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5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文化苦旅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5篇)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

本書文章類型是文化散文,世人多稱之爲文化大散文,一“大”即體現在餘先生思緒飛徹古今中外,行文意境深遠,讀起來使人感到大氣磅礴,意猶未盡,彷彿與作者一同遊歷世界文化古蹟。同時,先生遣詞造句無不留心,光是閱讀也足以使人盡享文字之美。

全書分三部分,中國之旅與世界之旅多以面對“文化”之所感爲主,理性中隱逸着感性,讀者面對的不再是一個個貼着所謂“文化”標籤的冰冷的名詞,它們有了溫度,有了血液,有了個性。先生走遍世界各地,恪守先賢“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之理,將自己的認知與歷史相融,與文化相融,使人耳目一新。毫無疑問所謂文化其必有故事內蘊,我們遊覽人文景點只談得上走馬觀花,而餘先生娓娓道來的行文使得它們似一位位老友,等着你,盼着向你傾訴一般。讀罷,方淺知文化之厚重。第三章人生之旅,讀起來也是五味雜陳。首先,若不是通過餘先生,很少有人可以瞭解到黃佐臨先生這位因爲種種複雜原因而不被世人所熟知卻馳名國際的戲劇大師,先生對巴金、謝晉等人的記述也使一代大家的形象豐滿起來。它爲我們打開了窺觀大家的另一扇窗口。然而,這本書在世紀之交一經出版發行,就將先生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而先生對此的態度,通過第三章便可略知一二。毫無疑問,他既不屑與跟風的大衆與跳起來的“小人”爭論些什麼,又爲自己蒙受如此冤屈而憤懣,字裏行間展現的感情矛盾而複雜。同時,先生對自己取得的成就毫不避及,甚至屢次出現,以上種種都鮮明地展現了先生治學與爲人的特點,倘若深思,每個人對先生的人格肯定有不同的見解。

古人有言,偏聽則暗。讀這本書,同需要我們的思想。例如,先生對王圓篆的評價,至少在我眼裏,是有失偏頗的。固然所謂功過之事皆爲後人評價前人所用,而我們真正理解一個人,還是應該立足於他的時代,他的視角。如此,便少了不少的偏見。一位逃難的道士,自己守着佛教洞窟,化緣來的錢財自己分文未取,全部投入洞窟清理之中。他偶然發現如山的佛教經書,多次上報朝廷,深陷戰火的清廷無暇顧及。此時他將經文託付給據稱遠道而來的取經者,何錯之有?他確實塗改了壁畫,畫上了玄奘西行的新作,可他怎麼可能認識到一個連上報朝廷都渺無音訊的洞窟的藝術價值?令人唏噓的是,連“大唐聖僧的後人”換走千卷經書給他的二百兩白銀,他也悉數用來保護莫高窟。可悲可嘆。這裏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清廷之後也發現了其重要性,派人去拉經卷,一路上遭到的盜竊毀壞數不勝數,反而斯坦因竊去的部分在各大西方博物館都得到了妥善保管。若是全都留在中國,它們是否能全部挺過五十年的動盪,十年的文化浩劫呢?但在書中,先生將王道士描述得似中華民族的罪人,我想每個人心裏其實自有其答案。

拋開其餘不談,單論本書,確實值得細細玩味。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2

閱讀《文化苦旅》你會發現我們祖國的每一片山水都是“文化山水”,那裏留下了無數文人墨客的印跡,這就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魅力和影響。大地默默無言,只要有文化人往那一站,它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也就奔瀉而出。然而,一點點、一點點地品味這山、這水、這人,那深沉的滄桑也演化成長長幽幽的嘆息!文化是一種內涵、一種深度,有時也是杯具的見證。

《酒公墓》記述了張先生一生的無奈嘆息:身爲狀元的後代,留學歸來的學者,本有一個不錯的教員職位。因故被青幫抓取做了師爺,後因多次出逃而被打斷腿;之後又到一所學校教書,然而鄉野學生卻不能理解他所說的“愛”,只能無奈離開;從此一生沉醉酒的世界,後因品酒水平高二被稱爲“酒公”,無兒無女、孤獨地走完了一生!

讀完文章不禁感嘆,可悲啊!在那個時代,一個留學歸來的學者,本應是那個時代的精英,應在社會上大有作爲。卻被一羣對文化人沒有絲毫敬重的“青幫”頭目抓取做裝點門面的工具:他們大概覺得佔有了文化人就是有文化……可是這種整日打架鬥毆、吃喝玩樂的土匪有怎能真正理解文化?理解文化人的內心?最終張先生用自我身體的殘疾掙脫了野蠻。這時我想起了那句俗語“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這時張先生的悲哀,也是文化人的悲哀。

之後他又遇上了一羣自以爲讀過書的人,他們生活在落後的農村,他們沒有見過世面,他們不能理解“感情”怎樣能夠在帶大家面前談論;他們嘲笑他的出格……張先生大概有了深入蠻荒的寂寞和悲苦,他只能選擇離開!

張先生寂寞一生,僅有酒解其心中之美,僅有酒解其心中之苦。他只能以酒公留名於世,想想他有多少的不甘和無奈!

聯想到本書的第一篇《道士塔》,敦煌的千年飛天在愚昧的王道士手下一片一片的消失!王道士的眼裏那只是一堆模糊不清色彩,牛羊的眼裏僅有飼料,沒有鮮花!隨着他一下一下的粉刷,你的心是不是在抽動:憤怒、悲哀、無奈、苦澀……有沒有苦澀的淚滴悄悄滑落?

禮貌不被理解、不被接納,那是一種怎樣的悲苦!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3

在這篇散文集中,餘秋雨先生與其說是通過自己的眼睛,倒不如說是通過自己的內省,在完成這次文化之旅。他行走在古蹟中,也穿行在歷史裏。

他在和自己對話,也是在和歷史文化長廊裏的某個影像對話,或者,他只是在訴說。

訴說着什麼?訴說着他的思索,是作爲一箇中國文人,在特定的時點,面對中國先賢,訴說着中國文化的遭際;面對中國的未來,留下着這一代文人的思索;也是面對着這個時代,探討着某種可能。

煙波浩渺的古卷,璨如星海之文化,需要的正是這種文化自覺與內省。

也因此,讀來甚是感觸。

一、讓歷史照進現實

只有瞭解歷史,才能讓歷史照進現實。

想起某一年在河南,一路上經過伏羲臺、虎牢關、杜甫故居,倘若沒有一定的歷史積累,這無非就是幾個地名,但當你瞭解了那些歷史後,你會不自覺地想到上古傳說,想到千年前人喊馬嘶的古戰場、想到杜甫筆下的大唐劫難,你所經的無非幾個地方,而你的靈魂早已穿越千年。

