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窗外陽光的隨筆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通常作者通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窗外陽光的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窗外陽光的隨筆

關於窗外陽光的隨筆1

記不清從哪裏看到過一句話:生活的豐富及機緣多變正是生活的魅力所在。想明白這句話的時候,已經人近中年,用幾十年追尋一種安定的生活,到頭來卻發現一直顛簸流離。目標錯了,努力的追尋也就偏離了航向。於是,毅然選擇放棄,重新來過。

那時候在部隊,三點一線的生活了17個年頭,不管你怎麼努力,也打不破這種平淡,心始終就像起飛的飛機,懸在天上。今天的生活,十年後也是這樣。同質化的努力已經突破不了固有的框架,選擇放棄才能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未來。讓心獲得安穩,就必須給生活注入希望。年復一年的重複過去的日子,心也就變的輕盈如天上的雲彩,無所依靠,隨風飄零。

友人的簽名:“風浪中掌握住人生的舵,在不平靜的人生之海上幸福的航行。”人最難改變的是什麼?是心。如果你不清楚需要什麼,或者那份需要根本就是虛幻的,固執的努力也就成了一場生命空轉的消耗。安定的生活本就不存在,相對的安定與相對的折騰纔是安定的生活。當生活安定的成了一盆死水,人也就陷入了不平衡,心的質量也就變輕了。就像猜謎語,猜的過程纔是最快樂的,一旦謎底揭曉,也就了無趣味。

中學的時候,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站在操場中間,看遠方的天地。那會兒感覺世界好大,心中有一種想要飛出去的衝動。憧憬在理想中的努力,總是幸福的。雖然充滿了許許多多的不確定,但是那種一往無前的衝勁,是努力的最大加速度。生活就像一個拋物線,當那些努力和追尋,終於讓自己飛上了天空,才知道世界大的超乎了所有的想象。多年後到今天才明白,那是生命中最有質量的一段生活,努力拼搏,嚮往追尋,幸福美好。就像闖進大海的小舢板,苦累艱危,卻總是收穫成功。變動的生活,機緣沉浮的'際遇和努力,纔是真正的幸福生活。

“上帝給你關閉一扇門,總會給你打開一扇窗。”生活就像上帝投骰子,大或者小自由天定。而如何適應它,改變它,卻必須自己努力。走投無路往往預示着有了新的生機,此路不通,預示着有更加陽光的大道。轉業後回到地方,人生歸零,重頭來過。所有曾經的努力,換取的前行之“門”已經關閉。起步的艱難,奮鬥的快樂,重新成了幸福的因子。努力,再努力,拼搏,再拼搏。有人說你必須適應生活,而我要說,我要改變生活。做自己命運的主人真的很好,哪怕風高浪急心裏也安穩。

初秋的獅城天高雲淡,推開窗子,陽光燦爛的灑進屋內,窗外的石榴樹葉子閃着光,沉甸甸的石榴壓彎了樹梢,在風中羞怯的笑。總有一扇窗屬於你,總有一方天地源自你的努力。窗外陽光燦爛,幸福的陽光溢滿心間。

關於窗外陽光的隨筆2

寒流前的陽光,如迴光返照,暖得令人不忍卒讀。一窗陽光照進來,暖了手腳,亮了心田。窗外枝頭的葉看似飄動,實是殘喘,洋溢着最後的笑容。風呢,“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的風暫短躲避到城外的戈壁沙漠間狂奔去了吧,自然是一騎絕塵,惹得河邊密匝匝的蘆葦悉悉簌簌、你推我搡的,誰都不願做那前頭一排的“出頭椽子”,怕先被風掠去頭戴着的絨絨纓花。高高大大的白楊似乎巍然威嚴,其實它們的目光早就看到天邊醞釀的風暴、心裏最早明白一切到來的不可迴避,所以在看到太陽照過來的時候,就開始靜靜地往下剝落身上雍腫的衣裳――呵,這脫去了青澀、閃出潤黃光澤的葉兒啊,成熟是生命結束的時候,美麗是使命完成的標誌――看它們在藍天白雲下刷啦、刷啦地悠然飄零,走完最後一程的姿態,像是給人上了生動鮮活的一堂關於生死的課:生來自然,死去坦然,一切隨緣!

