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15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15篇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1

美國史上最著名的心靈導師之一威爾·鮑溫,發起了一項"不抱怨"運動,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手環,只要一察覺自我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爲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個國家、600萬人熱烈參與了這項運動。

筆者一向在想,爲什麼有這麼多人熱衷於這項運動是因爲生活裏我們有很多的困惑,委屈,煩惱,憂愁……我們急切的想解決這些問題,因爲我們期望自我歡樂幸福的生活着。然而,現實生活中,事業的不順利,讓我們煩惱,我們努力了,沒有能夠到達我們所期望的目標;疾病的困擾,讓我們承受了太多的痛苦,還有經濟的壓力;當別人指出我們的缺點時,我們覺得不能理解,因爲我們覺得自我別人比你優秀;職位得不到升遷的時候我們抱怨領導的不公平;孩子成績不好,我們抱怨孩子不認真……我們總是將一切的問題歸結於外部因素,於是我們學會了抱怨更習慣於抱怨。其實真正的原因在於我們自我。

還是馬雲說得好“我是從一個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當初創業的時候什麼也沒有,一切從零開始,所以此刻的年輕人一樣能夠成爲馬雲甚至超過馬雲,這些皆有可能。可是我們不是要去想象我們會怎樣的輝煌,我們更應腳踏實地的,實實在在的幹。馬雲此刻說我以往怎樣樣吃苦怎樣樣受難,大家必須很認真聽,對大家來說是一種勵志,可是僅有自我才明白過程的艱辛。更多的時候,我在想,如果我努力了,我沒有成功,那又會是怎樣的`一個馬雲呢肯定是沒有資格坐那裏談勵志了,因爲努力沒有體現出價值,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罪,也沒有人願意聽甚至是不屑一顧,而大部分的人我們會經歷的往往是後一種,努力了沒有成功。這個時候我們應當怎樣去應對呢我覺得我們還是要堅持再堅持,因爲我們有夢想在,我們不去抱怨不去沮喪。那麼生活裏總會有那麼一縷陽光屬於自我的。這我馬雲今日要對年輕人說的”

非誠勿擾的女嘉賓雷慶瑤3歲時被電擊致失去雙臂,但卻克服困難學會用雙腳穿衣、做飯、吃飯、寫字、縫補衣裳、騎自行車、游泳、繪畫等等。因成功出演電影《隱形的翅膀》女主角,獲20xx年華表獎優秀兒童女演員獎。雷慶瑤被稱爲“東方維納斯”、“斷臂天使”。20xx年8月,榮獲第二屆“四川省助人爲樂道德模範”稱號;9月,獲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她沒有抱怨生活對她的不公,她說“我殘疾了,這是事實,可是同時獲得了更多的關愛,如果我抱怨,我的雙臂不會再回來,而我的時間卻在抱怨中白白流失了,那纔是一種真正的失去。”

所以生活無論給我們的是什麼,從今日開始,養成正向思考、積極行動的“不抱怨”習慣,讓幸福歡樂常相左右!抱怨就是在講你不要的東西,而不是你要的東西。當我們開始抱怨,就是將焦點放在不如意、不歡樂的事情上,我們說的話證明了我們的想法,而我們的想法又創造了我們的生活。如果都以一種進取陽光的態度,不抱怨不怨恨,學會健康的活着,也許我們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從而踏上我們的夢想之旅。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2

當我拿到這本書時,我的心裏在想這可能又是一本講大道理的書。帶着懷疑的心我開始了看書之旅,也在自我手上帶起了紫手環,心裏卻怎樣也不肯相信這樣對自我有何有用之處……

但當我慢慢沉浸在書中世界時,才突然發現,這其實就是一面心靈的鏡子。裏面並沒有什麼大道理,只是用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來告訴我們一種生活的態度。讓我們更加了解自我,在鏡子裏我們能看到自我的外表是否整潔,我們的臉上是什麼表情,是憤怒還是難過……而這本書裏的就是返照內心的鏡子,讓我們看到自我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們沒有表露,但在言語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產生。當然,有人認爲抱怨是一種宣泄;一種情緒的調節方式。沒有看這本書前我也是如此認爲:我們把抱怨俗稱“發牢騷”,認爲偶爾發發牢騷有助於自我內心平衡的調節,有助於擺脫心靈的陰影。但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才明白原先抱怨是一種流行病,你的抱怨會喚起他人的共鳴,讓抱怨成爲一種傳遞的心靈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還可能讓你因爲抱怨的快感而升級抱怨的程度,最終又可能導致不可收拾的結果。書中主人公的狗被車撞了後,就差點讓他自我成爲了憤怒及抱怨的奴隸,是理智讓主人公在抱怨的行動中停了下來,沒有讓事情更糟。而理智就是內心世界對自我行爲的理性剖析與理解,而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給與我們做到的。

紫手環在我的手上來回互換,這讓我很不安我從來沒有想到我的內心有如此多的抱怨,如此多的不滿。我對自我的情緒好像根本沒有自制力,我十分恐懼的應對這個結果,我改怎樣辦?但在書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的人和我一樣,突然發現自我是一個有如此多抱怨的人的'那種不安的心境,可是書中的一句話卻讓我頓然醒悟“誠實應對情緒,安於自我的不安”,對,發現自我的不足,不必驚慌,既然已經產生了,就應當誠實、勇敢的應對它;就應當去想辦法結局它;也才能最終“安於自我的不安”。書裏就是要求我們勇於剖析自我、找出不足、勇於改變自我。既然喜歡抱怨,那也就想辦法讓他悶在心裏不能說出來“在還沒有說出口之前,就逮住那些話語”這樣“你的紫手環已經從讓你發現自我正在抱怨的工具,變成你的話語在說出之前要穿越的過濾器”。有少說到學會沉默,再到安於不說的狀態,最終就能真正擁有“不抱怨的世界”。

當我們沒有了抱怨,我們的心靈就只剩下歡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諧。我不想太多,從自我做起、從今日開始,讓自我也能夠有“不抱怨的世界”,最終引用比爾蓋茨的一句話“人生是不平等的,去理解他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3

以往年少的我們總認爲人生是無憂無慮、多姿多彩,總覺得這麼一副純白的畫卷能夠由我們任意揮灑。漸漸地,我們長大了,卻不知以往完美幻想已漸離漸遠,取而代之的是各種不如意、各種抱怨、各種悲天憫人的嘆息!那麼,你願意被這樣的生活所奴役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每個人都想做生活的主人,可是各種無謂的抱怨充斥着你的生活,讓你的生活七零八落,又怎能不被奴役?或許,我們能夠試一試換一種人生的活法!