這也是《文化苦旅》格外動人的地方,看上去是作者在空間上,在古蹟之間的穿行,而其實,他所謂之旅,卻更是時間概念上的,在文化歷史中的思索。

你的人生路程沒有變化,但你的人生厚度卻是疊加的。

顯然,對於歷史,對於文化,僅僅是瞭解,是不夠的,還需要反思,反思我們瞭解的歷史的真實性,反思我們如何擺脫魔咒似的朝代更替,反思我們文化的侷限性,以及文化如何優雅而獨立地穿行於世俗間,其一“苦”字何其傳神。

二、從現實折射未來

這也是《文化苦旅》給我的思考,餘秋雨先生沒有躲在象牙塔,而是行走在路上,生活在人間煙火中。同樣,這也是路遙等人給我的思考,路遙對於現實生活的苦難,甚至有時候有一種迷戀,正是這種紮根於生活的態度,又能抽離出生活的能力,才能見一葉而知秋,窺一斑而知全豹。

對於中國的未來,文化人的思考不可或缺,而文化人的思考,必須立足於現實,從現實中凝結思想,從思想中折射未來。

三、再看人生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蘇軾《卜算子》)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定風波》)

這都是蘇軾,而心境卻有云泥之別。

不滯於物,不殆於心。

而這,也只能是不斷修行了。作者:高建斌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4

《道士塔》,抒發的是中國文人的切膚之痛,“我好恨,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使我能與你對視着站立着……”然而更多的是一種反思,“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當歐美的學者紛紛趕赴敦煌,風餐露宿,在沙漠裏燃起陣陣炊煙時,中國官員的客廳裏也正茶香縷縷,這是何等的諷刺!然而一切都已零落成泥化爲歷史,再去譴責誰也是蒼白無力,這場文化浩劫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惋惜、憤怒,更多的應該是反思。

還記得“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嗎?這是陽關,《陽關雪》裏大雪蒼茫悽迷,千年之前渭城窗外柳色青青,千年之後葦草飄蕩,層層疊疊的羣山積雪,全是冰海凍浪。天地蒼涼一枝骨,曾經的文人騷客,在這千年之中,歷經沉浮,消逝。陽關的興衰,陽關的歷史的深邃蒼涼可想而知。遊歷了西北大漠,還有溫婉的江南情調。《江南小鎮》裏的清雅鎮邑與雕刻精緻的石橋,《西湖夢》裏絕美的西湖,風情綽約的蘇小小,傳奇色彩的白娘娘,《白髮蘇州》裏的紅顏薄命的西施,風流落拓的唐伯虎,都是文人心底的思念與企盼,是人生苦旅的起點和終點。

《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則直接將筆觸觸向文人的良知,展現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從西北大沙漠到江南小鎮,從萬里長城到洞庭一湖,我們看到了有“天府之國”之稱的李白的故鄉,見證了都江堰的價值,重溫了白帝託孤的典故。“大地默默無言,只要來一二個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也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

《文化苦旅》用一個個跳動的字符,追尋着文化靈魂與生命的真諦。品一杯茗茶,讀一本好書,感喟作者的多情,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5

文:澀舌頭;最近在讀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散文集中的《信客》這篇文章在國中還是高中的語文課本上學習過。

通過對“信客”這一特殊時期下職業的全方位描寫,反映此職業對人性的考驗,側面烘托百姓衆生的人性冷暖,表達信客這一“苦差事”對城鄉聯結、情感聯繫、甚至文化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村裏的老信客,因私自裁下窄窄一條客人的紅綢布而受到四鄉八鄰的質問與譴責,老信客申辯不清,最終拿起剪紅綢的剪刀直扎向自己的手,再不回村,跑到偏遠地區去看墳場度日。

但鄉間不能沒有信客,歸隱前,老信客找到從上海落魄回來的年輕人。整整兩天,他將附近四野八鄉出外謀生人的地址、路線以及鄉下對應各家的門,全都畫好路線,交代給了年輕人。

從頭至尾,年輕人都沒有答應接班,但聽老人講的這麼多、這麼細,他也就不再回絕。最後,老人揚揚手吩咐年輕人,“信客就在一個信字,千萬別學我”。年輕人上路後,一路上都遇到對老信客的問詢,流落在外的遊子,年年月月都在等待着他的腳步聲。

而只要他一回村,家裏便人頭濟濟,多數只是來看個熱鬧,誰家出息了,帶來了什麼稀罕物品,比較得多了,便會有羨慕、嫉妒、輕蔑的眼神。

這些眼神,是中國農村對自己冒險家的打分,也是對城市的探尋。傳達死訊的事也常有發生。信客聽到消息,便匆匆趕去,自主代表家屬鄉親料理後事、收拾衣物。來到死者家裏,即便用想了一路的委婉語氣通報噩耗,也依然會遭到家屬的憎恨與呵斥,他只能低眉順眼、聽之忍之,連聲諾諾。

一次,他帶着一封滿紙幽怨的信走進都市一間房子,看到發了財的人與另一女人同居。他進退兩難,發了財的同鄉質問他什麼人,他才叫到:這是你老婆的信!

同鄉下不來臺,硬說他是私闖民宅的小偷,狠狠打了他兩個耳光,並扭送到巡捕房。鄉民們集資將他保出來,問他事由,他只說自己一時糊塗,走錯了人家。他不想讓顛沛在外的同鄉蒙受陰影。

終於,年輕的信客也漸漸變老。而老信客已經去世,他去他的墳頭燒香。請老人原諒:這條路越老越兇險,我已經支撐不下去了。後來,貨店門口掛出了綠色信箱,私塾也合併成了國小。信客在大家的推薦下成爲了一名地理老師,後升爲校長。他死時,外地前來弔唁的人非常多。他的墓就築在老信客的墓旁,但此時的鄉人已經不知道老信客是何人,與這位校長什麼關係。

爲了看着順心,人們也罷那個不成樣子的墳修了一修。任何職業都有存在意義,都有相應的責任與付出。但現如今,已經很少有像“信差”這樣發揮着巨大意義的同時,付出與回報嚴重傾斜,完全靠良心與責任感來支撐的職業。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其實很脆弱,建立起來難,崩塌很容易。但好在現代人多了理性與判斷力,不會如此偏激就否定一個人的價值。

多積德行善。無論世道再功利,人心再複雜,以善相待,多爲別人考慮,也許有時會吃得眼前虧,但卻賺得問心無愧。體諒每個職業的付出,也理解與形形色色人打交道的不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少麻煩別人一點,別當做什麼都是理所當然。

