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和那些適應變化的變化散文

唸書的時候,文科的課程都學的很爛糟,主觀題只能靠背誦一些知識點隨便填填,屬於老師您看心情挑正確答案隨便給點分謝吧了您哎這種。出鏡率頗高的就有一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其實根本就不理解什麼叫做經濟基礎啥是上層建築,更不知道經濟基礎是怎麼決定上層建築的,太抽象了。下面這張圖我就隨便發發看不懂。

變化和那些適應變化的變化散文

現在閒來看看書再學學網上的碎片知識,慢慢居然找到點感覺。我是沒辦法講的更通俗易懂的,畢竟大能們這麼不說人話的解釋,也是因爲這事不太容易用人話簡單的表達。我也不做研究,只能牽強附會的說說我得到的啓發。

無論是人和人的關係,還是一個公司的組織結構,甚至是一個國家的政體架構,都是從簡單到複雜慢慢發展起來的。自身成長了,對方變化了,環境改變了等等,只要打破先有平衡的變化產生了,就促使關係、制度等方面也發生相應的變化。也就是說“硬”的東西變化了,必定會有相應的“軟”的變化來配套。

就像一個企業,剛開始只有幾個人,只需要分工合作。慢慢企業發展了,規模大了,就需要設計配套的組織架構。再發展下去,可能還需要提煉出企業文化,以保證更長久的發展。

對一個家庭來說也是如此。是否有孩子,是否和老人同住,經濟狀況等等因素,都會對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模式和關係產生變化。有的模式變化能適應現實情況的變化,成爲關係更親密的契機,進而讓家庭更繁盛。有的變化不及時或者不恰當,就會成爲關係的阻礙。聽起來有點耳熟了是不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有反作用。

再思及我們自己,或許也可以不恰當的做一個類比。《少有人走的路》套裝裏有一本《心靈地圖》中提示我們,我們身處的現實環境隨時都在變化,我們的心智、情緒、思維模式也需要隨之進行“提檔升級”。這世間,唯一不變的就萬物一直都在變。放棄掉內心那些已經不適合當下現狀的桎梏,重新繪製我們的心靈地圖。那些糾結、焦慮、痛苦就是心靈給我的指引,告訴我舊的模式過時了,需要調整了。對於我近日的`無助、無奈與憤怒,朋友們說的真好--從頭再來。抱着從頭再來的心態,我的焦慮大大緩解了,身上生人勿近的氣息明顯淡了不少。

變化的現實和隨着現實變化必須也要進行變化的上層建築的這個小花樣,也可以反過來再進行思維遊戲。一個模式、組織、架構的變化,幾乎都能找到現實情況變化的因素。我們再看新鮮的事物的產生或者去理解歷史、現狀,能夠去探索是什麼樣的現實情況和條件因素髮生了變化引發的,爲什麼最終是這樣而不是其他,這裏面就會包含更多的樂趣。

成爲一個更有趣的人,真的很有趣,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