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夏天優美散文

大山的夏天,樹上的知了就開始叫唱起來了,越是到最熱的時候它唱得越歡,它好像不怎麼怕熱。有時它離你的家比較近,吵得也會讓人難以午休。有時高興,就會出去捉幾隻,和小朋友一起聽它歌唱。去年七月份有機會和幾位老同學到鄉下去玩,又聽到了知了那親切的叫聲,那感覺真好。

大山的夏天優美散文

小時住在農村,夏天好像沒有現在這麼熱,現在人們才發現,鄉村那大房瓦房程高,牆厚,透氣,加上房前屋後都植的有樹,種的有菜,屬天然的氧吧,從心理上就感到涼快多了。

夏天的早晨,小夥伴們嬉笑打鬧聲讓我從夢中醒來,迷迷糊糊的揉揉眼睛,頂着一頭亂髮就向門外衝。我們常常會到清江河邊去玩耍,河面倒映着藍天白雲,清澈的河面可見水裏的魚兒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我們站在河邊淺水裏,一股清涼就從腳底往上涌起,腳底下不時有小魚輕輕滑過,逗得我們腳心癢癢的,很是愜意。

夏天也是收穫的季節,如家鄉的小麥就是頭年冬天播種,第二年5月底6月初收穫,那也是一年中農村最爲繁忙的日子,鄉親們會人人手持鐮刀,男女老幼齊上陣,展現在希望的田野上亮麗的風景。

記得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家三線建設多,如修鐵路、公路、水庫大多在農村抽人,青壯年人大多出去做民工了,和現在的情況差不多,農村只留下老人和孩子了。但凡到了農忙季節,鄉下學校常規放一週的“農忙假”,割麥就由學生娃娃們包了。

農忙假中,每天早上天還沒亮,就傳來哧哧的磨鐮聲,歡笑聲,不等大人催,娃娃們就從牀上爬了起來,有時早飯來不及吃就下地勞動去了。早上割麥雖天氣涼爽,但露水太重,麥稈非常柔韌,要割的話,也很是費勁;中午時分麥稈雖被曬得焦脆,鐮刀輕輕一帶就能割掉,但太陽像懸在頭頂的火球,火辣辣地炙烤着,陣風掠過,熱浪滾滾,烘得人口乾舌燥。汗水早已溼透了衣衫,夾雜着浮塵的麥芒子刺在胳膊上,癢疼癢疼的,再加上不斷冒出的汗水,那段時間前臂滿是紅疹。

中飯一般是下午一點左右,回家扒上幾口飯,趕緊再去田裏,要是天氣過於炎熱,下午要三四點鐘纔會上工。我們大一點兒的學生主要是割麥,小不點兒主要是拾麥,至於捆麥、運麥、堆麥那自然是大人的事,等到大人忙完,已是晚上九點多了。每次放農忙假,開始兩三天累得夠嗆,雙腿像灌了鉛似的,彎腰時間長了,腰部也痠痛厲害,勞作期間休息時,就是躺在麥地也感到很舒適。有時和大人說起,他們會笑嘻嘻地說,你們娃哪有腰啊。

等麥曬乾了隊裏會分一些給鄉親們嚐嚐新,家家戶戶都會做一些白麪饅頭,享受一下自己的勞動成果。那種麥香和那種滋養是我童年的味道。

夏天的雷與雨總是相伴,有時雷聲遠在天邊滾滾,有時就像在頭頂上,伴狂風,雷聲、閃電好不熱鬧。再膽大的娃娃也是怕那炸雷的,加上那閃電也特別剌眼,小孩子會嚇得躲在父母身後,不敢出聲。

夏天的雨水來得更猛烈一些,幾個小時下來,溪水、河水就會暴漲,清江河裏那濤聲幾公里外都聽得見,自從清江梯級開發後人們就再也難見那壯觀的場面。有時這兒在下大雨,鄰村裏卻是陽光燦爛,就有了夏天的雨可隔牛背的說法。下雨時娃娃們都喜歡到雨中打鬧,父母會氣地把你捉回來,還會告訴你,淋了熱雨人會生病的。長大了才知道其中的道理,因爲一望無邊的天空並不十分潔淨,除了灰塵,還有許多病源菌。

有時打雷後下的並不是雨,而是冰雹。在童年的記憶中,一個夏天的下午,天空突然烏雲密佈,電閃雷鳴,大風吹的聲音令人恐懼,不一會兒就下起了冰雹,將屋頂上的青瓦打了不少洞洞,嚇得我們都躲到桌子下面。大約一個多小時才結束,打開門一看,那冰雹最大的像雞蛋,玉米地裏只有那玉米梗子還站在那裏,看到那慘景,老人的'眼淚不由自主的就流了出來。

夏天解暑幾乎都是一壺涼開水或一匹罐茶,一把蒲扇。夏天的傍晚天氣漸漸地轉涼了,人們在傍晚的時候也活躍起來了。有的人在散步,有的人在欣賞風景,遠處傳來了青蛙的叫聲,蜻蜓在眼前飛來飛去。

大多數人晚上是自家門前納涼,搬上木椅、竹躺椅,或在幾條長板凳上面放上幾塊鋪板,有的躺着、有的坐着乘涼,說說新鮮事,拉拉家常話,扇着蒲扇,加上自然風,一會兒就涼快了。不過這些場景如今在專供人遊玩的小村莊還是可以見到。

寧靜的夏夜,銀色的月光,散落着一縷清幽,滿天的繁星,印在燦爛的夜空中,點亮了一片燭光。飛舞的流螢,帶着點點的光芒,飛過河畔,飛過原野,舞動着輕妙的身姿,流進了月色中,倒影在靜靜的河面上。我們追逐着螢火蟲,找來一隻透明的玻璃瓶,把捉到的螢火蟲放入瓶中,照亮我們回家的路。有時安靜地躺在清江河邊青石板上,聽着蛙聲,伴我進入夢鄉。

夏天是多彩、多情的季節,感受到夏的溫度,和着自然的旋律,在涓涓的溪水裏,在喳喳的鳥啼裏,聆聽夏的聲音,品心動的味道,觀那美麗的風景,感受生活的浪漫與溫馨。