“少年不識愁滋味”,年少時的我們肆意享受生活之樂。而今卻識盡愁滋味,也正如此,我們總會抱怨各種不公:“爲什麼我的生活是這樣的,爲什麼我就不能成爲工作上的佼佼者,爲什麼我總是沒有機會”?殊不知,此時的你已被抱怨吞噬了你的頭腦。曾幾何時,我也如此。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有時也會抱怨爲什麼他們班的優生能夠這麼多,爲什麼我的工作環境會如此艱苦,爲什麼偏遠鄉村的孩子家長會那麼不理解教師?我的“詩和遠方”又在哪裏?前路漫漫,卻不知方向在何方。而就在此時,我遇到了它——《不抱怨的世界》,一切就都變了!

我一向都未曾想過這麼一本外籍作家的書能夠給我帶來如此脫胎換骨的變化。美國作家威爾.鮑威的《不抱怨的世界》是與我心靈思想上的撞擊,可謂是“行星撞地球”,把我的負面情緒和思想撞擊的四分五裂!人的頭腦就像是一個花園,你能夠仔細呵護培育它,也能夠任它自生自滅。不管你對它是細心呵護還是放任自流,花園裏都必須會長點什麼東西。如果不播下有益的種子,那麼那些沒用的種子就會在花園裏生根發芽,並且生長出更多沒用的東西!所以,我們要保護、守衛自我的思想!我們要做命運的主人、靈魂的統帥!因爲我們有控制自我思想的力量!

這本書裏,有一個環節令我印象十分深刻!那就是把書所配備的紫色的橡膠手環戴在手上,抱怨的`時候就把手環從一隻手換到另一隻手上,直到他們能夠做到連續二十一天不抱怨、不批評、不講閒話。如此一來,他們就構成了一個新的習慣!他們逐漸注意自我的言語,並且有意識地改變它們,進而改變了自我的思想,並打造出嶄新的人生。剛開始,我對此半信半疑,但好奇心驅使我進行了下去。第一天的時候,每當我抱怨時,我就會立刻注意到自我手上手環,並且按要求換到另外一隻手上,反反覆覆,換了二十幾次。緊之後第二天,我開始有意識地控制一下自我的言行,因爲自我不想頻繁地換手,結果第二天的次數明顯降低。後面的幾天,我對自我控制言行的意識越來越強,一向會給自我不要抱怨的心理暗示。比如學生考試成績不夢想,按照以前我肯定會大發雷霆,責怪他們不認真學習,但當我一萌發這個想法時,我一看到手環,我就會控制自我並注意言行,也就在這個過程中我把怒氣消了下去!當我堅持到21天時,我發現一個神奇的現象,無論發生任何事情我會第一時間從自我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找其他問題進行抱怨!

高貴並不在於比其他人優越多少,真正的高貴在於比從前的自我優秀。牢騷和抱怨是沒有靈魂、才智低下者的最明確的症狀。通讀此書,我的心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此前的我遇到困難挫折第一時間是尋求抱怨,總覺得自我已經做得夠好,找不出責怪自我的理由,只知一味地抱怨,可是這樣卻沒有任何效果!抱怨的我只會越來越沒有活力,工作的狀態也會越來越差!比如當孩子們犯了錯誤時,我先想到的是把他們責罵一通,抱怨他們不夠懂事;當教學任務完成的不夠出色的時候,我也是抱怨孩子們學習的不夠認真;當生活中遇到挫折時,我總覺得自我怎樣那麼倒黴,命運會如此不公!可是,此刻不一樣了,此刻的我遇到問題時,我第一時間的反應就是思考這件事是不是沒做好,是哪裏出問題了?我會鼓勵自我繼續努力,爭取做得更好!在這個努力的過程中我會發現自我再也沒有了之前的怨氣,我是開心的、歡樂的,孩子們也是開心、歡樂的。這是多麼令人享受的過程。

我們往往是生活在枷鎖之下,卻從不明白鑰匙就在我們自我的手中。拿起鑰匙,打開抱怨的枷鎖,讓我們靜靜地享受生活,感受生活的魅力。遇到困難時,拿起我們的勇氣和毅力,與之搏鬥。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蝸牛也能爬上諾亞方舟。生活從不缺乏美麗與精彩,重要的你是否有一顆不抱怨的心。來吧,讓抱怨從我們的腦海中灰飛煙滅,我們要做生活的主人,我們要用自我心中的畫筆給自我的人生描繪出最美的旅途!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4

《不抱怨的世界》是美國知名牧師威爾?鮑溫,發起的一項“不抱怨”活動,他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手環,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爲止,以前媽媽曾經買過這本書,當看到那個紫色的手環後,我很喜歡,紫色讓我的心情很平靜,但是我真的可以按照書上寫的那樣做麼?我想那可能對於我來說很困難吧。

但是當我瞭解到這本說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全世界就有80個國家、600萬人熱烈參與了這項運動,學習爲自己創造美好的生活,讓這個世界充滿平靜喜樂、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那麼我是不是也可以成爲其中的一份子,戴上紫手環,接受21天的挑戰,爲自己創造心想事成的無怨人生!

記得有媒體評論這本書說,會改變你的命運!把壞事當好事辦,人生就只有快樂、沒有抱怨。我開始細細品讀《不抱怨的世界》,竟然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作者不抱怨思想的召喚,漸漸融入到不抱怨活動中。現在正好藉助這次機會,將自己的心得體會寫下來。

抱怨從本質上來說是人們對自己所處的境遇感到不滿、牴觸和怨憤的情緒。書中提到許多人的生活狀態即是“我怨故我在”。想想自己,也曾抱怨過自己的生活是多麼的.不如意,有些時候是自己太過於計較生活中的挫折。再看看周圍的人羣,很多人都有抱怨的“愛好”,抱怨彷彿成爲了人們的家常便飯,這便是書中揭示的抱怨普遍性。那麼,人人都避免不了的抱怨心理是如何產生的呢?