結束了兩天勞動,休息在家裏,纔有時間在這個時候打開電腦。惦記着週日到河邊看到的景緻,特別是那棵遠望像千手觀音似的大樹,特別是那兩隻在水邊踱步的白天鵝。樹木一時不會改變,而天鵝,卻是一些人窺視的目標,我不由得爲它們擔憂。我們這個社會,總有一些人是生命和美好的破壞者,在他們眼裏,沒有什麼生命不在他們的手下嘴裏。那天會餐吃羊肉,說起吃來,每個人都雙眼發光,說吃過了驢,吃過了牛,吃過了羊,吃過了雞,下次輪上吃狗了。不知道狗之後還要吃什麼?吃之於人自然很重要,若非出家信佛,吃些家禽也不見得殘忍,但超越了裹腹之外的吃,獵奇於未吃而吃,自以爲有本事而獵殺法律禁止的生命而吃,那就可能犯了忌諱。人在做,天在看。即使你能從法律的空洞裏逃脫,或許遭報應吃“天條”也是可能的。我認識的一位領導,退休後不久患病去世。那年到瀋陽聽他家阿姨跟我講,老領導臨終前念念不忘的,是1960年左右自然災害時期爲了度過饑荒被派去祁連山裏打獵的事。“殺的無辜生靈太多了,就得早早走,這叫償還。”阿姨的話我並沒往心裏去,但擱在腦海裏,時而會跑出來。

“報應”這事,尋找卻沒什麼根據。“天在看”,若天真有眼,世上也沒這麼多不公不平、不正不義了。但人確實在看,因爲人的眼睛是存在的。不像天,說是有眼,卻不見珠。也像有些東西講的,因果循環,面壁懺悔,只不過是從人心人眼裏生髮出來的想像,貼到一個無法證實的虛無形象之上,引人進殼。到是,對一些人來說,有報應懺悔總比無報應懺悔好,不至於無法無天到極端。報應或者懺悔,還出自於自身自心,由此看來,天還在自己頭頂上。凡事做到問心無愧,便算得符合天道人心了。

於是,一切又回到自己這裏來了。天不說話,關於它的藍還是晴朗、明媚,都是人的語言;它沒有風雲雨雪的好壞區別,風暴或是雪災,也是人根據自己生活的經驗做出判斷。樹木草禾、戈壁水流、走獸飛蟲,亦是如此。我們根據需要、根據喜好、根據心情所下的各種定義,有時候自相矛盾,有時候重疊繁雜,連我們自己都弄不明白,我們有什麼權力什麼理由給我們並不完全理解懂得的自然事物下如此決絕的定義!似乎我們在主宰世界,我們卻在世界的每一縷清風面前都顯得那麼卑微脆弱,甚至,還沒有那一片葉在生命終了時候的坦然與大度。

窗外的陽光依然朗照,依然暖和,依然可愛。昨晚是農曆十六,秋月明朗得令人心顫。怎麼就是秋月了呢?月亮還會隨着季節、隨着時間、隨着年輪變化嗎?也是從自身感受主觀給它貼一個標籤而已。日月水火,山石田土。晚上躺下由不得想起剛上國小時背過的課文,想起課本上畫的象形圖像,想起坐在那個破敗不堪的廟堂裏上課大家被凍得直跺腳的聲響。那年那月那天,那氣溫真冷啊!窗簾後邊躲着的月光只露出一點點光芒,但我早就知道它的模樣。我不願意再看到它們是因爲我不需要它的明亮。我需要黑暗,需要黑暗把我埋到天地的最深處,什麼也不再去想像。