讀完此書,除了通過不同故事受到不同的啓發之外,其次的享受是在作者筆下,所呈現出的那個時代的山水風物、村莊風貌、鄉土民俗等帶給人的體驗。

雖不是感官體驗,但文字一進入眼眶,眼前就浮現出了燃起火把的雪嶺,在靜謐的月光下、在叢集的山嶺包圍中緩緩划來的夜航船、亮晶晶的.水路、閃爍的月光、盪漾起的浮藻游魚。如同到了一個環境、文化完全迥異的地方,對眼界的開闊、見識的增長、心靈的觸動與旅行的意義何不相同?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6

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

它有着低徊與感傷的歷史氛圍,有着散文創作中的戲劇性表現,有着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寫。 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係,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蘊,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 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 餘秋雨創作的歷史並不是抽象的歷史,他試圖與歷史對話,與歷史共鳴,在自身與歷史的對話中形成他獨特的歷史語境與歷史情懷,

當他厭倦了枯燥的學術生活,便想着離開案頭,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去旅行,他並不同一般人那樣是爲了輕鬆,爲了獵奇,爲了開闊眼界,而是在“尋找一所橫亙千年的人格學校”。 他不是爲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於和歷史、文化進行對話。 餘秋雨的遠行不願意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遊觀感的文章,他覺得,那種揚旗排隊的隊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 由此,便決定了他這次的文化旅行活動成了一種“苦旅”。 當他浪跡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訪“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澀的感想,故謂之“文化苦旅”。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

一次聽說《文化苦旅》還是在高中的時候。因爲看到其中有兩個字與我的名相近,一直認爲是莫大的緣分,所以對它還有些印象,但也只記得這曾經是語文老師強力推薦過的一本讀物,她的初衷是希望我們在課餘時間能夠多讀些書,瞭解一些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遺憾的是當時的我性情極爲浮躁,實在很難靜下心,覺得即使看了也是一種浪費,之後不久就把那本書拋在了腦後,不再理會。

時間一晃而過,如今的我已經踏進了大學的門檻。想着買些書打發在大學裏的閒暇時光,一進書店,此書便映入眼簾,只是書架上擺放的都已加上“新版”二字,舊跡難尋,而又想着應該是融入了更多的精華,於是立即買下,並且趁着寒假認真看完。

在談我對這本書的感悟之前,我想先說說這本書的作者——餘秋雨先生,他是我非常欽佩的作家之一。當然,我並沒有像時下流行的“追星”一樣瞭解過這位作者的血型、星座、愛好等的細枝末節,只是通過看書中對作者的簡單介紹和個人對書中文字的聯想去了解作者本人,或許這樣也還很膚淺,因此我僅從我個人方面表達對他的崇敬。我欽佩他,不因爲他擁有淵博的學識;不因爲他擁有響亮的名聲;不因爲他擁有顯赫的地位,只因爲他有放下這一切的決心;只因爲他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只因爲他有容納是非的胸懷;只因爲他就是他,而不是誰都可以模仿的別人!

《文化苦旅》這本書主要由“中國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三部分組成。在“中國之旅”中作者踏遍了中國文化的一條條天地之線,將中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串聯起來,帶給我們一場異彩繽紛的文化盛宴。“世界之旅”更是作者冒着生命威脅貼地穿越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址後彙編而成,其中對當代世界文明作了全新思考和緊迫提醒,而最後的“人生之旅”尤其發人深思。作者通過謝晉、巴金、黃佐臨、陳逸飛等文化代表以及自己的生平經歷向我們講述了何謂“苦旅”。語言感染,使人深切體味到那些文學巨人們所要面對的心酸而蕩然的人生。只是我依舊不知結束本書的那簡短一句“且拜且祭,且憶且思,且喜且泣”是作者對過去人生的一次總結,還是對未來人生的一種猜想,又或者是其他。

如果要說看完這本書後的第一感覺,我想借用一下黃佐臨的四字名言:可喜,可惜!可喜的是這本書的作者極好,寫了一本好書。可惜的是拿着這本書的我卻稱不上是個好讀者。舉個事實說明:記得兩年前曾看過作者寫的另外一本書《山居筆記》其中同樣也有對山西商人從發展壯大到衰落破敗的描寫,只是當時我還暗自笑話,覺得它就是在交通不便的時代自發形成的作用於通商貿易的隊伍,何必費如此筆墨,竟完全沒有深想!如今再看,着實汗顏。周國平先生在《思想的星空》中淺談過一個真正的讀者應該具備的特徵。他說了三點:第一,養成了讀書的癖好;第二,形成了自己的讀書趣味;第三,有較高的讀書品味,自知以上三點未能有一點達到,因而就只能粗略的說一些書中讓我感想較多之處了。

在第一部分“中國之旅”中作者將中國各個地區相連接,記錄了中國的許多文化遺址,無論是山水如畫的南方還是壯美曠達的西北,都深藏着他那厚重而冗長的腳印,都蘊含着他那對文化孜孜不倦的渴望與追求。值得一談的是,在作者的衆多遺址記錄中讓我印象深刻的竟是兩個人——蘇東坡與王圓籙,他們都曾爲中國的文化盡過一份心力。我相信很多人都知曉蘇東坡與黃州赤壁,卻極少人會知道王圓籙,但是如果說起莫高窟我想就應該沒人會感到陌生了。王圓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莫高窟的主人,而他本人卻只是那個時代隨處可以見到的一箇中國平民。他的普通越顯他的高貴,作爲一個道士的他竟能爲以佛教文化爲主的莫高窟投入一生的心力!如果說發現莫高窟是他人生的一次機緣巧合,那麼更可以說是他辛勤努力之後的意外收穫。站在一個普通人的角度,我對他有無限的讚歎,但是站在歷史的角度,我卻如鯁在喉,張口難言。畢竟,莫高窟“生”於他,“死”於他。莫高窟雖由前人所建,但在近代卻是他第一個發現,沒有佔爲己有而讓它暴露於陽光之下,是他讓世人知道了莫高窟的存在,但也是他間接讓莫高窟走向了深淵,與天一閣一般進入了難逃的時代浩劫。但認真想想我這種觀點也是自私的,這不能怨他。作者也曾設想過一種可能:攔截下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掠奪。可是,即使攔下來,在中國動盪的近代社會裏又有何處容得下文化的自由發展,也只是遲一步的浩劫,來得更深,更徹底,最終能存留的也只會是一如往初的嘆惋。所以更加準確的說法是,莫高窟是生於那個時代,死於那個時代,文化浩劫的來臨不是人錯了,而是那個時代本身的錯。作爲文科生的我一直以來都並不喜歡學習中國的近代史,但有應該的尊重。正如作者在文中的告誡:歷史就像一件舊傢俱,抽掉一個重要環扣就會全盤散架。這應該也能引起一些人的反思吧!蘇東坡也算是歷史上帶有傳奇色彩的一個人物,烏臺詩案他被貶黃州,官場上的失意卻成就了他文學上的巔峯,只是我想說的卻是蘇東坡的成熟。作者在文中寫道: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述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蘇東坡真正地成熟了,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成熟於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看到這裏之時我並沒有別的想法,只是心底裏有一個疑問:我,成熟了嗎?

