狹陋跟迂腐的弊病,是大可稱美的一點。

這本書所說經典,不專指經籍;是用經典的二字的廣義,包括羣經,先秦諸子,幾種史書,一些集部,共十三篇。把目錄抄在這兒:說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書第三;詩經第四;三禮第五;春秋三傳第六(國語附);四書第七;戰國策第八;史記漢書第九;諸子第十;辭賦第十一;詩第十二;文第十三;前頭十一篇都就書講;末了“詩”“文”兩篇卻只敘述源流,不就書講,“因爲書太多了,沒法子一一詳論,而集部書的問題也不像經、史、子那樣重要,在這兒也無需詳論”(序文中語)。

經典常談的讀書筆記8

這幾天有幸拜讀了朱自清先生編寫的《經典常談·文藝十六講》,收穫頗豐。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是很欣喜的。先不說名人大家之作,光是隨手翻閱一下目錄,也能看出是一本需要虛心學習的好書了。與一般的小說、隨筆不同,這本書絕不能以悠閒之態囫圇吞棗便略過了事,學術性極強的讀本,需要平心靜氣細細品讀。也正因如此,不免有人在讀時覺得枯燥難啃。

這本書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經典常談”,也是單獨出過一本集子的部分;第二部分是“文藝十六講”,收集了十六篇朱自清先生相關的文學論著。前者爲“漢語言”的細析,後者是“文學”的暢談,合二爲一,便是“漢語言文學”。這對作爲準中文系學子的我來說,可謂是拾到寶了。

先說第一部分。朱自清認定,“經典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經典訓練是一般人文化教育的必要內容。但我國古代經典,浩繁艱深,爲使一般人有興趣去接近它,作者在書中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煩地介紹了華夏民族文化遺產中的菁華。常談不囿於陳腐的舊學框架,儘量採擇近人新說。讀來親切自然,通俗易懂。字裏行間可見出一種嚼飯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作者有一個美好的心願,希望“讀者能把它當作一隻船,航到經典的海里去。”而我在讀時,也確實看到了不同於古文化以往的枯燥形象的解讀。

圖文並茂有助於形象化地將古典文化傳達給讀者。在閱讀本書之前,我對那幾本經典的印象僅侷限於“四書五經”的名號。高中時爲了應試把“四書爲哪四書”“五經指哪五經”的答案背得滾瓜爛熟,而後只有機械化地把那幾部著作捆綁記憶,從未想過深究每一部到底講了些什麼。在《經典常談》中,我第一次瞭解了幾本古書的大致內容,也對寫作時期的社會文化背景作了大致瞭解。枯燥乏味的知識點通過作者輕鬆又不乏嚴肅的語氣變得靈動,而那隻“船”,也確有把讀者帶入經典的魔力。再談第二部分,即“文學”部分。後半部分是我最喜歡的話題,相對於語言學和離生活較遠的古文化,我更願意親近離人性與藝術更近的文學。

在第一篇文中,朱自清先生便提出了“什麼是文學”的論題。“文字的作用不外達意表情,達意達得好,表情表得妙就是文學。文學有三種性:一是懂人性,即要明白。二是逼人性,即要動人。三是美,上面兩種性聯合起來就是美。”

朱先生在十六講中也以一名教師的身份,對國學教材、學生習作等方面作了論述。其言之有理,理之精確有力,鄙人也只有觀摩仰望的份,不敢褻瀆,只得在心裏記下他對學生們的`每一句指導與教誨,希望在日後的學習中更加沉穩細緻,對知識、對文學、對自身素養的提升報以嚴謹認真的態度,不做“窮酸的讀書人”、不讀不寫“低級趣味”之作。

總而言之,這本書對於還未入門的中文人來說,可謂是一個引路者的作用。關於國學經典,關於文學文化,雖未得細枝末節,但也有大體的輪廓方向。正如作者所說,讀者將其當作是一艘船,從平涸的細流行到經典的海中去。相信有這本書的引薦,在日後的深入研究中,會免得走些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