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5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文化苦旅》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5篇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

近期,爲了迎合學校的讀書節活動,我讀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本不喜歡讀散文,但捧起這本書,就被深深的吸引了。《文化苦旅》是作者餘秋雨第一本遊記文化散文,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來尋求文化靈魂,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筆細膩,讀後讓人回味無窮。

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爲讀餘先生的書會心曠神怡,輕鬆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爲人知的祕密。而餘先生恰恰做到了。他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餘秋雨鄙棄陳詞濫調,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下描畫着一幅蒼健渾厚的山水畫,書寫着一首抑揚頓挫的詩歌,哼唱着一支輕柔婉轉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鍥人心的歷史感懷,用悠長的歌謠譜寫出心中的悸動。我領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創造的神話般的都江堰,三峽那翻滾咆哮的長江水;見識了中國華麗的文化瑰寶之地莫高窟與天一閣;拜訪了清新婉約的江南小鎮,精緻幽深的蘇州園林。

《文化苦旅》使我對讀書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我們讀書人讀書不能只爲自己,要爲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這樣讀書人才是讀書人。

而且我們所學的文化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換來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艱難的,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文化,不虛度光陰,真正的領悟中華民族的優異文化,並且發揚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堅決不做學成之後,而忘本的人。

一個人擁有了良知和強大的毅力才能領悟到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炎黃子孫數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餘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去深思更多中國文化的發展史,我也會將其細細品嚐的。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2

時間造就文化的悠久,人類編織文化的魅力,而精神與品質便成就了文化的靈魂。餘秋雨用他敏銳的雙眸和獨特的視角,穿越神州大地萬里河山,帶你感受着歷史的深邃。在他的眼裏,一切妖嬈的景物都脫下華麗的衣裳,還復了最初的本真,因爲真正的山水不僅僅只是山水,更飽含着人情世故和文化良知。因此,在西天悽豔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窟的罪人;在羅池廟裏,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旁,我看見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在天柱山上,我看見了華髮蒼然的蘇東坡。

從他的書中,我更讀出了歷史人文其實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它同時擁有嚴肅與幽默的“雙重性格”。歷史勇敢的記錄着人類的一切與自然演變,從盤古開天闢地到不可預知的宇宙鉅變,這一切的一切都被它悄無聲息的收入囊中,深不可測,令人神往。但它也有輕鬆愉悅的時刻,《洞庭一角》裏有一則關於烏龜的奇事,它每年定時都會爬回家,從另一個角度折射出洞庭湖流域風土人情的光彩。

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而既仁既智者則會擁有廣闊的胸襟,去欣賞這世間的萬物,山山水水,和這一片又一片氤氳着墨香的神奇土地。

每當我翻開這本書,便會有縷縷情思揮之不去,在心頭悄然纏繞,燃起我對中國歷史文化深深的嚮往。我想,餘秋雨也是這樣,他並非是在艱苦的漫漫跋涉,而是樂在其中!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3

閱讀《文化苦旅》你會發現我們祖國的每一片山水都是“文化山水”,那裏留下了無數文人墨客的印跡,這就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魅力和影響。大地默默無言,只要有文化人往那一站,它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也就奔瀉而出。然而,一點點、一點點地品味這山、這水、這人,那深沉的滄桑也演化成長長幽幽的嘆息!文化是一種內涵、一種深度,有時也是杯具的見證。

《酒公墓》記述了張先生一生的無奈嘆息:身爲狀元的後代,留學歸來的學者,本有一個不錯的教員職位。因故被青幫抓取做了師爺,後因多次出逃而被打斷腿;之後又到一所學校教書,然而鄉野學生卻不能理解他所說的“愛”,只能無奈離開;從此一生沉醉酒的世界,後因品酒水平高二被稱爲“酒公”,無兒無女、孤獨地走完了一生!