“世界之旅”向我們展示了那些曾在世界史上風靡一時的古代文明,只是不知是被作者文字的打動還是自己內心情感的提升,看得愈深,愈是心疼。在各大文明輝煌燦爛的一刻“盛極必衰”的契機也好像已經到來,就猶如在天空中一閃而過的流星,那樣絢麗,那樣美好,但又太過短暫,留不住永恆。而今,我想說說的是作者在歐洲考察時發生在他身上的一些危險事件:西班牙北部晝夜頻繁的淒厲警笛,在巴黎與阿姆斯特丹發生的重大失竊,以及在法國圖盧茲這座“最平靜”的城市遇到的大爆炸等。作者以歐洲文明爲座標來尋找中華文明短處的同時也明確說出了歐洲文明自身遇到的麻煩,而對於我們這新一代的年輕人而言在追趕當今時下所謂潮流的過程中也能否拒絕一味抱歆羨和追慕的態度作一些更深入的總體思考?

談及“人生之旅”我才真正知道“苦”之由來。“苦”並非指旅行之苦,而是苦在創造,苦在人生。作者在本書中所談及的文化代表有些是歷經家庭的苦痛,有些則是歷經社會的苦痛,而作者本人,兩者都有。可能我被此書如此打動的原因就在這吧,有經歷纔會有情感,有情感纔會有感動。或許此刻會有人不解:文化與人生會有着怎樣的必然聯繫?爲何作者會選擇在最後從文化過渡到人生來結束本書?我想現在我已經明白了,就姑且自己先做個答案,或許也可以成爲其他人思考這個問題的一個提示。文化在發達之後,根子上仍然是生命的痕跡,我在上文中也有所提起。無論是中國的還是世界的,那麼多古蹟都是無數高貴的生命在支撐,而只有將“人生之旅”寫入其中才能道出“文化苦旅”的本質吧!只是一個人究竟要承擔多少的人生之重才能扛起文化這份責任?謝晉的哽咽,巴金的憂鬱,黃佐臨的沉默,那些千千萬萬中國人的氣息,那些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吶喊與彷徨,究竟在他們的身後有着怎樣的無奈?究竟在他們的身後又暗藏着怎樣的光輝?我不敢也不願再說下去,未曾經歷又怎能評價!我只是一個普通人,似乎對自己沒有什麼期許,只希望自己在這嬉鬧的時代,不說了解,至少明白這人生之“苦”吧!

看完這本書之後回顧作者所寫的全書內容,又對作者多了一份讚歎。雖然作者是以文化爲主線,但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將文化與生態緊密的結合。尤其喜歡作者所寫的杭州宣言——關於自然,關於生態,關於美麗,關於人間。我不知道現在中國的生態問題已經引起了多少中國人的關注,是否要等到城市已被垃圾淹沒再也找不到昔日的繁華;水中已是重度污染,再不見往日之清澈,再不見魚兒的嬉戲;天空好似烏雲遮蔽,再難有書中的藍天白雲;霧霾已經席捲全國,白天也看不見周圍的人羣,我們纔會知道我們應該關心些什麼。如果一定是這樣,那麼文化末日也將來臨。不在乎有多少人在振臂呼喊,只在乎有多少人在默默行動。我內心的想法就有如作者的感慨:無言的大地,有多少地方值得我們跪身,又有多少地方需要我們謝恩!正中進步成長。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8

《文化苦旅》這本書大抵是高中時候就有所聽聞,原諒我幼時所閱不過是三五雜誌,童話故事爾爾,既未曾潛心侍讀過魯郭茅巴老曹的作品,亦未曾以四書五經等等作爲啓蒙。

倒是入了高中後,因是對文言的喜愛,才慢慢喜歡上所謂的深層次的閱讀,喜歡上之乎者也。更是臨其形,摹其意,在此也要感謝我高中的班主任及語文老師包秋豔先生的栽培和認可。

再長了些年歲,便開始由小說及散文,由歷史至哲學,雜文閒談,大家經典,略過一二,不敢言熟讀默背,卻也在此過程中悟出需得在吸收中反芻,在閱讀後寫感,以此幫助自己理解和思考文中內容。

前段時間同事常捧一本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也有一友稱其在讀此書,便買了本開始讀起來。

讀至書半,已是講到千年一嘆和行者無疆的成文時間,且不論此間餘先生之文筆內涵,行文思想,單就其中一個觀點,讓我侃侃寫下這些文字。

書中提到餘先生遊歷各古文明遺蹟後,對比中華文化之傳承。在此摘抄一段。

“那麼漫長的歷史,中斷和泯滅太正常了,而既不中斷也不泯滅,卻是異數中的異數,很讓人費解”。

中華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斷層過的。這句話大抵就是這一篇的總結,同時也是我們在初高中歷史課堂上經常會提到的一句,而也正因這句話的反覆提及,這一現象的重複表達,大多人都已對此麻木而遺忘。

但是認真仔細的去思考,且不論遠一點兒的焚書坑儒,文字獄,水火等等,就論眼前身邊當下中東恐怖組織對於當地文明和遺蹟的破壞,阿富汗的巴米揚大佛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

就連堅硬桑滄如石,端莊肅穆如佛,都能被人類的極端和暴戾給毀滅,回過頭來想,當年學富五車裝車裏的竹簡,天一閣裏代代相守的藏書,這些承載中華民族之魂與意的脆弱。又是如何在千年悠悠裏吟唱。

我在辦公室裏寫下這些文字,儘管身邊同事皆在,卻仍因這些詠唱和傳承之艱難與之付出的犧牲而盈眶。這大抵就是文化的自愛與自信。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9

在一個暴雨傾盆的夜晚,昏黃的燈光柔和地映在墨綠色的書封上,它呈現出一種靜謐而沉穩的顏色,正如這本《文化苦旅》所呈現的內容——深沉、厚重,它帶着我踏上這片有五千年文明的土地,開啓一場別樣的旅程。