還是這一窗的溫暖讓人留戀。無論是現在,還是更冷的時候,或者是到了黑暗之處,它都在我心底下燃燒出一堆火焰,點亮手裏的松明,照亮眼前的路。

關於窗外陽光的隨筆3

寒流前的陽光,如迴光返照,暖得令人不忍卒讀。一窗陽光照進來,暖了手腳,亮了心田。窗外枝頭的葉看似飄動,實是殘喘,洋溢着最後的笑容。風呢,“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的風暫短躲避到城外的戈壁沙漠間狂奔去了吧,自然是一騎絕塵,惹得河邊密匝匝的蘆葦悉悉簌簌、你推我搡的,誰都不願做那前頭一排的“出頭椽子”,怕先被風掠去頭戴着的絨絨纓花。高高大大的白楊似乎巍然威嚴,其實它們的目光早就看到天邊醞釀的風暴、心裏最早明白一切到來的不可迴避,所以在看到太陽照過來的時候,就開始靜靜地往下剝落身上雍腫的衣裳――呵,這脫去了青澀、閃出潤黃光澤的葉兒啊,成熟是生命結束的時候,美麗是使命完成的標誌――看它們在藍天白雲下刷啦、刷啦地悠然飄零,走完最後一程的姿態,像是給人上了生動鮮活的一堂關於生死的課:生來自然,死去坦然,一切隨緣!

結束了兩天勞動,休息在家裏,纔有時間在這個時候打開電腦。惦記着週日到河邊看到的景緻,特別是那棵遠望像千手觀音似的大樹,特別是那兩隻在水邊踱步的白天鵝。樹木一時不會改變,而天鵝,卻是一些人窺視的目標,我不由得爲它們擔憂。我們這個社會,總有一些人是生命和美好的破壞者,在他們眼裏,沒有什麼生命不在他們的手下嘴裏。那天會餐吃羊肉,說起吃來,每個人都雙眼發光,說吃過了驢,吃過了牛,吃過了羊,吃過了雞,下次輪上吃狗了。不知道狗之後還要吃什麼?吃之於人自然很重要,若非出家信佛,吃些家禽也不見得殘忍,但超越了裹腹之外的吃,獵奇於未吃而吃,自以爲有本事而獵殺法律禁止的生命而吃,那就可能犯了忌諱。人在做,天在看。即使你能從法律的空洞裏逃脫,或許遭報應吃“天條”也是可能的。我認識的一位領導,退休後不久患病去世。那年到瀋陽聽他家阿姨跟我講,老領導臨終前念念不忘的,是1960年左右自然災害時期爲了度過饑荒被派去祁連山裏打獵的事。“殺的無辜生靈太多了,就得早早走,這叫償還。”阿姨的話我並沒往心裏去,但擱在腦海裏,時而會跑出來。

“報應”這事,尋找卻沒什麼根據。“天在看”,若天真有眼,世上也沒這麼多不公不平、不正不義了。但人確實在看,因爲人的眼睛是存在的。不像天,說是有眼,卻不見珠。也像有些東西講的,因果循環,面壁懺悔,只不過是從人心人眼裏生髮出來的想像,貼到一個無法證實的虛無形象之上,引人進殼。到是,對一些人來說,有報應懺悔總比無報應懺悔好,不至於無法無天到極端。報應或者懺悔,還出自於自身自心,由此看來,天還在自己頭頂上。凡事做到問心無愧,便算得符合天道人心了。

於是,一切又回到自己這裏來了。天不說話,關於它的藍還是晴朗、明媚,都是人的語言;它沒有風雲雨雪的好壞區別,風暴或是雪災,也是人根據自己生活的經驗做出判斷。樹木草禾、戈壁水流、走獸飛蟲,亦是如此。我們根據需要、根據喜好、根據心情所下的各種定義,有時候自相矛盾,有時候重疊繁雜,連我們自己都弄不明白,我們有什麼權力什麼理由給我們並不完全理解懂得的自然事物下如此決絕的定義!似乎我們在主宰世界,我們卻在世界的每一縷清風面前都顯得那麼卑微脆弱,甚至,還沒有那一片葉在生命終了時候的坦然與大度。