讀完文章不禁感嘆,可悲啊!在那個時代,一個留學歸來的學者,本應是那個時代的精英,應在社會上大有作爲。卻被一羣對文化人沒有絲毫敬重的“青幫”頭目抓取做裝點門面的工具:他們大概覺得佔有了文化人就是有文化……可是這種整日打架鬥毆、吃喝玩樂的土匪有怎能真正理解文化?理解文化人的內心?最終張先生用自我身體的殘疾掙脫了野蠻。這時我想起了那句俗語“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這時張先生的悲哀,也是文化人的悲哀。

之後他又遇上了一羣自以爲讀過書的人,他們生活在落後的農村,他們沒有見過世面,他們不能理解“感情”怎樣能夠在帶大家面前談論;他們嘲笑他的出格……張先生大概有了深入蠻荒的寂寞和悲苦,他只能選擇離開!

張先生寂寞一生,僅有酒解其心中之美,僅有酒解其心中之苦。他只能以酒公留名於世,想想他有多少的不甘和無奈!

聯想到本書的第一篇《道士塔》,敦煌的千年飛天在愚昧的王道士手下一片一片的消失!王道士的眼裏那只是一堆模糊不清色彩,牛羊的眼裏僅有飼料,沒有鮮花!隨着他一下一下的粉刷,你的心是不是在抽動:憤怒、悲哀、無奈、苦澀……有沒有苦澀的淚滴悄悄滑落?

禮貌不被理解、不被接納,那是一種怎樣的悲苦!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4

文化苦旅是一部十分優秀的散文集。輕描淡寫卻能帶來不可描述的震撼,每一個字都能敲擊心靈。就像一個滿臉褶子的蹣跚老人用很輕很輕的語氣向你訴說我們曾經的文明。從怎樣的風姿無限走向怎樣的屈辱無奈、 荒涼殆盡,給你帶來真實感、 衝擊感。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吸引你去探尋,去追索那解讀文明的密碼。去改變、 向上,追求更好。

所謂文化苦旅,是文化在時間空間上的運動關係。但文化怎能是苦的呢?苦的是這段旅程,揹負這段旅程的人。

文化慢慢相融,磨合,剔除,隱沒,放大,添加,這段旅程是艱苦的。而這些歷程摻雜在歷史古蹟和歷史人物的經歷中,這些是人文山水,也是文化歷史。如<莫高窟》一文中有餘先生說“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以人類的幾大文明爲背景,一代代的佛像都在石窟裏深刻而又通俗地端莊着,微笑着,快樂着,行動着,苦澀着,犧牲着。漸漸地,這一切都與中華歷史接通了血脈,甚至成了一部堅石雕刻的歷史。依照時間順序把莫高窟的歷史一一介紹,只緩緩陳述事實,卻能分明感覺到筆耕的沉重和深刻的思想。

苦的是揹負着一段旅程的人。文化的一切改變,都將由人作爲主體來承受。讀這一字一句,都想面對面地感受他們呻吟的哀嘆和遺憾。如書中提到的康熙皇帝,因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交融,成就了一代政治家精神的強健,也成就了一代霸業。處理複雜的西藏事務和蒙古事務,解決治理黃河、淮河和疏通漕運等重大問題。而如同劉宗同、傅山、李顒等誓死反清的文人,中華文化的厚度不止帶來自豪感,還有更多的厚重感。這種文化的歷程便是傷害,他們拼命護守正統的那份熱血,便會成爲束縛與桎梏,是浮於表面而不可迴避的痛。能有這樣一羣人,是漢文化洋洋自得的一面,也是這位歷史老人走向盡頭的徵兆。

又如多篇提及的貶官文化也苦了一代又一代人。遭貶,最慘的結果便是流放。作者是這樣說的:“與殺相比,流放是一種長時間的折磨。死了倒也罷了,可怕的是人還活着,種種殘忍都要用心靈一點點去消受,這就比死都繁難了。”這是人治社會的惡果。“殘忍,對統治者來說,首先是一種恐嚇,其次是一種快感.越到後來,快感的成分越多。這就變成了一種心理毒素,掃蕩着人類的基本尊嚴。”上至大文豪蘇東坡,下至不能道出姓名的清朝老人,無一能夠逃出貶官的摧殘,這種身心所承受的痛苦,也許我們一輩子也不會理解。但一種文化現象,好處是絕不會少的。蘇東坡在編址黃州期間,“經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得益於這樣的冷落,使他的藝術才能獲得一次蒸餾與昇華。在黃州,誕生了《念奴嬌·赤壁懷古》前、後《赤壁賦》等千古名篇。而清朝被貶至寧古塔的清朝官員,則通過自身的昇華,“創造了一個味道濃厚的精神世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東北人豪爽的性格的形成。

