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散文:喪事還是喜事

現在經濟發達了,農民的日子越來越好。許多地方都發生了巨大轉變,尤其是葬禮。

經典散文:喪事還是喜事

我聽老人們說:以前人死後重不舉行這麼隆重的葬禮,只是把死的親人放在正堂屋三天三夜,然後下葬到祖墳。這種葬禮雖然簡簡單單,但也阻斷不了他們對死去親人的思念。就連過了好幾年也撫平不了他們內心的創傷。

可是現在的葬禮呢?發生了實質上的變化,成了人們謀求金錢和名譽的手段。

我常見到這樣的事:老人生病時,那些兒女們,就會拿着點心和禮物來看望親人,來體現他們對父母的'孝心。但是他們卻很少坐在老人的牀前陪老人說說話談談心,唯恐沾到晦氣似的。還有一些兒女在老人生前對老人不理不睬,直到老人斷了氣後,便跑到老人的牀前傷心的吶喊,哭上個半天,一個比一個聲音高。好像怕別人不知道他們傷心似的。過了幾天後就該舉行葬禮了,請來鼓樂隊,在哪裏大吵大鬧,十里八村都可以聽得到。而且還有那輕薄男女在唱言情歌曲,有時還演點小品,把人們逗得開懷大笑。更可氣的是他們居然還請客,好像死了人還挺光榮似的。某某家死了人,請了多少桌客都成了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話資。天哪,這葬禮哪還有半點悲傷,哪還有半點催人淚下的沉悶氣氛。更別提撕心肺裂的痛了。我真想問問他們這究竟是葬禮還是慶典?

或許在那些行將就木的老人眼裏這風風光光的葬禮是出於兒女的孝順,他們一邊看,一邊也盼望自己死時自己的兒女也能做到這些。在那些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眼裏,

那纏綿的情歌,那動人十足的舞蹈,還有那滑稽可笑的小品,純屬是一場免費的演出。在我的眼中這樣的葬禮,純屬搞笑,譁衆取寵。看吧,當老人離開家門時,那些“孝子賢孫”“孝女賢媳”跪在門前扯着嗓子號:“我捨不得您哪,您不能就這樣走了哇…… ”可表情卻是麻木的,淚腺也擠不出一滴淚水。終於天黑了,這場戲也該落幕了。不過還有一些客人不肯走,他們的目的無非是趁着人多搓搓麻將,吃着點心,玩個通宵。這時,“孝順”的兒女們都擠進了一個屋子,開始盤算一天的收入,“花了那麼大的代價,到底能得多少利潤?”經過三番五次的清除之後,拿着個自的報酬喜滋滋的走了。名利雙收,豈不樂乎?

嗚呼,喪事耶,喜事耶。農村的經濟發達了,但是這一手也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