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讀後感1000字

《童年》最基本的主題之一,就是阿廖沙的成長。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爲你整理的童年讀後感1000字,希望對您有用。

童年讀後感1000字

  童年讀後感1000字1

暑假裏,爸爸爲我買了本名叫《童年》的書。聽他說,這是偉大的蘇聯作家高爾基寫的,這可是一本很經典的讀本。聽了爸爸的介紹,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書,如飢似渴地讀了起來。

我花了整整三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這期間,我的心情隨着書中的阿廖沙的坎坷命運而起伏着。阿廖沙小的時候失去了父親,跟隨媽媽搬到了外祖父的家。在這裏,阿廖沙的外祖父經常把她打得渾身是血,甚至昏過去。兩個舅舅也是無賴,天天吵着要分家裏的財產。在這個破碎的家庭裏,天天都有爭吵聲,爲了一點小事還大打出手。但幸好,外祖母很疼阿廖沙,一直在阿廖沙傷心時安慰他,給予他奮鬥的勇氣。

阿廖沙住在外祖父的家裏時,也有許多好朋友,有房客“好事情”和長輩彼得大伯。然而在故事最後,阿廖沙的媽媽死了,阿廖沙離開了他的外方和外祖母去人間獨立了。

看完了這本書,我覺得阿廖沙就像一隻可憐的醜小鴨,小時候受盡了凌辱和虐待,但最後還是學會了獨立,終止了悲劇。阿廖沙的媽媽就像一隻孤傲的孔雀,儘管外表美麗,可內心卻很脆弱。阿廖沙的外祖父像一個無情殺手,對孩子和別人只會大罵,從不溫柔,毫不顧慮別人的感受。阿廖沙的外祖母則像一隻溫柔的綿羊,從裏到外都是慈祥而有溫柔的,對每一個人就像母親一樣,關懷備至。而兩個舅舅卻像可怕的吸血鬼,不停地搶父母的財產,不知羞恥。阿廖沙雖然遇到過許多困難,但他從未低過頭。羞辱前,他不屈服;病魔前,他不倒下;死神前,他不後退。在人們的眼裏,毫無疑問,他是一個弱者,如此微不足道。但他憑着頑強的意志和驚人的毅力,排除萬難,勇敢前進,用時間證明一切,成爲了生活的強者。

童年是每個人漫漫人生的開始。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蜜罐兒裏,被甜水泡着,被愛包圍着……我們是多麼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我們從來不知道幸福來之不易。

但擁有着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爲,在我們眼裏,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理所當然地享受一切。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有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和無知。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爲長輩着想,體諒他們,學會感恩;我們更應該開始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爲了以後,爲了將來,爲了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刻苦努力吧!

外祖父的大染房裏雖然能染出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布匹,卻無法給他的外孫阿廖沙染出色彩繽紛的童年。可是,“寶劍峯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阿廖沙是世人的楷模,他教會了我們應如何珍惜美好的生活,如何頑強地拼搏!。

  童年讀後感1000字2

《童年》是我一直不忍心觸碰的書,不是爲其他的什麼,只是,它太過真實,真實的令人不願去面對。當時的俄國社會處於19世紀,正是俄國大革命的前夕,整個社會處於沙皇的統治之下,人民流離失所。政客、律師、小偷、乞丐……形形色色的人角逐在這座城中,爲了生存而不擇手段。主人公阿廖沙就生活在這個像是壓抑着厚厚雨雲的城市下。在這樣一個時代下,主人公生活在一個典型的社會底層家庭中,一個瀰漫着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裏,阿繆沙以一個小孩的視角,用童真的語氣,講述着一個殘忍的故事。全書以嚴肅沉重的基調放映着。

給我記憶最深的,是那些流落街頭的酒鬼。他們是軟弱的懦夫,用酒精麻痹自我,與主人公形成鮮明的對比。他們散着腐臭氣,不是身上的味道,而是靈魂。他們失去了對生活的希望、信仰,用烈酒回溫不曾重逢的過往,一時間得以逃離這失去了原先臉孔的世界。他們苦澀糜爛地恣意大笑,歪歪扭扭在牆角滾蹭着皺巴巴、被嘔吐的衣物,淚水齊涌而下。他們飽含着被生活欺騙的怨恨和對現實的無奈,是一種無力感的產物。