這一段段文化苦旅,令無數中華兒女自信自豪,其中當然有彷徨和失落甚至是屈辱,可我們中國人善於苦中作樂,善於在苦難中創造奇蹟,我們不害怕苦難,但並不表示我們歡迎、讚美苦難。我們要開創更美好、更讓國人自豪的時代。

輕輕拂去歷史造就的塵埃,用心靈去感受傳統精神文明帶來的濃厚氣息的底蘊,再去尋求傳統文化更好的發展。纔是《文化苦旅》帶來的最美好的感悟。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5

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方式。千般荒涼,以此爲夢;萬里蹀躞,以此爲歸。 ——餘秋雨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那些明麗堂皇的頁篇亦免不了留下晦暗的陰影,所以我願意選擇走進文化本身。細細研讀《文化苦旅》,靜心淺品,瞭解文化苦旅及其存在的意義。

我想必每個人對旅程的感覺應該都是美好的,因爲我們可以去一個自己不曾生活過的地方。穿過這個陌生地方的每一條街道,領略不一樣的風景和風土人情。同樣,這些也是我對旅程的一個想法。

當我第一眼看到餘秋雨先生的遊記散文《文化苦旅》的時候我的心中不免有了疑問。旅程應該是享受的、快樂的,餘秋雨先生爲何要在“旅”這個字前面放一個“苦”字,他的旅程是不是和我們的旅程又有別樣的不同。我們現在的旅遊理念多爲拍拍照,買買紀念品之類的,去的也大都是一些繁華城市,名勝古蹟。這種旅行的方式反而使我們忘了一個地方它那從千古傳遞過來的文化底蘊。作者書中的足跡斷不了一些諸如莫高窟、都江堰、武侯祠等著名景點,但也不少濃墨着筆於一些不爲我們熟知的地方。一種把旅程賦以文化,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文化苦旅》這本散文集中的文章,作者的修辭、語言都較現在流行的散文有着很大的區別。現在散文多是優美、細膩之詞,讀後讓人聯想到的是嬌柔之美。但是在這本書中的散文,各個旅程的描寫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多是樸實的文詞。讀起來讓人感覺是那種肅穆的靜謐的美感。

我想這本書中的每一處文化,每一位在文化這本厚厚的字典中留下過綽約身影的人,他們所存在的意義都是一樣的。時間如白駒過隙,當歲月在文化的眉間留下悠然的印記時,我想,那邊是文化存在的最溫暖的方式。它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就充斥着每一寸土地,每一顆熾熱的心。

以前也曾聽過對這本書不好的評價,把此書貶低的一無是處,自己也因此去和別人爭執。現在想來卻是沒有意義,他人無法品味書中喜悲,又和我有幾分關係呢?我只要默默品讀書中精髓,淡然笑之就好。每個人的喜好不同,自己又有何資格去妄加評論呢?我想,書中的餘秋雨先生,就是懷着一顆淡定卻又正直的心,走遍大江南北,想着,念着,行着,寫着……

文化苦旅,我想這大概就是生命的意義。正是因爲有苦的打磨,有歲月留下的痕跡,它才顯得如此珍貴。而文化,就存在於每個人的眉眼中,因而清淺,因而悠長。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動的車潮和人羣,每每,處處不在宣泄着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我們真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那涌動着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6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教授的一本文化散文集。

他用腳步來尋找,中華文化是什麼,這樣一個問題讓他走了很遠很遠的路,在西北高原上,尋訪敦煌,尋訪陽關,問候沙鳴山、月牙泉。他用心聽歷史的咒怨,聽文化的唉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寫了一本“旅行考察記”就事論事,見事論事,對中華文化是不夠的,不全面的,所以他必須走到國外,換一種眼光,對比地看中國文化,他用紙筆將大家頭腦中一個個物像清晰化、明朗化。他描寫的不是景物,而是看到山水鳥魚、亭臺樓閣後心中的想法和被塵封無人問津的歷史,可憐朱耷面臨朱家王朝的最後覆沒,只好先僧後道,清心寡慾孤苦一生隱沒在山林中。這還不算,多麼一位優秀的藝術家號八大山人。說道對八大山人的瞭解,居然有人寫“中國歷史上八位潛跡山林的隱士,通詩文,有傲骨,姓名待考”。不知朱耷看到會作何感想,他又能怎麼想呢?無可奈何,只好作罷,笑之哭之了也。