其實,抱怨無非是一種不滿情緒的釋放,人們抱怨是爲了獲得他人的同情和安慰,似乎抱怨了就會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幫助。事實如何呢?抱怨並不會改變我們的處境,它對我們的生活沒有一絲一毫的好處。相反,抱怨只能使我們的情緒變壞,健康受損,工作效率降低,人際交往受挫,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

以我自己的經驗爲例,讀高中時,我抱怨數學老師講課不好,漸漸厭煩上數學課,後來通過老師家長的幫助,我開始強迫自己喜歡數學不再抱怨,後來我真的喜歡上了數學,結果數學成爲了我大學聯考的提分科目。這使我得出一個結論:抱怨產生的消極情緒只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負面影響,可謂百害而無一利。抱怨自己不如改變自己、抱怨他人不如幫助他人、抱怨社會不如奉獻社會。

在我意識到抱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危害後,我開始認真探究如何消除抱怨思想,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首先,當我遇到不良處境時,我就會先問問自己,真有那麼糟糕嗎?這件事值得抱怨嗎?對一個健康的,智力正常的成年人來說,真沒什麼可抱怨的。其次,即使真遇到什麼挫折,也應該積極地面對,自強不息、開拓進取。抱怨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一味的怨天尤人,只能使事情更糟,想要改變現實,只有努力向前。正如霍金所言,“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

最後,我認爲提高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的重要途徑是敞開心靈、接納現實、樂觀豁達,把抱怨的思想轉化爲積極的行動,這樣就能積跬步而成千裏,逐步實現自己的目標。我想人們之所以常常產生抱怨的情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覺得自己得到的不夠多,不夠好。如果只想索取,恐怕永難感到滿足和快樂。與其讓自己生活在抱怨的世界裏,不如去感受“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快樂。用自己的所學、所長奉獻他人,奉獻社會,創造更有意義的人生。

我在思考,如果人們都能擺正心態,不再一味追問我得到了什麼、我應該得到什麼、我還沒有得到什麼?而是捫心自問,我付出了什麼、我奉獻了什麼、人們因我得到了什麼,我想不僅我們的生活會更充實快樂,和諧社會的構建也將更加充滿希望。讀《不抱怨的世界》已經過去很多年了,紫手環的力量也一直影響着我,雖然還沒達到最高境界“無意識的有能”,但對生活中的小矛盾,小摩擦我已能泰然處之。記得有一次上課時,同學看見從不戴任何首飾的我竟然戴了一隻紫手環,問我是何含義,我告訴他們紫手環的祕密,希望他們也可以不再抱怨自己的生活,快樂的生活。

如今的自己已經是大學生了,開始更加真實的接觸這個世界,開始瞭解世界,《不抱怨的世界》也已經很久沒有讀過了,這次藉着這個機會開始重新閱讀,發現自己的心境早已和原來不同了,開始有了更深的感悟,有了更深的瞭解。希望自己以後可以正確的面對這個世界,不抱怨的快樂生活。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5

有一位哲人說過,改變別人遠沒有改變自我來的容易。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如意,自你來到這個世界的那刻起,爲了生存,你已別無選擇,與其不斷的抱怨世界,不如試着改變自我。

有的人在遇到挫折時會一蹶不振,灰心喪氣,日後的人生永遠是死水一潭,生氣全無。有的人遇到挫折時,雖不至一蹶不振,可也會從此喪失鬥志。從立志做翱翔藍天的雄鷹,轉變成僅滿足於口腹之慾的家禽。然而,有的'人卻不會被一時的挫折所打敗。即使重複無數次的失敗失敗在失敗。他們始終會燃燒起雄雄鬥志,一次次的摔倒,在一次次的爬起。這源於他們堅定的信念,頑強的生命。

當你不再抱怨世界時,你就會進取前進。不久的將來,成功必須會成爲你的囊中之物。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6

美國史上最著名的心靈導師之一威爾-鮑溫,發起了一項"不抱怨"運動,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手環,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爲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個國家、600萬人熱烈參與了這項運動,學習爲自己創造美好的生活,讓這個世界充滿平靜喜樂、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而你也可以成爲其中的一份子,戴上紫手環,接受21天的挑戰,爲自己創造心想事成的無怨人生!

這是偶爾在《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中看到的,剛看到書名時很不解,我們生存的世界充滿抱怨,但我們也討厭抱怨,“不抱怨的世界”是什麼,從來都離我們很遙遠。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有時候,我們的抱怨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們的不滿。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會在腦海裏抱怨給自己聽。《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運動,來的恰是時候,它正是我們現代人最需要的。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天下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着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着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着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地美好、圓滿。

之前我從沒想過關於生活中的抱怨的問題,沒有仔細思考或想過原因、過程,因爲抱怨已成爲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理所當然會出現的現象,沒有人從不抱怨。鮑溫認爲,我們之所以會抱怨,就和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樣:我們察覺到抱怨會帶來好處。許多抱怨涉及了從他人身上誘發涉及了從他人身上誘發特定的人際互動反應,例如同情或認可。比如說,人們可能會抱怨自己的身體健康,卻不是因爲真的覺得生病,而是‘病人的角色’能讓他們取得附帶的好處,例如他人的同情,或是可以避開反感的事件。 後來看完了才知道抱怨他人的原因之一,是要讓自己在互相較之下,顯得更爲優秀。當我指出你的缺點時,就是在暗示我沒有這樣的缺點,所以我比你優秀。說得很有道理啊,抱怨的背後是自誇和吹牛,而沒有安全感、質疑自己的重要性、不確定自我價值的人,纔會吹牛和抱怨。我們自覺不配得到想要的東西,缺乏自我肯定,便藉由抱怨把自己想要的東西推開。在我們的抱怨中,我們也對世界傳遞出自己是受害者的訊息,而這麼做,也將會爲自己引來更多的加害者。