我隨餘秋雨先生走在中華民族的大地上,借他獨特的觀察力,用文化藝術最敏銳的直覺歷遍這大好河山,同時也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一種蒼老後的年輕,冥思後的放鬆,行走在陸地、江海,懷着一個個繾綣的夢,探訪歷史的足跡。

從敦煌到陽關,從四川到蘇州,從大漠關山遠,到吳儂軟語輕。在沙原聽駝鈴細細,在水鄉賞暮雨瀟瀟。在莫高窟的山腳下獨自徘徊,慨嘆藝術的博大精深,也行走過蘇堤,在雷峯塔廢墟旁凝思,叩問那流轉的傳說。餘秋雨先生鄙棄了陳詞濫調,以一種細膩的感官享受描繪雄渾壯闊的廬山,他也寫飄渺冷豔的西湖,用千鈞的筆力譜寫出旅程中的悸動走走停停,在山水歷史的跋涉間,回憶滲入了筆墨。

文人的裹卷讓這山河更加多姿絢麗,它呈現出涌動的生機和魅力,讓你因爲那詩香的浸染而更能讀懂這畫境的靈妙,遊轉其中,彷彿能深刻地體會到人的喜、人的怒、人的哀、人的樂,它濃縮在一個小小的身影裏,我們就在這裏思索健全的文化人格,以不斷找到文化事業的靈魂支點,懷古傷今,懷古論今,溯本追源,文化是一個民族最寶貴的遺產,文化因爲有了歷史的解釋而更加珍貴,這也警醒了我:當我像餘秋雨先生一樣遊山玩水時,我看到了多少呢?

誠然,以前的我只是用眼睛去觀察美景,我的思想,我的靈魂從沒參與。但當我隨着先生的筆觸,真正融入這人文畫般的大自然之中,我會體驗到靈魂的震顫,我會動容,會哀思。看吳江淒冷的月,看茫茫的白雪,看那似乎還留有烽火痕跡的斷壁殘垣,我會對古老的文化產生一種由衷的讚歎,甚至於膜拜,它使我像信徒一樣的虔誠,因爲我探尋到了它蘊藏的千言萬語,那在時間長河緩慢流動裏,容易被忽視的最動聽的聲音。它讓我的想象奔突傾涌,情感豐潤我的內心,因而再看這奇麗風景時,既有主觀上的理性觀點,更有漬着藝術想象的激情。

對民族、對生命、對歷史、對藝術的探討是永無止境的,一程一程,一頁一頁,都在訴說着蒼涼深邃的文化。文章的深度撼動着我的心,在充滿韻味的文字間,我可以讀到那異於尋常遊記輕快筆調的蒼老,因爲它不僅僅是身體上的艱難跋涉,更是心靈上的強烈衝擊,大地默默無語,有悟性的文人卻吞吐千年,解放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腳步到了哪裏,正確的精神指向就向哪兒打開,大江東去,無法淘盡的千古風流人物躍然紙上,讓你在這書頁間,任思想肆意馳騁,激發無限的創造力。

這樣萬里的山河,這樣的多元,這樣的無限,才值得來這世上活一遭啊!我在這場苦旅裏實現自我的價值,尋找一切美的本源,低徊在光榮與傷毀的羣山回唱中,讓文化在不朽的質感裏,永恆地綻放出光輝。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0

文化苦旅之歷史觀《文化苦旅》是當代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級文化學者餘秋雨的文化散文集。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他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爲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寫出了因爲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那苦苦的味道,爲這本記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他的筆觸時而奔放,時而靈動,有時像大江奔騰,洋洋灑灑,蕩氣迴腸;有時像小溪宛然,曲徑通幽,砉然流芳。他的氣勢磅礴,凜然睥睨天地,有時好像在放肆地喊着:“我要遨遊九天而天威耐我不得,我要逍遙九地而地塹縛我不得”;而有時卻又好像在苦苦地尋覓,爲中國的文化,歷史尋覓一條出路,一條重獲新生的出路。然而,最讓我觸動的卻是他那不羈的文思,見常人所未見,思常人所未思,收放自如,讓人不禁歎服。他用美妙的文字一步步將我們帶入文化意識的河流,讓我們思考,讓我們深省。在他的筆下,歷史是那樣的深邃蒼涼,令人扼腕,往往在讀他的散文時總能體味到原來不曾想到的東西……真正的歷史是沉默而寂靜的,它無言,用沉默傲視人間,傲視人間的斗轉星移,王朝更迭。

它任憑人們在他身上居心叵測的塗抹着,不屑與何人爭辯。“大音稀聲,大象無形”,它沉默不是因爲他懦弱,它的力量足以拖垮無數的霸業,再強的盛世在他眼中也不過曇花一現。“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這是對他最好的形容。力拔山河的項羽能怎樣,羽扇綸巾的周瑜能怎樣,立馬橫刀的張飛又能怎樣,歷史的一個轉身就讓他們灰飛煙滅,終成一抔黃土。只有歷史以真正的王者身份永存,跨越了空間,穿越了時間,創立下獨屬於它的基業。可不幸的是,每當翻開厚厚的歷史書,總會被蕩起的濃濃灰塵迷住了雙眼。小時,曾相信歷史,相信史官筆下那一個個棱角分明的人物,後來才漸漸懂得,所謂歷史不過是人之歷史,變成了一些人爲了取悅另一些人的工具。那一幕幕,一場場,滌盪着對與錯、善與惡的史實也只是陰謀家的說辭。在歷史之流中,永沒有善惡,存在的只是解釋。浩瀚五千年留下的文明,在一次次刪改中扭曲了原來的模樣,留給我們的只是一個梗概。善惡、對錯有時並非由什麼定義,而區別它們的往往卻是勝敗強弱。