餘秋雨就用這般手法將朱耷、蘇東坡一干中國文人,寫得淋漓盡致。他寫得愁悵,我們讀得也感嘆。感嘆老天怎麼不給中國文人、不給中國文化一個機會呢?莫高窟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王道士只是悲劇中一個錯步上前的小丑,書上寫道:一位年輕詩人說:“那天傍晚,當國外冒險家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啓程,他回頭看看悽豔的晚霞,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從傷口在滴血。”王道士用莫高窟的大批文物、經卷換了外國人的銀元,換來了現在敦煌學專家的屈辱。彼時,又仔細想想這種衰怨是毫無道理的。機會一直有,只是這人們太忙,忙於戰爭,戰爭將天柱山的居家感一掃而光。在面對蒼翠山色的時候?站在山岔口餘秋雨是否感到蒼涼?在歷史的舞臺下,天柱山是否感到寂寞?白了發的蘇州等候了千年,只好梳着一頭白髮,危嚴襟坐,而美名飄四洲西湖做着怎樣的夢呢?狼山腳下駱賓王在思索着什麼呢?信客匆匆走過每家的門口,吳江船悄悄地駛過太湖,牌坊依然肅穆地立在雨中,白蓮洞黑黝黝的洞口彷彿凝聚着宇宙,留下一個寧靜給三峽,李白乘舟遠去了……故然,中國文化有詩、有詞、有琴聲、有宗教,但歷史比它們蒼涼,它早把這一切用戰爭和時間剝削殆盡。不能讓可憐本已所剩無幾的中國文化留下一點兒什麼嗎?

中國文化不僅需要輝煌,廢墟也能將它點綴。

中國文化中“廢墟”兩字值得一提餘秋雨在文中說:“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

“中國歷史缺少廢墟文化,廢墟二字,在中文中讓人心驚肉跳。”

“誠懇坦然地承認奮鬥後的失敗,成功後的失落,我們只會更沉着。中國人若要變大氣,不能再把所有廢墟驅逐。……”

現代中國需要廢墟文化。廢墟是葬送,也是反思。廢墟不需要掩飾!我們太善於掩飾!

餘秋雨說:“其實廢墟也是一種文明。”他把廢墟寫得悠久和古老,讓我感覺到廢墟不過是一羣上了年紀的老人,固執的想守住本屬於自己那獨特的輝煌。

仔細聽?你似乎能聽到夜航船搖漿的聲音?天一閣藏書的哀怨?都江堰雖穩當造福千年卻又無奈落寞的聲音?這便是中華文化的聲音嗎?蒼涼而荒老的聲音嗎?

中國文化究竟是誰人主宰的?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

千年的時光,轉瞬即逝,然餘秋雨卻將在歷史長河中早已隕落的點點文化一一拾起,這段艱難的文化之旅,在人們心中永不消逝。

餘秋雨爲世界瞭解中國建了新的橋樑,當之無愧是引領讀者泛舟世界文明長河的引路人。在《文化苦旅》一書中,不僅介紹了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昇華了中華各地域文化的精髓,也對中華文化做出了充分的解釋。中華文化的美好風光讓讀者們一覽無餘,深刻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價值和已逝文化的悲涼。