看了這本書後心靈受到很大的觸動,慢慢沉浸在書中世界時,才發現,它其實就是一面心靈的鏡子。裏面並沒有什麼大道理,只是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來告訴我們一種生活的態度,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在鏡子裏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潔,我們的臉上是什麼表情,是憤怒還是喜悅而這本書就是反照內心的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們沒有表露,但在言語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產生。當然,有人認爲抱怨是一種宣泄,一種情緒的調節方式。沒有看這本書前我也是如此認爲:我們把抱怨俗稱“發牢騷”,認爲偶爾發發牢騷有助於自己內心平衡的調節,有助於擺脫心靈的陰影,但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抱怨是一種流行病,你的抱怨會喚起他人的共鳴,讓抱怨成爲一種傳遞的心靈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還可

能讓你因爲抱怨的xx而升級抱怨的程度,最終又可能導致不可收拾的結果。書中主人公的狗被車撞了後,就差點讓他自己成爲了憤怒及抱怨的奴隸,是理智讓主人公在抱怨的行爲中停了下來,沒有讓事情更糟糕,而理智就是內心世界對自己行爲的理性剖析與理解,而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給予我們做到的。

在書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突然發現自己是一個有如此多抱怨的人,心中多了些不安,可是書中的一句話讓我頓然醒悟:“誠實面對情緒,安於自己的不安,對發現自己的不足不必驚慌,既然已經產生了,就應該誠實勇敢的面對它;就應該去想辦法結束它,也才能最終安於自己的不安”。書中就是要求我們勇於剖析自己、找出不足、勇於改變自己。由少說到學會沉默,再到安於不會沉默,再到安於不說的狀態,最後就能真正擁有“不抱怨的世界”。當我們沒有了抱怨,我們的心理就只剩下快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諧。

人的一生,必然要工作,要發展自己,每個人都希望實現自己的美好願望和理想,但他需要一輩子的奮鬥纔可能得以實現。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難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敗或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每當這時,有些人便不能正確對待,產生不滿,引發很多牢騷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運、怨同事、怨領導

其實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有的人自認爲才華橫溢,卻得不到提升,他們懷疑環境不好,對工作總是抱怨不休,不認爲主動完成工作是自己的責任,而將訴苦和抱怨視爲理所當然;還有不少人自命清高、眼高手低,他們動輒感到自己的能力沒有得到展示、領導對自己不重視、單位對自己不公平,因而在思想上產生嚴重的牴觸情緒,聰明才智沒有用於思考如何盡善盡美做好工作,而是整日抱怨,把大好的光陰和精力,在怠慢的蹉跎中白白浪費掉了。一個人一旦被抱怨束縛,不盡心盡力,應付工作,在任何單位都是自毀前程。沒有人會因爲喋喋不休的抱怨而獲得獎勵和提升,在10個失業者中至少有9個人抱怨原上級或同事的不是,絕少有人能夠認識到,自己之所以失業是失職的後果。

通過讀書,我瞭解到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我們都應該給自己制定一個計劃,並努力嚴格按照計劃行事,這樣既很充實,又能提高效率,讓事情往更好、更積極的方向發展。根據計劃的進展,定期總結自己一段時間以來的得失,客觀看待出現的問題,認識自己的不足,並不斷完善自己以及制定後續計劃。

無論我們工作或休息、認真或懶惰、快樂或悲傷,時間都不捨晝夜地逝去,像流入大海。雖然其他機會還會來,但光陰卻一去不復返。只有把握住今天,我們才能抓住成功。人生總是伴隨着成功與失敗,總是充滿了喜悅和悲傷。與其把時間浪費在抱怨上,不如好好珍惜時間,把握機會,想自己該想的,做自己該做的。這樣我們才能得到快樂,收穫成功。

現在,我也在嘗試着改變自己。我不會再因爲抱怨而失去自己的一份好心情,我會學着把精力專注在必要的地方,踏踏實實地去完成自己計劃中的每一個任務。

我相信,一切都來得及,別管那些紛紛擾擾,別讓不開心的事停下了我前進的腳步。我相信自己能掌好舵,讓生命之船駛向勝利的彼岸。

我們之所以抱怨,可能是希望抱怨能衍生出一些益處吧。比如,我們向他人抱怨工作的繁重,可能潛意識裏就希望別人多做一些或者幫助自己分擔一些;我們抱怨自己最近多麼倒黴,可能是希望別人能給自己一些安慰和同情。但是抱怨不能解決任何現實問題,最終只能讓我們深陷抱怨的惡性循環而不能自拔。或者給我們的健康和生活帶來惡劣的影響。我想,沒有人願意和整天抱怨的人生活、工作在一起,因爲這樣連自己的生活好像也看上去毫無希望。要想杜絕抱怨,只有勇於面對自己的困境,遇到矛盾的時候,及時地溝通,解決。這同樣需要勇氣。首先要有勇氣承認自己是在抱怨,其次要有勇氣去化解矛盾,改變處境,而不是一味地抱怨。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在遇到值得抱怨的事情時,我們也許可以試着不去張口,而是首先理智的思考,然後再去馬上行動,改變處境。我覺得書中一句話說得很對,“我們的想法創造我們的世界,我們的話語又表明了我們的想法。”在很多時候,也許就是我們抱怨的話語改變了我們的世界。我們原本可以輕鬆、積極、樂觀、上進,卻可能因爲抱怨而變得痛苦、悲觀、沉重、無所作爲。這本《不抱怨的世界》爲我打開了消除抱怨的美好生活,那麼從現在就開始改變吧,相信紫手環的力量,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打敗抱怨,創造新世界。

放下抱怨,這並不等於在困境面前不作爲,或者放棄對社會不公正的言說權。帶有負面情緒的抱怨,恰恰纔是不具建設性的消極。而源於生命的熱愛,並由此生髮的感恩、寬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人以任何名義竊取盜用。

當然我們也希望改變,隨着心理的慣性,也不知道如何改變。不過,改變不如意的現狀,也是人類的本性,抱怨帶來的消極作用,人們意識到了之後,還是會有改變的慾望自然升起。當改變之光隨着情緒上的牴觸被帶進了生活,就由“有意識的無能”踏入了“有意識的有能”。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有時候,我們的抱怨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們的不滿。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會在腦海裏抱怨給自己聽。《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運動,來的恰是時候,它正是我們現代人最需要的。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天下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着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着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着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地美好、圓滿。