其實,又有幾個人,有誰又願意面對呢?還不是用宗教、信仰,一次次迅速麻痹這深知人世醜惡的大腦,用扯到神筋疼痛的無憂笑容,掩蓋着傷口的撕裂,可笑的自欺欺人,墮入自己編織的夢。不是不知道真相,不知紙醉金迷下搖搖欲墜的真相,而是難以承受的打擊過後,猛然間發現一切都變了模樣。於是,看明瞭的人,悲傷與挫敗感與理想的遙遠,絕望至極,難以面對、正視,於是自甘墮落,美酒笙歌地等着外界強行刺破自織的夢。

畢竟,“生活”二字是沉重的,不是誰都承受得起。活着,就總要承受這責任的鞭撻。這是生活啊,多難寫的字啊!一筆一劃,皆是不易。可是,如若就此放棄,豈不更是可惜!敢愛敢恨的人生,若是就此不振,來到世間又是爲了什麼?誰都會收到生活的噬咬,感受他人野狼般的兇惡,可是,爲了美好的未來,這些是必經的。爲了更好地活下去,必得如此,而沒有受過生活洗禮的人又怎能明白生活之不易。

“我們的生活是非常奇妙的。在我們的生活中,雖然有滋生各種無恥的敗類的肥沃的土壤,但這種土壤終究會生長出卓越的、健康而且富有創造性的力量,生長出善良和人道的東西,它們不斷激發我們建設光明的人道的`新生活的不滅的希望。”

但無論何時,勇者們都振奮的吶喊、歡笑。沒膽量承受的人,別闖了誤區,這是勇敢者的領地。這是生活。

  童年讀後感1000字3

《童年》是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的第一部,內容包括了高爾基幼年從三歲至十歲這一段時間的生活斷面。

毋庸置疑,《童年》最基本的主題之一,就是阿廖沙的成長。高爾基以其無產階級作家特有的感情和嫺熟的藝術技巧,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成功的再現了阿廖沙作爲一代新人從覺醒到成長的艱苦歷程。他的性格正是在鉛一樣的生活的重壓下同無盡的苦難及惡勢力的頑強鬥爭中,在接受和認識現實中所有美好事物的過程中,逐漸的形象並發展起來的。

阿廖沙·彼什科夫三歲喪父後,由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外祖父卡什林是一個小染坊主,已瀕臨破產。他性情暴躁、乖戾、貪婪、自私;兩個舅舅米哈伊爾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儈,甚至第三代也受到了很壞的影響。這是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家庭。一系列令人窒息、充滿可怕景象的事件都引起幼小的阿廖沙的激憤和狂怒,身邊這一切層出不窮的暴行和醜事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但是,阿廖沙並沒有被這種黑暗的醜事和腐蝕人靈魂的惡勢力所壓倒、所毀滅,他反而鍛鍊成長爲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自信的人。這是因爲,現時中處了黑暗勢力外,還有許多光明、善良、正直的人們,是他們給了阿廖沙力量、支持,使他看到了光明,並相信黑暗終將過去,未來屬於光明。

“小時侯,我想象自己是一個蜂窩,各式各樣普通的粗人,全像蜜蜂似的把蜜——生活的知識和理想,送進蜂窩裏。”第一個,也是最多的把蜜送到阿廖沙的蜂窩裏去的人就是外祖母。再作品中,外祖母的形象可以說是俄羅斯乃至世界文學中最光輝,最有人性同時也是最富藝術魅力的形象之一。除外祖母外,那個善良、樂觀、富與同情心的“小茨岡”;那個忠厚老實,教導阿廖沙做“正直的人”的老長工格里戈裏;那個獻身科學的進步知識分子“好事情”,以及他先後遇到的許許多多的好人……他們都是阿廖沙的良師益友。正是這些善良、平凡的“普通粗人”哺育陪養了阿廖沙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反抗精神。

我暗暗的慶幸,慶幸自己生活在社會主義的新生活裏。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與人是平等的、互愛的。若我生活在當時的蘇聯(俄國)中,我是否會和阿廖沙一樣,在愚昧落後、自私野蠻、目光短淺、因循守舊、人性泯滅的環境裏樂觀的走出來?

我無從可知,畢竟所屬環境,以及社會背景是不同的,我不相信世界上有所謂的諸神、佛、或者上帝等等一些神話或傳說中的富有神祕色彩的人物,他們不是救世主,不能拯救世上受苦受難的衆人,能拯救世人的只有我們自己。但我真心的向上天祈禱,讓每個孩子的童年都充滿歡聲和笑語。

讀了《童年》以後,我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了!

猜你感興趣:

1.童年讀書筆記1000字

2.讀《童年》有感1000字

3.童年讀後感1000字範文

4.童年讀後感1000字以上

5.童年讀後感1000字作文

6.童年讀後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