《文化苦旅》中,介紹了幾個地區獨特的文化,其中讓人們印象最深刻的是西域文化的敘述。一望無際的茫茫沙漠之中卻是存在着兩個文明交織而成的撼人心魄的文化,最具代表的便是莫高窟了。從佛教進入中國開始,一代代的佛像都在石窟中深刻、昇華、詮釋,這一切都與中華歷史接通了血脈,甚至成了一部由堅石雕刻的歷史,就如書中所說:“莫高窟被那些文物拉得很長很長,幾乎環繞了整個地球。那麼,我們的心情也被拉長了,隨着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延伸到整個世界。”最不能忘的就是王圓籙這個道士了,敦煌的壁畫便是由他毀之一炬,卻又可以認爲是他及時救助。若是他沒有將經書,壁畫與斯坦因換走,其必將被戰火毀之,可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在西域中還有“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實,給粗礦以明麗”的月牙泉。還有千餘年天天被虔誠的儀式滋潤着的喀什,被我們一直視爲蠻夷之地的西域卻是蘊含着如此巨大的文化,實在是文化之旅最不可磨滅的收穫啊。

不僅如此,《文化苦旅》也同樣對中華文化產生巨大影響的歷史文豪也具有獨特的見解。在黃州突圍一篇,便十分詳盡地從內因外因中講解蘇東坡被貶的原因,餘秋雨還十分幽默地寫道:“小人牽着大師,大師牽着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一抖,於是大師和歷史全部成了罪孽的化身。”深刻地揭露出當時社會的現象。

在這一書中,我領略到了獨特的大漠文化,體會到了生態美的杭州文化,傾聽到了走西口時依依不捨的山西歌聲,和看到一隻看倦千餘年的廢井冷眼。這場文化之旅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中,帶來的是內心深深的震撼之情,讓人不禁流淚,不禁放聲悲鳴。天下任何一種文明都不能幻想自己長生不滅,正因如此,才需要這些文化的旅者去敘述去記錄這些消逝的文明,期間之辛苦不言而喻,《文化苦旅》正完美的體現了文化滅亡後深沉的格調。

“有這樣的地,天才叫天,有這樣的天,地才叫地,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巨人也變成了侏儒。”讓我們一起談《文化苦旅》,感受這永恆不變的文化之旅,感受這個天地。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8

讀完之後,沒有很大的波瀾,從頭到尾讀的很輕鬆,也讀的很快。看書,重要的是自己喜歡,試想一下,帶着目的去做事,真的無趣。

對祖國的都江堰,西湖,天一閣,莫高窟……有了一部分了解。爲沒留住的文化遺產惋惜,文化的傳承和每個人有關,而傳播過程的流失也是不可避免。中間部分的“世界之旅”並不喜歡,讀完沒什麼太大的感觸。而“人生之旅”也瞭解到一些還未知曉的人和事,對“文革”的興趣更強烈了。

這本書是受人爭議很大的書,人們總是對於寫的好不好,作者的背景議論紛紛。我想說,如果有書你覺得不好,你完全可以讀一會就不讀,爲了“批判”而讀書的話多麼可悲?自然你有話語權。一本書的出世,少不了非議,不過現在的社會不是“你不打別人,就會被人打”,想讀就讀,這纔是讀書的有趣。對於一本書,向來不能以人品論述,我們不是那個時代,不懂的有太多,看書就好了。

“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9

我拋棄了所有的憂傷與疑惑,去追逐那無家的潮水,因爲那永恆的異鄉人在召喚我,他正沿着這條路走來。——泰戈爾《採果集》

餘秋雨就是懷着這樣的信念,開啓了“文化山水”的漂泊旅程。每一次留駐,衝擊着他的不僅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更加深沉的歷史文化、乃至一個華夏民族的文化。在閱讀一字一行深沉的文字之時,一幅幅壯闊的景象在腦海中呈現,一條歷史長河的光速向無限遠處延伸。我彷彿穿越了時空,佇立於古代先輩之旁,蒼蒼茫茫的大地之上,感受到了無數的失落、無奈、豪情、奔放……

我曾登上泰山,於泰山之巔,一覽羣山之渺小,天地間的浩渺、大自然的神功一一盡收眼底。我驚訝、感嘆,閉上雙目,彷彿天地間只有我一人,心靈被完全沖刷得一塵不染。但是,這種感覺僅僅停留在大自然山水景緻上,是膚淺的,表面的。

在餘秋雨《文化苦旅》的筆下,山水不僅僅是單純的大自然造物,而是承載着一代代文人、學者的豪情壯志、萎靡柔弱……承載着一代代華夏民族的歷史文化,是真正的“文化山水”。