從現在起,做一個積極的人,談論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東西。這樣大家都想和你共事或爲你工作,而你會締造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收穫,遠勝過自己夢想所及。給它一點時間,同時仔細觀察,這一切就會發生。

最後引用比爾·蓋茨的一句話“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它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7

最近正在讀一本《不抱怨的世界》,雖然涉嫌心靈雞湯,但是還是對於目前的我有了一定幫助。生活、工作總是有諸多壓力,除了事情本身的壓力外,很多來自外來的因素,不靠譜的同事、態度惡略的客戶。雖然看了一些文章,只是簡單的提到不要抱怨,或者遠離喜歡抱怨的同事,但卻沒有的東西,這本書分爲上下兩卷,系統的分析瞭如何學會不去抱怨,列舉了作者生活中很多的案例。雖然雞湯喝多了對心靈也不好,但偶爾喝喝還是滋味甜美滴。

一、你決定着你和他人“關係”的走向。

1、想要改變一個人,首先你要先改變自己對他人的看法—這是改變別人的唯一途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特點,你對別人的看法決定了你和他相處的關係,當你給他貼上“壞人”的標籤,那他做的一切事情都會讓你覺得不舒服。

2、你對別人的態度,最終決定了別人對你的態度。

3、不要去視圖拯救別人。

因爲同理心的.影響,我們會想着能夠去解救同樣遇到困難的人。我們會對他人施以“憐憫”,即從內在去理解別人的痛苦和煩惱。但是“憐憫”並不是去改變或拯救別人,你施與拯救的手,也可能會被“咬住”,這不是憐憫。每個人有自己的路,沒人是爲了讓別人改變自己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總是試圖去幹預別人,以爲這樣就能讓他人擺脫痛苦,這並非是真正的憐憫。

4、學會區分“分辨”和“評價”的差異。分辨,可以讓人學會區分什麼可以保護你、滿足你,給你的生活帶來幸福和快樂。而評價,來自於你內在的需求,你需要通過評價來證明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正確的。評級只不過是我們證明自己正確的一項證據。當你發現自己的證據無法證明自己的行爲時,人就會用評價和憤怒去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

二、學會區分抱怨和陳述。

1、抱怨在字典裏的含義是“表達悲傷,痛苦或不滿”,作者將抱怨的定義擴展爲“對現存問題過分和積極的陳述,而不是去尋求解決方式”。抱怨只是徒勞的訴述一種情緒,而且由於反覆陳述,會造成痛苦重複、情緒變得愈加暴躁或低落。而陳述只是針對目前情況的事實陳述,不帶有陳述者的感情色彩。比如炎熱的夏天,我們說“今天是個大熱天”,這就是一個簡單的陳述,而“今天真是太熱了”就是一種抱怨,它表達了說話人的一種消極態度。學會用積極或者不加感情色彩的陳述,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2、嘗試神奇的一句話‘您可能不知道’。有時候我們真的會對同事或家人有一些看法或建議,不妨嘗試一下這個句子。比起赤裸裸的祈使句,這句話真的是很神奇。這句話開頭的建議,能夠說明你對對方做這件事表示充分理解,知道別人不是爲了讓你煩惱才這樣做的。把“請別這樣做”的否定語氣,改爲‘請那樣做’,大多數的建議就會變得容易讓人接受。當你正在埋頭辛覈算一堆報表,但是旁邊的同事卻一直在大聲聊天,你可以試試,把“別吵了,閉嘴吧,我快煩死了”換成“你可能不知道,我正在覈算一個非常複雜的報表,如果你能稍微降低一點音量,會對我的幫助非常大”,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降低音量的。

3、學會詢問。

生活中,經常能夠聽到一種抱怨,‘你不理解我’、‘如果你愛我,你就應該知道我想要什麼’,尤其是結婚一段時間的夫妻,經常會聽到一方抱怨對方不理解自己。作者在書中提議,爲什麼不去問問,對方真實的需求。在玩美的愛情,也不能賦予人超能力,隔着肚皮就猜想到對方一切細微的想法。如果不去詢問或者告知自己的真實想法,對方怎麼能夠迴應你的需求呢

三、在讀書後,日常一些零落的想法

1、學會和而不同。每個人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特點,接受對方和自己的不同,欣賞彼此的不同之處,才能讓人和人之間的相處更加融洽。吃了一輩子的鹹豆腐腦,偶爾嘗試一下對方的甜豆腐腦,也許一個不錯的嘗試。

2、不爲現實爭辯。我們日常經常會和同事、家人爭論某些事,也會聽到別人爭論。分析爭論的大部分內容,其實都是對現實的爭論不休。每個人都在試圖用自己過去的知識、所見去證明自己對事實的正確判斷。但其實世界是在變換的,人觀察世界的角度、認知的階層都會形成我們自己對現實世界的獨特認知。有人認爲咖啡是如此苦澀,有人卻認爲咖啡回甘。如果下次再出現吵架,發現源頭是‘現實’,不如果斷閉嘴,因爲兩個人的看法都可能是對的,只是角度不同。能爲‘真相’論對錯,不因‘現實’爭長短,只因‘現實’總給我們留下太多的想象空間。

以上是我的分享。很久沒有寫過什麼工作以外的東西,讀書筆記也停留在記錄和簡短的想法描述。所以聽說有這個讀書會,我第一時間加入了,一方面是希望有人能督促我讀書,一方面是被迫寫一些東西,活躍一下思維。寫到這裏,向上回看一下,我真的需要好好練習寫作了。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8

黃金週假期中,學校要求我們讀《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說實話,心裏當時還忍不住抱怨:假期還有任務。可當我開始讀了這本書後,心靈不斷地被觸動着……

出生貧窮的威爾?鮑溫以超乎尋常的毅力,考上了美國重點大學。畢業後,他屢次找不到夢寐以求的工作,爲此而感到悲痛,不由地抱怨命運。但在朋友的啓迪下,他站了起來,最終成爲美國最偉大的心靈導師之一。他走上成功的獎臺,只說了一句話:“你們都擁有無盡的潛能,但僅有不抱怨一切,才能取得成功!”