一切正如尼采所言“歷史沒有正義,只有利益”,在無窮的利益的驅使下,歷史也淪落成爲了工具。追溯過去,不知有多少人在歷史的夾縫中苟延殘喘,他們被歷史所遺忘,被歷史所判定,更可悲的是判定他們功過是非的是那些別有用心之人。若他們地下有知,會不會發出一聲長嘆,嘆息這民族的哀魂。我無力扭轉歷史的滄桑,更無能評判一個民族的優劣。我只知道,有太多的人未能瞑目,卻又匆匆流逝于濤濤的歷史洪流之中。然而,我相信,某些史官一杆竹管筆塗劃的文字,哪怕能鐫刻山河,能雕鏤人心,卻又怎能羈絆住歷史的腳步,它放肆奔騰,橫無際涯,一紙丹書又怎能成爲它的囚籠;我相信,總有一天它能突破黑暗重回光明,讓世人重新去評判它,還它一坦蕩蕩的模樣。月到風來——讀《文化苦旅》有感江南,如詩的畫,如畫的詩。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粉牆黛瓦深巷幽弄,琴聲酒香古月悠揚。四方青磚,一彎清流,環抱出那個晶瑩的你。幾千年來,小溪將宋埠元橋、明磚清瓦帶到了這如夢般的你的身旁。忘不了那坐在家門口編竹篾的阿公;忘不了那呷茶談天的阿婆,還有那屋裏煮着的老湯,屋外曬着的藕粉?? 江南,那也是一片曾被迷霧籠罩的天空。“假如我是秦淮歌女手中的琵琶,就情願在紙醉金迷的世界中破碎。只要我這裂帛的一碎,能夠驚醒能歌善舞的商女,莫再演那亡國之痛的《後庭》遺曲,只要能夠震醒那沉醉於歌舞昇平煙花柳巷的王子公孫。甚至,這破碎的聲響能化作一曲悲歌,飛過秦淮歌畔,去勸告聲色犬馬中的世人,豔曲未終,亡國日近啊!”江南,讓一個王朝的痛苦回首。那雙幽怨的眼,凝視着一個世界的變遷,朝代的更迭。月下,秦淮河,一片槳聲燈影;姑蘇城,三分舊怨悽情??

然而,江南註定是一段苦旅。苦,卻並不因爲這裏過往的陰晴圓缺,聚散離合,不爲那秦淮豔曲,不爲那洞庭漁歌。苦,是因爲無數長夢的乍醒和多少慨嘆的頓生。從春江月夜到煙雨樓臺,那長亭、蘭舟、斷橋、長堤,無不引人情思,動人心魄。而今安在哉?不在麼?那夕照下,還剩一樹柳彎腰;那春雨裏,還掩一座石板橋。還在麼?那才子佳人,固已遠去;晚風清韻,卻也無存。一邊是舞榭歌臺,一邊是雨打風吹,道出的不是時光變遷催人老,確是江南的缺席。有景無風,有物無韻,這便是失約的江南。那唐風宋韻沉默着,明歌清曲黯然着,靜觀這個不屬於自己的時代。 總覺得不該是這樣,只要我們能用真心去呵護江南,似應可以渠清如初,風物似昨。可江南偏偏成爲一段苦旅。在古風與新貌間,在文化與金錢間,在風韻與價值間,有過,並也正在進行着無形的鬥爭,等待人們的抉擇。我便看到了這段苦旅,人們一樣都不想放棄,物質與精神不分輕重,一條岔路引人思索。在難以抉擇中雙管齊下,在舉棋不定間漸行漸遠。於是,古蹟在,利益也在;於是,風韻不在,興致也不在。我或可說,而今的江南徒有其形,靈魂卻無所寄託了。苦旅中,樓臺間煙塵滾滾,西湖邊喧鬧震天。一切都還在,又似乎都不在,只有旅人在夢醒後,在人流中,如中了流失的鳥一樣飄搖不定,踽踽獨行。我知道,黃梅曲調遮不住商業大潮的滾滾濤聲,這是一個別樣的時代。但我很可惜這樣的江南,在飄搖間兩手空空,煢煢孑立。沒有選擇,也沒有放棄,這樣的旅程看似完美,卻註定有苦難等在盡頭,我不願走,也不願江南走這樣的路。如果可以,我願換回舊日江南,如果不可以,我情願她在新時代的洗禮中浴火重生,也不想見他亦古亦今,讓人爲難。我院人們用真心虔誠選擇,即使那分岔的路百般誘人,也比有一條值得獨求。不愛苦旅,我只想要真的江南。因爲我知道,最可貴的是心靈的迴歸,最真實的是靈魂的召喚。不貪戀陌路風景,懷着真心從殘缺走向美好,從暮色到黎明。舟行水盡,自有月到風來。文化苦旅讀後感我相信作者在寫這一篇文章的時候必然不會帶着愉悅的心情,而是懷着沉重的情感。文化和歷史的探求,總是有着不太爲人知的沉痛與傷感。在我讀這本書時,便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這一點。道士塔,我想講的不僅僅是中國封建末年文人文化人格的落寞,那個屈辱、悽慘、蒼涼的年代,血液正從這個古老的國度龐大的身軀滴下來。這便是歷史的悲涼,誰都改變不了這傷痛的結果,可同時又要癡心的研究。歷史的學者一般都是老人,一個再怎麼健壯的青年,在這癡心的痛苦中也會迅速老去。相比之下莫高窟和陽關雪則展示了一種美,把那種悲壯與柔情完美的結合起來。莫高窟不僅擁有美的外表,她是“一種感召”,她把幾千年來的藝術家靈動的生命力以一種美的形式展現出來,她是具有生命的美。千年來,她以豪放姿態爲一代代的藝術家提供靈感,同時又把藝術家的靈感記錄下來,生生不息。陽關雪展現的則是一種死寂,這是一個古戰場,朔風下,埋藏着千萬將士的頭顱。當夕陽染紅了純白的雪,我不知道那是對已故將士的柔情,還是漠北特有的悲壯,或許都有吧。相比於西北邊塞,南方則有的是一種溫文爾雅的美。

南方的那些名山名水,大都都是那些超塵脫俗的隱逸者地家園。就拿廬山來說吧,李白、白居易、蘇軾、歐陽修等等都曾來此,他們的交流好像是跨越了時空的界限,在這個隱逸的聖地,暢飲酒,豪揮墨。至於西湖,這不僅是一個文人雅士雅集的地方,有了蘇堤和白堤,便爲文人們更添了另一重形象,文人不僅會喝酒賦詩,也有一種經世濟民的情懷,這蘇堤和白堤,完全是爲了百姓而修建的。蘇堤也是一種美,那是一個“真正卓越到了從容的蘇東坡”的特有的美,他胸懷天下、淡泊從容,解除這一方的百姓的疾苦,爲百姓所紀念也是情理之中的。廢墟,看起來在現實中並沒有意義,然而,它的意義卻只存在於廢墟。我相信廢墟的存在必定有它的的意義,廢墟是進化長鏈中的重要一環,它連接着過去,指向未來。他是開始之前的開始,是結束之後的結束。他是一切重生的源泉。廢墟代表着悲壯,代表着離別與死亡,這與人生一樣,有了生離死別,有了種種的人生悲劇,於是誕生了不懈的拼搏、堅韌的生存,於此人生才顯現出其真正的美麗,人生的美,不會是一種柔美,而是一種壯美。“由於這種美襯托了人類嚴峻的生存狀態,考驗了人類終極的生命力,因此顯得格外動人心魄”。