我彷彿在文字間看到了目光呆滯的王圓籙,他手持少許錢幣目送外國學者遠去,不時露出虔誠的微笑。我恨他!這句話說得很無力。對於他而言,他甚至不解地一臉疑惑面對外人的唾罵。深想一層,恨他什麼?恨他只爲讓自己生活過得好一點而把一堆堆文物交到外國學者手上?這難免是可笑的。可笑的是,他,根本沒有足夠的偉大承載起一個民族的巨大悲哀。他,渺小得像浩瀚海洋中的一滴水滴,不,污水滴!倘若,歷史上沒有王圓籙這個道士,還會有千千萬萬個“他”,終究,他只是這場悲劇中的一個典型人物!

穿越時空,到了莫高窟,跟着作者的腳步,我彷彿走過了橫跨千年的歷史,彷彿看到了北魏強悍與苦難的匯合,隋代輕鬆與歡暢,盛唐之世的雄風與繁華,五代的溫煦和沉着……莫高窟中的壁畫,用線條、顏色的變幻爲後人訴說着歷史的變遷,文化的變遷。一切強權與鬥爭,一切繁盛與衰落,在這裏,都深深地充斥着你的視覺與靈魂。

餘秋雨的文字,讓我對都江堰有了另一種認識,它,不僅僅是一個偉大的水利工程,而且承載着一個獨特的精神世界。它的歷史超乎尋常的格調,李冰的精神一代代永不消散地傳下去。

山水大自然背後的文化,在餘秋雨筆下用深沉的文字,一字一句刻入讀者的心底。我真切的感受到山水、文化、作者的靈魂。在慘白的歷史下,山水負載多一份凝重,引導着我,從更深的角度瞭解它。山水不僅僅是景緻,而是歷史的承載體,文化的承載體。至此,我萌生了一個想法:一個人,揹着包,開啓一個人的旅程,去感受這片華夏大地中的文化山水……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0

人有人品,書有書性。爲官者善深沉,從商者善鑽營,平頭百性太隨性。因此人品與書性往往很一致。

作爲一介草民,參不透官場機密,悟不明商業道理,只得隨性隨心。況且本人天生苦命,對苦字分外親近。因此,當我一看到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便有一種閱讀的衝動。讀完後,我對之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理解:認爲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現在才發覺這實在過於幼稚的理解。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爲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我以爲,這乃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讀完此書,感覺自己對古代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這部文化散文集讓我感受到這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其中也夾雜着對青年人爲文化淪喪的不滿,同時也爲中老年對於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該書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色彩斑斕的莫高窟文化到渾厚凝重的北魏都不展現出人類文化的一種積澱,一種象徵。

書中有以柔婉清新的江南爲景的《白髮蘇州》、《江南小鎮》,也有那如水柔順卻又錯綜的《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都以人物爲基礎,展現了風景背後的人文感受。同時也有與江南截然不同的《莫高窟》中的熱烈奔放,《這裏真安靜》中沉靜冷冽地對戰爭的反思。作者在每一處的反思都是對文化的一種苦苦探尋,一種欣欣嚮往。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雖不能說我完全理解了餘先生對文化的解讀,但我可以品味出文化的一種現象,對美麗文化背後的一種宣誓。在我們青年一代人,時常最容易丟失,最容易遺忘的就“文化”。而如今,理解古代文化,欣賞古代文化,解讀古代文化,就常常是那些“聊發少年狂”的老夫們了。其實這纔是對文化的一種傳承,一種無形的保護。金錢和權力使王道士變得如此的殘忍,讓一尊尊美麗的雕像就這樣的灰飛煙滅。這無不暗示了一句話“有錢可使鬼推磨”。看到這裏的時候我感到一絲絲的惋惜與無奈。

看完這本書之後,看這許多的文化在面前一幕幕的消失。突然想到了中國的近代,在那些蹉跎的歲月裏。人們不在乎“文化”,只求“苟全性命於亂世”。一張張沾滿淚水的圖片——鴉 片戰爭炮火、鴉 片對古代人們一種打擊,火燒圓明園對這座曠世奇座毀滅性的摧毀。就連最近電影《新少林寺》都有鷸蚌相爭,洋人得利於珠寶的情節。文化發人深思。我們的國家一天天強大,這正是我開始要尋回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那是對中華民族的一種傳承,對華夏文明的一直傳承。