這句話使我恍然大悟。有些人學滑板,摔了幾跤就不學了,說:“都怪這滑板太難學,輪子又太少了,害得我摔死了!”這樣,這位學生是永遠也學不會任何技巧的。而有的人則堅持不懈,摔倒了,爬起來,繼續!擁有這樣的精神,再難的事,在他眼裏都是小菜一碟!海倫·凱勒雖然殘疾了,但她絲毫不埋怨命運對自我的不公,而是更努力地使自我從一棵弱不禁風的小苗成長爲一棵高大挺拔的蒼天大樹。無論是譏笑與困難,她只當作是對自我的鍛鍊。你想想看,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人,哪個不是靠着這種不埋怨一切、樂觀向上、持之以恆的精神才一舉成名的呢?

一個個勵志故事如流星一般在我的腦海中劃過。威名不是靠關係和錢財買來的。真正的名人,是經過千錘百煉和不懈的努力誕生的,不是從一帆風順和無拘無束中成長出來的,真正的成功人士,是從苦難中磨練出來的。

要有頑強的毅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不抱怨的心,擁有這一切,就必須會成功的.!要敞開胸懷,涵養一顆包容的心。有時,我們會因爲他人不經意的一句話、一件事,而心生抱怨。而這種抱怨往往是自我被冒犯的一種宣泄。它是人際關係的腐蝕劑,會導致夫妻不睦、朋友不和,尤其在工作中,會在同事之間產生隔閡。學會包容,從某一種意義上說就是解放自我,提升自我。作爲工作人員,包容就是要善於換位思考,理解、寬容他人,用海納百川的胸襟來承受委屈、經受挫折,真正做到言行有度,舉止有方,謙恭禮讓,平易隨和。

要直面挑戰,奮揚一顆上進的心。也許你會因爲領導交付的任務過於繁重而抱怨,或者由於工作毫無頭緒、進展不順而抱怨……其實說到底是我們內心深處在排斥、掙扎和躲避,是一種向困難示弱的表現。就像華爲總裁任正非說的那樣,獅子如果能追上羚羊,它就生存,如果它跑可是羚羊,只能餓死。羚羊如果抱怨不公平,那青草——羚羊的“早餐”該向誰抱怨?羚羊還能跑,青草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過多的抱怨不僅僅對工作毫無幫忙,並且會失去自我寶貴的信心和他人對你的信任。作爲機關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當想的是“怎樣做”,而不是“沒辦法做”;應對困難和挑戰,我們要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始終奮揚一顆上進的心。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9

有這樣一句格言:“無知就是福。”要成爲不抱怨的人時,你會在“無知”的福氣中,開始穿越轉化的亂流,獲得真正的福樂。

很多人都是習慣去注意傷害而喊“痛”。你如果大聲喊“痛”,傷害就會出現;如果抱怨,就會遇上更多想要抱怨的事。這是行動上的“吸引力法則”。當你歷經這些階段,當你揚棄抱怨,當你不再去注意傷害而喊“痛”時,你的人生就會像美麗的春花般綻放。

改變自己說的話。不要再抱怨。改變你的言語,改變你的思維,你就能改變自己的人生。

健康的溝通是:直接找那個和你發生問題的人談,而且只跟那個人談。和另一個人談就是抱怨;這會形成三角問題,也會繼續製造問題,而不能解決問題。

抱怨就是自誇,沒有人會喜歡愛吹牛的人。

還有一個事實你也必須認清:你會注意到另一個人有這些缺點,是因爲你自己也有。就像那些覺得“身邊的人都滿腹牢騷”而來索取紫手環的人,通常也都有慣性抱怨的傾向,你會發現自己對其他人的厭惡之處,就是你和他們的共同點,只是你對自己個性中的這一部分,還處於“無意識的無能”階段。

如果你想指出某人的負面特質,就先挖掘看看,自己是否也有同樣的傾向,然後要心懷感恩,慶幸自己有機會,能察覺這個缺點、並進行療愈。

套用邱吉爾的說法:“成功就是從失敗到失敗,也依然不改熱情。”

批評是帶着利刃的抱怨,通常是針對某人而發出,意圖貶低此人。有些人認爲批評能有效地改變另一個人的行爲,其實,批評倒是比較可能造成反效果。

沒有人喜歡被批評。而且我們的批評往往只會擴大、卻不會消弭被我們批評的事端。傑出的領導者都知道,人們對於欣賞的迴應,要遠比對批評的迴應更爲熱烈。欣賞能激勵人們表現優越,以獲得更多賞識;批評則使人耗損,當我們貶低別人時,其實也是在默許此人往後依然故我。

你的態度,也就是你內在思維的外顯表現,決定了人們和你之間的關係。

我們的外在世界,就是自己內心世界的反射;我們與別人的關係,也源自於我們與自己的關係。你對別人不可能比對自己還好,一切都是從你自己開始。

幫助他人的最好方法,就是過着不抱怨的生活,成爲不抱怨的榜樣。當你開始身體力行,也要同時去愛身邊的人們。“愛是無條件的接納,並着眼於光明面。”當我們決定接納各種人事物,並從中發現其光明面時,我們會體驗到越來越多的良善與美好,因爲我們的`關注,將使這樣的期許在生活中實現。

閱讀後觀念的改變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認爲,若是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煩心事或挫折,即使說不來不能改變什麼,但抱怨一下總能釋放內心的壓力,讓自己心裏舒坦些。於是,我習慣於去抱怨身邊的人和事。在讀完《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後,我明白:抱怨會讓我們陷入一種負面的生活,抱怨就是推開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不喜歡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如果無法改變,就改變自己的態度,不要抱怨。對生活不抱怨,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自然也會成爲快樂的人!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10

在讀完整本書之後我發現,所謂紫手環只是一個衡量習慣是否構成的工具,你能夠選擇其他任何東西代替它,比如你能夠拿一個21頁的本子,每一天翻一頁,每次抱怨的時候就寫在當天所對應的一頁記錄爲什麼抱怨?抱怨什麼事?直到連續21天記錄爲零,那就成功了。還有其他習慣的構成也能夠用此方法確定。