人的生命力不會在平和的環境中得到充分的體現,我相信,只有在嚴峻的生命考驗下,生命的美麗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現。自然,不僅賦予了人類生命,同時也在不斷地毀滅生命,因爲只有不斷地生命挑戰,才能孕育出一個真正的生命,才能使生命的價值體現。文化的靈魂和人生的祕諦其實是同樣的,人類幾千年的文明,無數的先人對人生展開了深入的思考,同時將其以不同的形式記錄下來,這便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文明成果,它其實是先人思想的載體和傳承者,以其特有的面貌,在幾千年的風雨洗禮下,在後人的面前展示出其斑駁陸離的面貌,以特有的形式向後人訴說先人的思考。文化苦旅,又何嘗不是對心靈探祕的苦旅呢?讓我們在文化中慢慢的行走,在先人智慧中得到人生的啓迪。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1

看了餘秋雨的這些散文我感觸頗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他的《廢墟》這篇文章,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爲完整纔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了一個能夠說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期望,可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可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圓明園曾代表着皇家高貴的身份和無盡的財富,可是此刻當我們再回首過去時,看見的又是些什麼呢?是一幅殘缺破爛不堪的景象,我們已經很難去想象它以往擁有過的那些光輝歲月。當有人提出修復圓明園的時候,有些人卻站出來否定了,因爲即使修復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樣樣呢?

那些以往遭受過的屈辱歷史就能消失在歷史的記錄裏嗎?答案是當然不會了,殘缺的圓明園,一個廢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種美,另類的一種美,因爲這個殘缺般的廢墟的存在才讓我們更加牢記了歷史慘痛的教訓和慘象,廢墟是一種美,殘酷而真實存在的美。它是不會因爲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遺棄,相反的,人們只會更加記得它,它將會永遠的被人們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個角落。

在《文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餘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許許多多傑出的才子,他的文章並不是最華麗最優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他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他內心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悅,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2

我拋棄了所有的憂傷與疑惑,去追逐那無家的潮水,因爲那永恆的異鄉人在召喚我,他正沿着這條路走來。——泰戈爾《採果集》

餘秋雨就是懷着這樣的信念,開啓了“文化山水”的漂泊旅程。每一次留駐,衝擊着他的不僅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更加深沉的歷史文化、乃至一個華夏民族的文化。在閱讀一字一行深沉的文字之時,一幅幅壯闊的景象在腦海中呈現,一條歷史長河的光速向無限遠處延伸。我彷彿穿越了時空,佇立於古代先輩之旁,蒼蒼茫茫的大地之上,感受到了無數的失落、無奈、豪情、奔放……

我曾登上泰山,於泰山之巔,一覽羣山之渺小,天地間的浩渺、大自然的神功一一盡收眼底。我驚訝、感嘆,閉上雙目,彷彿天地間只有我一人,心靈被完全沖刷得一塵不染。但是,這種感覺僅僅停留在大自然山水景緻上,是膚淺的,表面的。

在餘秋雨《文化苦旅》的筆下,山水不僅僅是單純的大自然造物,而是承載着一代代文人、學者的豪情壯志、萎靡柔弱……承載着一代代華夏民族的歷史文化,是真正的“文化山水”。

我彷彿在文字間看到了目光呆滯的王圓籙,他手持少許錢幣目送外國學者遠去,不時露出虔誠的微笑。我恨他!這句話說得很無力。對於他而言,他甚至不解地一臉疑惑面對外人的唾罵。深想一層,恨他什麼?恨他只爲讓自己生活過得好一點而把一堆堆文物交到外國學者手上?這難免是可笑的。可笑的是,他,根本沒有足夠的偉大承載起一個民族的巨大悲哀。他,渺小得像浩瀚海洋中的一滴水滴,不,污水滴!倘若,歷史上沒有王圓籙這個道士,還會有千千萬萬個“他”,終究,他只是這場悲劇中的一個典型人物!

穿越時空,到了莫高窟,跟着作者的腳步,我彷彿走過了橫跨千年的歷史,彷彿看到了北魏強悍與苦難的匯合,隋代輕鬆與歡暢,盛唐之世的雄風與繁華,五代的溫煦和沉着……莫高窟中的壁畫,用線條、顏色的變幻爲後人訴說着歷史的變遷,文化的變遷。一切強權與鬥爭,一切繁盛與衰落,在這裏,都深深地充斥着你的視覺與靈魂。

餘秋雨的文字,讓我對都江堰有了另一種認識,它,不僅僅是一個偉大的水利工程,而且承載着一個獨特的精神世界。它的歷史超乎尋常的格調,李冰的精神一代代永不消散地傳下去。

山水大自然背後的文化,在餘秋雨筆下用深沉的文字,一字一句刻入讀者的心底。我真切的感受到山水、文化、作者的靈魂。在慘白的歷史下,山水負載多一份凝重,引導着我,從更深的角度瞭解它。山水不僅僅是景緻,而是歷史的承載體,文化的承載體。至此,我萌生了一個想法:一個人,揹着包,開啓一個人的旅程,去感受這片華夏大地中的文化山水……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3

我拋棄了所有的憂傷與疑慮,去追逐那無家的潮水,因爲那永恆的異鄉人在召喚我,他正沿着這條路來。

——泰戈爾《採果集》

讀完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手輕輕地撫摸着那個“苦”字,苦,是作者對自己生命旅行的概括,苦,是作者對自己文化旅途的凝縮。苦,卻讓幾代讀者甘之若飴,讓無數讀者感動與喟嘆。細細品味着這個“苦”,腦中回想着作者所經歷的那一個個文化旅途,不僅默默佇立,默默出神。那旅途,那文字,真讓人,苦澀中卻不覺反覆回味,焦灼後卻又瞭然於心,讓人冥思然後放鬆,讓人感到歷史的蒼老厚重卻又如此鮮活年輕。唉,這苦旅啊,讓人慾罷不能。於是,和作者,再次行走在陸地、江海,懷揣着一個繾綣的夢想,開始踏訪着一個個或新穎或陳舊的夢境。