文化“苦”旅,苦的是種經歷,苦的是種感受,苦的更是種震驚人們心靈的良藥。寫到這裏,我也可以發覺其實在苦中也可以尋求快樂的真諦。這一路“苦”來,雖征程漫漫,寒窗數載,卻終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1

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

它有着低徊與感傷的歷史氛圍,有着散文創作中的戲劇性表現,有着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寫。 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係,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蘊,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 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 餘秋雨創作的歷史並不是抽象的歷史,他試圖與歷史對話,與歷史共鳴,在自身與歷史的對話中形成他獨特的歷史語境與歷史情懷,

當他厭倦了枯燥的學術生活,便想着離開案頭,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去旅行,他並不同一般人那樣是爲了輕鬆,爲了獵奇,爲了開闊眼界,而是在“尋找一所橫亙千年的人格學校”。 他不是爲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於和歷史、文化進行對話。 餘秋雨的遠行不願意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遊觀感的文章,他覺得,那種揚旗排隊的隊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 由此,便決定了他這次的文化旅行活動成了一種“苦旅”。 當他浪跡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訪“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澀的感想,故謂之“文化苦旅”。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2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寫下了華夏的文化。《文化苦旅》它不甘甜,因爲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

苦苦的味道,爲這本記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估計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奇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我們不得不因歷史和那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的莫高窟山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舊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的石壁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化。千年前的一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工手中的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中,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之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運往國外,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而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爲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絢麗,而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生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華的標本,一種美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殘缺被人無情的轉換。

“淺者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大自然雕琢出來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中華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般的自在,難怪萬年來,許多文人遇到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此隱居起來,但荒山結廬有生活中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到江南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着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收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着就會帶着他們的文學修養到此地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和官場浮沉是文人失意的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到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徵程的開啓。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初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儘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抱有正面看法,因爲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太狹隘了,逼得他們只有隱居或者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志損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東山再起。在自然與人文環境中的沉思,考量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的心境,完全寄託在遊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史上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疑問來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着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的走向牀前,流動的車潮和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感受書中的苦。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3

你漫步徜徉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可能有些地方我們不曾親臨,透過您對當地人、歷史、自然的渾沌交融,歷史的滄桑感和人生的滄桑感就會遍步全身,那些歷史好像親身經歷過,從而緊隨着的感動,嘆息。網遊名稱 比如說,我們飄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中擠出一聲久遠的口胃嘆。既羨慕沉睡在江底的閒散,有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慶幸楚國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嘆息淘淘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爲炎黃子孫而驕傲……這衆多的感慨,全是正因楚臣遇到了汨羅,就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因此能成爲我國的象徵,就是正因它一向肩負起了保衛國家的職責。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但是是一條長長的土堆而已。

文化之旅,在旅行中品位文化,昇華文化。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沒有歷史事件與人物,你即使來到有任何好處的景觀也只是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深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傳統精神。

正如他在自序裏說的:“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簡單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覺到年歲陡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本書寫得的確不簡單,那慘白的洞窟展示着不堪回首的歷史,一個個文化遺址都是對“榮耀”與“恥辱”的詮釋。中國也不是往日的以“泱泱大國”自居的時代了。因此,讓我們欣然理解苦旅,選取苦旅,在苦旅中探尋,銘記我們該記住的,試讓敦煌的悲鳴停止吧!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4

翻開泛黃的書卷,彷彿踏上歷史的列車,和餘秋雨先生一起追尋歷史留下的 足跡…… 從《道士塔》的漫漫黃沙開篇,和着異鄉漂泊者的腳步聲結束,從兩千多年 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讀到兩千年後非常時代的吳江船,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 它涵蓋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讓一顆不堪負重的心靈,只能用沉默的眼淚來 回答歷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與太多的無可奈何。