窗外的陽光依然朗照,依然暖和,依然可愛。昨晚是農曆十六,秋月明朗得令人心顫。怎麼就是秋月了呢?月亮還會隨着季節、隨着時間、隨着年輪變化嗎?也是從自身感受主觀給它貼一個標籤而已。日月水火,山石田土。晚上躺下由不得想起剛上國小時背過的課文,想起課本上畫的象形圖像,想起坐在那個破敗不堪的廟堂裏上課大家被凍得直跺腳的聲響。那年那月那天,那氣溫真冷啊!窗簾後邊躲着的月光只露出一點點光芒,但我早就知道它的模樣。我不願意再看到它們是因爲我不需要它的明亮。我需要黑暗,需要黑暗把我埋到天地的最深處,什麼也不再去想像。

還是這一窗的溫暖讓人留戀。無論是現在,還是更冷的時候,或者是到了黑暗之處,它都在我心底下燃燒出一堆火焰,點亮手裏的松明,照亮眼前的路。

關於窗外陽光的隨筆4

天的細雨纏綿,加上教室處於附一樓,心情較爲壓抑。突然的季節過渡,一時措手不及,感冒也隨之而來。早早睡下,卻不見得安穩,一晚都住於夢中。夢倒是好夢,回到了心心念唸的家,聽到了母親的呢喃,父親的叮囑,以及小弟的笑語。

醒來之際,已是清晨七點,心裏頗爲遺憾,無法將夢再延續。許是母女連心,手機傳來鈴聲,一看竟是母親的來電。另一端的聲音微微嘶啞,想來母親一直起得較早,此時的嘶啞聲怕也是感冒的症狀。問之,母親卻說沒有,想是怕我擔憂,暖暖地囑咐我天氣轉涼,要記得加好衣服,吃飽穿暖…

室友還在安睡,不便多說,和母親拉了幾句家常便結束了對話,心裏甚是不捨。經過電話的緩衝後,已無睡意。隨手抄起枕邊的課本,週末總是無所事事的樣子,努力學習功課的想法總是那麼奢侈。

重複着拿起又放下的動作,如此的不耐,最後終是放下了課本。拿起手機,習慣性地掛上QQ,在那幾個羣組之間翻來覆去,卻是找不到閒聊的心情。看着牆壁上刻寫着“你所浪費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所討厭的現在,是未來回不去的曾經”,視線之中被放下的書本在心底衍生出罪惡感。無比糾結。

今天的溫度似乎有所升高,隔着厚厚的玻璃看不出究竟。粗略地進行了洗漱便擡步向外走去。輕闔上門,長長的甬道,顯得如此靜謐。看來週末還真是個睡懶覺的好日子。鞋子與地面接觸發出沉悶的噠噠聲,似乎還有微微的回聲,如此清晰,不知是否擾了他人清夢。

門外,天氣正好。從林立的高樓間撒下幾米陽光,從指縫中淌過,滋生出微微的暖意。星星點點的光斑時明時暗,在指端跳躍。一如那思念,一如那心情。

清晨的圖書館顯得有點清冷,推門而入,便只覺得空蕩蕩。許是因爲秋的情結,竟讓我生出幾分蕭瑟之感。席地坐於窗前,有陽光穿過。捧着瑪格麗特的《飄》,細細閱覽,直至全身開始泛酸。換個姿勢,臉貼在玻璃之上,有涼涼的觸覺。

不見藍天白雲,不見綠水青山,卻是車水馬龍,繁華不已。那個戰火紛飛流離失所的年代,那個充滿隱忍充滿堅強咬牙前進的年代在這步履匆匆燈紅酒綠的城市似乎只能臆想。於是突然就失去了繼續閱讀下去的興趣,於是思緒便開始天馬行空。

來到醫院學習的日子不過一星期而已,卻仿如已過了很久,很久。許是翻閱的日子一成不變,所以新環境並沒有帶來多餘的排斥感,隨遇而安的性格倒也功不可沒。每天八節課加晚自習的節奏,對於大學,想來確實有點疲累。此時的清閒便顯得尤爲可貴了。

接到室友帶早餐的電話已近午時,早餐?一時之間哭笑不得。

時間在指針的針扎中悄悄流逝,回到宿舍已過了十二點。室友們的表情無一例外的惺鬆慵懶,倒是眼睛熠熠發光,盯着我手中的食物。啼笑皆非。

窗外,陽光正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