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裏故鄉抒情的散文

我不是徽州人,去那裏也只是少有的幾次,然而,我卻不能忘記他,他像一個巨大的影子,始終縈繞心頭,幾度夢迴……

夢裏故鄉抒情的散文

曉起的樹

曉起的上空中,似乎有一份凝重,有一份飄逸氣味。待我細細搜尋,原來空氣中充溢着濃郁的香樟味。襲人眼鼻,忽即忽離……

高大的樟樹或是生長在村口的小溪旁,或是生長在屋後的斜坡地上,幾株、十幾株,在空中連成一片,將這個小村落緊緊地環衛,蒼勁、古樸、粗大的枝幹,縱橫交錯,綠陰如蓋。如果說它們歷盡了風雨,我想更多的還是歲月的沉澱和人文的薰染。它們不是簡單的樹木,它們是神,是村莊的守護神。千百年來,人來人往,世事更替,它都一一包容在茂密的枝葉間……

坐在清涼如蓋的樹陰下,行走的汗水在清風中很快揮發,那瀰漫在空氣中樟木的味道,我彷彿聞到了古徽州人靈魂的氣息。

人說,雞鳴破曉,破曉即起是曉起村名的來歷,有這樣來歷的村莊,實在是令人敬重。我臨離開時還是買上一小塊樟木片帶回家,我知道那不是簡單的樟木片,而是整個曉起……

廊橋飛虹

廊橋當地人稱爲:彩虹橋。婺水河兩岸,她輕靈地一躍,頓成彩虹飛渡,風流無比。後人觀其形,思其名,將橋體染成彩虹色。這樣,彩虹橋就承載了婺源人美麗的遐思。千百年來,如晦的歲月,雖然給了她滄桑的容顏,她還是堅如磐石,如館藏的雕塑,歷久彌珍。

我去廊橋拍了很多圖片,那天光線有點昏,但還是有三張不同景象的圖片我最喜歡。一張是:廊橋前一汪秋水似的婺水河,她開闊、平坦,波平如鏡,清亮如洗。河水的上方,聳立着墨黛色的山巒,山腳下幾座白牆灰瓦的古民居,它們的影子倒映在秋水之中,河岸邊有幾位村姑正在漂洗衣物,河面上白霧升騰。在河水的另一邊,有一條長長的竹筏,野渡無人,竹筏自橫,淡泊而寧靜……

再一張就是那幅不停轉動的大水輪。水輪的前面,有幾百條小石墩站立在水面上,它們連成一線,形成一條優美的弧線向河的對岸延伸,每個石墩間向壩下汩汩流淌的'河水,因受到石墩的阻擋,發出嘩嘩的聲音,泛出純白的水珠……

還有一張就是彩虹橋了,我站在河水的上游,仰望整個橋身,她如一座水上宮殿,雕樑畫棟間,橋在延伸,古徽道上的石板路也在延伸,整個橋體倒映水中,如彩虹倒懸,金銀沉壁,粉墨如染……

我站在橋上,手扶這些古老的雕花欄杆。我想,這座古徽道上八百多年的廊橋,演繹了多少離情別恨,正是橋的收容,又萌生多少兩情繾綣的風流故事。悽風苦雨的夜晚,又有多少行跡匆匆過路客,在這裏找到了庇護的場所。

彩虹橋,不僅是離別的起點,又是迴歸的終點。呆在橋上,我魂牽夢繞,默然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