腳深深的陷入黃沙之中,身後的腳印以被沒停過的風一遍又一遍地卷向四 處,不象那屈辱的歷史,任這漫天風沙吹了幾千年,也吹不走黃昏下,一個衣着 破舊的道士心滿意足的捂着被幾枚金幣塞滿的口袋, 恭維的目送幾個露出貪婪笑 容,拉着一車車敦煌石窟的寶藏心安理得消失在黃沙的邊緣那淒涼的景象;吹不 幹一個受盡屈辱的民族淌血的心。

告別沙漠,看看氣勢磅礴的都江堰。翻騰着的江水,迸濺出雪白的浪花。震 耳欲聾的響聲蓋過了一切喧囂,使人完全沉浸於此。長城是中國的象徵,那蜿蜒 的城牆,象徵龍一般的中華民族。然而,同樣雄偉壯觀的都江堰呢?卻只是一處 名勝古蹟,僅供遊人欣賞。甚至連名勝古蹟也不是,只是祖國的大好河山。爲民 造福的李冰,或許早已被健忘的後人從記憶中刪除了。是啊!他沒有秦始皇的殘 暴,讓血腥瀰漫在人們的記憶中;沒有李白的浪漫,讓一首首詩深入人心;沒有 漢武帝的闊氣;甚至連王道士的迂腐,他,也沒有……他不是個有爭議的人物, 就像一張簡筆畫,即使這一刻你記住了,下一刻也會忘記。只是惶惶忽忽的記得 好象跟那個都江堰有什麼關係。

雄偉的氣勢, 不如嬌柔地美景。

江南小鎮或許能爲受傷的心靈找到一絲安慰。

於是,搖曳着小舟,盪漾在平靜的水面上。那如明鏡般的水面,映照着曾隱居在 這副風景畫畫中的隱士。那些經不起戰爭或政治迫害的文人。嫌廬山山高,怕華 山山險;恐長江浩蕩,懼西湖媚俗……於是就選擇了江南。“大隱隱於市”成爲 他們最好的藉口。但同時,他們的選擇亦是正確的,比起呈一時英勇,死的大義 凜然的人們,他們更冷靜明智;比起自以爲應變能力強,卻一失足成千古恨得人 們,他們更有自知之明。於是漾着小船,品着美酒,興致高了,寫一兩句小詩。

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 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 情感嘆,但同樣的感嘆,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說的一 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 着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 所以, 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

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 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 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 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

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文明的蓬勃時代提出 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 人們爲了保留住曾經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 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 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 一定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爲,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 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

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 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 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曾經,便永遠無法活着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 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爲這是餘秋雨 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因爲,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 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抽一枝柳條,折一隻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書。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5

在廣褒的中華大地上,漂泊流浪的餘秋雨先生越過山盤水座,踏雪飛鴻,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一種苦澀後的回味,一種焦慮後的會心,一種冥思後的放鬆,一種蒼老後的年輕,一種文字激昂的大氣,一場細緻精巧氣可吞天下的深刻評述。這便是《文化苦旅》,便是文化的苦旅。

從滾滾黃沙的沙漠邊塞,到秀麗清澈的江南小鎮,作者把每一個地方描繪的惟妙惟肖,同樣也讓我感受到中國源遠流長的人爲文化,每一個地方都散發着它獨特的魅力。從《道士塔》,《陽關雪》中,讓我看到了黃河禮貌的興衰,寫出了歷史的深邃蒼涼。《江南小鎮》開始的那一段描述,讓我彷彿看到了那小橋流水的景象。憑藉豐富的文化感悟力與藝術表現力,再現了匿藏於時間底端的深刻思考,開展了一場山水風物與歷史精靈的遠距對話。

餘秋雨先生在書中說:“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聯在一齊。”我想這或許是這本書叫做《文化苦旅》的原因吧。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我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文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寫作功底,在他筆下,莫高窟,都江堰,藏書閣都是如此的與衆不一樣,在他筆下,那些過往的歷史,就像是一幅悽美的畫卷。“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每個人的一生對於自我來說也是一段歷史,當我們走過一段路時,停下來回過頭看看自我曾走過的足跡,總會有着這樣或那樣的遺憾,而我們也在這遺憾中,坎坷中尋找這人生的真諦,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齊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靜靜地合上這本書,彷彿也有了一種想要遊歷山水的衝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也想在山水之間尋覓着歷史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