我們走過一座座生命的牌坊與寺廟,和信客一起經歷艱辛與滄桑,去瞻仰千年的奇蹟——都江堰。當我們走到莫高窟,還未來得及感受神聖的世界,卻先知道了三個男人,他們所做的一切,那些可以成爲罪行的事情。那個畏畏縮縮的王園籙,那個敦煌石窟的罪人。那個匈牙利人斯坦因,那個翻譯蔣孝琬,他們卑微,渺小,卻貪婪而又愚昧,是他們毀了莫高窟的文化嗎?這樣的罪責壓在他們身上。似乎太重。那麼敦煌的委屈,國人的恥辱,我們又該找誰討要?是那些買走文書經卷的外國人,還是當時腐敗的王朝? 作者的心中是苦痛的,這種苦痛,深深地影響着我們每一個讀者,我們無法逃避歷史,只能在自然中一次次感受苦痛,在旅行中追求靈魂的釋放,追求自身的強大與自立。

走過了敦煌、莫高窟,踏上了陽關雪,在沙原中感受獨特的能夠洗滌心靈的景觀:鳴沙山、月牙泉,於柳祠中拜訪柳宗元,感受詩人的寂寥與開闊。沒有仕途得意的他們是悲哀的,是落寞的,卻也是另一種幸運。仕途無望,往往是文人昇華的關鍵。在柳侯祠排排的石碑中,中國文人的命運在這裏裸程。正如餘老師所說:靜一點就好。就讓文人們有一塊淨地,凝入心靈,蔚成方圓。

從敦煌行至陽關,從遼遠四川平原旅至古色古香的蘇州。在寧靜的三峽下苦苦冥想,在神祕的洞庭湖畔低低自語,行走在蘇堤、白堤之上,駐足於雷峯塔廢墟之中。西湖一夢苦亦甜,化作千年滄桑,千年的嘆息。

在《文化苦旅》中,最讓我動容的應該是那篇《風雨天一閣》。餘老師進天一閣,那份神聖,那份莊嚴,讓人不僅由衷產生肅穆之感,的確,天一閣是神聖的。它是藏書閣,是那個時代的奇蹟,它是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登天一閣樓梯時我的腳步非常緩慢,我不斷地問自己: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餘老師這一句虔誠的自問,讓我心情沉重而又寧靜。我和作者一起輕輕地,輕輕地,走上去,仰視,凝視,久久,久久的。那一刻,歷史彷彿重現,那一刻,時間彷彿靜止。唯有那千年的文化,靜靜地訴說,訴說這千百年來的滴滴點點。

品讀《文化苦旅》,不僅在品作者的文化苦旅,更在品作者那典麗、唯美、渾厚、質樸,充滿想象力的詩一般的語言。生命的體驗和感悟在其中棲身,我讀着,悟着,醉着。這文字,這語言,這意境,真是“高鬆出衆木,伴我向天涯。”

千般荒涼,以此爲夢;萬里蹀躞,以此爲歸。

品苦,亦嘗甜。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4

《文化苦旅》一聽名字就感受到文化之旅的辛苦,隨着餘秋雨老先生堅實而沉重的腳步,遊歷和探尋了大半個中國和世界,作者餘秋雨1946年8月生於浙江餘姚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餘先生身居高位,被推舉爲中國最年輕的高校校長,他卻突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的重要遺址,二十世紀末又冒着生命危險,貼地穿行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等一系列重要的文化遺址,正是這萬里之行,才凝聚出一篇篇流傳千古的散文。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那是屬於我們的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裏面的古蹟使文明經歲月沉澱的珍寶,是我們探尋祖先的文明的橋樑,在遊離山水之間去感悟一些人生的真諦,得到心靈與遠古時期的對話,感受歷史的發展更,感嘆先祖的偉大智慧與辛勞。書裏不僅有歷史的匆匆過客,還有漂泊一生的落魄之人;不僅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還有淳樸善良但右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不僅有莫高窟的玄祕與聖潔,還有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不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豔,還有宇宙的悠遠與深沉。食這樣的文化大餐就是享受一次心靈的洗滌,收穫一路聖潔的花香。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古蹟,文化的作用則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並讓其感染千萬炎黃子孫,這一點餘秋雨做到了。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爲要用心去感悟,也同書一道,漫步這條文化之“苦旅”,也是一次人生之“苦旅”,而作爲一名教師,除了要努力是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我們還能爲祖國做些什麼呢?無疑三尺講臺便是我們實施拳腳的主陣地,用我們的方式讓孩子瞭解歷史,銘記歷史,傳播文明,傳承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激發他們的民族精神,完成好爲祖國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這一重大使命,無愧於太陽下面最光輝的事業這一聖神稱號。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5

散文,真的也可以寫出歷史的重量。

餘秋雨的文采當然是好的,華彩明麗的辭藻,工整通暢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還是透過詞句背後穿透歷史迷霧的畫面,越平凡質樸越令人動容。王道士遠望外國學者拉着滿載敦煌文物大車的背影,天一閣門口及膝深的積水與樓閣上滿地的棗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靦腆年輕女老師們,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紋上,送孩子們遠去而揮動的小手絹,那兩個爲開了一冬的臘梅花瓣撐着紫綢傘的小護士。畫面在一個人物身上定格,停頓一下,又跳到另一個場景上,再停頓。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麼浩大深奧的中國文化歷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氣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讓忍辱負重有了發泄的具體出口。

讀《文化苦旅》第一遍時,對這本書的感覺是複雜的,除了感慨,對有些篇章某種語氣的厭煩也是強烈的。這種厭煩主要出現在作者時不時站到歷史代言人的角度上發表感懷之刻,更在《狼山腳下》一篇中到達了頂峯。那些大而空的言論、呼籲、名詞、慷慨陳詞,那些對中國文化進行總結式陳詞的語氣與對古今文人命運的對比推斷讓人心裏總不自覺的產生某種不服。

這樣複雜的情緒一直伴隨我讀完最後一頁。既然說不清,理不順,那就必須再讀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緒平復下來,所有的感想沉澱出來,才深深體會到,張狂也好,空泛也罷,每一個字背後卻都是深切而誠懇的情感與傾訴,就如同那句“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一樣,揹負了太多的重壓與積蓄到不得不爆發的深切悲憤,題目本身太大,平實的由淺入深由小見大是多麼得不易!

這份真摯,在《廢墟》中表現爲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中變成一種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聲長嘆。我一邊在爲那些因爲心境過於急切而突兀出來的大詞彙們所皺眉,一邊又爲這樣摯誠的一種迫切而由衷的慨嘆。是的,如果他不站出來揮手,呼喊,不管語氣是否不夠謙卑,不管調門是否過於鼓譟,我們的時代究竟又有誰更有資格更應該肩負起這樣的重量呢?或者說,難道真要具備某種資格某種背景才能站出來呼喊呼籲嗎?在這樣的時代,難道文化還只是精英們的特權?

文化,不管在哪個時代哪種文明下,都是一種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與社會習慣真正爲一個人的本源與根基寫下定義的力量。

文字,因爲真,纔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