同樣我明白了自我在這個世界上多麼的幸福,在百草的大家庭裏,我們有“家、孝、壽”的文化,不斷的鼓勵我們。生活原本就有許多種,包含着許多的資料,有歡樂的,也有痛苦的,我們不可能只會擁有歡樂,痛苦往往也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種元素。然而,當我們過着歡樂的.生活時,我們應當感激生活,過着痛苦的生活時,我們也應當感激生活,因爲生活原本就是完美的,我們應當進取樂觀的面多生活中的一切無須抱怨。一個人本事有限,不能夠改變別人,所能做的只是改變自我,堅持謙虛謹慎的態度,注意尋找問題出現的關鍵人物,注意交流方式,不抱怨,不抱怨自我,他人,命運。當我們抱怨自我的成就時,着學習接納自我;抱怨他人時,試着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命運時,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我的人生也會更加地完美、圓滿。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11

這本書用一個手環向我們傳遞了“抱怨不如改變”的生活理念,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滿意和抱怨的心理。有的人會很明顯的表現出來,影響到自身的情緒和行爲;有的人則深埋心底,卻也同樣爲這種心理左右了自身的行爲;有些人的抱怨,甚至不爲自己所知道,只是一種潛意識的'抱怨,這也同樣一定程度的影響和左右了他們的思想和行爲。對天災人禍、對生活際遇、工作不順等多方面的抱怨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而書中提到了很多有意無意的抱怨情節也證實了這一點。

對於我來說,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當中,同樣有着些許抱怨,下面簡單的談一下我讀了這本書之後的一些想法:

首先在讀完這本書的目錄和第一章節後,我也給自己制定了三個21天的目標:一、減少口頭上對他人有意無意間的抱怨;二、減少口頭上自己對生活和工作的抱怨;三、減少內心對生活和工作中的抱怨;在前一週的時間內,每天目標控制在5次以內,第二週時間,每天控制在3次以內,最後一週時間,每天控制在1次以內,在將近一個月之後,終於減少了抱怨,完成了這個小目標。

其次是感恩困境,並賦成功予困境。從內心裏告誡自己,很多成功的經驗並不是在順境中積累出來的,而是逆境中不斷磨練出來的。曾經的我也會抱怨很多生活和工作中的不公平,但是很多情況下它都是存在的,但是如果我一直在抱怨,而不是把有限的時間放在如何努力上,那麼所謂的不公平可能在我們眼中會變成更加不公平,因爲在我們抱怨的同時,可能那些被我們抱怨的“他們”正在努力,而我們就會被落下的更遠。曾經也有人說過,如果你感覺到很累,那麼說明你在走上坡路,我也經常用這句話告訴自己,在面對困境的時候,減少抱怨的時間,用有限的時間去想出可以改變境況的方法,並以終爲始,逐一突破。

抱怨是最浪費時間的無益舉動,只要我們以正確的心理看待困境,不抱怨,不苦惱,困境也終有可能成爲一種財富,一種磨礪,並以此成就我們的人生。《不抱怨的世界》給了我一場心靈的洗禮,對我的生活和工作態度都起到了相當積極的影響,這就是我對它的解讀。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12

抱怨,是我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是一種司空見慣的行爲,經過認真閱讀威爾·鮑溫的這本《不抱怨的世界》,讓我受益匪淺,認識到“不抱怨”的內涵。書中鮑溫牧師說:“我們之所以會抱怨,我們就和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樣:我們察覺到抱怨會帶來好處。優秀的人都不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這是一本很棒的心靈勵志書。看了這本書後心靈受到很大的觸動,慢慢沉浸在書中世界時,才發現,它其實就是一面心靈的鏡子。裏面並沒有什麼大道理,只是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來告訴我們一種生活的態度,讓我們更加了解自我。在鏡子裏我們能看到自我的外表是否整潔,我們的臉上是什麼表情,是憤怒還是喜悅……而這本書就是反照內心的鏡子,讓我們看到自我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們沒有表露,但在言語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產生。

有人認爲抱怨是一種宣泄,一種情緒的調節方式。沒有看這本書前我也是如此認爲:我們把抱怨俗稱“發牢騷”,認爲偶爾發發牢騷有助於自我內心平衡的調節,有助於擺脫心靈的陰影,但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才明白原先抱怨是一種流行病,你的抱怨會喚起他人的共鳴,讓抱怨成爲一種傳遞的心靈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還可能讓你因爲抱怨的快感而升級抱怨的程度,最終又可能導致不可收拾的結果。

在書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突然發現自我是一個有如此多抱怨的人,心中多了些不安,可是書中的一句話讓我頓然醒悟:“誠實應對情緒,安於自我的不安,對發現自我的不足不必驚慌,既然已經產生了,就應當誠實勇敢的應對它;就應當去想辦法結束它,也才能最終安於自我的不安”。書中就是要求我們勇於剖析自我、找出不足、勇於改變自我。由少說到學會沉默,再到安於不會沉默,再到安於不說的狀態,最終就能真正擁有“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13

偶然翻看了美國作家威爾鮑溫的《不抱怨的世界》,在細讀了以後,真正理會了其中的道理。也許有人會說,不抱怨如何讓人發泄,長期不抱怨會不會得病。其實不抱怨是人生的一種境界,是一種放下挫折和不滿去尋找和追求新目標的一種銜接方式。真正的做到不抱怨,再加上努力和拼搏,你的事業會更加成功,你的人生會更加美好。

書中寫道“你會爲了最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感恩,就連以前覺得理所當然的事也不例外”“活出感恩的生命,而非抱怨的生命,就能發揮這種確保健康的力量”。是的,對生活懷有一顆感恩之心的人,生命會時時得到滋潤,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能熬過去,喜歡抱怨的人,即使是福至將來也會變成禍。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活在感恩的世界裏: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爲他助長了你的智慧;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爲他強化了你的能力;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爲他教導你應該自立;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爲他增進了你的見識;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爲他磨練了你的心志……”這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一種智慧的生活態度,人人都懷有一顆如此感恩的心,那麼人生一定會過得堅實而有信心!因爲感恩,我們才擁有了一個多彩的社會。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難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敗。每當這時,有些人便產生不滿,怨天、怨地、怨命運、怨同事、怨領導…… 其實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抱怨雖然沒有明顯的惡果,但一種心懷感恩、寬容大度的態度卻給我們帶來另外一種人生,如果做到這一點我們的人生會更加快樂。

