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隨筆:山還是樹?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最重要的是是表達出作者的意圖,傳達心情、感悟、觀點...就像與鄰家談心般輕鬆。想要學習寫隨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隨筆:山還是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隨筆:山還是樹?

近兩日在準備《與朱元思書》的時候,有一個問題令我疑惑,又不知如何處理。

文中第三段有一寫山的句子,很經典“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大部分資料上都將“負勢競上”之後的句子理解爲“(山巒)憑藉着地勢競相向上……”,然而我第一次讀這篇文章時,是這樣理解的“(山上生長的樹木)憑藉着地勢競相向上生長,相互比着向高處和遠處伸展,爭着向高處,直插雲霄,衆多樹木在一起形成了山峯的樣子”。而且我個人認爲這裏理解爲樹木,與後文“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是相互呼應的,更能體現作者高超的'寫作水平。而理解爲山巒,則“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寫山的句子中間插一句對樹的描寫感覺有點突兀;後面“千百成峯”也有點無法理解,本身就是山了,之後又形成山峯是什麼情況。

但是我發現網上查到的資料中雖有和我持同一觀點的,但更多的是理解爲山巒,並且幾乎手頭的所有教輔都是將之理解爲山巒,更重要的是課下注釋上也是這樣寫的,因此就註定在實際教學中,我要將這個地方按“(山巒)憑藉着地勢……”來講,可是這又與我自身的理解相矛盾,講的時候不免會不夠篤定。

我試着按課下注釋上的解釋去揣摩、理解,慢慢感覺按照寫山時“以動寫靜”這種手法也可以理解,這次的問題算是大致解決了。但是語文本身就存在着一些不確定性,理解上存在着個體差異,如果以後在教學中再遇到類似的問題應該如何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