在工作中,我們更應該放棄抱怨。總有人抱怨工作環境不好,工資不高等等,但當我們放棄抱怨,心懷感恩,用一顆寬容的心投入工作時,你會發現你所期待的一切又已“水到渠成”。過多的抱怨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只能讓你的心情更加不好。學會不抱怨之後,心情會比較開朗,也會有能量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難題。

“不抱怨”行動只是一把鑰匙而已,在我們忙碌的生活工作中,藉助這鑰匙,開啓我們對生活的不抱怨,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成爲一個快樂的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讓我們都擁有一個“純淨無暇”的世界——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14

如飢似渴地讀完《不抱怨的世界》後,有種熟悉的感覺,於是想起佛經《感恩歌》中所唱的“莫生氣”,一西方、一東方,但二者是殊途同回的,所提倡的都是一種闊達的心境、平和的心態。

“莫生氣”道:“人生就像一場戲,由於有緣才相聚。相扶到老不輕易,是否更該往珍惜。爲了小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我若氣死誰如意?況且傷神又費力。鄰居親朋不要比,兒孫瑣事由他往。吃苦享樂在一起,神仙羨慕好伴侶。”

可見,我們之所以會“氣”,只因我們總在“抱怨”。

父母會生氣,只因覺得小孩沒有按他們的想法發展;領導會生氣,只因覺得下屬沒有執行自己的指示即使也能完成工作;情人會生氣,只因覺得男(女)朋友總是任性而爲從不體貼自己;自己會生氣,只因覺得爲何受傷的總是我……

實在,你我皆凡人,哪能不抱怨。有時候抱怨是一種發泄的途徑,重要的是,抱怨之後,我們接下來的行爲,是積極地停止抱怨改變心態,還是消極地不停抱怨直至內傷。

有時我們總是很愚笨,總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使自己變得不開心。與其抱怨別人哪裏哪裏不好,不如把抱怨的時間用來檢視自己是不是哪裏哪裏可以做得更好,不斷地改變自己、完善自己,這是個一舉兩得、利人利己的美事。

想起一個很簡單很老套但卻很富哲理的故事,有一個老人家整天愁眉苦臉,一鄰居問其原因,只聽老人家抱怨道:“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雨傘,小女兒賣鞋,天晴的時候大女兒生意不好,下雨的時候小女兒的`生意不好,無論天晴天雨,我總要想到有一個女兒生意不好就會傷心流淚。”那個鄰居開解道:“那您應該感到開心啊,天晴的時候小女兒生意好,下雨天的時候大女兒生意好,無論天晴天雨,總有一個女兒生意好。”於是,那個老人家天天都笑呵呵的,開心不已。

這便是心態!“不抱怨”就是一種心態,只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以正面樂觀積極地態度往面對生活與工作,往與人相處,則自己開心了,四周的人也會被感染而變得快樂,工作自然也會事半功倍,生活自然也就隨着幸福美滿了。

“莫生氣“,擺正心態,化消極爲積極,便是我對《不抱怨的世界》的解讀。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15

單位爲我們每位員工都準備了一本叫《不抱怨的世界》的書。首先在此感謝領導對我們的關懷。但我相信,用心看過這本書的人屈指可數。

不幸的是,儘管在這寥寥無幾的,用心看過這本書的人羣之中,我始終無法尋覓到自己的蹤跡。但這並不能促使我到網絡上“百度一下”《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的想法,因爲那些都是別人的想法,不是我自己的想法。而我並不是在完成任務,我只是在這個期間無法靜下心來品味這本書的格調。但我相信這是一本不錯的書,只是這個時代太過浮躁,所以我喜歡在一個人的時候關在房間裏靜靜的看着每一本書的字裏行間,然後大腦跟着節奏快速變換每一個章節的畫面。

記得在XX年的夏天,那時候的我還在服役,一個人獨守兩座空營房,那就是我的世界真正沒有抱怨的世界,有的只是寂寞。後來我喜歡上了看書,起初是完全出於無聊,但後來慢慢發現看書是最廉價的享受,但從中得到的卻是今後生活中最受用的財富。因爲我認爲一個人生存在這個無處不抱怨的世界中,理所當然的必須具備強大的內心及和諧的'思想,因爲這些東西沒有貴賤之分,是真正的平等。

記得第一次完完全全出於志願去看完的一本書叫《懂得選擇 捨得放棄》,主體是以一些小故事,一些名言名句來講述一些簡單易懂的事情。我喜歡這種類型的讀物。因爲把簡單複雜化,那就是真的簡單了,但要把複雜簡單化卻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這裏就可以說到“抱怨”這個詞彙了。就像上面說的,這個世界抱怨無處不在,只看如何對待。正確的抱怨不斷推進着整個社會的進步,簡單點來說,從前人們的交通工具只有馬匹,後來有思想的人就開始抱怨這種交通工具太慢,所以有了現在的汽車,而且搞不好汽車的製造者就是當初那些抱怨者行列中的一員,唯一的區別在於他們去製造了當初抱怨爲何沒有的事物。但隨着社會的步伐逐漸加快,抱怨變成了生活的習慣,而習慣這東西是一種很自然的表達,無論對錯,一觸即發。所以有的人抱怨生活如此不易,但私底下都在想盡一切辦法買三套房了,有的人抱怨你看我家房子多破爛啊,才5 6百個平方,而且馬上要被房開商徵佔了,其實心裏早有打算了那就是“媽的,不拆一還二,孫子才搬”。這就是典型的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表現,因爲孫子都喊外婆叫作媽了。

所以抱怨不一定都是錯的,但錯誤的抱怨那就一定是不對的。就好比不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要求加工資的員工不是好員工,但經常要求加工資的員工那就一定不是好員工。我相信很多人看到這裏會說我是在拍馬屁,在領導面前歌功頌德,但是對不起,我當那是你發脾氣的權利,但是我也有把你的想法當空氣的權利。因爲我只是在表達我自己的想法,這不是讀後感,這是一篇關於“抱怨的方向感”的自我敘述,無論表達的方式正確與否,但唯一能確定的是,這是我的東西,你無法搜索,更無法複製。

歸根結底,抱怨是每個人的權利,只是大多數人把這權利當成了脾氣。少些抱怨,會發現生活其實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